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悍妇的古代生活-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者当机立断,太子优柔寡断,臣等早晚为太子所害。”

    赵泽脸红,这两个人仗着是自己恩师,处处管束自己。自己即便知道错了,他二人连点情面都不留,遂态度生硬地道:“两位恩师请回,本殿下知道怎么处置。”

    说罢,不理二人,独自走开,细一琢磨,二人说的不是没一点道理,急忙命人追赶三王。

    三队人马,分别从三路追赶,梁王封地江南,锦衣卫顺着南北运河沿途追赶,锦衣卫沿着运河岸马跑了几百里路,连梁王船的影子都没看见。

    赵琛夫妻走的是旱路,赵琛知道,太子赵泽一旦反应过来,便会拼死追杀,赵琛夫妻日夜兼程,马不停蹄,直到进了江南地界,才松口气,歇息休整,放缓行进速度。

    追赶梁王的人沿着水路没追上,折回沿着旱路追赶,梁王已跑出千里地,锦衣卫一直追到泾江边,赵琛早已度过泾江到属地了。

    锦衣卫头目不敢继续追赶,前面是梁王属地,梁王手下有兵将,锦衣卫寡不敌众,追下去送死,只好无功而返。

    睿王去梁王府,得知梁王没回王府,估计已出城,忙忙驾车出城,睿王怕太子赵泽追上来,出城不远,弃车改乘马,太子赵泽派出的人随后追赶,睿王坐骑乃千里驹汗血宝马,快如闪电,把后头追赶的人远远甩开,一路不敢懈怠,奔西北封地,太子赵泽的人随后追赶,进入西北地,睿王遇见小股的西北军,跟睿王会和,西北军素以作战勇猛著称,赵泽的人马刚一看见西北军的影子,望风而逃,逃回京城。

    四皇子简王险些被隔在城里,一路快马加鞭,疾驰直奔蜀中,四皇子简王封地蜀中,蜀中富庶,是个好地方,简王快到封地,简王属下带人前来接应,简王回过头,跟太子派来追赶的人对阵,蜀中多山,太子赵泽的人中了简王的埋伏,被打得狼狈逃回京师。

    永熹帝没有熬过当晚,天刚亮时,晏驾,太子秘不发丧,等到第三日,一切继位准备就绪,才对外公布皇帝驾崩。

    文武官员自乾清门进宫,到永熹帝灵柩前吊唁,行三跪九叩礼,朝臣们提高嗓门号啕大哭,声震苍天。

    嗣皇帝赵泽守灵。

    登极大典的准备工作就绪后,礼部尚书奏请太子赵泽即位。乾清宫正门垂帘,表示丧事暂停。赵泽殿中升座,各级官员行礼,礼毕,官员各就位,午门上鸣钟鼓,群臣行三跪九叩礼,群臣庆贺的表文进而不宣。

    赵泽颁布诏书,太后周氏上太皇太后、皇后郭氏,上太后尊号、徽号。

    赵泽得知三位王爷已逃回属地,暗自懊悔,派人前往各皇子封地,告知永熹帝晏驾,几个皇子无人去京城祭拜。

    永熹帝大殓后,赵泽借故大皇子宁王在父皇守灵期间享乐,将宁王拘禁,六皇子赵亮看势头不好,跑去已是太后的郭皇后宫中躲起来,不敢出来。

    赵泽登基,启用太子党的人,查太子倒霉时,落井下石之人,群臣当时迫于压力,纷纷上书皇帝请求严惩太子,一时间都如惊弓之鸟,人人自危。

    贾庸和严炳文再三督促皇上把几位封王的皇子骗来京城,从皇后宫中抓出六皇子赵亮,赵泽偏忙于挖掘他当时落魄时,打击他朝臣,不听恩师佳庸和严炳文的建议。

    贾庸和严炳文从御书房出来,摇头叹气,互相看看,无奈。

    赵泽登基后,见到贾庸和严炳文的面,这两个老臣便啰嗦个没完,赵泽索性躲着他们,避而不见。

    赵泽被这二人啰嗦多了,考虑把六皇子从郭太后宫里骗出来杀了,永绝后患,郭太后哪里始终都是他心腹大患,这两个老家伙说的,不是没有一点道理。

    赵泽正想法子把六皇子从郭皇后宫里弄出来,郭太后却对一向为敌的太子主动示好,送来四个美人服侍皇上,这四个美人能歌善舞,妖冶美艳,哄得赵泽神魂颠倒。

    新皇帝在后宫享乐,郭太后召弟弟郭威进宫,郭威道:“现在朝臣中有大半是太子落难时,为自保上折子严惩太子的,担心新皇帝打击报复,就算侥幸躲过,在新皇帝跟前留下污点,靠边站了。”

