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风云录之傻蛋传奇-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转眼间,这两万精骑兵冲过了两万敌兵的堵截,冲进元兵营寨,这里是必经之路。沿途遇上零散的元兵巡逻队伍,这两万黑甲骑兵所过,留下的只是几十具元兵尸体。大奎骑在马上,听到身后安丰城渐渐远去的喊杀声已是泪流满面。

    大奎带领人马继续向南疾奔,前面是一片山岭。再向南的必经之路便是这山岭正中的老鹰嘴,只要过了老鹰嘴就出了安丰地界。大奎不由加紧策马,身后的人马紧紧跟随,两万人马一过,带起漫天风尘。

    刚刚在山路上转过一道弯,远远就见前方有一彪人马拦住去路,刚刚好拦在老鹰嘴谷口。人数大约一万,但看样子不像元军但亦不是红巾军。大奎带领人马向前又走了一段,距离拦路的人马一箭之地原地停住,大奎回头道:“俺过去看看,如果见俺举枪,你等便一起冲杀过去。”冯彪道:“遵令”

    大奎一磕马腹,又向前行了一段路,在离拦路人马二十丈处再次停步并朗声问道:“前边是哪里的兵马?请带兵的将官出来说话。”“哈哈哈哈,”一阵大笑在对面阵中响起,随后对面兵士让出一条道路。一个金甲蓝袍的将官手提长枪策马来到阵前,大奎细一看不由暗惊:‘此人英姿勃发器宇轩昂,必是个棘手的人物!’

第二十九章 血战老鹰嘴() 
对面的将官首先开口道:“你就是红巾军中的神威将军吧,在下恭候多时。”大奎大喝一声:“你是谁,报上名来。”那将官道:“我乃大都殿帅府汉军统领吕珍,受太尉张士诚大人所委派来此拦截尔等。还不下马受降?”原来元军编制中除了蒙古军,还有汉军,赤军,新附军,不一而足派系众多。那张士诚也是围剿红巾军的主脑之一,大奎如何不知。

    大奎冷冷一笑道:“你能胜过我手中铁枪再说。”吕珍哈哈一笑道:“张将军神勇在下早有耳闻,不过将军今天若想过这老鹰嘴怕不能够。”大奎也不废话,铁枪一举策马直奔吕珍,同时大奎身后两万骑兵齐齐策马杀了过来。吕珍一见挺枪策马迎上大奎,这吕珍枪法着实了得,手中长枪以迅雷之势直取大奎咽喉。

    大奎横枪一架,谁知虎林赤竟是虚招,枪头一缩又向大奎咽喉刺来。大奎几次挺枪拦挡,虎林赤并不与大奎硬碰,总是避实击虚枪枪不离大奎要害。

    大奎一惊,如此纠缠怎得了。见到虎林赤枪奔胸口心想:‘俺有紫金兽面铠护身,拼着挨你一枪,且尝尝俺的厉害’。想到这再不拦挡,铁枪向着吕珍兜头便砸。吕珍远远见到大奎身后人马已到,忙横枪上架并大喝一声:“放箭。”

    话音没落,只听‘咔嚓’一声。手上长枪已被大奎砸断,大奎铁枪余势未衰生生砸在吕珍左臂膀上。“啊!”吕珍惨叫一声,翻身落马。人一落地便连滚带爬的向本军阵中奔跑,边跑便喊:“快拦住他。”一片羽箭射向大奎身后骑兵的同时,吕珍已钻进人群。

    大奎所领骑兵在箭雨中立时中箭落马几百人,大奎不由一惊。小明王乔装后也在骑兵中,一旦出事如何是好。回头一看,骑兵中早有数人手持圆盾护住一人,顿时放下心来。这时骑兵已冲到身后,大奎大喝一声策马直奔敌阵,当先几名敌兵被红云撞得滚地葫芦相仿。

    大奎进了敌阵,手中铁枪抡成风车一般,仗着枪头锋芒划伤身周几十人。大奎不敢耽搁,直向前冲,骑兵紧随身后冲杀,一时间长枪突刺,长刀劈砍,转眼放翻近千名敌兵。敌兵眼看挡不住冲势纷纷避让,大奎带着骑兵一路冲杀。用了半个时辰方才杀出一条血路,向着老鹰嘴纵深疾奔。

