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双妃记-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厢坐定,子轩将所有人都遣了下去,只留下一个秋实,以免和房玄龄单独相处落人口实,子轩道:“先生来此,必有要事,您尽管说吧,秋实不是外人,她从小就是二殿下的亲随。”

    房玄龄点点头,道:“杨妃,房某确实有要事与您相商。”

    子轩道:“先生不必客气,但说无防。”

    “杨妃可知道上次二殿下去齐王府,差点被齐王所害?又是否知道这一切与令姐有关?”房玄龄小心地问。

    子轩轻笑,“先生不必如此小心翼翼,这些事我当然知道,先生来此是想让我劝二殿下以武力夺嫡的吧?”

    房玄龄本想一步步试探,没想到子轩一下子便说中了他的心思,“都说杨妃能掐会算,果然不假,房某正是因此而来。现在对方已经动手,二殿下还想小心防范,我怕二殿下吃了大亏呀!但房某是个外人,有些话不好直接跟二殿下说,所以想请杨妃帮忙。”

    子轩道:“就是对方不动手,先生也是想劝二殿下先下手为强的吧?记得当初先生第一次见二殿下就与他彻夜长谈,恐怕那时先生就已经帮二殿下计划好了夺嫡的方案。”

    房玄龄吃了一惊,若说子轩能猜到他的来意。这不是不可能,但能说出就是对方不动手,自己也是想劝二殿下先下手为强,让房玄龄第一次真的相信子轩如有神助,能洞悉一切。

    子轩见他惊呆的样子,笑道:“先生不必吃惊,若当初不是知道您想对二殿下说什么,我又何苦为了成全你们彻夜长谈,而自己露宿野外呢?”

    房玄龄回过神来,“既然如此。那杨妃也定是同意房某的建议了?”

    子轩道:“先生。我并不同意您‘先下手为强’的建议,因为从长远考虑,我们得顾及二殿下的历史名声。只有在对方的一再逼迫下,忍无可忍了再出手。才能显得名正言顺。也才能引起后世人们的同情。”

    房玄龄仔细琢磨着子轩的话。“还是杨妃想的长远,房某佩服。”

    “但是,我同意先生跟二殿下说说武力夺嫡。让他心里有个准备,毕竟那是他的亲兄弟。这件事先生自然不方便去说,而我也不会去说这件事,有一个人最合适,先生不妨去找他。”子轩心想这话我怎么能去说,我说了就不是建议,而是史实就是这么回事,现在世民还没有心理准备能接受玄武门之变的事实,不到最后,这件事我不会告诉世民的。

    “哦,这个最合适的人是谁?”房玄龄问道。

    子轩笑答:“长孙无忌。”

    房玄龄心领神会,“杨妃高明,此人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

    于是房玄龄找到了长孙无忌,对他说:“无忌兄,现在二殿下与太子、齐王兄弟间的嫌隙是不可能重归于好了,这种事情是没有退路的,最终总要决出个胜负来。房某认为二殿下不如遵周公之事,方才能避祸,也能使大唐社稷没有倾危。不知无忌兄以为如何?”

    长孙无忌道:“你是说让二殿下仿效周公杀管叔、蔡叔那样杀了太子和齐王?”

    房玄龄说:“正是。古语有云‘为国者不顾小节’,这样做是会招来一定的指责,可与江山社稷、身家性命相比又算什么呢?若是二殿下一味地顾着手足之情,到头来整个秦王府的人一个也活不了。”

    长孙无忌点头道:“你说得对,这是个从根本解决问题的办法。你放心,二殿下不是那种只顾名节,甘于拖到最后大家一起去死的人。这件事,我去跟他说,定能说服他的。”

    长孙无忌当仁不让,以大舅子的身份去跟世民说这件事。世民听他说完沉吟了半晌,他虽从子轩那里知道自己能当皇帝,但让他杀了自己的亲兄弟,他不能接受啊。尤其是大哥,那个从小带着他,教他读书、骑射的大哥,叫他如何下得去手?他刚刚答应了父皇要与兄弟和平相处,若做出这种事,让父皇情何以堪?又怎么对得起过世的母后?他万万不能这样做啊!