    “太子恩师贾庸和严炳文新皇有意疏远,他们的话,皇帝表面听,背后不按照他们的主意办,朝中形势对我们有利。”

    郭太后高兴地道:“那现在不动手等待何时?”

    郭威老谋深算,摇摇头,“现在还不是最好的时机,我着人上折子,新皇登基,后宫空虚,诏令各州府县选送秀女进京,这一折腾,皇帝对朝中政事无暇顾及,想不起对付六皇子,我们趁他不防备动手,有成功的胜算,到时推六皇子承继大统,顺应民意。”

    贾庸和严炳文力谏,让皇帝安抚朝臣,等新皇坐稳龙椅,再行选秀女入宫,如今天下未平,封王皇子手握兵权,虎视眈眈,宜先以国事为重,赵泽被这二人整日絮叨,早已烦了,凡是二人上的折子,扔在一边看也不看,不是劝诫自己保重龙体,反对选秀,就是劝自己给臣子个定心丸,赵泽本来是个呲牙必报之人,心胸度量狭窄,放过整自己的人,他也太宽厚仁慈了。

    朝堂中人心慌慌,皇帝被太后送的美人迷惑,贾庸和严炳文的话,皇帝充耳不闻,一气之下,贾庸和严炳文递了辞呈,告老还乡。

    皇帝很快批复,恩准,厚赏两位老臣,赵泽从此耳根清净了,兴出一法,鼓励朝臣互相检举,检举对自己不忠之人,隐藏在背后对付自己的朝臣,下手处置一批,大开杀戮,一时间砍头的砍头,下大牢的下了天牢。

    朝堂之上,血雨腥风,人人自危,今还好好的,明项上人头不保。

    江南一派安定,新皇登基,赵琛呈上贺表,太子再不堪也是父皇立的储君,继承皇位名正言顺。

    柳絮搬回王府后宅,从前住过的秋澜院,把小郡主接过去抚养,先皇已赐封号文月郡主。

    王妃陈氏的母家已豁免无罪,陈行之从天牢中放出来,家眷释放,陈行之得知女儿住在双元寺,派人来接回娘家,陈氏要回京城娘家,择日动身。

    文月郡主已一生日,陈氏回京城娘家,别无牵挂,惦记女儿,柳絮便抱着她,送陈氏到城外,让陈氏最后看一眼。

    陈氏紧紧地抱着女儿久久不愿意松开,直到陈府的下人催促道:“姑娘,时辰不早,该上路了。”

    陈氏抱着女儿跪下,“王妃,妾就要走了,妾跟郡主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见面,妾知道王妃心地纯良,今后王妃即是她母亲,交给王妃妾没有不放心的,妾把她托付给王妃,王妃把她养得这么好,妾感念王妃的恩德,以后日日在佛祖面前为王妃祈福。”

    柳絮赶紧搀扶她起来,“姐姐不用客套,姐姐有空就回王府看看,等郡主长大了,在京城挑个女婿,你母女就可以常见面了。”

    陈氏欣慰,“妾好好活着,等着这一日,王妃替妾跟王爷说一声,说妾给王爷叩头,夫妻一场,难得王爷在妾危难之时护持。”

    “放心,姐姐的话我会带到,王爷今本来想来送姐姐的,怕见面彼此伤心,嘱咐妹妹来送姐姐。”

