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聊斋仙境-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可惜当时自己只是随便看看,并不知道发生地在哪。丞相的儿子,应该是在汴京吧!

    不过这也没差,反正所有朝代都有天花。

    沈石也就把自己所知道的,全都说了出来。有或没有,都是一种预防。

    那边公孙策更是拿出纸笔快速记录着。写了几页纸,交与包拯。

    包拯翻着,观看着,就呼吸急促,眼球突出,恨不得把每个字都刻在脑袋里。

    “好,真是好东西!”

    与这里比起来,外面的气氛已经非常紧迫了。三人成虎,谎言说的多了,都能让人相信大街上真的有老虎。更不用说这疫病了。一旦传出有人死了,会发生什么,包拯想都不敢想。

    现在好了。虽然仅仅是防治,但是总归是个法子。

    “包大人,这汴京真的发病了?”只不过沈石还是有点儿无法相信这汴京发病了。这也太过巧合了一点。

    “是不是疫病,我沈不知道,但是即便不是,也要当成是来办。”

    包拯这一说,沈石是明白了。这儿是汴京,是真正的京城,这儿发病当然不会是小事。被怎么严肃对待,都不为过

    包拯说完之后,见沈石陷入沉思,自然以为沈石心有所感,是在担心自己的处境。老包难得和颜悦色,道:“历代以来,我大宋朝廷最是亲民仁厚,然则大灾之下,无有完卵。汴京遭灾,真真是天崩地裂,山河哭泣,日月无光。然则以朝廷之力,断然救不了所有人,只能竭尽人事,不隔离是不成的,纵然难免有没病的,朝廷也是一片好心,为了苍生百姓,不得不”

    包黑子一心为公,为此他的老黑脸甚至忍不住和颜悦色。当然,就老包的黑脸,他就是再和颜悦色,也是美不起来。

    更重要的是他来之前,是负有使命的……安抚沈石。

    是的,他们见识过,也知道沈石的威能,甚至他们相信就是把沈石弄病毒堆中,估计他都没事。但是也正因为这样,他们才不能放沈石出去。他们必须限制沈石的行动力,至少在他们完事前。

    而包拯不是他们的一员。之所以派包拯,不过是包拯认识沈石,以及最重要的……这家伙长这么黑,染病死了也不可惜。

    这帮人说多了疫病。现在这局面,就是他们自己其实也是在泛嘀咕的……到底有没有疫病,不会是真的有疫病了吧?

    老包根本不知道这些。他得了防治疫病的法子,立即让公孙策多抄两份,一份交给丞相,一份带进宫中。

    虽然仅仅是后世的卫生条例,但在这时代,却是救命的良方。

    “怎么样了,包拯愿意帮忙?”包拯与沈石结束会谈,返回,杨怀玉大声问道,其他人也一脸关切,焦急无比。

    沈石微微摇头:“这事还不好说。”

    “有什么不好说的?”杨怀玉拍案而起,“难不成还真的有什么疫病?”

    “说不定真就是那难不成。外面已经开始死人了。虽然死的多是孩子,但是包拯说有可能是疫毒。”沈石没有说天花。这个时候说天花只能增加恐慌。

    比如15世纪末,欧洲人踏上美洲大陆时,这里居住着2000…3000万原住民,约100年后,原住民人口剩下不到100万人。欧洲殖民者把天花患者用过的毯子送给了印第安人。随后,瘟疫肆虐,由欧洲传来的腮腺炎、麻疹、霍乱、淋病和黄热病等病也接踵而至。

    这是一场真正的屠杀。汴京可比美洲大陆小多了,一旦真的是天花,又会死多少?

    而且,最重要的是历史书上没写。也就是说,即便真的爆发了天花,也被控制住了。

    相反,如果沈石说出去。汴京的天花还会像历史上一样控制住吗?