    于是他对无忌说:“无忌,我每每读史最瞧不起那些为了夺位兄弟相残的事,我怎么可能做这种事呢?”

    无忌还要再说,世民摆摆手,“你不要再说了,我相信这件事能用和平的方式解决。”

    当长孙无忌垂头丧气地跟房玄龄说李世民不同意时,房玄龄劝道:“人之常情,二殿下不能那么快接受也在情理之中,慢慢来,相信总有一天他会接受的。”

    现在的房玄龄一点都不着急,因为子轩说现在还不是时候,只是先让李世民有个心理准备。房玄龄相信,只要有子轩在,李世民赢定了。

    正当兄弟三人明争暗斗之时,公主府传来了消息——平阳公主病危,请三兄弟去见最后一面。兄弟三人只得暂时放下成见,去见他们这位唯一的同胞姐妹。

    他们到公主府时,明婉正处于昏迷状态,柴绍在一旁垂泪不止。

    世民问道:“姐夫,三姐就这样一直昏迷着吗?”

    柴绍道:“一会儿醒,一会儿又昏了过去,只是醒过来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正说着,平阳公主竟醒了,“大哥、世民、元吉,你们都来了?”

    建成过去握住她的手,“明婉,我们来了。”

    建成觉得明婉的手瘦得如同枯树枝一般,她原本红润的脸颊,此刻苍白得像素缟,眼睛底下也隐隐透出青黑之色。建成的眼泪刷地就流了下来。

    明婉凄然地一笑,“大哥,你别哭,生死有命,强求不得。我很快就能见到母后和玄霸了。”

    一听她如此说,世民也忍不住哭了起来,“三姐,别这样说,你会好起来的。”(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四章公主离世

    “是啊,三姐,你还年轻,好好将养会好起来的。”元吉也跟着劝明婉。

    明婉摇摇头,“我自己的身体,我自己知道。我就快不行了,但就这样走了,我不放心,所以请了你们来。”

    建成擦了一把泪,道:“明婉,你有什么事就说吧,我们都在这儿呢。”

    明婉眼含热泪,道:“大哥、世民、元吉,母后一共生了五个孩子,玄霸早夭,剩下我们四个,如今我也将不久于人世,就只有你们三兄弟了。近些日子以来你们之间有些不和,我也多少听说了,我只想跟你们说,不管发生什么事,你们都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啊!”

    “明婉,别说了,大哥明白,是大哥不好,没有做好长兄才使得兄弟间多有摩擦。”建成哭道。

    明婉拉着建成的手,道:“不,大哥,你让我说,不说以后就没机会了。我知道你们之间的矛盾最开始都是因为那对姐妹引起的,而我也曾经乱点鸳鸯谱,想撮合大哥和子轩,没起什么好作用。现在子仪已经成了齐王妃,子轩也嫁给了世民,我希望你们就此放下吧,只是两个女人而已,怎么比得上同胞手足之情呢。你们若因此而争斗不休,让我见了母后,怎么跟她说呀?”

    兄弟三人都心知肚明,明婉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他们的争斗怎么可能是因为那对姐妹。而是因为那至高无上皇权太过诱人,也是因为你死我活的局面谁也不能放手。一旦放手就等于放弃了身家性命,身后将是万劫不复的深渊。可是面对于一个将死之人又能说什么呢?于是三兄弟跟明婉保证不会再争斗下去了,请她放心。

    没过几日,平阳公主李明婉便撒手西去了。明婉的死让李渊悲痛万分、老泪纵横,他要给明婉最风光的葬礼。偏偏此时就是有人不知趣,唐俭奏报说平阳公主的葬礼上不能设军乐队。

    李渊怒道:“不设乐队?是谁说的?”

