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悍妇的古代生活-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拜祖宗,名字写入柳家族谱。

    小生子名字叫赵生,宝儿名字起做赵宝。

    袁知府的书信送到京城户部衙门,顾普看完袁知府的书信,诧异不已,没想到赵琛求娶的正妃家世不但清白,祖父一介清流,竟然还是礼部侍郎的亲侄女,怎么会流落民间,匪夷所思。

    顾普没有贸然上呈皇上,先去柳府拜访柳侍郎。

    柳文龙早料到顾普会来,也不惊讶,彼此客气,让进书房。

    顾普开门见山问:“柳大人,本官来是有一事核实。”

    柳文龙客气地道;“大人请讲。”

    “本官查实备选梁王妃的柳絮姑娘的家世,下面呈报柳絮姑娘是大人的亲侄女,本官有一事不解,为何之前没有查到柳家来历,柳絮姑娘竟跟大人如此至亲,为何流落民间?”

    柳文龙早想好说辞,如今认下三房,柳絮是他亲侄女,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当下道;“大人,是这么回事,家父亡故之后,三房乃庶出,有意思分家另过,不瞒大人说,不怕大人见笑,三房三弟乃家父小妾所生,闹着要分家,家母仁厚,就答应了,后来柳家三房搬去江南,开始还通书信,时间长了,不通消息,他们又频繁搬家,没有音讯,直到家母大寿日,三弟带着三房的人赶来京城祝寿,才得以见面。”

    柳文龙看顾普半信不疑,又解释道;“三弟出远门,留下几个孩子在家,对家里事不是很清楚,三弟回来,带这一家老小上京,亲人相认,这都十几年未见了。”

    顾普听柳文龙说的也找不出什么破绽,心想,家家都有难唱曲,有隐情人家不方便说,就知趣不问了,总之问明白,柳絮的身份不假,呈报皇上,交了差事。

    柳府多一房人,姑娘的排序变了,别的照旧,下人们议论几日,柳府恢复往日平静。

    这日,大太太高氏把柳絮叫到大房,对她道;“柳絮,你日后嫁给梁王,有些礼仪还是提早学一学,你大姐明年出嫁,我已给她请人来家中教授举止言行,我们柳家出去的姑娘,不能让人笑话,你明日跟你姐姐一块学规矩可好?”

    柳絮站起身,低身福了福,“柳絮谢大伯母关怀,柳絮一百个愿意。”

    柳絮跟柳明月一块跟着女先生学礼仪规矩。

    永熹帝接到顾普的奏折,看完,永熹帝高兴地拿着奏折,去太后的慈宁宫,给太后看,太后看了,喜欢道:“好,没想到柳絮姑娘是柳学士的亲孙女,虽然柳絮姑娘的父亲的是个白丁,但她伯父是当朝三品礼部侍郎,符合梁王妃条件。”

    永熹帝满意地道;“此女家世堪为琛儿的王妃,朕下旨意,召琛儿进京,张罗婚事,不过此女要母后、朕、皇后看过,再做定夺。”

    柳府接到圣旨,命柳絮即日进宫。

    柳絮跪地接旨谢恩,打发走了传旨太监,赵文龙私下里嘱咐柳絮道;“进宫见驾,万事小心谨慎,相机行事。”

    大太太高氏把柳絮叫了去,又嘱咐一番,“皇家选妃,有严格的一套程序,按照惯例验身,这一关若过了,方大功告成,大伯母有句话不知当不当问?”

    柳絮道;“大伯母像是柳絮的亲娘,大伯母有话尽管说。”

    高氏未说话,脸先红了,踌躇一下,小声问;“梁王没要了你吧?”

    柳絮羞涩,咬唇,摇摇头。

    高氏松了一口气,笑道;“大伯母就说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不会做糊涂事。”

第146章() 
柳府为大姑娘柳明月请的是一个宫里放出来的老嬷嬷,姓蔡,教授规矩极严苛,一丝不苟,柳絮三日后入宫,蔡嬷嬷这两日专门教柳絮宫里一些礼仪。

    蔡嬷嬷说话不疾不徐,吐字清晰,“现在学跪拜礼,行礼时,两膝着地,伸直腰及大腿,上身端直,前倾,双手伏地,以头碰地。”蔡嬷嬷在前面师范一次,柳絮跟着学,反复几次,蔡嬷嬷纠正她的姿势,直到做正确,方往下教。