    只怕不会这么容易。这条街可是刚刚经历生死,戾气最盛的时候。

    这些戾气铺天盖地。封锁隔离,让其自然消散,比放他们出去更安全。

    同时,这里的防疫工作也要继续。看包拯的样子,这事儿已经不再像是一场误会。而是疫病真的有可能发生了。

    “来,打水烧开。”

    沈石不仅命人打水烧水。更是在水烧开之后倒入灵液。一人一小碗的分下去。不管是不是疫病,增强体质总是没错的。

    沈石连灵液都拿了出来。只要是正常人都可以感受到灵液带来的变化。单这感觉便让他们慎重,不会再闹。

    毕竟在这儿有沈石救他们。出去了,谁会救他们?

    被隔离的是安抚住了,但是外面,杨家却没有。

    “什么?因为发疫病,人不能放?无法无天!我们杨家也不是面捏的。”杨九妹怒吼道。

    最近杨家很倒霉。部演还没救出来,这杨怀玉又被隔离了。

    杨家人是个什么感觉。

    杨九妹说:“必须把人救出来,哪怕是出钱,也要救。不然真的有什么疫病,就完了。”

    穆桂英苦笑道:“九妹,只怕不是银子的事情。”

    自己不过是去了别的地方,怎么就把怀玉陷里面了。她多少有些自责,她宁愿陷的是自己。

    “是不是也得试一试。怀玉毕竟是杨家的男丁。这事老太君还不敢告知。”

    杨家虽说男丁稀少,但是女子很多,而且还是一帮无子无女的寡妇。杨怀玉不仅是穆桂英的亲孙子,也是她们的。

    想当年佘太君不忍杨家为大宋出生入死,洒血疆场之功绩,却血脉不存,不得不带一应儿媳妇出征。其中杨门众媳妇夜祭亡夫,一位美貌姑娘杜金娥不请自到,自认与七郎私订终身,杨家第七个媳妇。佘太君虽被金娥率性真情感动,但不愿误人青春,不肯把她收留。更不说这事关怀无。杨家女将们,杨家的儿媳们就不能不出声了。原本她们已经过上了青灯古佛的日子。

    穆桂英低着头,不吱声。她知道这是杨家的底线。如果杨家没了男丁,杨家也就没了,所以不问世事的她们也出来了。

    而有这帮嫂子撑腰,杨九妹似乎得到了鼓励,更加大胆了:“嫂子,外面就是在胡说八道,什么疫病。怎么咱们家连只鸡都没死掉?照我看这一次就是贾昌朝没安好心,想给咱们家一个难堪。”

    杨家儿媳满心疑惑:“他为什么如此?”

    她们不问世事太久了,一些事已经不太了解情况。

    “还用问为什么?人家都说贾昌朝为人贪婪残暴,准是想从咱们家手里敲一笔钱。只要出钱,就能把人救出来。”杨九妹说着她打听到的。

    “那要出多少钱?”

    “至少一万贯!”杨九妹只是听说罢了,具体需用多少,她心中也没个底,不由伸出一根手指,说了一万贯。

    几个嫂子商量一下,觉得一万贯也不多,所以说道:“破财免灾,若是能用钱把人救出来,也是不错,只是”

    她们还有些犹豫,她们杨家也要贿赂小人了啊!

    另一边,包拯派人把防疫条例交给丞相们。一边,自己急急进宫去见赵祯。

    没有办法。不管宣布疫病的初衷是什么。当这事宣传了出去后,一切就不再像某些人想象的运动了。

    包拯没有对沈石说,此时此刻的京师里的混乱,却远远的超过了任何人最初的设想,不论是不是谣言,到了现在的地步,都已经远远超过他们之前任何人的想象。

    同时,包拯也隐隐约约察觉着朝臣之间的不作为。他没有深想,只以为局势恶劣,朝臣无能为力。也因此他才急急入宫,把方法告诉皇帝,让皇帝赶紧指挥众人做事。

    “臣”

