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风云录之傻蛋传奇-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敌于我。如此一来,汤大哥在军中威信必然受损,都是我一时争强好胜才造成如此局面,哎~!”大奎幽幽长叹,垂首不语却是心中自责。

    黄莺微笑着劝解道:“夫君何必如此?想汤大哥宅心仁厚,必然不会计较。”见到大奎仍是这般愁眉苦脸,黄莺续而笑道:“今日夫君不在家时,奴家写了首曲子,弹给你听?”

    大奎闻言一愣,不由问道:“哦?我还不知道,原来夫人还会弹曲子?”

    黄莺得意道:“奴家在未出嫁时,也曾琴棋书画,文武双全。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哪里跟你一样,彻头彻尾胸无点墨什么都不懂的傻蛋!”说着妩媚一笑,随即吩咐丫鬟就在外室摆了琴案,取了古琴置于案上。

    大奎坐于桌旁,品着香茗。看着黄莺的一举一动,心中满是温馨。还从来不知道黄莺懂音律,若以女子而言黄莺实在是当得才女之名。

    丫鬟小红取了矮凳棉垫置于琴案后,黄莺轻移莲步走到琴案后落座,一双芊芊玉手轻抚琴弦道:“这具古琴是应天府仙音阁的手艺,售银八百七十两……。”

    大奎本在竖起耳朵准备听曲子,谁料听到黄莺这一句话,大奎差点没被茶水呛死,口中的茶汁喷出老远。心中想:‘我的个奶奶,俺这夫人也忒狠了,一出手就是八百七十两!这如何养得起?’

    黄莺见到大奎这般模样,不禁幽怨的道:“是丫鬟小翠去看的,店家知道小翠是张府的丫鬟后,便叫人把琴送过来了。这琴还没付账,若是夫君不喜,我便叫人将这琴退还给仙音阁便是。”说着竟自责的低下了头。

    大奎好一阵剧咳,黄莺赶忙起身绕过琴案过来给大奎捶着背。大奎喘匀了气,半响才道:“莺儿啊,夫君有一事相求,不知您能不能答应?”黄莺乖巧的点点头。

    大奎语重心长的道:“你把我卖了吧。”

    黄莺闻言挥了粉拳打在大奎背上,之后气呼呼转过身再不理大奎,大奎见状不由的叹气道:“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哎~!”可大奎见到黄莺生气了,忙哄孩子一般道:“莺儿啊,一具古琴而已,若是喜欢且能弹的好听便买了!”大奎又耍起了太极,心道:‘一个人只能专一而博广,黄莺既是全才,那未必便精于音律。’

    黄莺喜滋滋的转过身娇声问道:“此话当真?”

    大奎一拍胸脯道:“夫君何曾骗过你?你且弹一首听听,若是不好听便不买了。”

    黄莺笑道:“我谱了曲填了词,你听完再说。”说着便又轻盈的走回了琴案后落座。

    大奎心里发笑暗暗想道:‘无论你弹什么我都说不好听,到时看你如何!’

    黄莺轻轻一拨琴弦,玉指在琴弦间流动。琴音响起,听在耳中却是使人如梦似幻。琴声虽是悦耳,但却透出丝丝哀怨,让人听了便沉醉其中莫名感伤。

    黄莺轻启朱唇缓缓唱道:“临安古道初见,君若痴,红妆艳。桃花镇上桃花现,芳心暗许霞满天。青山秀,秋水涟。不慕繁华,只盼情爱满人间。千里相随,临危仗剑。若道红尘苦,一曲秋风怨。。。。。。。”歌声如泣如述,动人肝肠。

    随着袅袅琴音落定,大奎心神巨震目瞪口呆。心中暗想:‘中计了,莺儿把与自己相识相恋的事情写成了词。这样的词自己怎么可能说不好?况且琴声悠悠确是造诣非凡,自己又怎么可以说不好?

    黄莺长舒一口气,起身绕过琴案。如小鸟投林般奔过来扑进大奎怀中,撒着娇问道:“夫君,你说我的词曲好不好?”

