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风云录之傻蛋传奇-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远远见到两艘海船由虾峙岛港湾而出,廖永忠见到那两艘海船,不禁失笑道:“海贼凭的大胆,光天化日便来行劫,呵呵呵呵。”

    盘步不禁问道:“廖将军,我们如何是好?”

    “不妨事,我们避而不战便是。”廖永忠随即吩咐返航。

    三桅海船比之海盗的两艘海船快上许多,直到三桅船行至虾峙岛以东,海盗船却仍是难以追近。将到虾头涯,廖永忠方才对盘步道:“你在此处登岸,务必与你义父会和,三日后本将军自带两万大军前来,到时定将海盗一举歼灭。”盘步拱手领命,廖永忠命人以小船将盘步送上了虾头涯,这才返航回了松江府。

    大奎就在出海的两艘海盗船上,可惜海盗船航速不及那商船,故此追了一程没有追上,无奈之下只得返航。大奎坐在船尾,不禁有些好笑。海盗在海上行劫,若是小船便劫了,若是大船而人家又不停,打又打不到,追又追不上却哪里能劫的到?

    回到营寨,众海盗皆是唉声叹气。大奎一如往日回到自己的专属居室,自从大奎在海盗中确定了身份‘郎中’,生活上便已经是天壤之别,起居皆由人伺候。不光如此,营寨各处皆任由大奎走动。

    原来这海盗营寨中,共有房舍百余间。海盗间凭身份居于营寨各处,另外还有艄公苦力等百余人,这些人专供海盗驾船奴役只用。在营寨西面尚有一处囚舍,里面关押的却是在沿海各地所掳获的民女妇人。这段时间,大奎将海岛上的一切尽以了然于胸。

    天近傍晚,大奎酒足饭饱步出营寨来,守卫寨门的海盗喽啰与大奎嘻嘻哈哈的打过招呼,大奎便独自向营寨后的山中小路行去。

    左右闲来无事,大奎直向北走。渐渐夜深了,一轮皓月高悬在夜幕之中,天空是那样的深邃,遥望夜空不禁使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古往今来的许多文人墨客,更忍不住要吟诗作画。月亮,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圆有缺,有新月、满月、残月之分。

    此刻虽是夜沉如水,可大奎的心境却并不平静,他知道用不了几日,这虾峙岛便会遍布烽烟战火。海盗日益猖獗由起先的百余人到如今的数百人,可以说是渐渐做大。如今加上数百东瀛倭寇,海盗实力日强,若不早日根除必为大患。

    再行数里,大奎来到一处空地,此处四野只见稀疏植被,却没有绿树遮掩,怪石遍布便似犬牙交错。大奎来到空地中央环目四顾,心中不禁疑惑:‘应该是这里了,怎么不见人?’原来大奎见到商船远遁,心知盘步必由别处上了虾峙岛。大奎今夜此行便是来看看自己猜测是否确实。

    以大奎如今的耳力目力,四野若是有人,只要稍有异动必为发觉。可此刻行了半个时辰竟不见人,难道是自己推断错了?既是无人,便权当乘夜踏青了。大奎心中嘀咕着,向北又行一段。此处已近海岸,海风吹得衣袂猎猎作响,放眼远处夜幕深沉。

    ‘咔咔咔’远处似是有石块相击之声,整三响。是了,定是盘步到了。

    大奎向着声音来处大步而去,转过一道小丘才见到一棵矮松下的青石上,一人孤身而坐。见到大奎前来,这人弹身而起唤道:“义父。”来者不是别人,正是盘步。

    “事情办得如何了?”大奎来到盘步身前开口问道。

    盘步如实答道:“江浙行省平章政事方国珍拥兵自重,皇上派廖永忠将军带水师前往讨伐。正巧本地是前往江浙的必经之处,廖将军正好先扫清海盗再挥兵南下。”盘步接着说了与廖永忠商议的如何进兵,如何围岛等等事宜。

