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风云录之傻蛋传奇-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小虎喝着茶摇摇头,大奎暗恨自己怎么这么大意,出门竟把钱袋忘在嘉禾驿馆了。偏偏知道自己没钱,一路行来又忘了。竟带着杨小虎到这全镇最大的酒楼吃喝,这一顿少说要二两银子,却是如何是好?

    大奎脸上带着比伙计还灿烂的笑问道:“多少钱啊?”伙计陪着笑道:“二两七分银子。”大奎哦了一声,说道:“麻烦你把店家老板叫来,本官有话说。”伙计有些不解:“客观对这桌酒席不满意?”

    大奎笑道:“满意,只是想跟你家掌柜打个商量。本官这次出门仓促,忘带了银钱,问问能否赊账。”伙计估计是四川人,精于变脸。唰一下,脸上晴转阴:“客观敢情是来吃白食的啊?”大奎忙辩解道:“不,不,不,本官只是赊账不是白吃。”

    伙计点点头道:“那好,你等着。”说罢转身而去。

    杨小虎忙问:“大人,你身上没带钱?”大奎一瘪道:“恩,不过不妨事。本官与那店家老板说清楚便好。”杨小虎恭维道:“大人就是大人,吃饭都可以赊账。”

    大奎微微一笑道:“这江南各地官员皆是本官下属,区区一顿饭岂在话下。”杨小虎暗暗翘起大拇指,心道自己跟对了人,以后走到哪里那可都是威风八面。

    那伙计跑下楼找到柜前掌柜低声道:“楼上那个穿红袍的是来吃白食的,掌柜的给拿个主意吧。”掌柜正低头打着算盘,闻言一愣。向门外看了看才道:“老爷去了县城,估计后半晌才能回来。”顿了顿问道:“这人可带随从?”伙计答道:“只带一人,是个军卒模样。”

    掌柜沉吟道:“看那人一身红袍该是大官,本县的县太爷出门尚需前呼后拥,此人却是只带一名随从且是兵卒,恩。”掌柜考虑再三又道:“但凡官员出行,必有腰牌信物。你去问问看他有没有,千万别冒失了。”

    伙计答应一声转身又上了楼,大奎的腰牌押在驿站了却哪里拿得出信物。这伙计又下了楼对掌柜道:“我问过了,他拿不出。”掌柜闻言咬牙道:“如此便是假的,你莫要声张去找人来,今天要叫他吃多少给我如数吐将出来。”“好咧。”伙计抬脚出了店门…。

    这个空档里,大奎与杨小虎纵声谈笑,言及自己在嘉禾县判案斩了县令庞志栋。十分威风说成百丈豪情,听得杨小虎不住的击掌叫好。

    二人等了半响不见店家老板过来,杨小虎不由纳闷。大奎慢条斯理的喝口茶道:“本官位居二品,想是店家去请县令前来拜见了。”杨小虎恍然大悟。

    过不多时,先前那店伙上了楼来。

    跟着他身后竟有十余壮汉冲了上来,个个手提哨棒。其间还有几个伙房的厨子,手里也都拎着饭勺擀面杖。

    这阵势杨小虎哪里见过,大奎见冲上来这许多人来,忙大喝一声:“住手。”冲上楼来的众人一惊。大奎抱拳道:“本官确是没带银钱,还请店家老板出来说话。”

    店伙指了指手中棍子道:“我家老爷不在,有话跟它说,给我打。”杨小虎一见众人冲上来,抬手掀了桌子。当先一个壮汉持了哨棒便向大奎打去,只见杨小虎纵身而起空中出腿正踢中那汉子胸口。

    那汉子被踹的噔噔噔退出三步,一屁股坐到地上。大奎连忙喝止:“小虎,不可动手。”杨小虎脚一落地便抄起一张椅子,怒视众人道:“难道就让他们打?”大奎叹口气:“哎,吃人的嘴短。本来便是我们的不对。”话音没落,那店伙阴阴一笑道:“算你识相,给我打。”