    大奎艰难的咽了一下唾沫,缓缓答道:“好!”都说一字千金,大奎这一个字还差点,不过八百七十两白银而已。

    黄莺在大奎腮上轻轻一吻,转头对小翠道:“去叫仙音阁的店家来府上会账。”言语间透漏出十分的欢欣雀跃,大奎听着头疼。脑袋里嗡嗡的~!

    黄莺高兴地又对大奎娇声道:“夫君,你知道吗?仙音阁的乐器可是江南最出名的,我很小的时候就想买一具古琴了。”

    大奎心中疑惑不由问道:“你黄家开着偌大的镖局,每年赚的银子也不少,买具古琴又有何为难?”

    黄莺闻言沉默片刻笑着问道:“我们不说这些了,今晚想吃什么?奴家叫厨下去做。”

    大奎心思缜密,见到黄莺强颜欢笑,不由追问道:“你还没说为何你从小喜欢古琴,却没有买。为什么?”

    黄莺眼圈有些发红,嘤嘤道:“我爹终日要我习武,他说玩物丧志,所以一直不答应。”

    大奎闻言哈哈笑道:“女孩子家喜欢音律也属正常,不过岳丈大人却是有些苛责。”

    黄莺笑道:“那我还看中一支琵琶。”

    大奎看怪物一样看着黄莺,小心的问道:“多少银子?”

    “五百两。”黄英伸出一只手张开,一脸的高兴。

    ‘噗通’大奎一头栽到地上,人事不省。

第九十六章 清者自清() 
大奎有些不放心,第二日便独自来到帐房。账房管家叫冯三奇,四十许人,因小时家里遭过火灾父母双亡,而他自己也被烧成重伤,后被邻里所救逃过一劫。因此面相奇丑,至今没有女人愿意嫁他。

    冯三奇人如其名身具奇能。双眼看着账本一手打着算盘,其速飞快且无错漏此为一奇。只要他看过的账目,事无巨细过目不忘此为二奇。双手各持一笔,分写各家字体此为三奇。

    冯三奇原是汤和府上的管家,这宅子被吴王定为张府后,汤和便将冯三奇及丫鬟仆役等几十号人遣进张府,可以说是对大奎百般照顾了。

    此时账房只有冯三奇在。大奎走进账房时脚步甚轻,冯三奇恰在柜台后低头理着账目,对大奎的来到并未知觉。大奎轻轻一咳,冯三奇抬起头来见是老爷来了,连忙绕出柜台过来见礼。大奎轻轻一笑道:“冯管家不必多礼,我来是要问冯管家几件事情。”

    冯三奇拱手回道:“老爷有事尽管问,在下知无不言。”

    大奎问道:“府上现在有多少银子?年关时本官同僚前来送礼的事。”

    冯三奇微笑道:“回老爷的话,府库现有黄金五百余两,白银四千八百两,绢帛二千匹,玉器珍玩三百余件。总计约合白银一万七千两。”

    大奎闻言大惊失色,冯三奇察言观色道:“年关时前来送礼的官员约百余位,所送多是金银珍玩。”冯三奇一顿又道:“官员间馈赠礼品皆属正常,小的已经细细查点造册以备大人垂问。”

    大奎从来没想到自己能有这么多钱,况且光自己知道的。在隆平宅邸还有万余两白银,如此算来不是将近三万两银子?大奎想到这里不禁皱眉,如此一来自己岂不是与贪官污吏一般无二?

    冯三奇笑道:“官场有句俗语说得好:三年州府县,十万雪花银。换句话说,州府县官衔皆是四品以下况且一年三万两,而大人的银子有一半是吴王赏赐与俸禄,所以说大人心中勿要自责。”

    大奎看着冯三奇的脸,不由心里发毛。冯三奇脸上皮皱纠结,甚是可怖。而他说的话更有些危言耸听。百姓一年的生活所需不过三五两银子甚至更少,而官员一年竟有十万两白花花的银子作为收入,而官宅动则数千两甚至几万两。这不是贪官是什么?

