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破城-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突然说了一句。 
  可,…… 
  那小童不知道我为什么这样一说,登时呆了呆,不知道该怎么反应,我见他这样反而不好发作了。于是换了口气,平静了一些。 
  你先下去吧,一会等凤玉回来了,叫她进来好了。 
  是。 
  他把梳子放在我的面前就躬身退了出去,屋子里就剩下我一个人了。眼前没有了一个侍侯的,到感觉有些空,反正怎么都感觉不是很舒服。于是高声问了一下外面,苏袖,苏公公怎么还没有请来? 
  还是那个刚出去的小童有些惶恐的声音。 
  已经去请了,因为早上的时候苏公公来的早,所以凤玉姐姐叫开了客房让苏公公休息一会。客房在另一个院子里,本身离这里就远,请大人耐心等一会,马上就到了。 
  我一听,自然知道客房离这里少说走也要一会的工夫,可我就是没有耐心,与其在这里焦躁不安索性就直接过去找苏袖好了。于是我拉开了门,看见门外站了一排人,有我周府的侍童也有一排御林军。他们见我突然拉开了门很是吃惊,因为我从来没有如此衣冠不整的见过外人,在外人面前我永远是仪容整齐,纤尘不染。 
  见到御林军到把苏袖的事情给放在了一边。 
  你们来这里做什么? 
  是郑王派你们来的吗? 
  什么时候到了,几时到的? 
  你们和苏袖一起来的吗? 
  一连串的问题问的他们有些木呐,幸好一个看上去是个头的人走了出来。 
  周大人,我们是连夜奉命来保护大人的,这是郑王的手谕。 
  说着捧出了一个白色的锦缎封皮的手谕,我打开来一看,果真盖着子蹊的玉玺,就给了他。而他见我相信了,就接着说。 
  这几个月东边出了点什么事,闹的很乱,而最近有很多的难民突然涌进了京里,也许有乱民乘机做乱,所以郑王为了防患于未然,就派驻了一些御林军到朝中重臣府里。 
  我们也是到了半夜方才受命,这不就赶到大人家里来了,我们和苏袖公公不是一起来的,想必苏公公找大人是另传旨意的。 
  东边,乱民,…… 
  他的话中有话,我好象可以听出一些什么。 
  郑的东边如渤海和黑河一带,一直是边境交叉处,北方游牧的昊族,南边的封国,还有郑的很多民众都集居在这一带,很久以来难以维护清楚。 
  可现在国家正是多事之秋,要是出了点什么事情就棘手多了。 
  到底是怎么出的事? 
  我问。 
  大人,这,…… 
  这说到这里,就听见外面有人高喊,苏公公到,…… 
  然后那个人躬身施了一礼,就退了开去,我转身看见苏袖走了过来。 
  一身白衣显的清爽干净,没有一丝的褶皱,看来,他即使在客房中也未必休息了,也许仅仅是坐了一下,等待我的清醒罢了。 
  苏公公,……,让你久等了,…… 
  我也只能这样说了。 
   
  苏袖低沉的声音有些嘶哑,带了宦官不常有的一种威重。 
  周大人,……,他轻微的叹了口气,郑王宣诏。 
  我点了点头,知道是什么事吗? 
  这个不是我可以问的,……,大人也是明白人,就不要问了。 
  惶惶不安的等了一个早上,最后听见这句话的时候,我,……,明明知道他一定要这样说,明明知道他不会告诉我,明明知道即使他知道他也一定不能说的,可,……,心中的波澜不曾少了分毫,一样的焦急也不曾平静半分。 
  但是,我却依然知道自己到了现在应该是什么样的反应。 
  苏公公,我们也耽搁了不少时辰了,现在我们赶紧进宫面圣。 
  苏袖抬头看了看我,说到,大人说的极是。苏袖就在这里等大人更衣。 
  听他这样说,我才意识到,自己的官服还没有穿好,甚至连头发也没有梳好。 
  好,那就还得烦劳苏公公等一会了。 
  说完这些,我赶紧进去,关上了门,继续穿戴。这时候凤玉从外面端了东西进来,转身放在了桌子上,就过来帮我带帽子。 
  今天不是大朝,郑王即使召见也不一定在正殿,大人不用如此穿戴的。 
  凤玉声音柔柔的。 
  我听了,没有说话。 
  朝中一定出了事,这个时候再见子蹊不同半夜单独见他,肯定要面对朝臣的。假如此时我不着朝服,那百官如何看待? 
  凤玉看我不说话也自知失言,然后赶忙说。 
  这些补品是凌晨的时候后橱炖的,文火炖了几个时辰了,很是不错,大人一定要尝尝。 
  是什么? 
  只是燕窝,加了些冰糖。 
  ……,好,…… 
  凤玉,以后不用燕窝了,这些都不便宜,省些好了。 
  感觉她的手在给我梳头发的时候停了一下,然后就听见她幽幽的声音。 
  是。 
  怎么了?我轻轻的问她。 
  没有什么,大人的话让我忽然想起了一句诗,可用在这里不合适,……,不知道怎么的忽然想起来的,…… 
  在镜子中看着她已经把头发束好了,精致的丝线紧紧束在头上,没有一丝的紊乱,于是抬手拢了拢头,自己伸手把冠帽拿了过来,戴在头上,凤玉在身边看着。 
  凤玉那熟悉的容颜片刻中显出了些须的陌生,不禁叹了口气,我有多久没有看她了? 
  这些时候事情多繁杂,好久没有照顾家里了,不知道她这些天可好? 
  凤玉,你喜欢些什么呀? 
  我突然问她。 
  是丝绸,珍珠,还是奇珍异宝? 
