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都市极品仙厨-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可以受用一辈子。”

    赵雷恭敬的表示一定会牢记在心。

    老者转过头对方渝说:“小雷是我看着长大的,性子急躁了点,但本性还是很淳朴的。你们也算是不打不相识,以后有空还可以多亲近亲近。”

    方渝看了赵雷一眼,这浓眉大眼的货居然也低眉顺眼的冲他点头一笑,让方渝心里一阵恶寒,但也只能还以微笑,点头称是。

    正说着,陈玉平就推着一个小餐车从厅外走了进来。

    陈玉平将餐车推到厅侧,餐车上放了四件加盖的闊口白瓷碗。四个碗色泽莹润,釉光柔白,一看就是上好的瓷器。

    陈玉平不急不缓的将三个碗依次端给老者、刘振强、方渝,最后一碗放在那个中年人身边,然后退立到赵雷身边。

    方渝看了陈玉平的举动猜想他应该也是林茂洲的弟子。他和其他人都是晚辈,所以都是没有份的。

    老者揭开碗盖,眉头微动,“哦,这道菜。。。”。

    老者又看了身旁的中年人一眼,随后说到:“振强、小方,赶紧趁热吃。茂州的这道汤菜可是很费功夫的,老头子也难得能尝到,今天算托你们的福啦。”

    林茂洲有些不自然的笑了笑:“老师,您说笑了,这道菜还是您教我的。只要您喜欢,我天天给您作。”

    方渝心中一凛,能让老者这样的大宗师说不错,这道菜应该非同小可,看这样子还别有玄机。

    等老者尝了第一口后,方渝也将盖子揭开。

    随着盖子揭开,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光是一闻就觉得满口鲜香。

    阔口白瓷碗里盛着一汪清澈透明的汤水,汤水正中漂浮着一块约莫三公分的褐色圆形物体,圆形物体外围是三颗嫩绿的小菜心,小菜心外又漂着五段竹荪。

    味箸的声音突然在方渝心中冒出来:“原来这个世界已经有人发明这道菜了。表面光滑,色泽均匀,竹荪用的很巧妙,菜品完成度很高。了不起啊,这倒是让我对这位黄大师刮目相看了。”

    虽然方渝已经开始慢慢习惯味箸的神出鬼没,但还是被味箸的突然发声惊的小手一抖。

    这个动作被身旁一矮一胖俩货看到,都以为是被这道菜镇住了。这俩一起撇了撇嘴,心想姓方的这家伙总算是知道我们黄门的厉害了。

    味箸在方渝的脑海里呵呵一笑:“人家这是在暗示我们,清汤没什么了不起,他们也会。这道菜说不定还有考较我们的意思呢。”

    方渝不动声色,心里暗暗的问:“那咱们怎么应对?”

    味箸满不在乎的说到:“不急,有我在,你尽管放心。你先好好品尝一下,这道菜挺考验厨艺的,本来我还想过一段时间再教你。今天既然见到了,我就顺便来个现场教学,里面的一些技巧还可以用来制作川峡菜系里的一道顶尖绝活呢。”

    有了味箸的保证,方渝定下心,姿态悠然的舀起一勺汤汁,吹了吹,送入口中。

    清澈的汤汁顺着舌尖一路流淌,鲜、甜、香、醇,不同的味道如一幅绝妙的画卷般在味蕾上层层第现,慢慢展开。方渝没有急着将它咽下,而是抿在嘴里仔细品味。

    第一眼看到汤汁,方渝就知道这一定是特制的顶级清汤,开盖时的鲜香味比自己上次做的要甘醇得多,光是闻着味就能让人齿颊生津。

    等喝到嘴里,方渝才发现自己还是太小看这黄门的底蕴了。光一个鲜味,这勺汤里就变幻出不下五种的变化。

    方渝在那细细品味清汤的配方,身旁那两个黄门弟子又开始叽叽咕咕的说闲话了。

    矮壮的庄常远不屑的对高胖的马文秀哼哼道:“看见没,这小子刚才还挺嘚瑟的,现在傻眼了吧。三师叔的清汤在我们黄门都是一绝,雄踞一方的要员都不一定有口福,今天他能尝一口真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马文秀小声的回答:“人家身怀绝技,当然有资格狂啦。现在说不定就是在品味清汤的配方呢。”

