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侠请留步-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80章 盐和船() 
陈家村在东海县城以北大约五十里,是一个规模颇大的村子,足有上百户人家,村中户户都以煮盐为生。

    陈英就住在陈家村,且是村中的大户。因家中人口众多的缘故,宅院占地颇广,在村子中首屈一指。

    令狐一行人进了陈家村的时候已经过了晌午,除了一些老人孩童,村民们都去煮盐了。

    陈英的宅子在村中算是最好的,但也只是不算破旧而已。盐户们的辛苦加上贩卖私盐才堪堪换来温饱而已。

    “恩公和刘兄在这儿歇息一晚,明日一早再赶去县城如何?也好让陈某略尽地主之宜。”

    安顿好后,陈英盛情挽留,希望令狐两人能留宿一晚再走,杨平也在一旁帮腔。稍稍思虑了一下,令狐两人也就答应下来。若是现在就出发,赶到县城估计也快要天黑了,确实什么也做不了,反而可能会打草惊蛇,提前引起注意,不如第二天一早再走。

    一路上,令狐等人也曾商议如何暗访东海县。

    陈英曾主动请缨要带人去县城打探那些县衙官吏的底细,但被否决了。一帮子挣扎在温饱线上的穷困盐户,突然要去关心这些事,任谁都会怀疑,且对处于底层的盐户,那些官吏随意网罗个罪名说打杀就打杀了,到时候救人都来不及。还不如令狐和刘准去呢,有令狐的武力和刘准的身份在那,他们应该还不至于乱来。

    其实,要是按令狐的意思,直接打上门去,都抓起来来个一锅烩,何必费这么大劲。一番话听得众人瞠目结舌,这不就是杀官造反了吗?朝廷的威严对刘准他们还是深入人心的,一众人费了老鼻子劲才劝地令狐打消了这个念头。

    若是令狐和刘准入城的话,以两人不经意间留露出来的气质,一看就不是常人,肯定会引起注意,要不了几天便会让人识破,只能争取在摆明身份前,尽量多的收集到足够的证据,依法处置那些贪官污吏。

    令狐之后想起来这事来还是很感慨了一番,自己一个法治社会熏陶出来的现代人,竟然还没有古人遵纪守法?!看来拥有了没有约束的武力,自己有些失控了,心中暗暗警惕,今后要自律,不能失了本心。

    杨平还曾出过一个主意,被众人一致否决了,连考虑都没考虑。他竟然建议令狐两人换上他们那些破旧的衣服,乔装打扮的混进县城去。笑话,以令狐两人的样貌和举止,穿成那样进城,什么都不用干就能让人察觉出不对了,这不就成了秃瓢上的虱子——明摆着的吗?

    最终,令狐等人的商议结果还是由令狐和刘准大摇大摆的进城,进城后在悄悄的打探消息收集证据,等过两天陈英召集好人手后分散潜入城内,这时候令狐二人的作为差不多也引起那些人的警觉注意,到那时,再集结起人手摆明身份在武力和证据下,将那些人一网打尽。

    既然不急着赶去县城,刘准一看天色尚早,竟然动起了体察民情的念头,非要拽着令狐去看看盐户们煮盐。

    看着盐户们在深秋季节还仍然光着膀子辛苦忙碌,不停地将一罐罐盐卤架薪蒸煮,一个个汗流浃背。

    陈英在一旁介绍说:“现在煮盐越来越辛苦了,附近的树木都被砍伐光了,为了获取足够的柴草作为燃料,我们不等不派出大量的人手去远处收集。我们正准备跟平原上的农户们商量划出一片地来专门收集野草和种植一些树木来作为柴草的消耗来源,总不能大老远地跑到大雁山脉去收集不成?”

    刘准听得很认真,显然是在考虑上任后该怎么想法子解决这个难题。

    令狐突然插口道:“为什么不晒盐?”

