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风云录之傻蛋传奇-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莺闻言大惊,疑惑的问道:“前辈要走?”

    灵慧上人点头笑道:“贫道还要去访一位老友,就不多打扰了。”说着举步向门外行去。

    黄莺一直将灵慧上人送到门外,灵慧上人向着大家扬声道:“大家切放宽心,大奎如今已无大碍,”说着回身向黄莺再次说道:“告辞。”黄莺命人取了金银盘缠,灵慧上人却不收受,自去打点行装出了衙门。

    黄莺等人跟在灵慧上人身后一直送到衙门外,直到灵慧上人骑上毛驴慢慢走远这才各自回了衙门后宅。灵慧上人是大奎的师叔,若是平日黄莺自会礼遇有加,但如今黄莺记挂大奎病情,却也顾不上许多,只能等到大奎伤愈再去答谢救命之恩了。

    此后,黄莺每日伺候在大奎身边,每每喂水喂饭只能以口渡之,在黄莺的如此悉心照料下又过了数日大奎方才悠悠醒转。入眼的黄莺面容憔悴清减尤甚,大奎不禁大是心疼。大奎此时还不能说话,但大奎的眼神黄莺能读懂……。

    大奎身体既然已经无碍了,众人便张罗着回到了张府。随时短短半月时间,可把这吴县的县令闹腾坏了。张府的人住在衙门后宅,这县令大人只能带着家小另觅住处。等到张府的人走了,这才搬了回来。黄莺临走时,给这吴县的县令留下了二百两银子,毕竟叨扰了这么长时间也算一种补救。

    大奎回到张府,心中恍若隔世。每日在病榻上将养,虽不说话但他无时无刻不在反思自己。自己到底是什么地方做错了?大奎身遭劫难九死一生,但他心中并不后悔,他知道自己没有做错什么。唯一的错处就是自己太善良了,为什么邪恶与善良相遇,受伤害的总是善良?古人云:穷则变,变则通。看来自己是该有所改变了。

    这日,黄莺叫人端了枸杞粥来,并亲手喂给大奎吃。大奎虽是在一口口的吃,但心思却不知道想些什么。

    黄莺劝道:“夫君不要胡思乱想了,人各有命富贵在天。夫君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说着黄莺轻轻的笑了。她实在是开心,大奎没事比什么都重要,她可以舍却锦衣玉食富贵荣华,可以舍去自己的所有,但却不能没有大奎。

    大奎闻言也笑了,能有黄莺为伴今生不寂寞。哪怕再多的血雨腥风明刀冷箭,黄莺的笑便是大奎严冬的暖阳,逼风的港湾。

    “这些日子苦了你了。”大奎张口言道。

    黄莺闻言一惊,转瞬喜道:“你能说话了?”

    大奎笑道:“昨日开始我便感觉已经无碍了,只是周身无力不能活动。”

    黄莺流泪道:“会好的,不用多少时日你就能恢复如初了。”

    大奎怜惜的伸手要去擦黄莺的泪水,可刚抬起手臂便无力的垂落在榻上。身子虽不能动,但大奎依然笑道:“不要哭,你再哭我也不起来。来,给大爷笑一个!”

    黄莺闻言真的笑了,笑的很勉强……。

第一百零七章 南辕北辙() 
大奎问及出事时的情景,黄莺劝大奎安心养病,但在大奎的追问下,黄莺只能一五一十的说了。当时来犯的匪人刀手足有数十人之多,张府猝不及防下竟有几名下人被杀,其中盘步也身中三刀。亏是杨小虎与孟歌拼死带人守在通往后宅的门前,才不至匪人进入后宅。后来官府派兵来援,方才解除危难。

    黄莺虽是简单的说出经过,但大奎却知道个中的凶险。那些匪人个个皆是亡命之徒,且又人数众多,要不是官兵来得及时后果不堪设想,此番劫难可说凶险万分。

    当下大奎便要去看望盘步,黄莺劝道:“夫君身体未复,不能乱动。”

    大奎叹道:“盘步虽是我义子,却是因我张大奎而受伤。我没事,叫下人将我抬去。”

    黄莺再劝,大奎已是不耐喝道:“快去叫人来抬我!”黄莺无奈只得出门叫了人来。

    四名仆役用滑竿将大奎抬去了前宅,当大奎见到盘步时,盘步却是与杨小虎正坐在桌边大吃。两名仆役站在身边服侍着,桌子上摆满了荤菜肉食。

    盘步与杨小虎见到大奎进门不由各自起身见礼,盘步身上有伤,却由两名仆役搀扶着起身。大奎弱弱的挥手道:“都坐下吧。”

    盘步坐下后,杨小虎却有些手足无措,大奎看向杨小虎问道:“盘步伤了,你伤在哪里?”