    庄常远撇了方渝一眼,“配方?你开什么玩笑。如果尝两口就能还原配方,那还要拜师学艺干嘛,一家一家直接吃过去就成烹饪大师了。”

    “呵呵,说不定人家有‘神之舌’呢。”马文秀笑着调侃道。

    “我还镭射眼呢。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天才。他不过是从哪里学了两手三脚猫的功夫,就自以为了不起。要不是三师叔怕雷子基础不牢,不让他接触‘吊汤’的技巧,哪有这小子蹦跶的份。”

    “说的也是。”马文秀点点头,“顶级清汤的根底还在高汤上。不懂得熬制一流的高汤,就算是把汤扫的再清澈,也得不到顶级的清汤。”

    庄常远听了频频点头。“马师兄,你说的太对。之前我学做高汤的时候,师傅就说过,这清汤寡水的只是外象,懂得诀窍,多加练习总还是能学会的。可这熬制高汤的功夫才是一辈子的。什么时候我能把自己学的东西都融到一锅汤里的时候,就可以出师收徒了。”

    “哎,我师父也说过这样的话。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达到那个境界啊”不知不觉间两人聊着聊着开始歪楼了。

    两个家伙说话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就在方渝旁边站着,以方渝的耳力自然听得清楚,知道人家是故意的。

    方渝可没工夫和这两个二货一般见识。他慢慢的一口接一口品尝清汤的滋味,暗地里运转上古“五禽戏”的內练功夫,提升五感,在味箸的启发下,一点点还原这碗清汤的原料。

    (本章完)

第35章 一言不慎涨辈分() 
“鸡肉、猪大骨、干贝、火腿、大蒜、胡萝卜、甘蔗、胡椒。。。”方渝口里慢慢的念叨着,声音不大。

    但老者身边的中年人毕竟是一位功力深厚的练家子,这么近的距离自然听的真真切切。

    作为黄国荣大师的弟子,林茂洲在国内也已经是赫赫有名的特级厨师。如果不是情况特殊,以他的身份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专门给方渝做菜。

    今天一来是看在老友刘振强的面上;二来赵雷那天确实也有不对,他也不是不分曲直的人,多少要意思意思;三来也想提点提点这个小伙子,让他知道一下黄门的底蕴,免得他不知天高地厚,将来不好收场。

    所以,林茂洲才会破例亲自下厨做了这么一道汤菜,自觉已经是够重视方渝了。

    却没想到这个叫方渝的小伙子才喝了几口汤,竟然就一点一点把这汤的原料都说了出来。

    刚才庄常远和马文秀的话他也听见了,虽然对这两个生性刻薄的师侄他不太喜欢,但也觉得他们说的没错。自己这份熬制的高汤功夫可有不下二十年的火候了,那里是一个刚学厨艺没几天的小毛头能揣摩明白的。

    这份清汤各种材料的搭配十分巧妙,配比也是历经修改,最后经过精心烹饪已经是诸味交融,浑然一体。

    正常情况下,一般的厨师喝了,顶多能分辨出主料是小母鸡,再厉害些的可能会分辨出味道独特而浓郁的原料,比如火腿、干贝什么的,甚至顺带还能猜出有放大蒜。可这个小伙子居然连味道柔和的胡萝卜,以及只放了一小块的甘蔗都尝出来了。。。

    林茂洲暗自掐了自己一下,不是幻觉,可这不科学啊。

    林茂洲在那里暗自惊讶,方渝已经品尝完清汤把注意力转到碗中央那块褐色的不明物体上了。

    方渝用汤匙轻轻的点了点那块东西,表面光滑,微有弹性,有些像蒸蛋。

    难道是某种特殊的食材,方渝忍不住想到之前看的某部美食动画。这世界既然有味箸这东西出现,保不准也会有。。。

    “你想太多了。”味箸觉得这孩子已经快被自己玩坏了,居然脑洞都开到天际去了。

    方渝尝试着用汤匙切了一小块,放入嘴中。

    “恩。。。?”