    正奔到这小山谷正中,忽然山谷两侧一片呐喊,由山坡两侧杀下至少两万人马,并伴随着密集箭雨扑向大奎及两万红巾骑兵。

    猝不及防下,红巾骑兵人仰马翻死伤惨重。转瞬敌人伏兵冲至身前,双方人马立时绞杀在一处。混战中不断有敌兵和红巾骑兵倒下,大奎怒吼一声又向回杀,冯彪挥舞大刀紧随其后。红巾骑兵中有百余人护在一骑周围,更有杨永怀护在左右,大奎这才放下心来。

    眼看敌兵杀到近前,大奎大喝一声:“随我杀出去”再次返身向南谷口冲杀,红巾骑兵紧紧跟随。大奎冲在最前,冯彪护在侧翼带领红巾骑兵硬生生冲出包围,山谷两侧不断射下箭雨。不时有红巾军将士落马,大奎管不了那么多了,带着人马一路向南奔逃。

    谁知眼看将到谷口,大奎座下红云一声悲嘶失蹄扑倒在地上。大奎不防之下被掀下马来,滚了及滚刚站起身。大路两侧呐喊一声又冲出大批伏兵,大奎回头一看正在疾奔的红巾骑兵纷纷落马,路上竟有几十道绊马索。大奎怒喝一声迎上敌兵,双方人马再次混战一处。

    敌兵中有一大将,双手各持一把鬼头大刀,刀光闪烁中接连砍翻十几名红巾将士。冯彪见到,提着大刀冲上前去怒喝一声当头便砍,谁知这敌兵大将右手刀一记缠头竟生生架住冯彪大刀的同时,左手刀一记拦腰横斩。冯彪见机不好倒退而闪,可是已经慢了一分。肚腹早吃了一刀,冯彪咬牙道了一句:“好快的刀。”

    这敌军大将阴阴一笑,双刀一错再次杀来。冯彪提刀再战,加了十二分小心,一时与这敌兵将领难分胜负。大奎在混战中不经意看到冯彪竟然带伤,肚腹处甲胄已划开一道刀口,伤口鲜血淋漓。

    大奎顾不得恋战,撤出战团直奔冯彪,到了近前跃身而起,双手持枪夹着雷霆之势向那双刀敌将当头砸去。敌将不敢硬接倒纵而退,大奎人未落地左手已甩手打出一石,正中敌将咽喉。随之身形前纵右臂挺枪突刺,‘噗’一声,将这双刀敌将从胸口刺个对穿。大奎抖手抽出铁枪,回身再看冯彪伤势。哪成想一看之下惊得目瞪口袋,冯彪肚腹伤口中竟然淌出肠肚来。

    大奎冲过去扶住冯彪道:“冯将军,你要挺住啊。”冯彪身子晃了晃强行站稳道:“不妨事,还能再战。张将军带人快走,我走不了了”说完话,解下身上战袍竟将流出肠肚兜住塞了回去,随之将战袍缚于腰上缠住伤口。大奎流泪道:“不行,要走一起走。俺不会扔下你的。”冯彪怒吼一声:“快走。”挣开大奎怀抱提起大刀再次杀人战团。

    大奎流着泪嘶声喊道:“不要恋战,跟我往外冲。”说着再次翻鞍上马,当先向南杀去。一众红巾将士护着小明王紧随其后,只留下冯彪及大部分红巾将士仍在搏命厮杀。等大奎一路策马疾奔回头一看,跟着自己杀出重围的只有护着小明王的数百名红巾将士。杨永怀将军竟也陷落老鹰嘴。

    回头远望老鹰嘴,皓月星辰下已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第三十章 落日残阳() 
大奎带领数百红巾将士护着小明王一路南逃,又折转向西取道天长县。所幸一路上再没遇到元兵,将进天长县地界,却来到一处山谷。大奎不敢大意,命人前去打探。过不多时探子回报此谷并无伏兵,大奎扬声道:“随是打探过了,我等亦不可大意。当速速通过此谷,跟我来!”说罢一马当先冲进峡谷。

    身后众红巾兵将护住小明**马紧随其后,蹄声得得吓得山谷两侧百鸟惊飞小兽奔走。转眼大奎带人出了峡谷,不想前方突然现出数千人马。远远地看不到是何方兵马,大奎不作他想吩咐道:“护住明王陛下,我去看看!”