    “现在学常礼,双手平措右手压左手,左手按在左胯骨上,双腿并拢屈膝,微低头。”蔡嬷嬷示范一遍,柳絮记住,跟着做。

    柳府的三位姑娘旁听,蔡嬷嬷让每人做一遍动作,挨个纠正,柳府的三位姑娘对宫里的礼仪熟悉,就是有的姿势不太规范。。

    蔡嬷嬷讲授了半日,宫中基本的礼节、坐姿、站姿等,让柳絮回去练习,柳絮从前在吴府和邵府都是跟着别人学,依葫芦画瓢,没人认真指导过她。

    高氏请蔡嬷嬷到房中,高氏关切地问;“二姑娘学得怎么样?二姑娘长在民间,宫里一些规矩和礼仪,嬷嬷细心教导。”

    蔡嬷嬷满意地道;“贵府里的二姑娘天资聪颖,学得极认真、刻苦,悟性很好,老身看王妃位非她莫属。

    高氏从公心和私心都极力扶助柳絮,柳絮若有个好结果,对柳府姑娘小爷将来是个助力。

    下晌,吃过午膳,柳絮在房中练习,玉钗和碧珠围在身旁侍候,时已入夏,天气炎热,柳府里的主子们都歇晌,柳絮一遍遍练习行跪拜礼,膝盖磕在青石地砖上生疼,柳絮咬牙忍住。

    玉钗看主子一头细汗,一旁拿绣帕为主子擦拭,碧珠手里拿着大蒲扇,用力给主子扇风,姑娘做事执着,谁劝也不听,来来回回起来又这会子跪下,玉钗数着都有三十六次了。

    次日,蔡嬷嬷教授新动作前,复习查考昨日学的礼仪,蔡嬷嬷先叫柳明月做一遍常礼,跪拜礼,柳明月仰头施施然上前,做了一遍,蔡嬷嬷点了一下头,算是过关了。

    接着柳明珠上前,演练一遍,蔡嬷嬷微微点点头,轮到柳明玉,柳明玉年岁小,有点胆怯,越是胆怯,动作生疏,做得生硬,不规范,蔡嬷嬷摇头,寒素着脸道:“回去下点功夫。”

    最后轮到柳絮,柳明珠抱着看笑话心态,心里寻思,我姊妹平常接触的都是官宦人家的夫人,小姐,礼数看熟了的,柳絮在民间长大,只怕没见个什么有钱人,能见到的也是乡下土财主,能懂得什么规矩,更别说宫廷礼仪。

    柳絮听蔡嬷嬷唤她,端端正正上前,一丝不苟细节做得极到位,姿势好看,柳絮起身,蔡嬷嬷露出微笑,朝三位姑娘道;“你们觉得今这堂课,谁完成得最好?”

    柳明月咬唇,垂头,红脸不肯吭声,柳明珠扭脸,一副不服气的模样,柳明玉小声道;“二姐姐做得最好。”说完,又瞄了大姑娘柳明月和二姑娘柳明珠一眼,怯怯地道;“大姐姐和二姐姐。”

    看柳明珠瞪着她,小声说了句,“也……好。”

    蔡嬷嬷扫了四个人一眼,“二姑娘做得最好,可见是下了一番真功夫。”

    “你们回去再多练练,不要学个皮毛,自以为都会了,离宫里的规矩差得远了。”

    上午授课,下午歇息。

    柳絮午膳草草吃了,闷在屋里不出去,琢磨蔡嬷嬷教授的宫里的规矩。

    黄昏时分,柳府门前,突然驶来几辆马车,柳府看门的家人,平常阅人无数,来柳府的都是达官显贵,撘一眼,便认出是王府的马车,不敢怠慢,跑去开大门,有人朝里回禀。

    柳侍郎刚下朝,进内宅跟夫人高氏刚说了几句话,官服都没换下,听下人一叠连声高喊,“梁王千岁到。”

    柳文龙惊诧,跟夫人互看看,一个箭步跨出门去,柳侍郎来到前院,就见几辆豪华马车停在前院,王府几个侍从,正从车上往下搬几口箱子,这时,梁王赵琛从车上下来。

    柳文龙紧走几步上前,跪拜,“微臣拜见梁王千岁,迎接来迟,望梁王千岁恕罪。”

