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聊斋龙蛇-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沿着长廊进入重新进入一重院落;顿时感觉满池碧色扑面而来;当中夹杂点点粉红。清风送香;不禁让人深吸一口气。

    唐玄领头;一路领着众人过了木桥;来到湖心小岛上。那里早有仆人摆下二十几张桌子;上边笔墨纸砚;酒菜、瓜果糕点俱全。

    更远的一处凉亭中;还有几个少女弹琴。

    看样子;唐家为这场文会很是费了些心思。

    场中上百人涌进湖心小岛;并不显得拥挤。唐玄大概也知道自己在此地;会让众人感到拘谨;是以对着宾客说了几句客气话;就带着仆人离开。

    很快;湖心小岛上热闹起来。有人聊上几句;便开始坐在桌子附近斗酒。

    看其他人三五个凑成一群说的正热闹;常晋也没有过去交谈的意思。他扭头看了看;发现另一处山石上放着几杆鱼竿;索性和王启年各取一杆;然后坐在一株大柳树下钓起鱼来。

    说是钓鱼;更多是消磨时间。以常晋的神通;钓鱼自然是件轻松无比的事情。只要放出神识;这片湖水中那处藏有游鱼;自然能过感应的一清二楚。

    不过他没有这么做;钓胜于鱼;若是连这样一件小事也要用神通;那么很多乐趣都没有了。

    他今天的运气不错;很快鱼浮就开始晃动。

    常晋瞅准猛然一抬鱼竿;一条半斤重的鲤鱼就提上水面。他伸手将那鲤鱼摘下;又重新放回水中。

    那边王启年却没有这么好的运气;等了半天也没见有鱼咬钩;扭头见常晋将鱼放回水中;忍不住开口抱怨道:“允升;你这算哪门子钓鱼?”

    “清远兄;玩乐而已;何必当真”常晋说着挂好鱼饵;又投入水中。

    他这动作刚做完;就感觉身后有数名书生结伴而来。不用回头就知道;肯定是“借梯上房”的来了。

    领头那位书生身着蓝衫;说明已经考中秀才。

    此人走到近处;故作潇洒的出声笑道:“两位好……”

    那“雅致”二字尚未说出口;常晋猛一回头;把手指放在嘴边:“嘘;钓鱼呢;噤声”

    蓝衫书生剩余的话顿时压在了嗓子里;一脸尴尬的站在原地。走也不是;留也不是。王启年见到这情况;哪里不知道常晋憋着坏;忙扭过头;盯着水面;苦苦忍着笑意。

    另一位身材矮小的书生此刻满脸不忿;冲着常晋道:“常允升;听人说是学识了得;今日我王少陵特来求教……”

    见几人不是这么容易打发的;常晋只得起身还礼:“少陵兄有何事;请讲

    “我前些日子偶得一残联;苦苦思索不得下联;不知允升能否赐教一二。

    “少陵兄请说”常晋点点头;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知道自己诗词了得;现在改完对联了。

    “上联为‘山光扑面经宵雨;;请允升对下联。”

    “江水回头欲晚潮。”常晋几乎是没加思索就说口。

    山光对江水;扑面对回头;经宵雨对欲晚潮;极为工整。更重要的是;这下联立意还要比上联高出不少;读罢让人有种屹立船头观潮的磅礴感。

    那几名书生面面相觑;最后还是领头的蓝衫秀才拱了拱手:“允升果然大才;我等佩服……”

    看他话未说完;似乎还想给自己出难题;常晋再次打断:“诸位客气了;我前些日子也得到一残联;还望诸位能为允升释惑。”

