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风云录之傻蛋传奇-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奎见其神色不定,不由诈道:“潘磊如今已被我大明查出,且一一供述了知道的一切,所以今番才有在下造访之行。若朱大人真心归降,不妨将所知一一交代,并将涉案人等写下名录,如此才可见大人之投诚诀心。”

    朱守仁失魂落魄的跌坐于凳上,沉吟良久才道:“事已至此,本官写来便是。”说着起身复走回书桌前,开始挥笔书写名册。

    大奎心中也是七上八下,若这名册是真的,再与潘磊的供词一对照,那么江南的百官中当可将所有元朝暗探一扫而清。

    大奎为求稳妥,当即出言提醒道:“朱大人需要一一真实写来,在下回去后要先于其他的供词对照。若是有半句虚言,倒是大兵压境之时须是不好看。”

    朱守仁一边书写一边道:“张大人请放心,本官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说这话,笔下不停,竟足足写了小半个时辰。

    等大奎接过了名单细细观看,心中不禁大吃一惊。名单上不光有五品以下的江南官员,以后朝中十余位官居三品以上的大员。朱守仁在一旁补充道:“张大人请看,这前两张名单上的五十个人是本官所派遣,这后两张上的是本官所知的其余暗探。”朱守仁略微一顿又道:“时隔一年有余,本官有些也记不大清楚了……。”

    大奎心中惊叹,这名单上洋洋洒洒足有近千的人名。大奎不禁赞叹:“朱大人真是好记性啊,如此多的人名且能一一记录,张某佩服!”

    朱守仁低头笑道:“不才幼时读书,常过目不忘。如今年近不惑却是退步了。”

    大奎微笑着点点头,又问道:“不知潘磊的家人现在何处?”

    朱守仁见大奎提到潘磊家人,当即拱手答道:“潘夫人如今在庐州城中潘府居住,本官并不曾为难他们。”

    大奎沉吟道:“既如此,明日劳烦朱大人备了车马,本官与其家小一并过江。”

    朱守仁闻言不由一惊,当即道:“大人容禀,不是本官不肯备办车马,实则是本官力不从心啊。不才虽是这庐州的守备,但能调动的只是城中区区两万汉军。城外的江防却是由元庭大将达顿把守,另外滁州如今是红巾军所据,因此向东而行所经关隘亦有元兵把守。这些都不是本官能左右的。”

    大奎不禁犯难起来,若是这样要想过江岂不是难上加难?自己独身一人倒还好说,若是带了潘磊家小却是如何能安然过江?

    朱守仁见大奎一时难断,便献策道:“张大人不如只带潘夫人书信回转江南,如此一来却可以省去诸多麻烦。”

    大奎摇头道:“此事非要他们也一并过江不可,其中事宜却不便于朱大人相告。”

    朱守仁见大奎如此说,却也不以为意。当即道:“今夜大人不方便在舍下安身,明日再想计策也不迟。”

    大奎抬头望望朱守仁,只好点了点头。

第二十三章 潘夫人() 
当年庐州亦是江北红巾军的属地,大宋兵败庐州即为元朝所得。想象当年的大宋盛况及十余年的兵戈生涯,大奎不禁唏嘘不已。

    当夜朱守仁安排大奎便在府中住下,第二日辰时大奎方由朱守仁亲自带着去见了潘磊的家人。路上恐人见疑,大奎仍是一身青衣小帽跟随在朱守仁的轿侧到了潘府。

    潘磊祖上在庐州曾是庐州的名门望族,故此家大业大。

    大奎随朱守仁进了潘府不禁感叹潘磊的文武全才。因为进了大宅后再向后走,见到一处院落边上摆着兵器架及石锁铁瓜等练功所用之物。

    直至到潘府厅堂见到潘夫人,大奎不禁惊叹,潘磊所描绘的潘夫人画像,真真是栩栩如生十分传神。潘夫人三十许人,仍是柳眉如画杏眼桃腮,却是个十足的美人。只见其一袭天蓝罗裙外罩比甲,走起路来盈盈若春风拂柳仪态万千。

