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聊斋龙蛇-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他快步出门,几步来到后院。看到前不久刚放过的那条白斑大虫匍匐在院墙根上,原本枯黄的皮毛沾染了不少鲜血,只是那鲜血大半已经干涸,露出几道血淋淋的抓痕。在它的口中还噙一个灰白色的小东西,却是头虎崽。

    “呜……”猛虎放下口中虎崽,发出低沉的吼声。

    没等常晋说些什么,这畜生脑袋已经耷拉下来,头顶的白气迅速褪去,最后化为虚无。

    这就死了……常晋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还是虎崽呜呜的低吼声将之惊醒,他急忙上前两步,将小家伙抱起。这小东西大概饿极了,眼睛微闭,舌头不时在常晋的手臂上舔舐着。

    直到此刻,常晋才看清楚大虫腹部已经被利爪掏出几个窟窿,尤其是脖颈侧面,更有一个深可见骨的抓痕。

    猛虎产仔正是虚弱的时候,据常晋猜测,它很可能是在生产中遭遇其他兽类袭击,身受重创,体内鲜血几乎流干。

    接着一路狂奔逃出山林,窜行上百里地,来县城找到自己。

    它体内灵气早油尽灯枯,受如此重的伤势奔出上百里路,完全是凭着一股信念支撑。常晋现在即使想输入灵气救命,也来不及了。

    不知道这畜生凭什么对自己如此信任,刚才那一幕,显然有点托孤的味道。

    不过处在这种境地,他只能接下来。

    至于面前这头虎尸不能久留,否则等下被人发现,自己根本说不清楚。

    常晋手中宝剑连续挥动,几下便在墙根掘出一个大坑。将虎尸放入坑中,再填好土壤,常晋才叹了口气,抱着虎崽返回前院。

    没有想到自己原本是为民除害,最后却落了个当保姆的职责。

    小东西刚出生,根本无法吃肉类,只是这方世界又没有奶粉,自己到哪里给它弄吃食。他忽然想起后世看新闻,动物园中那些猛虎产仔,大都找犬类当狗妈妈。

    自己也可以买条狗,这样小东西的命就能保住。

    “哥,你手里抱的什么……小猫,从哪里弄来的?快给我看看”眼看饭菜凉了,小小刚要出门寻找哥哥,却见他抱着一个小动物进屋。

    女孩子天生喜欢小动物,小小一把从常晋怀中夺过虎崽,捧在手中细问起来。

    “小猫……”常晋很想训斥妹妹什么眼神。不过看小家伙现在的模样,通体灰白,哪有万兽之王的威猛。而且不知是否早产的原因,这东西个头要比寻常虎崽小很多,的确像一只半大的小猫。

    “我在后院捡的,它应该刚出生不久……”

    “刚出生就这么大了……既然是捡的,咱们养在家里好不好?”小小央求起来。

    “你愿意就养着吧”常晋本来还想着找什么托词留下虎崽。看两个女孩的态度,他倒是省下不少唾沫。

    “我叫你小白好不好?小白……”小小摸着虎崽的脑袋,自顾自的起名字。

    听到这名字,常晋差点扑通一声跌倒在地。为万兽之王起名叫小白,真有创意!

    “小小,它怎么不睁眼睛,是不是眼睛坏掉了?”这个时候,邢苏儿惊叫道。

    常晋闻言一怔,刚才印象中虎崽的确一直闭着眼睛。

    “你知道什么,狗猫刚出生时都这样,过几天就睁眼了。”小小倒是见多识广,开口回答道。

    听完妹妹的解释,常晋也放下几分心。虽然说猫狗和老虎不同,但都是哺乳动物,道理应该相通吧。

    一家人正在屋里边议论,听到外边传来咚咚的敲门声。

    常晋急忙走到院门口,打开大门,只见几个相熟的邻居,手拿刀枪棍棒站在门口。

    没等他开口,为首的罗浩已经叫道:“常公子,不得了了,刚刚得到消息,咱们县城里窜进来一只老虎,连县令老爷也被惊动。如今正命令衙役全城搜捕,我们正挨家通知,你宅里有什么异常没有?”