    大奎一见忙道:“跳窗先走”说着伸手格开两条打来的哨棒,杨小虎却不肯走,提腿又踹倒一人喝道:“大人先走,属下断后。”大奎气道:“快走。”说着举起一张椅子只是格挡并不还手。杨小虎无奈扔了椅子转头翻身纵出阁窗跃到楼下。大奎见到暗暗嘉许:“身手敏捷轻灵似燕,俺果然没看错人。”

    大奎见杨小虎脱险,也将椅子扔到一边,纵身跃出阁窗出了酒楼。二人在楼下刚一会齐,便去酒楼门前拴马桩上抢马匹,岂料那看守马匹的店伙拎着棍子拦住去路。

    杨小虎见状便要动作,大奎伸手一拦道:“算了,马匹权当饭钱吧,我们走。”说罢拉着杨小虎转身便走,这时楼上的十余人又操了家伙冲下楼来。

    大奎不敢耽搁,拉了小虎向镇子外冲去。不想迎面奔来五骑快马,马上皆是顶盔掼甲腰上带刀的军兵。当先一人骑在马上远远的大喝道:“统统住手。”大奎不由一惊,拉着小虎站在原地。

    身后酒楼众人刚刚赶上,快马已到近前。当先将官一勒马缰,怒马人立而起,众人惊诧皆不敢靠前。

    将官安抚了胯下坐骑,翻身下马手扶腰刀来到众人身前开口问道:“怎么回事?”

    先前的店伙分开众人来到近前哈着腰笑道:“范官长来的正好,这二人到酒楼吃白食还打了伙计。”岂料这范官长抬手就是一记大耳刮子五指扇,‘啪’一声响。直把这伙计打的原地转了三圈,待到站稳已是眼冒金星不知今夕是何年!

    姓范的将官转身向着大奎曲单膝跪地,双手抱拳道:“小将天台县骁骑校尉范忠齐参见通政使大人,在下不知大人前来,有失远迎望乞恕罪。”周围的人见状都扔了手里家伙屈膝跪倒。

    大奎忙走上前来搀扶起这名校尉道:“范将军来得正好,何罪之有。”言罢又低声问道:“身上可带有银两?借本官些。”范忠齐忙拱手道:“在下只是区区校尉,不敢担将军之名。”说着伸手入怀掏出钱袋及大奎留在驿站的腰牌双手呈上。

第四十一章 为黎民做官() 
大奎接过腰牌及钱袋,将腰牌放入怀中,又从钱袋里拿出约三两银子走到那店伙跟前道:“本官非是欺民之辈,说好赊账绝不赖账,拿着吧。”

    那店伙挨了一巴掌还在个晕上,见大奎递过银子便伸手来接。范忠齐见了走过来一脚将其踹翻在地:“你这狗才,通政使大人驾到,赵县令也需迎驾十里。些许饭钱自有本校尉结算,通政使大人的钱你也敢接?”说着扬起手上马鞭便要抽打,大奎见状连忙拦阻。

    大奎劝道:“哎,些许小事范将军息怒。”说罢对着众人道:“都起来吧,都是本官的错,与你等无干。”说着又去扶起那个店伙,并将三两银子塞到他手里。

    大奎回身将钱袋还给范校尉道:“多谢范校尉替本官解围啊。”范校尉摇手道:“这点银钱留给大人做盘缠吧…。”大奎将钱袋硬塞还给他笑道:“我即刻便到了地头无需盘缠。”

    范校尉无奈只好接过钱袋道:“在下即刻派人告知县令赵大人…。”大奎道:“本官只是有闲暇回来探家,不必劳师动众。”说罢一指杨小虎道:“这个人本官欲收为随从,还请范校尉回去办个借调。”

    范校尉满目艳羡道:“这小子真是好命,能给大人做亲随。大人放心,此事在下一定办妥。”

    大奎道:“如此本官告辞了。”说着一拉傻在一边的杨小虎道:“备马。”杨小虎一个机灵,忙去牵马。

    范校尉见大奎要走,便献着殷勤道:“在下刚好巡查至驿站,伍长将大人的事一说,在下便带人赶了过来。不如大人少留片刻,在下略备薄酒为大人洗尘。”