    还没等方渝的牙齿捕捉到,那一小块东西就直接顺着舌头滑下了喉咙。

    那丝滑般的感受。。。

    方渝忙停下无限发散的思维,这东西真魔性。

    嫩、滑、香、软,口感好的不要不要的,配上鲜甜的清汤,一口就能让人沉浸其中放松身心。

    可惜刚才那一口是囫囵吞枣,还没真正尝出味来。方渝迫不及待的再舀了一勺,小心的用舌头和上颚将它压碎。

    光滑的表面破裂开来,一股与之前截然不同的浓香在舌尖爆发。

    那是和之前的清甜完全不同,却又奇妙融合的醇香。

    方渝搅动着舌头,一边努力让自己不被这迷人的香气迷醉,一边追寻着这香味的根源。

    这样令人沉迷的浓郁香味和厚重味道,应该是富含动物脂肪的食材。传承自祖先的基因决定了人类对于动物脂肪有着无比的热爱。

    动物身上香味浓郁,又口感如此细腻又是褐色的。。。十有七八是肝脏!

    鹅肝、鸭肝、猪肝,到底是哪一种?

    方渝在号称什么都能吃,什么都敢吃的五羊市生活了这么多年,除了少数稀有昂贵的食材,市面上大部分的食物他都品尝过。

    这块不明物体没有鹅肝和鸭肝的腥味,香味更像是猪肝,可口感却比最嫰的猪肝还要细滑,更像是蒸蛋,实在让人难以判断。

    等等,蒸蛋。。。方渝灵光一现,这是捣碎了加蛋清做的。

    “啪啪啪”味箸鼓掌声在方渝脑海里清晰的出现。

    “小渝子,没想到你还真能猜出。”味箸发出砸吧嘴的声音,颇为遗憾的说:“真不错,这段时间还真是长本事了啊,我本来还等着你求我呢。”

    方渝听了味箸的话,没有一丝得意,嘴里念叨着:“不对,还是不对。”

    站在旁边的庄常远和马文秀本来已经被方渝破解清汤配方的本事惊得目瞪口呆,现在听到方渝嘴里又念叨上了,汗毛都竖起来了。

    额滴神呐,这家伙该不会连肝膏的秘密都能发现吧。

    “不可能的,不可能的,不可能的。。。”两人不约而同的也念叨起来。

    中国有句老话叫“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

    有很多所谓的秘传说破了没什么特别,但却都是先人在一时灵光的基础上,不断积累、研究的产物。

    比如风水学里的洛书,口诀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画出来就是九宫图。

    九个数字以九星表示,分别是:一白贪狼、二黑巨门、三碧禄存、四绿文曲、五黄廉贞、六白武曲、七赤破军、八白左辅、九紫右弼。

    按“三元九运”的说法,地气以二十年为一运,一百八十年为一个小循环,共有九运,一星一运。

    看风水就要懂得用九宫图“运盘”,令星入中宫,其余八星按一定的规律变换位置,各星飞往各宫,这种规律就称为“飞星”。

    听起来很复杂,让人头都大了是吧。

    其实如果不用那个什么坑爹的九星忽悠人,直接还原回九个数字,这其实就是个九进制的数学游戏。擅长玩数独的同学只要弄清楚原理,基本都能玩的转,差别不过是用不用草稿纸。

    可是这里面的诀窍如果没人说,那你自己可劲折腾去,一辈子都不一定弄的明白。

    方渝真真算是悟性超群,竟然凭借着超乎常人的五感和敏锐的思维把这道神奇的汤菜给猜了七七八八。

    但最后那一点,也是决定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