    来而不往非礼也;自己如果不堵住他们的嘴;恐怕众人要“请教”个不停了。

    “允升请讲”蓝山秀才果然应下。

    “东典当;西典当;东西典当典东西。还请诸位为允升继下联。”常晋说完一拱手。从他所读的儒家书籍来看;自己所说的对联并未在这方世界出现。

    “这……”几个前来挑战的书生听完对联;心中立刻开始叫苦起来。一副对联;虽然只有东西典当四字组成;但口音变化;语义已经截然不同。

    他们虽然有些才情;但这样的对联一时半会儿哪里对的出。

    站在原地思索;根本毫无头绪。

    过了片刻;常晋有开口一笑到:“诸位兄台;这对联允升苦思数月;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下联;诸位不若等下说与其他人听;看有没有哪位大才能够对上来的。”

    “对;我等回去询问其他朋友;看是否有人能够对出。”几人找到台阶;慌忙奔走;再也不敢说什么赐教的话。

    “哈哈”等他们狼狈而去;王启年终于忍不住大笑起来。良久他才指着常晋道:“允升;你这招太厉害了;相信他们若是对不出这对联;估计不好意思再出现在你面前吧?”

    “这样岂不是更好;省了很多麻烦。”常晋重新坐下垂钓。他起的就是这样的心思;否则隔上片刻有几人过来讨教;那不知要累死多少脑细胞。

    却说王少陵几人回到凉亭中;立刻有数名同窗围了上来;低声问道:“怎么样;那常允升对上来没有?”

    先前王少陵口中那副残联;他们想了很久也没有想出合适的;就想趁此机会为难一下常允升。

    闻言;王少陵脸色变得难堪起来:“常允升对上了;不过……”

    “可是对的不算工整?”见他迟疑;有人接口问。

    “很工整;他对‘江水回头欲晚潮;。”王少陵艰难的回答。他虽然极不想承认;但是当着数位同窗的面;也只能实话实说。

    众人品味过后;只能赞叹此对却是很工整。

    接着又有人问蓝衫书生:“义山兄;你那副对联常允升可曾对出?”

    “我话还没说出口;就被他回赠一副残联;我等无法对出;只能回来请教诸位。”蓝衫书生姓赵;名宣;字义山;于数年前考中秀才。先前众人挑战时;便有他领头;可惜两次都是话没说完被堵住;所以更加尴尬。

    “哦;是什么对联;快说说……”众人不约而同催问起来。

    “那残联为‘东典当;西典当;东西典当典东西;”王少陵开口回答。

    果然;此上联说出;众人全部傻眼;都觉得这上联巧妙无比;根本无法继接下联。

    一时间;众人议论纷纷。这议论声很快吸引了其他书生的注意力。一传十十传百;不到一炷香的功夫;湖心小岛上的书生都已经知道常晋出的残联了。

    若说刚才他们对常晋是羡慕嫉妒恨;现在心中则是郁闷压抑。常晋顶着才子的名号;所作的那些诗词自然是极好的;这点无可挑剔。就连刚才那副对联对的也很妙;可他千不该万不该随后又出了幅残联;让湖阳府一众学子根本无以应对。

    这不是打湖阳府学子的脸吗?

    众人绞尽脑汁;都像对出这幅残联;可惜苦思冥想者甚多;能够对上来的却没有一人。

    唐玄此刻正在庭中和道人闲聊;很快有仆人将凉亭内发生的事情报于他。

    “这常允升果然不简单;一副残联;便把湖阳府上百学子给堵了回去。对不出来;怕是没有人敢再挑战吧?”唐玄听完略微感慨;随即又问道:“道长;你先前查看过此人气运;如何?”

    “其人文气煌煌;呈赤色;万中无一。公子稍后可加以笼络;”年轻道人回答了一句。

    〖

第一百六十六章 有情有义() 
虽然常晋表示自己也没有做出下联;但是随后一段时间;却没有人再敢上前“讨教”了。都害怕万一刁难不成;反被人家难住;那可真成湖阳府众多学子的罪人了。