    说罢大奎策马提枪直奔前面的数千人马,心中不由暗暗打算:‘一旦是元兵人马便当先取了敌主将首级。’想到这里,大奎催马更急。转眼到了这数千人马阵前,一见之下不由大喜过望。对面这数千人马个个头裹红巾,却是自己人。

    大奎来到阵前扬声问道:“对面的是那路人马?请带军的将军出来说话。”只见一骑分开众人来到大奎近前,大奎一看此人年及而立却与自己不相上下。虽是身着铁甲头裹红巾却不知是何官职。

    对面的将领在马上拱手道:“在下江南红巾前锋将军廖永忠,对面的可是枢密使神威大将军张将军?”大奎一听顿时喜出望外,但依然扬声问道:“可有信物?”廖永忠伸手从马鞍囊里取出一方令牌抖手扔给大奎,大奎伸手抄住拿到眼前仔细观看。

    令牌上的字大奎不认得,但是这令牌上的花纹图案却和自己的有些相似。殊不知大奎的令牌是从一品,而廖永忠的却是三品,也只能是花纹相似。因为大宋的官制不同,所以各文官武将的信物样式花纹也不一样。

    大奎见了令牌这才笑道:“吓俺一跳,俺以为又遇到元兵了呵呵呵呵。”说着回身一招手,峡谷口的众人这才护着小明**马奔了过来。

    廖永忠一见小明王却在人群中,不由翻身下马屈膝便跪:“末将廖永忠参见明王陛下!”小明王如今还是惊魂未定,见到廖永忠行大礼只是挥手道:“廖将军请起。”廖永忠站起身形道:“末将受吴国公委派前来接驾,吴国公吩咐定要将明王陛下安全送到滁州,陛下请上路。”

    说着,廖永忠回身上马,当先带着两千人马开路,其余人马押后。小明王便恰在这兵马正中。大奎由此方放下心来,此去滁州路途虽远但好歹皆是靠近长江,尤其是天长县及滁州已为吴国公朱元璋所得,路上已无凶险。

    队伍进了天长县城,大家在红巾军营美美的洗了个澡吃了一顿饱饭,便各自去歇息了。谁都不会再胡思乱想,因为此时连想的力气都没有了。一路的血雨腥风早将这些人的体力耗尽,有的人在浴桶里便已经睡着。

    队伍在天水歇了两日便继续向西行进,因为已无险阻所以队伍一直是徐徐行进,路上走了十余天方才到了滁州。进了滁州城,明王便在城西一处别院落脚。这院子占地极广分为五进,廖永忠派了百名丫鬟仆役伺候着小明王起居,大奎及数名偏将校尉便住在外宅。

    转眼过了两个月,已是入秋了。安丰方面传来消息,刘福通及安丰红巾守军约七万人尽皆战死,吴国公派遣的两路援军赶到时安丰已破城数日。红巾两路援军领军大将为右路将军常遇春,常遇春与张士诚部将吕珍交战数日,吕珍败走,常遇春顺势占领安丰。

    刘福通战死的噩耗传来,小明王嚎啕大哭。刘福通乃是大宋的柱石,如今身死安丰已叫小明王痛断肝肠几经昏厥。数日之内小明王茶饭不思夜不能寐,大奎及众将劝解多日却不见起色。廖永忠得朱元璋号令,欲接驾小明王前往应天。不想小明王一病不起,就此缠绵病榻。

    时光如梭,转眼过了年。小明王的病情这才渐渐好转,廖永忠规劝小明王过江赴应天,那里还有红巾的半壁江山在,当可东山再起。

    小明王听从劝告,由大奎等一干将校护卫前往滁州境内的长江码头。

    码头上舟船齐备,廖永忠在前引路当先上了一艘雕花大船,小明王及众将校随后上船。大奎牵着红云刚要上船板,廖永忠伸手拦道:“张将军,前船已满,容不下马匹,请张将军独自上船。”大奎不解的问:“那俺的马怎么办?”廖永忠道:“自然上后船。”大奎看了看廖永忠心想:‘小明王有众将校在,料来无事。自己又不善言辞,还是不上前船的好。’想到这便道:“那俺和俺的马一起上后船。”说着自牵了红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