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风云录之傻蛋传奇-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名军卒进了营帐,医官道:“张将军已经醒了,我去向元帅复命,你等在此好生侍候,我去去便回。”军卒拱手称是。医官转身向大奎一拱手,回身出了营帐。

    大奎从小家里受穷,后来学艺从军。最多算一介武夫,何曾受过如此礼遇。见到两个军卒躬身站在那里一动不动觉得别扭,便用一贯的语气道:“两位兄弟不要太拘束,来来来,找凳子坐下陪我聊会。”说着举起右手相招。两军卒一见吓出一身冷汗,忙过来按住大奎,右边的兵卒道:“张将军切勿乱动,更不要说话。王医官曾告诉小的,张将军的伤不能乱动也不能多说话。万一张将军有个闪失,我等担待不起啊。”大奎不由愣住,不让动也不让说话躺着一个月岂不是活活闷死人?谁知还有比这更郁闷的事。

    过不多时,又有一名兵卒进了营帐。手上端了一碗汤药,走道大奎身边道:“张将军,王医官临走吩咐过,请张将军服下这碗汤药。”说着取了碗中羹匙舀了汤药来喂大奎,大奎无奈只得张嘴喝下。这一勺汤药入口,大奎的脸上眉毛眼睛鼻子嘴巴都挤到了一块。

第十章 礼贤下士() 
大奎长这么大没吃过这么苦的药,只觉舌尖味蕾苦到发麻。好歹咽下,兵卒又喂。大奎紧闭着嘴不开口,兵卒道:“王医官曾吩咐小的,如张将军少吃一口药便打一板子。这满满一碗药怕是要将小的打死啊。”这兵卒只有十六七岁的样子,想是在家无法过活故来投军。这兵卒说到这竟流下泪来,大奎开口道:“你把药碗就在俺嘴边,俺一口气喝了。”这兵卒忙道:“张将军别开口说话。”顿了顿又道:“王医官说这药需一口一口喝才有疗效”一听此话大奎顿觉苦难将至。

    大奎就这样每天两顿苦药,而且要一口口的喝。每天不能动也不能说话,而且每天三顿只吃稀粥最多就点咸菜。其间刘福通及众将多次前来看望,都是劝大奎安心将养。就这样活活熬了一个月王医官才允许下床。

    大奎下床第一件事就是找后厨老军痛痛快快的聊了两个时辰,直到晌午。吃饭的时候王医官说可以吃些肉食了,大奎狠狠吃了两只猪肘方才罢休。

    下床第三天,大奎就带着两名亲随去了练兵校场。大奎此时重伤初愈身体尚弱不能披挂甲胄,找了一身皮甲套在身上。自己手下两万将士见主将到了,整齐的列了方阵齐声呼喊:“神威将军,神威将军”。大奎招手示意便在阅兵台上坐在太师椅上吩咐开始操练,一时间校场呼喝连连,兵器碰撞叮当作响,放眼望去方圆数里内尽是兵卒在操练。

    兵士虽然十分认真的操练,但大奎看了不禁紧皱眉头。这不是他要看的,他要看的是武艺,久经沙场一击制敌的武艺。

    这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大奎着实被答失八都鲁吓到了,如果下次再上战场再来一个如答失八都鲁这样的对手,自己恐怕就没这么幸运了。大奎遂吩咐校尉以上军官在校场上各展武艺,不卖力的打板子。

    这下更热闹,近百人在校场上大展神通,刀枪剑戟斧钺勾叉花样繁多琳琅满目。

    大奎在其中选了十几名中意的,叫他们继续操练。这十几个军官手底下确有功夫,一经演练,围观的兵士不时发出喝彩声。这十几人中便有六个使枪的,三个使大刀,一个使棍,一个使狼牙棒,还有一个使双刀的。

    待他们演练完毕,大奎对他们直言不讳道:“俺从小就笨,后来上山学艺也是因为笨,学的只是些入门的功夫。这次俺叫大家来是想找几个武艺好的教教俺。”众将领一听忙摇头摆手,一个校尉道:“张将军实在是过谦,张将军孤身一人便在十几万敌军中绕亳州一圈。拦阻的敌将张将军一个回合便连杀两员,后来鏖战元军副将古也巴特六百回合将他击杀,第二日更是将敌主将毙于马下。我等皆是佩服的五体投地,怎敢说指点张将军武艺。”