    大奎点点头,心中不禁有些感叹。

    当年天下红巾是一家,共同致力于推翻元朝光复中土。其中便有江浙方国珍,吴军张士诚,汉军陈友谅,还有彭莹玉,江北小明王及刘福通,徐寿辉等等。方国珍本同为抗元红巾军的一支,后来江南红巾军群雄割据相互征伐,已失去了红巾军的本意。

    至正九年,元朝派浙江行省参政朵儿只班率三万水军揖捕,官兵十倍于义军,形势十分严峻。方国珍当机立断命令义军沿海路向南撤退。数日后到达福建五虎门外,他见海湾地势险要,与己有利,才部署设伏迎战。朵儿只班挥师追到五虎门,只见前面义军船队大火熊熊,船上不见一兵一卒。疑惑间,骤闻号角四起,杀声震天,方国珍指挥小船从四面包抄过来,火箭如蝗,官船起火,元兵纷纷落水。朵儿只班的指挥船被义军“水鬼队”凿穿船底,主帅被生擒活捉,起义军大获成功。

    至正十年(1350年)十二月,方国珍攻温州。

    至正十一年(1351年),方国珍败元兵于松门(现属温岭市)附近的大闾洋,生擒孛罗贴木儿和郝万户,元兵死者过半。

    至正十二年(1352年)三月,国珍再下海,入黄岩港。台州路达鲁花赤泰不华率官军与战。在黄岩澄江王林洋马鞍山附近,全歼泰不华元军主力,泰不华战死。五月,江南行台御史大夫纳麟令所属集民丁夹攻方国珍。六月方国珍攻占黄岩城。八月,方国珍攻台州城,浙东元帅也忒迷失,福建元帅黑的儿击退之。

    至正十四年(1354年)九月,方国珍攻下台州。

    至正十五年(1355年),方国珍攻下温州、庆元(今宁波)。

    至十七年(1357年),方国珍攻张士诚。方国珍率军进长江,战于昆山,方国珍身先士卒,用五万兵战胜张士诚的七万军队。明日又战,七战七捷。

    至正十九年(1359年)正月,方国珍以朱元璋势大,遣使奉书献金投靠了吴国公朱元璋。

    方国珍安定了台州、温州、庆元(宁波)后就致力保境安民,休养生息,鼓励农工商学,轻徭薄敛,百姓安居乐业。比起战事频繁的中原,浙东可谓天堂。方国珍为民做了三件好事:一是兴办学堂,二是修筑塘堤,三是建造桥梁。

    庆元府学堂与羽山(在黄岩城南)文献书院都是方国珍亲自指定兴建的。

    元朝台州一带灾荒连年,到至正十四年,公元58年间,先后发生了18次灾荒,其中有十次是水旱灾。方国珍割据后,修了松门的萧万户塘,大闾的长沙塘、塘下塘、横山截塘和坞根的赵万户塘;另一处是楚门一带的先后围成的能仁塘、东岙塘、江心塘、九眼塘、崇德塘、三山塘、吊山塘、花岩塘、渡头塘、枫林塘、上青塘、陈司徒塘,使楚门湾的大片海涂成为良田。在方国珍占领庆元(宁波)后,了解到上虞县海堤年久失修,水淹成灾。国珍带谋臣沿江察看,下令改用石砌海堤,修成后成为一片沃土。

    方国珍其人,品行端正勤政爱民。在江浙一带素有民望,百姓可不知朱元璋是何许人,却没人不知方国珍。

    大奎当年就在台州县天台山学艺,那里根本没有一丝战火气息,百姓也算安居乐业。为何有人会奏报方国珍拥兵谋反?

    大奎想及再三,终于想通了。三国时期魏国的李康《运命论》曾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方国珍为官做人并无错处,皇上欲除之而后快,无非是嫉于方国珍的民望德行。

    盘步见大奎久久不言,不禁问道:“义父,你怎么了?”

    大奎这才警醒,笑道:“没事。”一顿,大奎问道:“你饿了吧。”

    盘步点点头,大奎笑道:“跟我去营寨,哪里有酒有肉。”

    盘步不禁问道:“若是别人发觉当如何?”