    周围的人闻言都一脸诧异的看着令狐,就连门外汉的刘准看着令狐都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令狐不知道自己说得有什么可笑的让他们这样一副表情,正欲再次开口,陈英出言解围了。

    “恩公之前不曾接触过制盐,故而有所不知,不说仅靠日晒的话耗时日久不说,而这一翁海水能提取出来的盐非常的很少,如此制盐的话根本无法解决温饱。”陈英说得很委婉,但令狐听明白了,说白了就是,指望晒盐的话早就饿死了!

    令狐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有再说出来。他当然知道晒盐法比煮盐法先进,但他不懂啊,只得暗暗记下来,待日后回到现代后查一查资料再说。

    一行人们一直逛到天黑才返回,晚餐已经准备好了。

    陈英吩咐人取来了当天新打上来的海鲜做了顿丰富的晚宴,一种令狐没有见过的海鱼,但是味道非常的鲜美,炖出来的汤和烤出来的各具特色。

    要打到这种鱼,要远离海岸,虽说不至于到达深海却也不是平常的小船能到达的区域。

    说道船,这里虽然临海,但打渔业却非常落后,大部分都是一种长不过五米宽只有一米左右的小船,就像是现代世界中游湖常见的那种划桨小船。

    像能打到这种海鱼的船,整个东海县都没有几艘。陈家村的这艘还是集全村之力打造出来的呢。听着陈英的描述,令狐心中吐槽,这不就是各游湖区中的那种大号的画舫嘛!

    要说这个世界的造船业,并没有低到造不出大船来,只是一来东海县的百姓太贫困,没有财力打造大船,二来还是因为这令人蛋疼的交通,打出来却运不出去能卖给谁?这些穷困的百姓能吃得起那些深海大鱼?故此,一来二去的临海的东海县却没有了打渔业,没了打渔业自然就没人打造大船,时间久了,东海县也就没有了掌握造船手艺的人。

    “你们说,我要是买艘大船打渔卖到外地去,再从外地买粮食运回来卖怎么样?”令狐身上有不少钱财,倒是可以买上一两艘大型的远洋船。

    “恩公,这可行不通。除了东海县,沿海的各地哪里不是打渔业发达,你在这里打了鱼,大老远的运到别处去能赚到什么?再说,这里是产粮低,地里种出来的粮食不够吃,但并在这里不是粮少粮价就高,这儿的人可买不起粮食,都是自种自用或者交换生活必需品,从来都是有多少吃多少,不够就硬挨着。我们贩盐回来从来不带银钱,都是拉着粮食回来的。”陈英无奈地苦笑道,在这里生活的百姓日子苦啊!

第81章 入城暗访记() 
令狐见陈英如此说,知道他误会了自己的意思,也不在意,只是笑了笑就没有再说什么,毕竟自己只是有个大体的想法,行不行的通还尚未可知,待自己谋划准备的差不多了再说不迟。

    令狐下午看到盐户们煮盐的辛苦时,就想到了晒盐法。晒盐法是比煮盐法先进的多的制盐工艺是无须质疑的,当时在面对众人质疑时,令狐之所以没有出声反驳,除了知道在没有对比下新生事物很难被人们接受外,主要是令狐本身也不清楚晒盐法的生产原理和工艺,与其空费口舌的跟人辩论晒盐法的可行性,还不如等日后返回现代世界时,先把相关的资料查清楚后,再来东海县做个小规模的试验,这点找陈英应该不难解决。

    等试验出了成果后,用事实来推广这种更先进的制盐法。有刘准在,相信东海县的百姓们不会被盘剥,能够有外购粮食的能力。当然,指望通过“一线天”那个让人蛋疼的山谷来运输是妄想。