    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若是将潘夫人和自己的黄莺比起来,当是潘夫人的资色更胜一筹。这可能与黄莺好习武事有关联,黄莺一言一行皆透露出巾帼英姿,而潘夫人却是更显女儿态。

    “见过朱大人。”潘夫人走到厅中向朱守仁盈盈一福。

    “潘夫人勿要多礼,快快请起。”朱守仁连忙双手虚扶,待潘夫人站起身来,朱守仁才道:“来来来,潘夫人!本官此来是告诉潘夫人一声,我潘磊贤弟有了消息了。”

    潘夫人闻言大喜,连忙问道:“是何消息?”

    朱守仁伸手向大奎示意道:“这位是江南通政使张大奎张大人,此番张大人乔装过江便是要接夫人前往江南与潘老弟团聚的。”

    大奎站在一边这才拱手为礼:“见过嫂夫人。”

    潘夫人闻言不禁问道:“这位大人为何称呼奴家嫂夫人?”

    大奎当下信口开河道:“在江南时本官与潘磊潘大哥义结金兰成为兄弟,自然要称呼您一声嫂夫人。临行时潘大哥给本官看了嫂夫人的画像,并交给我一件信物。”

    潘夫人不禁问道:“是何信物?”

    大奎惭愧道:“那是一支金簪,可惜过江时走的仓促,却掉到了江里。”

    潘夫人闻言轻轻一笑道:“我夫君临行时嘱托我,若无他的亲笔书信断不可轻信他人。你既无书信也无信物,却叫奴家如何信你?”

    大奎闻言不由得一瘪:‘是啊,自己既没有书信也没有信物,人家怎么会平白无故的相信自己?’自己的官服佩剑腰牌连同天蚕宝甲等物皆在江北太平府,如此却该如何证明自己的身份?

    大奎正在为难时,朱守仁却是笑道:“潘夫人大可不必如此小心,如今江防甚严,想张大人过江却不是一帆风顺,信物丢了也属正常。”

    潘夫人仍是轻轻一笑道:“此事且先放到一边,二位大人即到寒舍请先宽坐,奴家去吩咐下人备办茶点,请稍待。”说着竟自转身离去。

    大奎与朱守仁不禁相视傻眼,对于大奎的身份朱守仁是深信不疑的,因为当年大奎的威名传遍大江南北之时,朱守仁便听说过。更听人描述过大奎的样子,如今见到大奎的真人,朱守仁更是深信不疑。

    因为大奎身具两大特点:一,长相憨厚十足的乡下人模样。二,武艺高强万夫莫敌。这长相憨厚便不用说了,如今大奎就在身前,如果不明身份还真会以为大奎是个下人。能孤身一人在五百军兵的护卫中斩了哈鲁赤的首级,这武功自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可如今这潘夫人竟是如此小心谨慎,看样子却不相信大奎是从潘磊身边来的,不光大奎头疼连朱守仁也是一筹莫展,若是潘夫人不走恐怕大奎也不能一时便走。

    潘夫人命人上了茶点果品,便陪坐在正堂。

    大奎与朱守仁互相望了一眼,大奎便对潘夫人直言劝道:“夫人,实不相瞒。本官确是大明江南通政使,如今大势已定,吴王不日便会举兵北伐,这庐州便是是非之地。夫人还是跟本官过江吧!”

    潘夫人沉吟片刻一双美目却望向朱守仁问道:“朱大人,你对此事怎么看?”

    朱守仁叹口气道:“朱某身为华夏子孙却为鞑子效命,心中愧疚万分。如今张大人前来说降,本官怎么还能执迷不悟?如今本官心意已决,随张大人过江投诚!”朱守仁想了片刻又道:“张大人早年曾是江北红巾军的神威大将军,自然是一言九鼎,岂能戏言诓骗你一个妇道人家?”

