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聊斋仙境-第2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启奏圣人,千里迢迢,到蜀川监斩龙台,总归要争取下孩子的意见,身为人父,也不能随便做决断。一来孩子要愿意,二来也不能辱没了大宋的威名,随便派弱子行此大事。还请圣人见谅。”

    精于算计的人,一开口便是满满的道理。他甚至一个字也没提此事的危险,只说要与孩子商议。

    真真是开明的父亲。父为子纲,也不管了。甚至他还故意点出“弱子”来,也就是说如果皇帝现在让他定人。他肯定是哪个烂,哪个不受他喜爱,他就定哪个。

    赵祯听了,仿佛一点儿也听不出他的威胁,只是笑道:“老哥哥说的有理,是朕唐突了,既然如此,你们就都回去商量一下。”

第356章 、没有好处() 
几位王爷纷纷告辞,他们刚走,赵祯的脸就黑了,神马玩意!朕这还什么都没说呢?你们便威胁起朕来了?朕要的是龙气旺盛的“王子”,“弱子”?朕要来何用?

    赵祯一点儿也没想到,为什么文官们争抢的差事。自家人却连危险都没听到,便纷纷拒绝。

    难道大宋真的是这么弱。如果一如唐时,恐怕这差事,便一如魏征梦中斩龙了吧!

    不说赵祯又怀疑起大宋的弱。单说赵允弼,坐着轿子,回到了宫外的府邸,刚一进门,就发现一个年轻的身影,正低着头快步往外面走。

    “给我站住!”

    年轻人咯噔停住了,连头都不敢抬,浑身紧张地颤抖,他正是那个奇葩小王爷——赵宗景。

    这些天他的日子可不好过,特别是他爹进京之后,他四处溜达的日子就结束了。

    怎么说也是赵允弼的儿子。哪怕他把自己的爹妈都气病了,他老爹也想着管教好他,不说传位于他。总之不能真的不闻不问,就这么让这个儿子的香火断了。

    他可不想“三月里来是清明,家家户户去上坟,有的坟上飘白纸,有的坟上冷清清”

    年纪大了,又生了病。本来便爱胡思乱想,最近又听说了京中的神异。赵允弼也就上京亲自管教儿子。

    当然,到了京,便是各种琐事,除了关禁闭,读书。他也没时间细细教导。

    儒家的书并非一点儿用处都没有。没用的是治国方面,但是在孝上,还是很有用的。像什么卧冰求鲤,这一口的鸡汤灌下去。立即便有了效果。

    好不容易听说老爹进宫了,他急匆匆赶来看看老娘。咳咳,没办法,卧冰求鲤也好,劈出救母也好,还是其他的“孝”也罢。为老娘的,多数的是感人的。

    为爹的。它总是差了这么点意思。所以赵宗景忍不住去看老娘,表现一下“孝”。哪知道又被爹给堵住了,简直尴尬透了。

    同样是“孝”。对老娘很自然,对老爹,那是尴尬癌都要犯了。

    赵允弼看了他几眼,越看越生气,真想好好揍他一顿,只是他现在也打不动了。到底是自己的骨肉,他哀叹一声,上辈子欠人家的,这辈子才给他当爹!

    “既然出来了,就先别滚回去了,你也进来听听。”

    赵允弼把几个儿子都叫了过来,赵宗景站在了门口,连座都没有。都赶出家门了,哪儿还有他的座。赵允弼即便已经心软,却并没有表现出来。

    “为父刚刚去了宫里,陛下说了,要派遣一个宗室子弟,代表陛下,去监那斩龙台,你们愿不愿意?”赵允弼只当没看见,直接说事儿。

    “父王,怎么监斩龙台?”

    “斩龙台在哪?”

    一听说斩龙台。一应王子们没一个不好奇的,纷纷问道。

    然而当听说斩龙台在蜀川,所有人都没了兴趣。

    这不是废话吗?