    包拯见了赵祯,立即行礼。

    “免了。卿快说说城中现在怎么样了?”赵祯阻止其行礼,焦急问道。

    自从传出疫病,他这皇帝也就被人限制在了宫中。说是为了陛下的安危,但是实际上却是鼠妖现形的时间点。

    这也是必然的。皇帝可以知道一些事,但是皇帝绝对不能掌握所有的事。

第260章 、汴京的尸毒() 
当然,赵祯也不是蠢蛋。大臣们说什么就是什么。

    就隔离区里的声光效果,他也明白那不可能是疫病,但是他也没有与大臣们争。因为争也没用。大臣们以其安危之名,他哪怕是皇帝也没法反对他们的好意。

    人都是有好奇心的。赵祯也不例外。他也想去看看到底是什么一回事。那威压,那光热

    是神仙还是佛祖。

    然而他不过有这打算,过去看上一眼。各种劝戒也就到了。甚至皇后都来劝。

    他能怎么办?他也很无奈啊!

    好在这时候他的身边有了一个包黑子。

    这家伙长这么黑,这么丑,没什么君子喜欢他,正好为朕所用。

    虽然说起来包拯有些佞臣进化的方向,但是说真的。堂上诸公,没人愿意皇帝接触奇人异士。

    皇帝只要听咱们的,按咱们说的做就行了。至于其他,自有咱们来。

    包拯试探过,但说的好听点儿的,自然是为了皇上好。皇上好,国家才会好。皇上受伤,国将难安。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圣人说的。而这是愿意开口的。

    但是更多的人却是什么也告诉不说,更过分的是他们的眼神。那是怎样的眼神啊!分明是在说:“咦?黑炭头!这是哪儿来的丑八怪?他是怎么混进我们革命队伍中的?选官的人眼睛都瞎了吗?”

    “佞臣!”

    更有直接的,喊出了佞臣。这一喊,也让包黑子明白了。

    佞臣?谁?我?我是佞臣?看着不像啊!

    然而包黑子虽然自问不是佞臣,但是他的心中还是扎了根刺……长的丑啊!对不起你们了。

    而这也让包黑子下定了决心。努力工作,抱住了陛下的大腿。只要陛下不嫌弃。你们随便说。

    咱是长的黑,但咱很能干。而且前有来者啊!

    北宋前期的大将王德用出身行伍,善抚将士,军功显赫,在军队中的威望很高,官至宰相,当时人称呼他为“黑王相公”——他相貌奇伟,面色黑如深墨,在当时朝野是出了名的。于是,在“黑王相公”出行的路上,“以其貌异,所过间里皆聚观”,大家都争着一睹“黑王相公”风采。当时有个朝廷“智囊”苏仪甫,就曾悄悄写报告给宋仁宗说王德用相貌“宅枕乾冈,貌类艺祖宋太祖”——意思是说,王德用的相貌非同常人,不是做大臣的相貌,是能当皇帝的面相,将来恐怕会篡权夺天下。后来,御史中丞孔道辅又拿王德用的“帝王”相说事,宋仁宗虽然有些惜才,但还是解除了王德用的兵权,让他担任地方官。王德用很识趣,于是夹着尾巴做人,处处低调,后来,又起复为宰相。王德用因相貌与众不同而得“祸”,但好在他善于“解祸”,终于逢凶化吉。

    包拯觉得自己可以学学他,毕竟赵祯已经用一个王德用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长的丑,咱也用。

    赵祯的信用如此之好。包拯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所以包拯不仅没有被刺激到,他反而充满了干劲。每有死人,他不说第一个到,却也总是会获得第一手的资料。正因为这样,对于疫病之说,他才会担心。

    见了赵祯,包拯自然是把自己了解的,掌握的,全都报知了赵祯。

    “真的是疫病?”

    赵祯听了,脸色都变了。

    疫病,这是所有的当权者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