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墨尔本,算到爱-第1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哎哟,看来你前天找他谈话,谈得很深入嘛,连这些都和你说了。”颜滟笑了笑,她其实不知道自己的心里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从最开始怕齐亦的妈妈,到后来的直面自己内心的恐惧,到现在……反正早就已经是三言两语说不清楚的感觉。

    “深入倒是没有,不过他确实如你所言,能言善辩,是打辩论赛出生的。”颜凌也颇为无奈地笑了笑。

    颜凌去找齐亦,主要是替颜滟的爸爸妈妈问问齐亦的具体想法。

    颜凌当然不会像齐亦的妈妈找颜滟那样,私底下去找,然后让齐亦和颜滟分手。

    但颜凌也很直接,说颜滟的爸爸妈妈现在非常操心颜滟的个人问题,他和颜滟在这么拖下去的话,肯定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齐亦也是一样的坦白:“之前听颜滟说,堂哥你结婚的时候,家里也是反对的。

    但是堂哥毅然决然地还是这么做了。我羡慕堂哥的霸气。其实我也很想这么做。

    可是,这么做,一来会让颜滟的爸爸妈妈不高兴,二来颜滟以后都不想再去我家。

    我希望我可以彻彻底底地说服我妈妈,这样,颜滟以后不会受什么委屈。

    我其实自己心里明白,我用的时间太久了。

    但即便如此,我从来都没有想过要放弃努力。而且,我觉得我一定会成功的。

    我想,堂哥你应该是可以理解我的,冲动很容易,放弃也很容易,但我从来都没有想过要放弃我的努力。”

    齐亦的这番话,如果和别人说。

    可能没有什么用。

    但父母莫名其妙反对这件事情,颜凌绝对是深有体会的。

    颜达邦夫妇找颜凌来劝颜滟关于感情上的问题,怎么说都有点“所托非人”。

    颜凌自己,就不曾在说服父母这件事情上,有过太多的努力,而是直接选择硬碰硬。

    齐亦至今都没有彻底搞定自己的妈妈没有错,可齐亦在这件事情上做的努力要比颜凌大得多。

    颜滟和齐亦之间的感情,到最后,还是要看颜滟自己。

    颜凌之前接受的专访说yy可能会启动上市计划,让华尔街嗅到了金钱的味道,很多投资机构都想要见颜凌。

    通常都是创业者想方设法地去见投资人。

    潮牌yy的崛起太过火爆,使得创业者和投资人的“地位”直接发生了调了个个。

    华尔街不缺传奇,但也不是没个人都能成为传奇的一部分。

第二百七十六章 并不知名

    颜家兄妹目前并不缺钱,所以颜凌暂时并没有要找投资人的意思。

    但颜凌在纽约认识的人太多,有很多人都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关系”找到他。

    这些人的诉求也比较简单,就是想要和颜凌见个面,交流一下有关yy融资的情况,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给yy一个完整的融资计划。

    各路投资人都想要和yy的创始人聊两句。

    这样的人一多,就把颜凌给忙得够呛。

    到纽约之后,时间完全都不够用,连“约谈”齐亦的时间都挤不出来。

    事实上,别的公司的创始人,到了发展到yy这样的阶段的时候,也并没有需要花这么多时间应对“未来”的投资人的。

    要么助理,要么低下一些部门经理,都可以先挡掉一大批人。

    但颜凌在美国偏偏又没有能顾帮他挡的人。

    就算是华尔街,遇到一个前景明确,有可能创造神话的创业企业,也是相当不易。

    更何况,因为y大师的存在,yy这个服装品牌,还兼具了“高科技”企业的元素。

    除了华尔街的投行,硅谷那些专注于投资高科技公司的投资机构,也盯上了yy。

    有些消息灵通的硅谷投资人,已经开始收到颜凌这段时间,非常经常地出现在斯坦福的各路实验室的消息。

    也有人据此推测,是yy的下一步动作应该和斯坦福有着特别密切的联系。

    这些专注于投资硅谷高科技公司的投资机构,就开始找“机器人兄弟”打探点内部消息。

    但是,找李家兄弟打探消息,如果不是和y大师有关的内容的话,就都肯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别说这些人还没有查到颜滟卖的专利上,就算是查到了,如果有人问这两个兄弟,yy为什么要花大价钱买下新材料的专利。

    李天乐和李天佑兄弟俩打心眼里就觉得是为了改善y的大师的手感。

    yy在买完专利之后,又没见有什么下一步动作。

    所以很多人也不知道这个消息是真是假。

    想要把yy这种非上市公司查个底朝天,还是非常有难度的。

    特别是在颜家兄妹一直“藏着掖着”,而且都是分头行动的前提之下。

    颜凌不是没有想过融资,因为公司的现金已经烧得差不多了。

    让颜凌始料未及的是,他刚放出想要融资的风声,那个一毛不拔、“穷得叮当响”的堂妹,忽然就开始这么大方。

    在高定圈混久了的人,一出手,就极为阔绰。

    在不缺钱的情况下,找融资,把股份让出去,并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颜凌和颜滟都是“老实本分”的创业者,并没有那种拿完投资人的钱就抽身的想法。