  她秀致的眉挑了一下,然后过来继续帮我整理。 
  都喜欢。只要是大人给我的都好。 
  看她弄好了,我转过来。 
  这些天,我也没有在意家里,烦劳姑娘了。 
  她盈盈一笑。 
  多谢大人挂心。 
  她端了那燕窝送我的面前,而我拿了过来,一饮而进。忍不住想到,我们之间过于客气了,真像是,……,朋友一样。 
  打开了门,苏袖他们工工整整的站在那里,于是我躬身。 
  苏公公久等了,我们走吧。 
  大人请。苏袖自己就站后了半步,而他身后的御林军没有动。 
  苏袖看见我看着那些御林军,赶忙说。 
  周大人,这些人是郑王命令保护大人府邸的,门外另有一队人马,另外刚才在大人更衣的时候,周府里的随行护卫已经准备好了,也在大门外等候。 
  我看了看外面,心想,要是周府的随行护卫都出动那也是几百人呢,如此招摇反而容易招致祸事。 
  这是郑王的意思,还是周府管家的意思? 
  问苏袖,是想知道,如果这是子蹊的旨意,那于公于私我都不好驳了他的面子,如果这是凤玉他们怕我出事而特意安排的,那我就撤了他们,由苏袖带来的御林军护我出去。 
  是郑王的旨意。 
  苏袖的语气很平稳,像是早知道我有这一问。 
  我听了也只好点了点头,就这样我们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向禁宫进发。 
  我带的人实在太多,况且走的又是京城最繁华的街道,只看见两旁的百姓都静静的站立两旁。路上安静的很,只有马蹄声很有节奏的回响着,我甚至连远处人咳嗽的声音也可以听的一清二楚。 
  周相,…… 
  我听见苏袖叫我,赶忙转身答应了,什么,公公?我今天骑马,苏袖也是,所以我勒了一下缰绳,可以和苏袖并驾。 
  周相今年入朝已经是第五年了吧,…… 
  ……,是,差不多五年了,……,公公怎么想起了这些? 
  苏袖看了我一眼,就看向了前方。 
  郑王这个时候应该在薇音殿议事。一会周大人到了宫中请先到御书房等。郑王议完了就会过来了。 
  我看了看周围,都是周府的家将。近卫军分了两部分,排在了最前面和最后面。心想,有些话要是到了禁宫就不好说了。 
  公公,……,可否告知,这次急召永离可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 
  ……,论理,这些话不该我讲,我也不配。……,其实郑王没有单独召周相进宫,在四更的时候,郑王召见内阁的各位大学士,他们已经进了宫。 
  郑王只吩咐我到周相府中,并吩咐要是周相还没有醒是不可以惊动的。 
  子蹊召见了内阁中的所有人,可他为什么不叫我呢?正常的情况下我是不可能在半夜醒的,除非是彻夜没有安寝。……,难道子蹊没有睡? 
  究竟是什么事情让子蹊在半夜叫起了所有的机要重臣? 
  想着这些,赶紧答话。 
  那是郑王体恤臣下。 
  ……,呵,…… 
  苏袖轻笑一声,没有说同意,也没有说不同意。 
  我沉默了,体味着他的笑,那其中带了一点的失望。我知道苏袖可以说出刚才的话是真正的敞开了心,不然,以他的身份是不会如此多言。事实正像他说的那样,他的职责是传诏书,至于郑王是否还有其他的旨意不是他可以多嘴的,也不是我应该问的。 
  我也只问了这次子蹊召我有什么事,而他回答的却是子蹊的全部旨意。 
  想到这里,不免有些愧疚。 
  ……,公公是否对永离很是失望? 
  不敢。周相怎么可以如此菲薄? 
  我也还以一笑。 
  ……,今天天还早,怎么这里已是人山人海了? 
  我看着周围,那安静却拥挤的人群装似不经意的问,其实我也未必想他回答。 
  大人朝务繁杂,这些风俗也许不是很清楚。今天是奈何,也就是郑国传统的鬼节。人们通常天不亮就起来,然后收拾一些酒水供果到先人的坟上叩拜。据说这天鬼门关会打开,这些魂魄可以回到生前流连过的地方再看看。要是做过什么亏心事的人这天是断不敢出门的,说是怕鬼魂来找他们。 
  亏心事?君子不欺暗室,可现如今,可以这样的人究竟有几人? 
  于是我接话道。 
  可街上的人还是多,看来世间还是清明多一些。 
  所谓的亏心,其实每人都有。邪念也比好的念头来的容易些。话说的这里让周相见笑了。 
  哪里,哪里,…… 
  其实苏袖说出了我的心声,可这些,都因为我好歹也要顾及身份,这些话是不可以说的。 
  无欲则刚,可真正要做到无欲无求,那人活着还有什么乐趣?很多时候所谓的超脱要不是无法求,就是不能求。左右一个道理,换个说法罢了。 
  其实我感觉,求,不一定指贪念。持,也是一种所求,只不过更为隐蔽,世人无法看清楚。看来,所谓的大义无形,大音稀声,可这最后一句也是至理,只是说的人就不多了。 
  我知道他说的最后一句是什么。曾经子蹊对我说过,郑历史上的一代英主鹤玉曾经用“大义无形,大音稀声”这样说过他的感情,而这句话的最后一句又偏偏是形容人间及至,那就是“大奸讳影”。罪恶永远都如影随形,你甚至永远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到底在哪里,也许等到了触犯它的那一天,也不会了解到的。 
  可,这些和子蹊召见有什么关系? 
  ……,有人以菡萏形容过大人。说句冒犯的话,这不是形容您的容貌,而真的是来形容您的性情。 
  清莲随水,如此淡出红尘,…… 
  可大人,您终究是内阁首相,当朝重臣。 
  尘世是张网,我们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