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悍匪重生记 作者:晕想衣裳-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去的路上,天下起了小雨,李怀熙坐在马车上闻着潮湿的雨气中裹着的烟火气息默然不语,他知道他爹一定已经又像往年一样在死人面前祷告过了,也不知道又磕了多少头,李怀熙有些难受,他想他这辈子恐怕要让他爹失望了,和林易辰绑在一起,即使连中三元恐怕也不算真正光宗耀祖,‘李老爷’不是贪图富贵的人,不知道到时候还会不会认他。

    李怀熙这个突如其来的念头让他很是心烦意乱了几天,以至于转眼又欠下了好几封给林易辰的回信,不过眼看就要到殿试的日期了,林易辰以为他在专心备考,也不敢胡搅蛮缠,略略抱怨了两句就偃旗息鼓了。

    李怀熙悲秋悯人的日子没过两天就宣告结束了,四月初五,清明节刚过,距离殿试只有十天的时候,仿佛一夜之间,京城的落榜举人中间就盛传起了一个流言,流言的出处不可考,但苗头直指新科会元李怀熙,来势汹汹,立刻让这个一直深居简出的传奇少年站在了风口浪尖上。

    流言传说,其实李怀熙本人全无真才实学,唯一的资本就是体态风流、容貌妖艳,本是林易辰的娈童,靠着层层作弊才爬到如今的位置,传言还说林易辰对这个娈宠极是宠爱,不光为李怀熙一路铺平科考之路,还亲自护送进京,偌大的宅院也挂上了‘李府’的牌匾,寸土寸金的东平巷,门口两个巨大的石狮子比旁边的丁香树还高一截……

    这流言传得蹊跷,既不说李怀熙靠的什么手段来作弊,也不说林易辰是走得哪条门路,单是揪着两个人非同一般的关系不放,虽然粗制滥造、漏洞百出,不过这并不耽误一些落第的举子把这流言推波助澜的传下去。

    会试的时候,由于李怀熙是北方六府的解元,入场的时候所有的举子都见过他的容貌,所以流言也带有一定的说服力,推波助澜的举人也因此分为两种,真正相信流言的蠢蛋和别有目的的狗腿。

    蠢蛋只看得到别人想让他看到的,狗腿子只干主人想让他干的,所以,四月初五的下午,流言彻底传开之后,李府的门前就热闹了起来,落第的举人中并没有人到学政衙门那里去闹事儿,倒是全都汇聚在了东平巷‘门口有两个巨大的比丁香树还高的石狮子’的‘李府’门前跃跃欲试了。

    门口的情形林清在第一时间就禀告给了在书房看书的李怀熙,这件事因林易辰而起,作为从林府出来如今供职李府的林代管家,面对李怀熙的时候多少有些惴惴不安,说话的声音都不自觉的低了几分。

    “他们往大门上扔鸡蛋了?”

    “没有。”

    “扔菜叶子了?”

    “……”

    “那就让他们呆着吧,盯紧府里的下人,别让人这个时候钻了空子。”李怀熙躺在林易辰平时最爱的大躺椅上昏昏欲睡,费力的抬起一根手指让林清出去了。

    距离殿试只有几天的时间,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李怀熙并没有放在眼里,不过他倒是有些担心这件事幕后的主使会把手伸到余川去,李龙刚刚与王家下定,如果不堪的流言使得这件婚事出现意外,他的罪过就大了,所以林清出去以后李怀熙继续费劲巴力的把自己整个儿从舒服的躺椅上挣脱了出来,回到书房把盛京的形势描述了一下,写满一张信纸就塞进信封里给林易辰五百里加急送了出去。

    林易辰当初离开盛京的时候把自己的私卫留给了李怀熙,之前这些人一直无所事事跟着李怀熙在盛京养膘,外面的书生闹起来之后李怀熙倒是想起了他们,二十个护卫全部编成了暗卫分配到各处,官场上的争斗李怀熙没经历过,但肯尼迪是怎么死的他还是知道的。