    大奎百般求技,众将只是推脱。大奎无奈之下,当着两万将士的面噗通跪倒,拿出当年上山拜师的本事道:“众位若是不允,俺张大奎便跪死在这。”

    众将见到主将下拜都慌了,齐齐抢过来扶。跟大奎同来的亲兵忙拦阻道:“张将军身上有伤,不可拉扯。”众将无奈只好齐齐跪倒还礼,两万将士竟都纷纷跪在地上。

    一名三十余岁叫杨永怀的偏将道:“张将军如要如此,我等便陪同张将军跪着,将军跪多久我们便跪多久。”双方就这么耗着,过不多时王医官来找,

    一见校场情景便大声呵斥道:“你等好不省事,张将军重伤未愈岂能久跪。”说着便来扶大奎并劝道:“张将军好歹也是上将,怎可如此孩子气。”大奎执拗不肯起来,王医官又不好硬拉。叹口气下了阅兵台,骑了一匹快马直奔中军。

    过不多时,刘福通及几位主将便赶了来。一进校场刘福通哈哈大笑:“好一个张大奎。”等步上阅兵台,刘福通道:“三人行必有我师,张将军有此觉悟可喜可贺啊。”大奎跪在地上并不言语。

    刘福通又道:“张将军心意老夫明白,如张将军信得过老夫,此事便交由老夫来办,如果张将军不满意,老夫任凭处罚。”大奎将信将疑的看着刘福通,刘福通对跪在大奎身边的众将道:“你等可去中军候选,老夫将在三军中挑选武艺高强者,每日切磋武艺,有老夫来给张将军详解。”又转头问大奎:“张将军意下如何?”

    大奎问:“此话当真?”刘福通道:“老夫一言九鼎。”大奎这才站起身,众将及士卒见主将已起身也纷纷站起身来。刘福通哄孩子一般将大奎哄回营帐,校场兵将继续操练。

    自第二日起,刘福通在全军十余万红巾兵中精选武艺高强者百余人设立讲武堂,其中不凡红巾高级将领。大家互相切磋共同进步,大奎混迹其中受益匪浅。刘福通详细讲解了各种武艺及兵器在战阵中的实际应用。

    武术源于上古兴于唐宋。分南北两派,内外两家。各系武术流派四百余种。在战场上搏杀,所使用的武艺简单直接少有花式。精于搏杀者不光要有超群的武艺还要对气候,环境,人体骨骼,要害,血脉等等概括知晓。以便于利用一切手段在最短的时间内置敌于死地。

    兵刃有长短之分,软硬之别。所谓长既是:大刀,长枪,棍棒,大斧,钺,叉,铛,槊,戟。而短便是:刀,剑,钩,鞭,锏,拐,斧,锤,椎。九长九短合称十八般兵器。

    刘福通又针对战场常用的几种兵器着人演练一一讲解。大刀大致分两种,一为长柄大刀,二为中长柄朴刀。主要技法有:扎,斩,撩,挂,劈,扫,挑,砍,按,带。长枪基本就一种,主要技法有:扎,刺,打,缠,圈,拦,扑,点,拨,舞花。

    大奎见到枪术格外用心,他便是在答失八都鲁的枪下吃了亏。

第十一章 博采众长() 
刘福通又讲了棍棒,大斧,方天戟等以及刀,剑,鞭,锤等短兵器的技法要点后继续说道:“无论哪一个流派使哪一种兵器,招法不同但技法大致相同。”

    大奎虽然脑子笨,但在长时间的观察和切磋中着实学了不少东西。别人各种兵器使得虎虎生风,他却依然两眼一抹黑一样也不会使。不同的是再次见到这些兵器演练他便知道了什么样的动作会出什么样的技法。如此学习之下,转眼数月。大奎身上的伤也痊愈了。