    杨小虎支支吾吾道:“快近午时了,我来与盘步作伴!”说着伸手挠了挠头。

    大奎轻笑道:“算来还有三日即到了比武初试之日,你不勤加练功却来偷嘴。你自己说该怎么罚你?”大奎一口气说了这一大段话,不由得轻轻咳了两声。

    杨小虎闻言笑道:“我的枪术已经很厉害了,当日我亲手杀了五六名匪人,不信你问盘步。”言语间一派得色。盘步嘴里有肉,只能在一边不住的点头表示杨小虎所言不虚。

    大奎轻笑道:“为将者若论勇猛,千军中亦可来去自如。你胜过三五人便这般得意,若是上了战场又当如何?杀敌三五人之后便引颈就戮,闭目等死?”

    杨小虎顿时哑口无言,大奎歇了一阵才道:“去,拎一只石锁到县城再回来,快去快回不得有误。”

    杨小虎闻言惊得目瞪口呆,须知一只石锁便是一百斤,此去县城三十余里,这要是拎着石锁跑去岂不要吐血?

    大奎见到杨小虎如此表情不由轻笑问道:“怎么?为父的话你没听见?”

    杨小虎苦着脸道:“义父,此去县城来回六十余里,我若拎了石锁跑个来回,哪里还有命在啊?”

    大奎呵呵笑道:“那好吧,既如此我们再打个商量。”杨小虎听到可以商量,心中直乐。

    大奎随即肃容道:“拎两只石锁去县城再回来,限你傍晚回来。若不然你就不要吃饭了。”

    “啊?”杨小虎闻言嘴巴里能塞个馒头,大奎厉喝一声:“还不去?”杨小虎不敢怠慢连忙绕过桌椅奔出门去。

    等到杨小虎出去了,大奎才关切的问盘步:“伤到哪里了?”

    盘步嘿嘿笑道:“腿上一刀,背上两刀。不过义父不用担心,没伤到骨头,只是划破点皮,嘿嘿嘿嘿!”盘步憨厚,大奎心知肚明。

    大奎接着问道:“郎中怎么说?”这话却不是问盘步,盘步身后的仆役拱手道:“郎中说刀伤不及要害,但却因失血过多须得滋补。”

    大奎点点头道:“既如此想吃什么就说。”大奎顿了顿对盘步身后的仆役道:“你等小心侍候,如有所需即去告知冯师爷。”两名仆役躬身领命。

    大奎现在见到盘步没有大碍便叫人将自己抬回去,出门的时候见到了孟歌,大奎即跟孟歌交代了几句。孟歌领命,大奎这才回到了后宅。

    再说杨小虎拎了两个石锁奔出张府,跑了三里路便累的双臂酸麻浑身见汗。实在跑不动了就在路边放下石锁,坐在石锁上歇息。只等歇够了再拎着石锁跑,如此停停歇歇直到天将黑才跑到县城。

    杨小虎望望天色不早了,想要往回跑却犯了难。拎着两个石锁回去,到家岂不是要半夜?正在犯愁的时候,迎面恰巧来了一辆平板马车,杨小虎连忙伸手拦住。赶车的老汉见到杨小虎伸手拦路不由在路边停了车马,跳下马车问道:“这位小官为何拦路啊?”因为杨小虎穿着侍卫服侍,故此老汉有此一问。

    杨小虎笑道:“大叔所去的方向恰与我同路,不妨捎我一程。”

    老汉见杨小虎年纪轻轻也不像坏人,便呵呵笑道:“也好,小老儿正愁着回家的时候没个说话的,上车吧。”