    “老虎……怎么可能出现在城里?”常晋面上故意露出几分惊讶,心中暗暗叫苦,没曾想这白斑虎进城闹出这么大动静,难怪外边如此吵闹。

    “是真事儿,守城门的几个人都看见了,刚才连大鼓都敲响。你家也多注意点,有什么异常及时汇报……”叮嘱完,罗浩又带着人离开。

    整整一个晚上,通衢县内闹腾不已,不知道有多少人家睡不着觉。让人们失望了,赵县令组织人手来回巡视数次,仍然没有发现那大虫的踪迹。

    如果不是猛虎进城时被很多人看到,赵县令几乎要怀疑几个守门兵谎报军情。

    第二天吃过早饭,常晋敲开街尾王大娘家的木门。听小小提起,她家有条柴狗前两天刚生完狗仔。由于天气太冷,几只狗仔都被冻死。

    听说常晋出半两银子买一条瘦狗,王大娘二话不说答应下来。

    待他牵着狗离开,王大娘和邻居低声讨论,直说这书生的脑子有毛病。

    当常晋把虎崽放在母狗面前,对方立马狂啸起来。小白从昨天就没吸一口奶水,早饿极了,自顾自低吼着朝母狗吮嗅过去。

    常晋绷紧神经,生怕母狗发怒将虎崽咬死。他手中攥着一枚石子,只要有任何异常,石子就会弹射出去。

    让人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虽然母狗叫声连连,但并没有张口攻击。至于小白更是初生虎崽不怕犬,脑袋在狗腿下不断蹭试着,口中低吼不已。

    在三人的注视中,母狗渐渐躺下来。小白在它身下一阵摸索,竟然吮吸起来。

    母性都是相通的,本以为要费些功夫才能让柴狗喂奶,没想到如此容易。看小白虎吮吸个肚圆,常晋总算安下心来,上午出门时特意到老董的店里要了几个大骨棒子,算是给母狗补补身子,催奶。

    平时家里只有三人,日子冷冷清清,即使过年也没有热闹气氛。

    多了只白虎,家里倒是热闹许多。两个女孩子像是有了着落,天天围着小白转悠,尤其是小小,更是抱着虎崽不想松手。

    ***

    年节过完,县里就贴出告示,通知通衢县的学子可以报备参加县试了。

    县试又叫县考,是由各县县官主持的考试。

    试期多在二月,有志于科举的考生可向本县礼房报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籍贯、年岁、三代履历,并取得本县廪生保结,保证不是冒籍,匿丧,不是倡优皂隶的子孙。如此,方可参加考试。

    如此以来,作为担保的廪生就要冒很大风险,因为一旦有考生作假,那么给他担保的廪生也会被取消资格。

    因此如果不是相熟知根知底的人家,一般的廪生根本不愿做担保。

    蒲玉裁有廪生功名,倒是个很好的担保人选。不过由于马氏的事情,常晋并不愿意麻烦他。

    还有一种方法是考生之间“联名结保”,即五个同时参加考试的考生之间相互担保,又称“五童结”。和第一种方法一样,只要五人中有一个有身份造假,或者夹带小抄、故意破坏试卷、违反县试规则等行为,其他四个人便受到牵连,重则终身禁考,最轻也是五年内不得报考。

    好在常晋就读在明阳学院,同窗甚多,互相之间比较熟悉,彼此什么秉性都了解,所以五个人还是很好找。

    〖

第七十一章报名() 
待常晋和王启年几人赶到县衙时,便看到不少白衫童生在大门外等候。今天是县试报名的日子,县衙门口的衙役也比往日多了几人,而且个个腰跨佩刀,笔直站立在大门两旁。看样子,应该是害怕他们不知深浅,在县衙内乱闯。