    大奎笑笑道:“这倒不必,范校尉放心,等本官见了常将军一定为范校尉美言几句。”范校尉闻言大喜,连忙拱手作揖道:“小将能出头,全仗大人提携。”这时杨小虎牵过了马匹,大奎笑着翻身上马拱手道:“如此本官告辞。”

    范校尉忙拱手还礼:“恭送通政使大人。”

    大奎与杨小虎策马向天台山疾驰,又行了近一个时辰终于到了天台山脚下。

    二人下马伸手牵着了马缰,沿着山路而上。

    山路两侧绿树红花,景色宜人观之欲醉。

    杨小虎惊叹道:“这里可真漂亮啊。”大奎笑道:“恩,等本官告老便在这里安家。”杨小虎笑道:“大人如在此安家,不妨带着属下。”大奎呵呵笑道:“好,带着你。”

    “哈哈哈哈”二人爽朗的笑声青山回荡。

    清虚观山门前,大奎与杨小虎停下脚步,大奎将手中马缰交给杨小虎道:“你在这里等候,俺去叫门”。

    大奎举步到了山门前,伸手拍门‘啪啪啪’。意料之中,慧清来开了山门,一见大奎便惊喜道:“傻子师叔,你回来了…哎,师叔当官了?呵,你这身衣服可真体面。”大奎笑道:“俺回来看看师父。”慧清闪身让在一边:“师叔快进来。”转眼看到杨小虎,慧清忙问:“师叔,门外的是谁?”大奎道:“这是我的随从杨小虎,你且带他到客室奉茶,不可怠慢”。

    大奎说着向观内走去,眼看门旁古松依然如旧,蜿蜒苍翠枝繁叶茂。

    大奎到了灵智上人精舍门前,躬身道:“师父,弟子来看你了。”灵智上人的声音由室内传出:“进来吧。”大奎依言推门进入室内,反手关了房门。转身走上靠墙的蒲团,一撩袍服盘膝而坐。

    灵智上人扶须笑道:“你的际遇为师已猜的**分,你所来可是为解心中疑惑?”大奎点头道:“还望师父教我。”灵智上人道:“你由江北而来江南之际已是名满天下,吴王招贤纳士自不会错过你,如你不被其所用吴王必杀之。”

    灵智上人顿了顿又道:“为师当初叫你下山,一是叫你历练,二便是叫你有此际遇。以贫苦之身可看透世间百态体恤民情,有此官位方可尽你所能造福百姓。”

    大奎点头道:“师父所言极是。”但转瞬问道:“师父,弟子有一事不解。弟子乔装去了贵州行省顺元城一趟,那里遭了蝗灾。十余万百姓受灾,如今饿殍遍野苦不堪言,如此大事为何吴王置之不理?弟子该怎么做?”

    灵智上人呵呵一笑道:“为师为方外之人,本无心俗世,然出家人慈悲为怀,不忍生灵涂炭。吴王已尽取江南各地,当下屯兵号称百万。有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了出师北伐必穷尽江南之力而为后援。你看到百姓受灾心中不忍,必在江南富庶之地征粮。如此一来便与吴王南辕北辙。”

    大奎点头问道:“请师父为弟子指点迷经。”灵智上人道:“为君者江山第一。你即为官,当心中有个方向。你是为百姓做官还是为君王做官?”大奎丝毫不作他想道:“大奎为百姓做官。”

    灵智上人道:“恩,为师估计那顺元城应该粮秣充足,但要接济十余万百姓却不能够。因此吴王便会在顺元城布下一颗棋子,一旦民变只需将棋子拔除开仓放粮,民变自会消除。此计为缓兵之计,就要看百姓能挨多久了。”

    大奎恍然大悟,还要再问。灵智上人举手打断大奎道:“以后凡事自己多思量,为师阳寿将尽不会再给你一一解惑。切记你今日之言,你是为百姓做官。你去吧…。”说完,灵智上人闭目入定,再不理会大奎。

    大奎闻听师父如此说,心中悲痛万分。双目泪光盈盈,郑重的给师父磕了三个头站起身走出房门。

    秋风瑟瑟中已是黄昏,大奎走出师父院外到了自己的卧房。取了紫金兽面铠及皮囊用布包了提在手上,又在门后提了镔铁乌龙枪出了门到了客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