    杨小虎闻言十分高兴的将两只石锁拎到了马车上,随之也跳上了马车。老汉坐到板车边上回头笑道:“小伙子,坐稳啦!驾。”说着一甩马鞭‘啪‘的一声脆响。马儿便拉着板车轻快的向前跑去。

    杨小虎双手枕到头下仰面躺到了马车上,觉得身上这个累啊。

    赶车的老汉赶着马车走了一程,回头见到杨小虎竟然倒在车上睡了,不由呵呵笑道:“年纪轻就是好,这两个石头嘎达也能拎着跑。”说完赶着马车转了个弯一路向南而去。

    杨小虎一觉睡醒却见到满天星辰,不由急忙起身。发觉自己竟还坐在马车上,而马车仍在跑。杨小虎不由得急了:“大叔,这是到哪里了?”

    老汉回头见杨小虎醒了,这才笑道:“再走就出隆平地界了,我家是庆元的,你是哪里的?”

    杨小虎哪还有心思说闲话,不由急忙叫道:“停车!”他这一声大喊,把老汉惊了一跳,连忙勒住马缰让马车停了下来。

    杨小虎跳下车来急问道:“我们走了多久?走了多远啊?”

    老汉想了想道:“总有两个多时辰了吧。应该走了一百五十余里路”

    杨小虎仰天长叹:“哎呀,你怎么不叫醒我?”

    老汉这才道:“我看小官睡的正香所以不敢叫醒你。”

    杨小虎气急败坏道:“那你再把我拉回去。”

    老汉连忙摆手道:“这可使不得,小老儿连夜赶路就是为了早些回去,小官还是另想办法吧。”老汉说着下了车将杨小虎的两个石锁一只只拎下车来放到路边。之后再不耽搁上了马车赶车便走了。

    杨小虎环目看着黑漆漆的四野不由狠狠一跺脚:“他大爷~!”

第一百零八章 吃得苦中苦() 
杨小虎回到张府已经是第二日的午时,一进门所有人都十分惊异地看着他。短短一天时间,杨小虎已经是蓬头垢面衣衫不整,走进门来时两腿直打晃。

    孟歌见到杨小虎不禁问道:“小虎,石锁那?”

    杨小虎苦着脸道:“孟叔,石锁回来我就回不来了,我把石锁扔了……。”说着一屁股坐到地上,孟歌详细的问清楚了事情经过不由的摇了摇头。

    “你惨了,大人要我监督你,若是不见石锁便叫你再去吴县石匠那里作两个回来。”孟歌说完这番话便去了前厅,因为这个时候开饭的时辰到了。

    杨小虎坐在地上喘息良久,不由想道:‘再作两个总比一百多里拎两个回来好,先吃了饭再说。’杨小虎勉力站起身走向前厅,进了大厅见到大家都在,便寻了个没人的地方挨了桌边坐了。谁知刚拿起筷子,孟歌在对面道:“张大人吩咐,你不能用饭。”

    杨小虎闻言差点哭了:“孟叔,昨日到现在我便没吃饭,你就让我吃了饭再去吧。”

    孟歌头摇的跟拨浪鼓一般,杨小虎不由得丧气的起身出了大厅。望着庭院深深,杨小虎不由得流下泪来,自己的命真苦啊。杨小虎越想越悲,走到无人处蹲在墙根开始吧嗒吧嗒掉眼泪。这时有人走到了杨小虎身前,杨小虎抬头一看竟是义父。

    大奎是在家人的搀扶下走到了这里,看着杨小虎一身狼狈样大奎叹道:“我听人说你一晚上没回来?去哪里了?”

    杨小虎流着泪说了自己的遭遇,大奎嗤笑着问道:“就为这个你就哭?”

    杨小虎低下头并不说话,大奎转头吩咐下人拿了把椅子来坐了,这才语重心长的对杨小虎道:“当年我与你父亲共同守卫安丰城池,历经四年血战。你可知道我们是怎么过来的吗?”

    杨小虎闻言抬头怔怔的望着大奎,大奎续道:“当时安丰城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百姓为了支援军队便将自家的存粮全数拿了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