    “傻小子,为父岂能叫你别人发觉?走吧。”大奎呵呵笑着,当先转身而行。盘步将信将疑的跟在大奎身后向海盗营寨行去。两人一边走,大奎一边向盘步交代需要注意的事情,盘步对大奎自然是言听计从。无须多想,只等数日后大军围岛,到时再将这一干海盗聚而歼之便是了。

第六十章 喝酒杀人() 
无须大奎吩咐,盘步趁人不备自行解决了一名匪兵,并替换了衣衫。稍一打扮,盘步还真装的有模有样。

    第二日,大奎刚刚洗漱完毕出了房门,一名喽啰来唤:“张郎中,刘将军有请。”大奎也不耽搁,跟着这喽啰去了营寨议事大厅。

    “哈哈哈哈,张兄弟来的刚刚好,来来快坐。”刘一飞见到大奎进门,当先伸手招呼道。

    大奎走到刘一飞下手的椅子上坐了,开口问道:“不知刘老哥唤我何事?”

    刘一飞呵呵笑着道:“兄弟既是懂得歧黄之术,不妨帮老哥我弄些蒙汗药之类,老哥我有大用处。”说着脸上一副高深莫测的表情。

    大奎心知刘一飞这是又在想着干什么坏事,心中虽是厌恶但脸上却是不见一丝表露。但依然明知故问道:“老哥,你要蒙汗药有什么用处?依小弟之见,老哥尽可拿根棍子将人一棍子打晕,这样既省事又做得干净。”

    刘一飞对大奎也不隐瞒,实言道:“老哥近日接到一单生意,需用些蒙汗药。”一顿,刘一飞续道:“本寨不光纵横海上,但凡有江湖朋友愿意花钱消灾,我们也是愿意接单做的。”说着刘一飞端起桌上的茶盏来,细细品味着香茶。

    茶在这岛上却是稀罕物,虽是有些储备但数量甚少,只够刘一飞及几名主要的首领饮用,大奎来了这许久却也未喝过这里的茶。

    要知由这海岛往返内陆并不是一帆风顺,沿途偶尔会有明军的水师巡逻,到了内陆也多是轻装简行。既然是做盗匪,自然讲究的是来去如风,因此些许风雅之生活所需便能免则免,毕竟海盗是吃肉吃饭少喝茶的。

    刘一飞说着话,大奎并不言语,只是双目盯着刘一飞手上的茶盏。刘一飞手一动,大奎的眼光便随着动。刘一飞见到大奎的神色不禁有些好笑。

    “来人,上茶。”刘一飞吩咐手下给大奎也上了一盏茶,这才问道:“张兄弟,不知这蒙汗药你可会配置?”言语中甚是恳切,可见所需之急。

    大奎并不言语,只是慢慢的喝着茶,直把刘一飞急的不住的催问。大奎不禁不耐烦的问道:“您会配药?”刘一飞一愣,摇了摇头。大奎这才叹道:“我会配药的都不急,你急什么?没看见我在喝茶,哎,真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监。”刘一飞闻言不禁有些火大,但是心知大奎头脑不清,故此也未发作。

    过了许久,大奎才道:“你派一艘船给我,我回家拿药来。”

    “多久能回?”刘一飞急问道。

    大奎低头想了想道:“十天半月怎么也回来了。”说这话,大奎心中不禁一阵窃笑。回到内陆正好避开明军攻岛,此去自然不必再回来了。

    刘一飞呵呵笑道:“这怎么行,若是此去十天半月岂不误事?”

    大奎点点头道:“既如此,刘老哥也只能拿棍子去将人打晕了。”

    “如此不用张老弟费心了,哎!数日劳累,老夫须沐浴更衣了,张老弟请便。”说着刘一飞站起身来独自去了后堂。

    ‘嫩娘个烂茄子,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啊?’大奎心中咒骂着出了议事大厅。

    回到自己的卧房,大奎对盘步叮嘱道:“既然廖永忠将军已经定下计策后日攻岛,我等就需做好准备。营寨中尚有百余俘虏的百姓,待到明军攻岛我等要事先将这百余无辜百姓救出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