    在令狐的初步设想里是海运。买大船或者干脆造大船,组成船队去南方产粮区购粮运回来。

    这些计划在令狐的脑海中只是一个初步的构想,比如晒盐法的工艺需要令狐回到现代世界后查看一下是否适宜?还比如船,如何得到可由远洋的大船,船运是否可行?等等等等,这些都需提前考虑调查清楚,现在不必急着跟刘准等人提起这些,目前最紧要的是,帮助刘准掌控住东海县的局势,有了权力才可以说其他。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令狐等人就动身了。

    令狐和刘准骑着一驴一马走向东海县。陈英则出门去召集人手,杨平回家休养了,他一个得早些出门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跟召集的人说清楚情况。

    令狐不是第一次见到这个世界的县城了,但眼前的东海县城还是让令狐咋舌不已。

    东海县城的城墙比令狐历次见到的都要低矮不说,那破败的程度简直让人无语。

    只见一人多高的城墙上坑坑洼洼不说,还有不少坍塌裂口。那些坍塌的缺口处,随便一个成年人都能攀爬着翻越过去,令狐现在就看到一个个的身影在攀爬着出入城墙。

    当然,背负着重物或者像令狐这样的骑马赶车的肯定无法那样出入城墙,都老老实实的到城门口排队交税入城。估计也正是因为这样,城门官等人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那些翻墙出入县城的穷哈哈们不闻不问,毕竟就算是把他们榨干了都不一定能榨出一文的入城税来,谁还愿意去费那个事?

    令狐和刘准也牵着各自的坐骑,走向城门口准备排队交税进城。

    东海县的城门官端坐在一副破桌椅后面,前面两个身着破烂的几乎看不出是什么样的制服的兵丁持着长枪,注视着一个个进城的人将入城税投入桌子上的木箱中。

    虽然这些钱财入不了他们的腰包,但多少回得到一些赏钱补贴家用,这赏钱的多少就要看当日的进项了,他们自然不敢马虎,瞪大了双眼防止有人要蒙混过关。

    城门官的服饰倒是不像那些兵丁那样寒酸,要得体的很。但这个“得体”也只是说干净整洁些,衣服上没有补丁罢了。要说华丽高档,根本就不沾边。

    令狐和刘准两人见此对视了一眼,面面相觑。连颇有油水可捞的城门官都穿成这样,可想这东海县得有多穷了。

    轮到令狐二人进城的时候,那个端坐的城门官一直在打量着他们,一看两人就是外地人,像令狐二人这样一看就气度不凡的外地人可是很少到他们这种穷乡僻野来的。

    令狐俩人对会引起瞩目早有准备,当下不经不慢地交上入城税,没有任何异样的各牵着驴马步入城内。

    两人进城后也不急着去打探什么,而是漫步在萧条的县城街头,大量观察着东海县内的现状。

    走遍了不大的县城的大街小巷后,也已经时近晌午了,令狐二人向着之前看好的酒楼走去。

    古往今来,酒楼这类场所都是打探消息的好处所。当然,青楼赌馆这类鱼龙混杂的地方自然是更佳的地界,只是,东海县的人连饭都快吃不饱了,又有几个能去那种地方的?

    令狐他们走进这家名叫“福来酒楼”的大堂后,也不去二楼的清净的雅间,径直在这喧闹的大堂中寻了一处人多热闹的地方,在附近坐了下来,叫了些酒菜,边吃边听着周围的议论谈话。

    他们两人的穿着举止明显跟周围的这些衣衫破旧的穷哈哈不是一类人,周围的人看着令狐他们在那不紧不慢的自顾自的吃着酒菜,受到两人不经意流漏出的气场影响,渐渐的喧哗声音都小了下来。

    颇感不自在的人们不再出声,紧扒着自己面前简陋的饭食,一个个地吃完离去。

    见此情形,令狐二人也只有相视苦笑的份,他们已经尽量收敛了,可这个就像有气味一样,轻易的就让人察觉出来。

    两人干脆破罐子破摔,直到周围的人都走光了,也稳如泰山坐在那里,不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