    自古皆云蜀川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而现在竟然还多一个“川”字。那斩龙台竟然位于巫山县西部长江南岸的错开峡,距县城八十里,离黛溪镇约十里。黛溪水由南注入长江,峡谷幽深,两岸山势犬牙交错。东面的岩戥上,立着一根顶细底粗、高约60多米的圆形石柱,叫锁龙柱。隔峡相对的西面,有一个半环形的石岩,向上望去,形如同石鼓,传说这是大禹治水曾经锁龙之处,名斩龙台。

    享受惯了京城繁华,养尊处优,含着金汤匙的小王爷们,哪能受那个罪,纷纷摇头。

    赵允弼看着也生气:“祖宗一刀一剑打出来的江山,要是让他们看到后代子孙如此懦弱,在天之灵都不能安息!罢了,你们都滚蛋吧!”

    虽然他一点儿也不想让自己儿子去,但是儿子们这么怂蛋,他还是很生气。

    几个小王爷如蒙大赦,唯独站在门口的赵宗景没有离开,他迟疑了一下,仗着胆子问道:“爹,孩儿能去吗?”

    斩龙需要宗室出力。虽然张天师没有明说,但是在场的文官们哪个不是人精。这哪儿是要出力,分明是要人命的差事。

    不过正因为是这样的差事,贾昌朝也才充满了干劲。老倌儿修炼几十年,早就成精了,从皇宫回来,他就派人去打听了。看看皇帝是个什么章程。

    这一看,就如他猜测的一样,皇帝并没有说出实情,而是希望有人不知情下,担了这差事。

    这一下,他就好办了。

    贾昌朝立即派人给赵允让送去了消息,希望老王爷能赶快派儿子出来。

    这样干,有两个好处。一个自然是简在帝心了。皇帝没有说,但是皇帝知道自己是出了什么力的。

    而另一方面,这也算是个把柄,皇帝的把柄。虽然不一定用的上,但他绝不介意有这么个把柄。

    最妙的是,他只不过是个送信的。不知情的赵允让,说不得还要知自己的情。

    他的想的是美好,然而一个盯上那椅子的人在皇宫里面,又怎么会没有人手?

    “父王,我看贾相公这是疯了!”赵宗楚大声说道:“张天师是什么意思,他不知道?”

    皇宫中并不是多保秘的地儿。张天师这边讲完两个故事,那边赵允让便知道了。

    贾昌朝真心以为自己是个聪明人,别人都是蠢蛋。一如他在历史上干的一样,直接怼赢了欧阳修,然后一转身,他也被人怼离了京师。

    没人是傻的。

    赵允让寿眉低垂,沉吟道:“贾相公这人是假聪明。没什么大不了的。只不过这事重要的是龙气,并不一定会死人。只是这龙气需要多少,没了这龙气,还是皇子吗?我这心里放不下。”

    “爹,你担心太对了。”赵宗汉也说道:“我等身为宗室,所以有龙气,如果没有了龙气,我们与普通人又有什么区别?”

    几个儿子,七嘴八舌头,不管是要命,还是要龙气,他们一个也舍不得。这也算是提前知道的坏处了。

    正因为知道监斩龙台的代价,他们才发现不管是没了命,还是没了龙气,对他们只有坏处,而没有任何的好处。

第357章 、甩锅() 
“你们说的好听,谁都不去,要是陛下问下来,该怎么说?”赵允让也不想让任何一个儿子去,哪怕是他最不喜欢的儿子,他也不想。但是这有一个前题,那就是不能惹怒赵祯,不能给皇帝留下不好的印象。毕竟他要打的那把椅子的主意,最终还是要赵祯点头才行。

    老二赵宗朴眼珠转了转,突然道:“父王,你看我们不去,其他人也未必愿意去,如果找不出人,就随便找个人算了,反正宗室子弟众多,监斩龙王这事儿,总是会有人乐意的。”

    赵允让虽然精于算计,但是他却不是一个果敢的人,不然原历史登上皇位的就应该是他,而不是他的儿子了。他只不过是那种“自己做不到,自己儿子也要做到”的人罢了。

    所以当他现在人一老了,就舍不得了。人一上岁数,就喜欢儿孙绕膝,虽然他的子孙多得数不过来,却也不舍得放走一个。

    一个人的性子,决定了他的成就,他原历史的成功,不过是大人与婴幼儿的较量,他赢了。

    骄傲吗?

