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白甲苍髯 第四部-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是有意调虎离山,十二万大军直逼西佛国边境,总是亲眼所见。〃北辰胤道:〃边境若失,赤城难守。臣请三万兵马,即日开拔,其余禁军依旧驻守赤城,皇上当可无忧。〃

  殿上众人正与元凰担心同样的问题,听北辰胤报出人数,都悄悄松下一口气。赤城常驻军队十万有余,三万尚不到半数,对护城军力的确没有太大影响。元凰重复了一遍〃三万。。。。。。〃,没有再说话,右手握住龙椅扶手前端,低头思考着什么,看动作随时都会从椅上起身。殿外呼啸的风声传进来,仿佛能听到战马嘶鸣,就在朝臣们以为皇帝会应允并肩王的要求,或者将兵马数目增加到五万左右的时候,元凰徒然将手抽离龙椅放回膝上,迅速抬起眼睛,漫不经心似的淡淡吐出了两个不合时宜的字:〃退朝。〃

  说完这句话,他不等朝臣们反应过来就起身拂袖而去,临行前丢下一句:〃传旨兵部点兵。并肩王,你同夜非御书房里候驾。〃

  北辰胤同夜非齐声答了一个〃是〃字,前后离开了太和殿。朝上其他人左右看顾,对视几眼,确定皇帝的确打算依照并肩王的意思出兵,也纷纷退出了朝堂,不明白皇上初得消息的时候如此镇定,为什么在事情解决之后突然就像失了耐性似的,连话都懒得再说一句,匆匆甩袖离去。回府琢磨再三之后,他们才豁然开窍,自以为明白了皇帝不安心思的来源。西北十酋号称兵力十二万,又是先发制人,有备而来;北嵎兵力亏欠,且没有雪地行军作战的经验,即便是未尝一败的并肩王,此时也无法给人以完胜的信心。更何况时至今日,所有人都心照不宣地明白当年太傅玉阶飞用生命换来的并非是龙脉的移动重建,而只不过是元皇帝一个蒙蔽社稷的弥天大谎,龙脉早已舍弃了北嵎的窃位者,并正给偏离轨道的国家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只不过纵然看到了真相,如今除了北辰胤父子之外,已再无北辰氏族人流亡在外,众人便是心中不服,也推举不出更为合适的皇帝人选。元皇皇帝再是大气沉稳,毕竟还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龙气既丧,北嵎朝不保夕,会在朝堂上按捺不住勃然变色,也是在所难免。

  

  在书房议定出兵计划以后,夜非先行告退,去城外整点兵马。元凰将北辰胤留了下来,换去了朝服同他相对而坐,让宫人泡茶端上。开春的新茶在锡罐里存放数月已是苦味大过清香,元凰啜了一口便放下茶盏,明知道北辰胤明日就要领军出征,偏偏想不出话说。他六岁那年随父皇送过北辰胤一次,彼时北辰胤是去戍边而非征战,还跟他拉勾约定要尽早相见,虽然在他小小的心里不太相信北辰胤所说的〃尽快〃,却也知道皇叔定会回来。他还记得那时候听说了三皇叔是同神武侯对调职务,于是变着法子打听起神武侯的身体状况,希望他早点儿康复痊愈,好去边关换回皇叔;有时又会突然想到神武侯是在边关多年才染病上身,下意识将边关想象成脏乱不堪的坏地方,不由记挂起北辰胤的身体,怕他也在那里病倒。等到元凰登基初年,他又送过北辰胤一次。彼时他方知真实身世,对北辰胤的心思琢磨不透,一时觉得北辰胤对他不计回报真心关爱,一时以为自己只不过是那人皇权道路上的踏脚砖石。他尽力要装出冷漠不屑,执意不肯去城外践行,只为了不让另一个人看穿他的深深依恋。那时候元凰知道北辰胤出征四族势在必得,没有太过担心他的福祸安危,反是一味苦恼挣扎着该如何同他相处,最后狠下决心想要一了百了。