    如果yy自己有足够的造血功能,同样看好yy未来发展的颜家兄妹,自然没有拿别人的钱发展壮大yy的必要,拿了别人的钱,最终肯定是要把利润也给分出去的。

    颜滟和颜凌还没有坐下来好好商量关于yy未来发展的节奏问题,是快速扩张,还是放慢脚步。

    拿投资机构的钱,快速扩张,自然是要比全部拿自己的钱来得更加轻松一点。

    可是,门店开多了,就会出现一个巨大的人才缺口,尤其是像yy这样的门店,对销售的要求还是很高的。

    一家店只开半个月的话,一个店的经理就可以管理两家店。

    所以过去半年,非常有规律地一半开上半个月,一半开下半个月,除了主观的“任性”,还是有很多客观的因素作为限制的。

    潮牌的市场容量其实比较有限,如果不是因为yy有庞大的粉丝群,现在这个数量的门店就应该已经算是超量了。

    这也是为什么,yy在美国开了30家店之后,就没有再继续开下去。

    颜滟去年就已经把叶默叫来美国管理门店了。

    加入到了颜家兄妹的梦想之后,叶默就一刻都没有停下过带领销售团队的使命。

    三十家门店,叶默觉得已经到极限了。

    如果再开下去,一来会影响单店的销售业绩,二来也找不到足够的“店长”。

    这个月所有的店都变成同一时间营业,也就意味着,原来每家店的副店长,都要成长为店长。

    颜家兄妹只给了叶默两个月的时间“练兵”。

    …………………………

    想要见颜凌的人很多,但颜凌的时间有限,即便是那些通过“关系”找上门,上赶着要给yy投资的人,颜凌也一样是非常直接地回绝,yy暂时还没有融资的打算。

    关于到底要不要融资,以后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扩张。

    兄妹俩还没有达成一致,决定等鞋子上市了之后,看看效果再决定。

    各路投资机构,在颜凌这儿又全部都遭到了“冷遇”。

    yy的门店开得很任性,y大师为“人”处事的态度也很任性。

    想要投资yy的人,只要稍微做一点调查,就会觉得yy门店和y的大师的“行为模式”,很可能是来源于创始人的。

    没有人yy创始人“青睐”,倒也算是一件比较容易理解的事情,毕竟这是一家任性程度很高的公司。

    华尔街很多投资机构的人都开始相信,yy暂时真的没有融资计划,没再对颜凌执行“围追堵截”的策略。

    颜凌好不容易稍微清闲了一会儿,有了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

    好不容易“闲”下来的颜凌,两天之前,约见了齐亦,打算完成一下颜达邦夫妇交给他的“使命”。

    颜凌前天,“闲”到只有中午的时间有空,而且还是不太确定是几点的那种。

    齐亦下午又还有一个重要的会议,就商量好请颜凌在华尔街这边吃饭。

    堂哥找自己谈话,齐亦不敢怠慢。

    齐亦前天提前下班,早早地就来到了自己预定的餐厅等不太能够确定时间的颜凌。

    大概是因为颜凌没有做过“明星”,所以不知道“明星”的影响力有多大。

    任性而又高冷创业者颜凌,两天之前主动来到了华尔街,和ian 私募旗下一个“并不知名”的投资经理一起吃饭,居然成了一条新闻。

    报道除了强调颜凌见的投资经理“并不知名”之外,还说席间两人还相谈甚欢,一顿饭吃了两小时。

第二百七十七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

    这个“饭局”过后,华尔街就更加确信了yy想要上市的信息,那些才相信yy真的没有融资计划的投资人都有了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排着队想要见“明星创业者”颜凌的人就更多了。

    好多人把齐亦在华尔街的经历也查了个底朝天,斯坦福毕业,毕业后在巴克莱投行部工作,职业生涯的起点是宽客,没在巴克莱做多久,就跳槽去了ian的私募。

    ian有意从自己的基金里面分出一支小型私募让齐亦做gp,专注于pre ipo的私募股权投资。

    齐亦担任gp的私募基金还没有正式成立,所以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齐亦还是ian公司的一个量化分析师出生的投资经理。

    ian的私募,在过去这几年,主要是在股市里面闯荡。

    除此之外,也有两个比较成功的pre ipo私募股权投资,这个报道经过查证,这两个项目都是“并不知名”的投资经理齐亦负责的。

    华尔街人开始有点看不太懂,yy从来都没有融过资,应该也不可能一步登天,直接开始ipo,转头就到纽交所去上市。

    更加让人看不懂的是,就算是要上市,怎么会和齐亦这种,还没有成规模,没有成气候的私募基金谈。

    别的不说,ipo的时候,这种新成立的小规模的私募最多也就是跟投。

    大投行和小投行能够募集的资金不是一个量级的,yy既然有和小规模的私募基金接触的想法,必然会需要一个或者多个大投行领投。

    从现在开始,到最后上市,yy肯定不可能只找一个成立过程中,连lp都还没有找齐的“小微私募”。

    嗅觉敏锐的华尔街人,在收到颜凌和齐亦两天钱这个饭局的消息之后,就更加想要敲开颜凌办公室的大门了。

    和paparazzi(狗仔队)相比,华尔街的投行想要逮人,手段和本事绝对是更为多样化也更为出色的。

    华尔街的大投行多的是高智商、高颜值的名校毕业生。

    这些刚毕业就进华尔街工作的、充满活力的华尔街“明日之星”。

    在开始上手做大的项目之前,经常都会被安排收集资料。

    敲定和创业者的会面时间,也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之一。

    老板只要一声令下,这些菜鸟们就会用各自的办法执行。

    因为没有经验,所以也没有什么先入为主的理念。

    这些人解决问题的方式五花八门,而且有的是冲劲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