    五天之后,信差绕过围在李府门外举着条幅的闹事举人把林易辰的回信送到了管家林清手里,这些日子李怀熙一直没有露面,门外的举人以为李怀熙害怕,所以闹得越来越起劲儿了。

    害怕?!林清望望乌云密布的天空,又扭头看看外面蹦跳得越来越欢的‘举人老爷’,嘴角慢慢的勾出了一个笑容,把那些被春雨浇灌得皱皱巴巴的条幅换成黑狗血画成的符咒,或许府里面那位小爷临睡前会多念几遍经。

    林易辰难得的在信里写了一些正事儿,流言并没有传到北方去,为了防范未然,他已经派人回了锦县,所以京城以外的事情李怀熙可以不用操心了,另外,给李怀熙增加的护卫三日以后就能进京,到时李怀熙要怎么用全凭他自己,林易辰老神在在,对自己的爱人倒是十分放心。

    三日后,从余川来的二十个新护卫果然到了,李怀熙把这些人编成了明卫,就守在李府门外,一个个北方大汉的身材膀大腰圆,像极了仗势欺人的恶奴,于是……门外的书生们斗志更加高昂了。

    高昂的斗志对书生们没什么实际上的帮助。一连十天,各方人马没有寻到任何机会接近李怀熙,最初有几个举人摆出义愤填膺的架势站在李府门前叫嚣让李怀熙出来跟他们对质,结果没骂两句就被人抓住了把柄扭送进了官府,无凭无据的污蔑朝廷命官,有功名在身又如何?!照样牢底坐穿!

    后来这些人又改变了策略,偷偷摸摸的趁夜在李府墙上贴‘大\字\报’,可惜往往还没等刷好浆糊就被人捉了去,接连几日睡在树上的暗卫们心情很不好,揍起人来没轻没重,揍完了还是扔进官府的大牢。举人?!没见过偷东西的举人……

    对于这些被别人当枪使的文弱书生,李怀熙处理起来毫不手软,心里没有半点儿同情,对于传言,有人一听而过,有人非要参上实质性的一脚,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是真正信以为真还是别有目的,对于这些不自量力冲上来的出头鸟,李怀熙都一视同仁地采犬大棒政策’,方法简单粗暴,但是分外好用。

    每天在李府门前被拖走的举人少说也要两三个,不过李怀熙一次也没有露面,他猫在自己的府邸里照样喝茶看书,对门外的事情并不上心,偶尔一两个嗓门高的也能把声音传到他耳朵里,不过李怀熙并不生气,他前世当匪的时候都不轻易与人逞凶斗狠,何况如今做了正经文人,更不屑于用自身武力去解决问题了。

    李怀熙也没兴趣做那种舌战群儒的精英诸葛亮,没那个必要,浪费口舌。掀起这番风浪的人不会不知道李怀熙是否作弊,他们的目的就是想打击李怀熙而已,是非黑白都不重要,让他臊得不敢出门、不敢入仕,进而再抹黑林易辰,这样就行了。事实上,这种手段不算低劣,因为天下的文人皆爱面子,‘人言可畏’这四个字也真的能逼死人。

    李怀熙这边闹出的动静太大,坐在皇宫里的仁武皇帝自然也是一清二楚,不过皇帝并没有派人来驱赶这些聚众闹事的举人,各个衙门口也都没有人过来干预。李怀熙估计皇帝是怀着万分期待的心情在关注着事件的发展,每天徘徊在李府门外的贩夫走卒比往常多了一倍,各家的耳目应该全都到齐了,李怀熙不相信这里面没有皇帝佬儿的人。

    李怀熙前世的时候穷过,所以对穷人的心思十分明了,一般的穷鬼都有个共性,那就是看谁的银子都觉得眼热,都想想方设法的抢过来,当然,不同的穷人抢钱的方式各有不同,不聪明的用纯粹的武力,聪明的就要想些其它的办法。

    在李怀熙眼里,如今刚刚打完大仗的仁武皇帝就是一个四处欠债、货真价实的穷鬼,所以这当口皇座上面的那个如此作为他也看得很清楚,无非就是巴不得让他把事情闹大,然后就此趁机再杀上一两个不听话的大臣,再抄几个家,最后光明正大的把别人的钱变成自己的钱罢了。这世上人人都是匪,只是用的方式不同。

    摸透了皇帝的脾气,李怀熙就越发放任外面的人有恃无恐的闹,接二连三的把几个闹得特别欢实的煽动者送进官府以后,事情果然在一个难得的晴天有了变化,京城里在那一天之内有三个大臣被皇帝抄了家,罪名千奇百怪,但无一例外的都包含了一个罪名——受贿!