  如今元凰第三次送他出城,两人之间终于算是开诚布公无所隐瞒,元凰却深知战局险恶危如累卵,再也没有往日候他凯旋还朝的笃定悠闲。他沉默半天,把茶盏放在桌上用手指转着圈儿,北辰胤在旁边看着,也没有要告辞的意思。元凰一不留神打翻了茶盏,眼看着瓷盏咕溜溜打着转儿滑出了桌沿,浑然未觉热水溢了一桌,弄湿了他的暖褂。北辰胤见元凰迟迟没有动作,赶紧伸手接住落到一半的瓷杯放回桌面。元凰被瓷木相碰的声音蓦然震醒,脱口而出道:〃以前我跟你说不记得六岁那年送你时的样子。。。。。。那是骗你的。〃

  〃是吗?〃北辰胤笑道:〃你那天的模样,我也是记得的。〃

  〃。。。。。。明日清晨,我去城外送你。〃元凰又沉默一会儿,憋出这一句话,顿了一下,转开头去:〃路滑霜重,行军多加小心。你的身体。。。。。。也多加小心。〃

  〃我自有分寸。〃北辰胤颔首道;〃夜鸮我带走一半,另一半留在赤城。夜鸮部队同禁卫军各有优劣,皇上可见机调遣。〃

  〃夜鸮你都带走吧他们常年随你左右,差遣起来更为得心应手。〃元凰道:〃赤城这里,可以依靠狄。他颇通兵法,又是朕的亲信。〃

  元凰口中的狄,便是当年那名在他授意下挟持长孙太后的竞技场斗者。他感激元凰将他救出苦海,甘效犬马之劳,元凰见他初通文墨又心思细密,便将他留在军中,慢慢提升至现今的禁卫统领。北辰胤想将一半夜鸮留在城中,不是看轻禁卫军的战力,而是担心元凰在军中缺乏亲信易生变故。元凰明白他的顾虑,所以将狄搬出说话,北辰胤同狄并不相熟,听元凰对他如此信任,也便不再多言。

  两人然后又坐了片刻,元凰大约是觉得冷了,起身把窗户留着的缝隙合上,没有传唤宫人,而是蹲下身子亲自动手将地上的炭火盆挑旺了一点。〃活佛圆寂后,朕早知西佛国边境要出事。。。。。。只是一直拖着不及举措,让他们抢了先。〃他一边挑拨着盆里炭火,借着热气搓了搓手,一边低声轻叹,声音里带着不自觉的惴惴:〃楚王孙那样诡异的功夫,再多士兵也不是他的对手。。。。。。〃

  〃两军相交毕竟不是江湖比斗,一个人的力量也是有限得很。以一当百、当千或可,以一当万总归勉强。〃北辰胤知道他对当日西佛国内,前去接应的整队禁卫军士瞬间金封的惨状心有余悸,柔声开解他道:〃若楚王孙真有那般神力,直接单枪匹马灭了北嵎便是,何必如此大费周章。〃

  〃他要灭我北嵎,好让龙气冲出地脉。〃元凰在北辰胤低沉的声音中冷静下来,分析战局时候的嗓音变得稳温文和缓:〃敌众我寡,若是战况不利,不必死守前线。退守赤城,未必就是死地。〃

  〃两军交战,难以多寡论输赢。〃北辰胤说完这句话,又点头答应道:〃皇上的意思我明白,若非万不得已,必不会枉送了性命。〃

  〃到了万不得已,也不准送了性命。〃元凰挑起半边眉毛,冷冷纠正他道,面色一下子寒了数分,见北辰胤一怔之后点头不语,自觉语气失了分寸,方才还气势万钧地紧盯着对方,此时讪讪地移开眼睛去,回复到开始时候似有千言万语却又无话可说的窘况,低头喃喃道:〃那你早些回府休息,明日还要起早。〃

  〃皇上,〃北辰胤站起身来作出告辞的姿势,一面轻声嘱咐道:〃皇上之能堪比北嵎历代明君,留在赤城定能独撑大局。臣此去别无顾虑,只还有一句话要说。西佛国若是久战不下,可能会求赤城增兵。。。。。。〃