    这日,依然是如往日看着众将校习练武艺。刘福通在身边道:“我大宋堂堂上将,却终日提着扁担多有不妥。我劝张将军改换一下兵器,可着工部打造。”大奎道:“扁担是俺下山时师门所赠,不可废弃。”

    刘福通呵呵笑道:“不是废弃,张将军可将扁担着专人看管,如需用时取来便是。”大奎挠挠头问:“那你说,俺用什么兵器好?”刘福通笑道:“依老夫所见可使铁枪,铁枪亦枪亦棍,张将军力大招沉,使用铁枪与使用扁担并无分别。”大奎想到答失八都鲁的枪棍合一点头称是。

    此后每日大奎手持棍棒与讲武堂众将习练。他叫别人进击他来防守,由于他对各兵器技法已经烂熟于胸,防守异常严密。三两人都奈何不得他,大奎一时兴起叫上十余人围击自己。

    毕竟双拳难敌四手,虽皆持木棒但难免不时挨上一记。大奎发现打在身上并不十分疼痛才知道大家不下重手都在让他,不由大怒。声言不尽全力者军法从事,这里大奎军阶最高,众将不敢不从。一时间棍棒交加,把大奎打的与猪头相仿。

    刘福通知道此事后,哈哈大笑,他劝大奎凡事循序渐进否则欲速则不达。

    大奎听从劝告,初时两人。熟了以后三四人,后来到了七八人。最后竟真的十余人围攻仍可自保。大奎在天台山学过的步伐起了作用,如今进退自如,防守更是风雨不透。

    每到习练时,十余人各持棍棒围攻大奎,大奎尽力防守。一时间练武场上棍棒相交之声如同爆豆一般。步战熟了,大奎又换马上。骑马不比步战,需要人马默契配合。

    大奎又苦练马术,不知听谁说的。蒙古鞑子的马术厉害,大奎便在俘虏降将中选了十几人将马上技法一一演示。回来后大奎骑上红云照猫画虎,结果摔的七晕八素。大奎又犯了倔,记住一个技法非练熟不可,哪怕饭不吃觉不睡。这日刘福通招众将议事,见大奎吊着右臂,一问才知大奎是练马术摔的。

    如此一月有余。慢慢的与红云如心灵相通般,不必刻意驱使,红云便能会意。这时大奎又按先前的法子叫人来以棍棒相战,初时一两人其后练熟便逐渐加人。最后至五六人便不能再加,因为五六匹马围在四周已根本加不进人来。如此一来,大奎原地不动便可应付有余。大奎抵挡时棍棒飞舞犹如泼疯,刘福通便给大奎的这种技法取名‘泼疯挡’。

    这日,中军议事完毕。刘福通对大奎道:“张将军每日皆是习练泼疯挡,只守不攻如何取胜?”大奎倒是没想到这一点,便问:“元帅,那你说俺该怎么练?”

    刘福通手扶须髯笑道:“武艺流派众多,非是一墩而就。然千招会不如一招精,你能将答失八都鲁毙于马下全仗一招回身甩扁担,就是这个道理。”大奎又问:“那我应该如何习练?”刘福通沉思片刻道:“你可就劈砸,突刺,横扫,上撩四式精心练熟,如能精熟便如虎添翼。”

    大奎道:“元帅曾说给俺打造兵器,如今两月有余为什么还没动静。”刘福通笑道:“张将军莫要着急,小明王听说张将军要打造兵器,特命人四处购买好铁招揽巧匠。我想不日便可成事。”大奎有些受宠若惊的道:“不要这么麻烦,生铁的就成。”刘福通道:“张将军乃我大宋威名赫赫的上将,如何能使凡铁打造兵器?”大奎不善言辞,但内心十分感动。一直想问汤大哥的下落,如今也不好开口了。

    回到军营,大奎找来两只百斤石锁缚于扁担两端扛着去了讲武堂。此后每日便持着缚了石锁的扁担练习劈砸,突刺,横扫,上撩四式。大奎想,当初在天台山上师父叫自己习练百里走时便是负重练习。

    如今自己照猫画虎应该没错,如此苦练四个月后,大奎虽持着两百余斤的扁担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