    徘徊在李府门外的闹事举人也一下子十之八\九,不过还是有一些举人依然守在李怀熙门外,这些人才是真正受了蛊惑的,他们看不透周围的时事,只知道傻乎乎的等着李怀熙出来,好讨个‘公道’……

    虽说李怀熙只要两三句话就能打发这些人,让这些傻子清醒清醒,可是他不愿意,这十来天他闷在家里,也被烦得狠了,因此不愿意去做那种点拨世人脱离苦海的天使,只乐得看这些人在细雨绵绵的天气里冒傻气。

    大周朝还不流行自焚,殿试前一天的深夜,一个傻透腔儿的举子偷偷摸摸在李府的大门外吊了一根绳,决定破釜沉舟,把自己挂在李府的大门上以死明志,不过由于李府家大业大,一直派人盯着大门,所以这个人的最终目的没有达成。

    林清早就看着这帮酸儒不顺眼,也没让人第一时间把他救下来,而是一直等着这家伙快蹬腿的时候才让人把他摘了下来,然后在这人还在捯气儿翻白眼的时候就按照惯例捆着送去了京兆衙门,那里的京兆尹就是原来的余川府尹,有些好为人师,这种呆子到那里正合适。

    李怀熙睡得安稳,并不知道这一晚上的事,不过第二天清早出门的时候抬头还是看见了那根绳子的印记,奇怪的多看了两眼,回头又看了一眼林清,李怀熙笑着出了门。

    “蹬个梯子自己擦擦门楼上的灰吧,过了今天恐怕一时半会儿的就没人拿绳子替你擦了。”


68、状元

    四月十八,宜嫁娶宜开张的黄道吉日,大周朝终于诞生了开国以来第一位连中三元的新科状元。

    喧嚣一时的‘娈童’风波成了过眼云烟,再也没有人提起,殿试的题目是当今圣上亲自拟定,殿试前没有任何人知道,因此否定李怀熙的才华也就意味着否定皇帝的公正,南城菜市口刑台上的血还没干透,目前为止,这天下还没有人有这个胆子。

    平头老百姓不懂得朝廷上的勾心斗角、风潮暗涌,这种在多种因素下促成的连中三元在他们看来依然理所当然,因为他们看过的戏文里都是这样演的。

    自皇榜贴出之后,李怀熙就成了街头巷尾议论最多的人,精致的容貌、十五岁的稚龄,还有那附在皇榜之后堪称绝丽而又锋芒毕露的文章都为人所津津乐道,但是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依然还是他与六府总督林易辰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风流韵事。

    就像戏文里一般都会给状元爷配个貌若天仙的美娇娘一样,相较于那些一本正经的东西,人们还是对风花雪月的事情更感兴趣,即使风花雪月的主角是一对男人也一样,只是讲起来更加劲爆一些罢了。

    金銮大殿之上,李怀熙同样受到了满朝文武的关注,当他身穿一身红色状元吉服走进大殿的时候,李怀熙很清楚的感受到了各种投在他身上的目光,轻视的、垂涎的、审量的、仇恨的!

    这些目光让李怀熙感到很兴奋!非常兴奋!他一路走到这里,却一直浑浑噩噩,如今才真正寻到了一丝兴味……

    仁武皇帝十分喜欢运用历代明君所擅长的制衡之术,因此在大殿上,李怀熙虽然光芒四射,但却算不得一枝独秀。

    一同位列三甲的榜眼和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