    “速拟一份名单来,将送礼的官员一一记录在册。”大奎要发飙了,不整顿吏治百姓何以安生?自己身为江南通政使,怎么能任由这样的事情发生?冯三奇闻言不敢怠慢,转身进了柜台开始埋头整理名单。大奎在室内踱步,细细想了一下道:“你且在此细细写来,本官有事过会差人来拿。”大奎说完这句话转身出了账房。

    大奎随即招齐冯师爷与四名侍卫及杨小虎,通知大家打点行装准备南下隆平府。杨小虎不禁问道:“义父,我们为何走的这么急啊?”

    大奎望着众人道:“本官愧对吴王愧对江南百姓,身为江南通政使却是毫无作为。今番即将与众位游历江南,还江南百姓一片青天。都去准备吧!”望着众人离去,大奎不禁感叹。吴王已经有所暗示,叫自己尽快离京,并说四品以下官员尽可先斩后奏,如此说来自己再耽搁恐怕有负王命。

    等到大家收拾齐备,大奎在前厅中让冯师爷写了一封奏折。大概内容既是奏请吴王恩准,在临安府设立江南通政使衙门,为方便办案请朝廷允许自行招募衙差二百名。另外大奎奏请吴王收回大奎在应天的府邸及府库中的金银,以此表明自己以身作则绝不贪恋富贵。

    冯师爷将奏折一挥而就,大奎看过以后盖了官印,由许元持了奏折骑快马送往吴王宫。

    (奏折起源于清代,但却是沿袭明代题本与奏本的路数。以下统称为奏折)

    大奎吩咐众人准备车马,明日启程南下,众人齐齐拱手领命。

    回到后宅房中,见到黄莺却在抚琴,大奎将自己的想法与黄莺说了一遍。

    黄莺起身来到大奎身边微微一笑道:“无论夫君去哪里,莺儿都跟在身边!”虽是短短一句话,但言语间满含款款深情。

    大奎将黄莺轻轻地拥在怀里,温言道:“为夫身为江南通政使,自该有所作为。为夫身负重任却有劳夫人随我奔波,为夫心里着实愧对夫人。”

    黄莺笑道:“莺儿从前是江湖儿女,这点路还谈不上什么奔波。只是希望夫君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平平安安,那奴家心里也就知足了。”

    大奎欣慰道:“为夫打算将府内金银细软还给朝廷,以求洁身自爱。咱们在隆平有宅邸,这所宅邸也不要了,一并还给朝廷。”

    黄莺闻言一惊,抬起头看着大奎不禁问道:“你将钱财都还了,那我们怎么办?”

    大奎笑道:“府中现有金银细软总计一万七千两,我们留下三百两就好,其余的一概不要,免得落下贪官的口实。”

    黄莺闻言心中不禁一阵肉疼,那可都是银子啊。

    两人相拥在一起再不说话,大奎心意已决,黄莺虽是心中不舍但却言听计从。

    过了许久黄莺幽幽道:“夫君之命,奴家不敢不从,但有一事奴家不敢隐瞒。仙音阁已将奴家看中的琵琶送到府上了。”

    “啊?”大奎顿时松了抱着黄莺的手,满脸惊骇的望着黄莺。

    黄莺嫣然一笑道:“夫君不用如此看我,仙音阁的店家不会来讨银钱的。”

    大奎闻言疑惑的问道:“这是为何?你拿什么会的帐?

    黄莺笑道:“我把你的腰牌押给店家了!”大奎再次晕倒……。

第九十七章 杨小虎的铁枪() 
再望太湖风光,湖中峰峦掩映水云间。虽是阳春白雪,满目苍茫,却可见枝头绿色,一派生机景象。

    大奎回到隆平多日了,每每晨起看到窗外景色,都会满心的欢喜。大奎此刻已命侦骑四出,二百名所谓的衙差已经赶赴江南各行省州府,相信一个月以后总会有消息。要止官场贪污之风,靠的唯有铁腕手段。这些江南官员哪一个不是知书达理?他们会不知道贪污对百姓的害处?既是明知故犯,既是利欲熏心,那么就要承受贪污带来的后果。佛曰:今日受的是,昨日做的事。

    黄莺走到大奎身后,拦腰轻轻抱住大奎,粉面贴在大奎宽厚的背上,感受着此刻的温馨与宁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