    潘夫人闻言轻笑道:“人心险恶世道无常,神威大将军的名号奴家也曾听夫君提起过。奴家听说其身高八尺形若天神,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潘夫人这是说的反话,如今的大奎比之从前,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尤其是中了方九天的剧毒后,经过师叔灵慧上人的洗骨伐髓般的疗毒后身体已是瘦弱不堪。直到如今身体虽是大有好转,但却已不复从前的身形伟岸。

    大奎当下问道:“张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但不知夫人要如何才能相信?”

    潘夫人巧笑嫣然,更是显得妩媚不可方物。岂知美貌下的言语却是令朱守仁及大奎惊诧万分,只听潘夫人莺莺言道:“奴家虽是身局家中,可对庐州的人文事物却也略知一二。听闻元庭枢密院派下一位镇戍将军名唤达顿,其正带领十万精兵驻守江防,相必有些本事。张大人若真的是昔年的神威大将军,便去取其首级来,只有如此奴家才能相信。”

    朱守仁傻了,那达顿乃是正三品达鲁花赤,亦是当今元庭中数得着的猛将。其武功高低且先不论,单单其身处十万精兵的护卫中,若要取其首级无异于徒手登天。

    朱守仁正不知如何规劝,只听大奎言道:“夫人既有此意,张某从命便是。”这话说出来,不光朱守仁愣住了,连潘夫人亦是惊得花容失色。

    朱守仁不禁急道:“张大人切莫开玩笑啊,那达顿勇猛过人且又在万军之中,大人如何能轻易近身?”

    大奎仰天长笑道:“张某许久未经兵戈军阵,此时听潘夫人一言倒叫张某十分想念在疆场驰骋的时光。”大奎话音一落当即起身抱拳道:“张某就此告辞,待张某取了达顿首级再来相请夫人。”说罢相约朱守仁一道出了潘府。

    等大奎随朱守仁回到守备府,二人到书房落座。朱守仁不禁埋怨道:“张大人今日确实有些草率,那十万精锐元军岂是儿戏?”

    大奎笑道:“朱大人放心,张某断不会贸然前往。”

    朱守仁见到大奎执意前往,便献策道:“张大人若去,须得乔装潜入军营。不如就扮作信差吧。”朱守仁一顿又道:“庐州每有大事均是差人前往报信,大人扮作信差断不会引起怀疑。只是事成之后……。”朱守仁没有接着说下去,但大奎心知肚明。

    杀掉达顿或许不难,但若行事之后却是万难全身而退。到时深陷重兵包围之中,便是插翅也难飞了。大奎武艺再强,也难当万箭齐发。尤其是元庭如今十分重视江防,更是由大都调来了神火营,那火枪火炮可不是闹着玩的。

    朱守仁当下将其中利害说与大奎知晓,大奎却是有些不以为意。当年江北红巾大败的主要原因便是因为元庭的火枪火炮厉害,想当初就有不少红巾将士配备了火枪,但那个玩意一旦在雨天和弹丸火药耗尽时便是废铁一堆。大奎虽是见识过,却丝毫没放在心上,若是冲锋陷阵凭借的还是真刀真枪,那些洋玩意毕竟不靠谱。

    (火枪火炮源于唐宋,由于数量稀少且做工不完善所以名不见传,但在元末明初时火枪火炮却是盛极一时。主要的是火铳与短铳,再就是火炮。第二卷中在大奎从军时的亳州之战,红巾军使用的号炮便是其一。)

    听完朱守仁的献策,大奎道:“当务之急却是须朱大人稳中求胜,此次张某过江朱大人便留在庐州,待吴王举兵之时朱大人再乘机献城举事,如此可保万无一失。”

    朱守仁闻言这才点点头道:“多谢张大人思虑周祥,本官照办便是。”

    大奎随之问道:“朱大人可知达顿的军营何在?其布防形势如何?”

    朱守仁思量片刻才道:“庐州以南是巢湖,在巢湖以南三百里有个无为县,无为县隶属庐州管辖。达顿大军现在便在无为县驻扎,其中铁骑三万步卒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