    唐俭道:“回皇上,负责祭祀的太常说,依照葬礼的规矩,妇女入土从来不设军乐队。”

    李渊狠狠地一拍龙案,“军乐有何不可?当年晋阳起兵。平阳擂动锣鼓。兴起义军,辅助朕建立大业!朕的公主怎么可以跟一般的妇女相提并论?朕的公主战功卓著又有哪一点配不上军乐?”

    裴寂一边给死脑筋的唐俭使眼色,一边道:“皇上所言甚是。”

    李渊道:“就这么定了,平阳出殡行列前后增加乐队。并用仪仗六十人持刀剑护卫。沿途加派虎贲武士。沿路警戒!”

    唐俭喏喏地说:“臣遵旨。”

    平阳公主走了,驸马柴绍却消沉了,整日借酒浇愁。这一天竟拎着酒壶来到了秦王府,非要与世民喝几杯。世民只得陪着,子轩命人做了些小菜,又给柴绍准备了醒酒汤。可是柴绍只顾喝酒,其他的什么也不碰,拉着世民絮絮叨叨说他和明婉的过去,说晋阳起兵,说他们的儿子柴令武。

    世民劝道:“姐夫,你的心情我能理解,可是三姐已经过世了,你不能总是这样消沉下去呀。”

    “你不理解,你不理解。”柴绍喝得舌头都大了,“我不是个贪图富贵的驸马,我和明婉结婚是在大唐建立之前,我们是真心相爱的。”

    子轩也帮着劝道:“正是因为真心相爱,你才不能这样啊,你这么糟蹋自己,公主在天之灵能安息吗?”

    “你懂什么?”柴绍酒壶一挥,差点打到子轩,“我恨不得就此喝死,随她去了,这样我们就再也不会分开了……”说着竟哭了起来。

    子轩走过去,不由分说地抢下了柴绍的酒壶,高声喝道:“你看看你现在像个什么样子,我真替公主不值!平阳公主乃旷古罕见的巾帼英雄,竟嫁了个只知道儿女情长的驸马!我所见过的那个意气风发的柴将军不见了,现在在我眼前的只是一个要死要活的驸马,你这样真是给公主丢人!”

    柴绍被她骂懵了,而后又被骂醒了,丢下一句“我不会给明婉丢人!”便跌跌撞撞地出了秦王府,从此上阵杀敌依然如故,他还是那个意气风发的柴将军。

    历史也如柴绍般跌跌撞撞地进入到了武德七年,此时李靖也已平定了江南、迫降了岭南,唐朝境内大体安定。

    三月,李渊下诏改革官制:皇上以下,设太尉、司徒、司空,称为“三公”;其次为尚书、门下、中书、秘书、殿中、内侍,称为“六省”;其次是御史台,次太常至太府为“九寺”;次将作监,次国子监,次天策上将府;次左、右卫至左、右领卫为“十四卫”;东宫置三师、三少、詹事及两坊、三寺、十率府;王、公置府佐、国官,公主置邑司,并为京职事官。州、县、镇、戌为外职事官。自开府仪同三司至将仕郎二十八阶,称“文散官”;骠骑大将军至陪戎副尉三十一阶,为“武散官”;上柱国至武骑尉十二等,为“勋官”。

    对于此次改革,李渊抬高天策上将府的地位,是为了安抚世民,可看在建成和元吉的眼里,则是世民又增加了斗争的砝码。

    这一年的夏天酷暑难耐,炎炎烈日炙烤着长安城,太阳白花花的,如针一样刺眼,而阵阵热浪更是让人觉得浑身无力,连呼吸都变得沉重。已经平定天下的李渊决定松一口气,给自己放个假,到位于长安以北的行宫——仁智宫去避暑散心,并且让世民和元吉陪同前往,令太子建成留守长安,负责处理日常政务。

    得知这一安排,子仪来与元吉商量:“元吉,武德三年的时候子轩跟我说李世民登基还有五六年的时间,她虽没说准,可是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