    赵琛弯腰,亲自搀扶起来他,“柳侍郎是本王的长辈,不用大礼,本王来得有点唐突。”

    柳文龙惶恐,作揖,“微臣不敢,王爷屈尊降贵来微臣府上,是微臣阖府的荣幸。”

    毕恭毕敬把梁王让进前厅,梁王命把几口箱子送到后宅,对柳文龙道;“江南的特产,带些来,孝敬老太太,太太,给贵府上的姑娘小爷玩。”

    柳文龙行礼谢恩,“微臣带家母,贱内收下,谢王爷赏赐。”

    赵琛微笑道:“过不久,就都是一家人,柳侍郎何必拘谨。”

    柳文龙心中暗喜,梁王亲临柳府,不用说,为柳絮而来,看来梁王对柳絮极在乎的,连带对柳家的人都看重。

    柳老太太屋里,柳家大太太高氏、二太太马氏,几位姑娘和哥儿,都聚在上房。

    王府侍从抬着几口箱子下人进门,“回老太太,梁王千岁给孝敬老太太、太太的,都是江南特产玩意,给府里的哥儿姐儿玩。”

    柳老太太笑道:“如此说老身怯之不恭,谢王爷赏赐。”

    柳老太太满脸堆笑,忙吩咐人,“赏。”赏赐来人。

    几口箱子摆在老太太堂屋地中央,老太太命人打开,几口箱子盖齐齐打开,众人朝里一望,有两口箱子里装着江南织造的绫罗绸缎绣品,剩下的几口箱子里装的都是江南特产、饰品,玩物,柳府里的姑娘们新奇,这些玩意都是没见过的,头饰、手钏、戒指,团扇、绢花,样式新颖,工艺精湛,柳明珠摸着光滑的丝绸,爱不释手。

    柳老太太由大太太扶着,走到近前看,高兴地道;“这些绫罗绸缎,老身看着,比宫里的都还好,难怪就连宫里的嫔妃娘娘们,都穿江南丝绸,这些料子花色鲜亮,市面上花多少钱买不到的,尤其是这些绣品,都出自江南唐家,绣活手艺堪称一绝。”

    马氏望着柳絮笑道;“二侄女,你有福气,将来提携提携你三妹妹,你三妹妹的亲事你到时帮着张罗。”

    柳絮不好意思,婚事八字还没一撇,自己还没拜见太后和皇上、皇后,这一关不知能不能顺利,心里嗔怪赵琛太张扬,别婚事不成,弄得到时没法收场。

    老太太做主,把东西分给各房,各房得了东西,自是欢喜,对三房越发客气,开始瞧不起三房的主子下人,对三房刮目相看。

    柳絮进柳府,深宅大院里住着,赵琛想见一面反倒难了,不如在剪刀胡同说去抬腿就去,赵琛头一次登门,送了东西,便告辞走了。

    慈宁宫

    周太后居中上座,皇帝和郭皇后侧座相陪,赵琛站在一旁。

    宫门外,太监高喊:“柳学士之女觐见太后皇上皇后。”

    随着太监喊声,太后和皇上皇后、梁王的目光齐刷刷朝宫门口看去,只见殿门口一个妙龄女子缓步行来,这女子身穿月色苏绣纱衣,薄罗隐约透出海水蓝,腰系素白罗裙,肌肤欺霜赛雪,一双明眸若雪地里一股清泉,不染微尘,澄澈见底,又灵动异常。

    女子款步上前,端端正正行下礼去,声音如翠鸟娇啼婉转,“民女柳絮拜见皇上、太后娘娘、皇后娘娘,愿皇上、太后娘娘、皇后娘娘万福金安。”

    周太后身子不自觉前倾、永熹帝和郭皇后的目光盯着殿下飘然下拜的绝色出尘的女子,恍若炎炎夏日里、一股甘冽的感觉。

    赵琛深情地注视柳絮。

    周太后脱口称赞,连道两声,“好啊!好!平身。”柳絮身行不摇,稳稳地站起身,徐徐退过一旁。

    周太后叹息道;“看见柳絮姑娘,哀家觉得老了。”

    “母后怎么会老?母后当年艳冠后宫。”皇上奉承道。朝儿子瞅了一眼,满眼赞许,好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