    柳絮说着让玉钗拿过两件小衣裳,“这是郡主穿过的,姐姐留个念想。”陈氏接过,贴在胸口,恋恋不舍,随着陈府的家人上车。

    柳絮抱着文月郡主,抓住文月郡主的小手,朝陈氏车子挥手告别。

    陈氏转身从车窗子里朝后看,一直到看不见柳絮的身影。

    隆冬,是夜,皇宫里发生一场宫廷巨变,赵泽睡梦中被冲进宫的叛军从被窝里拖出来,叛军迅速控制内廷,逼赵泽写下退位诏书。

第161章() 
郭威联合一批朝臣,拥立六皇子赵亮为新皇,朝中这股势力都是反赵泽的,担心赵泽清算,索性拥立新皇,做新朝功臣。

    六皇子有郭太后支持,一干朝臣拥戴,顺利继位,发下诏书。

    六皇子赵亮继位后,按照郭威的意思把先皇赵泽囚禁宫掖。首先册封功臣,第一个册封的就是郭家,郭家十几个人升官进爵,郭威掌管内廷锦衣卫,郭威授意大封在叛乱中有功之臣,都是郭家亲信,赵亮懦弱,对郭威这个国舅言听计从,凡事必得郭威点头,方可施行。

    先皇赵泽不死,郭太后始终不能踏实,她担心赵泽翻案,赵泽的残余势力短时间不能完全铲除。

    郭太后又与其兄郭威密谋杀死先皇赵泽,把新皇帝叫来,把想法一说,赵亮直摇头,“二哥已囚禁宫掖,留他一条命,苟延馋喘,手足相残,被天下人诟病。”

    郭太后知道他性子懦弱,大事不能决断,就为此才拥立他为新皇,好让他乖乖地听从郭家的摆布。

    郭太后跟郭威使了个眼色,这话揭过不提。

    不久,郭威便背着皇帝,用一杯毒酒,要了赵泽的性命。紧接着又逼死了大皇子宁王,京城都在郭家掌控之中。

    朝中变故,并未影响江南,江南百姓安居乐业,这日,一个人来到梁王府,觐见梁王。

    柳絮听小路子说王爷会外客,问:“来的是什么人?”

    小路子道:“好像是远道来的。”又压低声道;“好像是从西北来的,睿王的人。”

    柳絮知道朝中动向,赵琛人在江南,朝中一举一动,自有人通风报信,柳絮隐忧,六皇子赵亮继位,背后操纵的是郭太后和郭威,郭威和郭太后可不是自大的赵泽,首先要除掉的就是几个成年封王的皇子。

    睿王派来的人走后,赵琛找欧阳先生和范先生商议,“睿王想三爷联合攻打京师,趁新皇刚登基,皇位没坐稳,起事,等郭后和郭威反过手来对付众皇子,皇子们处于被动。”

    欧阳先生道:“先下手为强,郭威老谋深算,不能等他出兵,对三个王爷各个击破,不联合势单力孤,孤立无援,无法跟朝廷军队抗衡。”

    范先生道:“路子是这个路子,不过具体怎么实施,还有待商榷,攻打京师,胜了,如何处理后事,哪位皇子承袭大统,如弄不好,又是一场混战。”

    赵琛沉思,“等看简王的动静,简王不会束手就擒,坐以待毙,定然同意攻打京师,到时商量个可行的办法。”

    不出二日,简王派人来,商榷共同讨伐之事。

    晚间,赵琛回房,柳絮听说简王派来谋士,商讨大事,夫妻躺在床上,心里装着事,睡不着,柳絮小声道:“睿王和简王准备出兵攻打京师吗?”

    暗中,赵琛听见柳絮声音里担忧,把手从被子上伸过去,抓住她的小手,“你放心,京师刚经历一场宫廷政变,突然袭击,打个措手不及,朝廷的军队,来不及调动,仓促应战,必然处于劣势,我这两年加紧操练江南的兵马,防着有这一日,军队粮草已齐备,整束待发,睿王坐镇西北,西北兵将常年驻守边关,骁勇善战,简王统领蜀中人马,蜀中富足,粮草不缺,简王又早对皇位有觊觎之心,早已厉兵秣马,就等发兵。”

    柳絮心想,皇家兄弟各个都留一手,关键时刻那个都不示弱。

    柳絮压低声音,怕门外的侍女太监听见,“先不说进京讨伐能否成功,我担心是事成后,皇位就一个,你们三个兄弟要怎么处置?”

    赵琛道:“四弟提出三分天下,各自退回原来封地,瓜分大周国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