  〃朕明白。〃元凰打断他道:〃增兵添粮,有求必应,你放宽心。〃

  〃哈,并非此事。我如何信不过皇上?〃北辰胤略微诧异地笑起来,停顿片刻沉声道:〃不论那头战况如何,赤城留驻守军不能少于两万五千,皇上切记。〃

  两万五千守军,要防备敌军进攻略嫌太少,要维护城池寻常治安又大材小用。元凰不知他是如何计算出这个数目,没有细问,但是点头记在心里。他在北辰胤转身离开的时候叫住他,取下脖子上贴身挂着砗磲水晶链子,迅速塞进北辰胤的手里,然后孩子气地抿嘴笑笑,退开几步站定看着北辰胤:〃这是母后特意从西佛国求来,保平安的东西。〃他说到这里,似乎觉得已经成|人的自己不该再相信这些幼稚玩意儿,局促的粉红云朵从脖子悄悄爬上了耳根:〃朕戴了十多年的不过现在活佛死了,不知还有没有用。你带在身边吧,总没有坏处。〃

  北辰胤低头瞧瞧,掌心里的水晶尚带着元凰的柔和体温,比烧烤的炭火还更温暖几分。他小心合拢手掌,生怕捏坏了链子,然后抬起头来:〃我随身带着。〃

  〃嗯。〃元凰应了一声,又说一遍:〃明晨朕去送你〃,唯恐遗漏了什么要紧事,低头再细想一番,开口要求道:〃别人在军中都有家信传回,朕能读到的只有军情题本。若那上头是你的笔迹,朕也权当作是平安家信了。〃

  〃领军在外,军情理应由我亲笔上奏。〃北辰胤点头应承道,见元凰没有别的话说,于是出言告辞:〃臣先告退。〃他随后推开房门转身走了出去,外面风刮得正紧,卷起雪花漫天,元凰用身体抵住书房门口,立在北辰胤的身后。宫人们赶紧拿着皮裘迎上来,被他挥手屏退,眼看着片片白雪从身边袍底灵巧地转入书房。他望住北辰胤的背景,明知道翌日还会相见,就是舍不得挪开目光。寒风裹着冰晶,吹打进他的眼里慢慢融化开来变为热流,让他不得不阖起眼睛。眼底灼伤似的疼痛起来,击穿脑后一直蔓延到了胸口。再睁眼的时候,他透过被风刮散了金棕色额发看到不远处的北辰胤想起了什么似的顿住脚步,回身迅速向他走来。他不自觉地迈步迎上前去,书房沉重的木门在身后砰然闭阖,阻断了退路。北辰胤注意到他的神色不对,伸手摸摸他的额头,刚把遮住眼睛的头发拨开,浏海又被风吹回原来的位置更为凌乱。元凰意识到失态,不好意思地垂下眼睛撇开头去,听到北辰胤在他耳边轻轻叹息,声音同以往一样坚毅刚强,夹杂着不容错认的温柔不舍。

  〃我在军中,自然时刻记挂皇上。〃北辰胤看着他缓缓说道,换了称谓:〃然皇上在朝中日理万机,切勿以臣为念。。。。。。〃

  〃是,朕。。。。。。我记住了。〃元凰低声应允着,抬起头望着另一个人,额头抵在他微糙指尖。后面的话语他没有听清,只记得他同北辰胤靠得那么近,以至于能在凌冽风中辨出彼此的呼吸,仿佛只消一个拥抱,就可以融为一体。
 
 
十一 暗合

  

  往后的数十天里,西佛国的情势如何严峻,元凰其实并不十分清楚,只知道北嵎军队支撑得很是辛苦,同十酋军队交锋过几次,各有胜败,死伤不算严重,彼此试探僵持着,都还没到拼命的时候。元凰当日希望北辰胤在赤城内修整完毕军队再行出发,后来才得知北辰胤率军到达的时候,先前增援的萧宇部队已经折损大半,萧宇本人也在赤城援军到后不久死在了军中。北辰胤随后上表奏请朝廷追封萧宇身后荣光,只字不提维持战局平衡的风险艰难。他不肯细说,元凰也不写信追问,只把他写来的简短战报一份份收好,摆在书房案头。

  传回的军情战报,大多数是北辰胤亲笔书写,也有少数由神堪鬼斋代笔,末尾一律属上北辰胤的名字。奏报内容通常无甚紧要大事,总像是北辰胤的说话口吻,每次简洁明晰的罗列出两军最新死伤数目,军中粮草情况,好让朝廷放心。元凰回执过去,也不过寥寥慰问几句,权作安定军心之用,体己话语不能出口,亦是无从说起。虽然次次都只照搬些陈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