    是以接下来的场面无比和谐;大家吃好喝好玩好。

    看时间差不多;常晋和王启年找到唐玄;说两人还有事情;要先行离开。

    唐玄心中有计较;哪里放他走;不住的出声挽留。

    常晋不知此人心中到底打的什么算盘;但始终没有松口。

    见对方确实有去意;唐玄只得退而求其次道:“既然允升有事;我也不便多留;不过今日我们再次相聚;也算一桩盛事。久闻允升诗才过人;何不留诗一首;为文会增光添彩……”

    “也好;那我就献丑了。”知道不留下诗句;恐怕唐玄不会放自己走人;常晋只好点点头来到书桌前。

    见他准备写诗;周围那些湖阳府学子纷纷围了过来。

    此刻已是黄昏;红日西坠;微风轻风;荷叶随风摆动。

    他略微思索;已经开始下笔;写下“题唐府别院”五个大字。

    “果然是应景诗……”看到常晋写的标题;立刻有人轻叹道。所谓应景诗;就是指定某一景物;现场作诗。

    这种写诗方式即容易又难;说容易是要求比较简单;应景;其实就是应付了事。说难;自然是想要写的出彩很难;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急智的。

    常晋那首《咏柳》以及万山府遇仙楼上的两首诗都算是应景诗。

    众人伸长脖子;议论声不断。

    常晋却丝毫不受影响;唰唰唰写下四句:“两竿落日木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落日、木桥、柳树、绿荷、清风……短短一首诗;院中景物几乎写全;可以说应景之极;而且细细品来;别有一番滋味。

    “半缕轻烟”对上句中的“两竿落日”;不仅字面上对的工整;而且串联在一起。

    最后“回首”前用了“一时”两字;更将清风徐来;蛮迟荷叶随风飘荡的姿态写活了。

    这诗虽然比不上遇仙楼那两首;但也说不出的精巧。一众书生读罢;也只能赞叹:“允升大才”

    “诸位;我们还有事情;先走一步了”常晋和王启年冲着众人拱了拱手;飘然离去。

    回去的路上;王启年自是又感慨一番;连说今日之事传出;恐怕常晋的名头更大了。

    对此他倒没什么在意的;志不在此;些许名头;现在常晋真的不稀罕。

    两人到了客栈;刚进后院;却见李顺昌急急地迎了上来。

    见到他们;李顺昌脸上先是一喜;朝后看了两眼;满是失望之色:“承文没跟你们一起回来?”

    “没有;他还在唐府参加文会呢”王启年随口回答。

    常晋则于脆点了点头;没出声。

    说实话;他们对李顺昌都没有什么好感。

    “承文没说什么时候回来?”李顺昌大概有急事;又追问道。

    “这个我们也不知;你若有事情;还是去唐府别院一趟。”常晋回答一句;便和王启年一同坐在石凳上歇息。

    李顺昌闻言朝外迈了几步;又讪讪退回:“算了;我还是回房等待吧。”

    原本以为丁跃会在唐府过夜;没曾想过了半个时辰;他也返回客栈。

    这让常晋二人很有些诧异;忙问他为何回来这么早。

    结果丁跃苦笑道:“允升兄一副残联;让我等湖阳府学子无以应对;这文会哪里还开得下去;你们刚走没多久;便各自散去了;唐公子也没有阻拦。”

    “呵呵”常晋也苦笑不已;没曾想事情倒是自己惹出来的。

    听到外边的动静;李顺昌急忙又走了出来;“承文;你终于回来了;我在这里等了一下午。”

    “子犹兄;何事?”见同窗满脸急色;丁跃忙问道。

    “这……愚兄还是想借些银子。”李顺昌红着脸开口。

    “子犹兄;这银子我说什么也不会借给你;你还是死了这份心吧。”听他又说出这话;丁跃一口拒绝。

    “承文;我这两天将府城的熟人找遍了;一文钱也没有借到;到这种地步;你真的不肯帮我吗?”李顺昌的声音变得凄凄惨惨起来。

    丁跃连连摇头:“子犹兄;不是我不肯帮你;而是确实没办法帮。给你银子;你也不过是拿去填了怡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