    当上了皇帝是骄傲,但是当他那当太子的儿子被人怼的时候,他呵呵,常年欺负小学生的水平,他还能怎么办?

    而这并不是特例,而是大宋的普遍现象。最有野心与胆量的赵允让都这样了。其他的呵呵。哪怕他们不知道皇帝要的是龙气,他们也不愿意与龙王结仇。那可是龙王。

    所以到了第二天,所有的王爷到了皇宫,大家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不舍得放自己儿子去。

    赵允良更是撒泼上吊的手段直接便用上了,哭哭啼啼,说什么他年纪大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走了,孩子不在身边,岂不是让他死不瞑目吗?

    那可是龙王。他们自称了多少年的龙子龙孙,现在与龙王干,不是让孩子去送死吗?孩子去了,没法活着回来,白发人送黑发人,情何以堪。

    所有人都不愿意,赵允让心中暗喜,就想把商量好的主意抛出来,随便找个宗室子弟顶替就是了。

    这货怎么说也是打了多少年的皇位主意,只要不关乎自己的利益,他还是很有胆量,外加冷酷无情的。

    咦?似乎是他被剥了太子之位后,所以愈发注意自家的利益了?

    天下诸事,一饮一啄,还真是早有注定。

    不过他还没有开口推自家的哪个子侄去死,这时候北海郡王赵允弼突然站起来,老脸通红。

    “启奏陛下,臣,臣那个不孝子想去。”

    我了个去!赵允让当场就惊了。

    就那个货儿,为了个妓女,弄得有家回不了,他身上还有龙气?有龙气会落到这等地步?允弼,你不会以为咱们连龙气是什么,都不知道吧?为了你自家,你也是够拼的了。

    就是赵祯一愣,他觉得自己应该一开始就说出来选人的标准。也就弄不出这样的笑话了。

    现在倒好,赵允弼这一开口,他这当皇帝的反而不好处理了。

    而在场的几位王爷差点笑出来,赵宗景这名字实在是太有名了。

    赵允弼满脸羞惭:“启禀圣人,如果宗景不合适,那,那就让臣去吧,好歹臣还不到五十岁,身体虽然弱了点,可臣的骨头硬,蜀地,臣还是可以去的。”

    赵允弼真的是很关心儿子,虽然他没有表现出来,但是为了儿子的前程,他这老骨头直接便压了上去。

    他这一压,其他人也都不再笑他了。当然,他们也不可能让赵允弼去。怎么说,他都是一个病人。

    所有人都知道他是为了儿子。赵宗景出了这事,如果不做些什么,恐怕他永远都回不了赵氏门墙。

    身为皇室,一旦被赶了出来,想回去,可不是那么容易。

    他的目的性,所有人都明白,包括赵祯,但是赵祯一点儿也没有像别人那样瞧不起他们爷俩,相反,此刻能站出来,那就是赵家的好儿郎。当皇帝的从来不在乎他们想要什么,还更在意他们愿不愿意做什么。

    想到这里,赵祯变得和颜悦色起来,“你身体不好,长途跋涉,万一有个闪失怎么办?让孩子去吧,他有心,朕就不会亏待他。立刻传旨,加封赵宗景为济阴郡王,镇南节度使,同平章事,开府仪同三司”

    不就是要龙气吗?朕给。

    一句话,赵宗景就变成了和他爹平起平坐的郡王,还拿到了一大串的虚衔,在所有年轻的宗室当中,脱颖而出。

    这些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