    常晋随意瞥了一眼,发现大部分都是明阳书院的同窗。

    当然也有些陌生面孔,应该是在私塾就学的书生。

    同窗之间互相打过招呼,他们也站在人群中耐心等候。大约过了一刻钟时间,一个衙役走出门来,冲着他们喊道:“你们可以进来了,进了县衙不许大声喧哗,否则取消报名资格。”

    叮嘱过后,那衙役才将他们带入衙门里。

    院内,同样有不少衙役维持秩序,让大家排好队伍。

    他们来的还算比较早,前面十几人很快报完名,随即衙役挥手让他们进去。

    只见五个书吏在房内端坐,下手还摆着几张桌椅,分别坐着贴书。

    那五个书吏板着脸,直勾勾盯着众人,而后分别开始冲他们询问起来。姓名、年龄、三代履历,出身是否清白,报考时是否在丁忧期间,确认是否在户籍所在地报考,是否是本人参加县试等等。问的非常详细,被贴书一一记录在案,问完又打量他们的身高相貌,将体貌特征用高矮胖瘦等词语描述清楚,贴在考牌后边,称之为“浮票”。

    比如常晋这张浮票上边写的就是“身材高大、面白无须、容貌甚佳”,王启年那张则写的是“身材偏瘦、面黄无须、容貌中等。”

    浮票贴在考牌上后,还需要几个人在正面签名,按上手印。

    做完这些还不算完事,上方端坐的书吏再次询问几人是否愿意互相担保,如果其中有人违规,剩余四人都要受到牵连。

    这些都是约定俗成的东西,等他们纷纷点头同意后,又在别人的考牌上签名摁手印。

    接着还要缴纳考牌费、浮票费、卷资钱……林林总总有上百文。

    做完这些,其中一名书吏朗声道:“下月初十乃是黄道吉日,本县将于该日举行县试,各位切记清楚日期,以免到时错过。”

    五个人在里边足足呆了一炷香时间,等走出礼房,王启年长吁了一口气,小声嘟囔道:“每次都是这套,折腾死人了……”

    话音未落地,却听到外边等候队伍后边传来一个粗犷的声音:“前面的人让开去路,前面的人让开去路……”

    一众书生扭头看去,原来是最初领他们进来的那名衙役在高呼。

    在他身后还跟有一位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中等身材,容貌俊秀,身穿名贵的素白丝缎长衫,微黄镶玉腰带,系着一口宝剑,剑鞘花纹斑驳,上边缀有松绿石,顾盼之间,尽是傲气。

    衙役在前面引路,这年轻人则大摇大摆的从人群中穿过。

    待他们进入礼房内,周围等待的人群才低声议论起来:“他是谁呀,也穿的是白衫,为什么可以搞特殊化?”

    “就是,不公平……”另一个童生接口。

    就在众人低声喧嚣之际,又有声音响起:“知道此人是谁吗?宋文卿,表字介川!”

    “宋介川,可是宋翰林家的公子?”

    “不是他还能有谁,人家自幼在京师崇山书院求学,据说师从四十年前的状元周安国,如今学成归来,自然是奔着‘小三元’的。”

    难怪……闻听此解释,众人顿时恍然,觉得宋介川享受这样的待遇理所当然,没有哪个再多嘴了。

    这下有点麻烦了,常晋站在旁边听众人议论,忍不住轻皱了下眉头。

    要知道县试和府试乡试不同,考试氛围要宽松许多。考生情况并没有采用‘糊名’的方式、更不必‘誊写’,所以县令在评定时,可以事先知道考生的名字,而后进行圈点。

    这样一来,其中必定存在猫腻。

    常晋这几个月来埋头苦读,自然存了连中小三元的念头。只是没有想到人算不如天算,看宋介川志在必得模样,再看赵县令派遣衙役如此热情引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