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之魔法师-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忽然心中猛地想到,这兵荒马乱的年代,她们两个都是姿色出众的美貌女子,又是举目无亲,虽说吴琴儿武艺不凡,却毕竟是个女子,若碰到爱使蒙汗药的宵小贼子,岂不糟糕!想到这一层,周吕旺不禁大急,自己真是昏了头了,以为这是自己那个尚算人人奉公守法的年代么?其实即便是在现代,这种人渣还是有的。
  周吕旺额头唰唰地暴汗,叫道:“她们走了多久了?嫂嫂你怎么不拦着她们!万一她们在路上碰到采花贼那如何是好?”
  潘金莲听闻此言,神色才稍有缓和,道:“你也知道担心她们么?”
  周吕旺急道:“嫂嫂还有闲心责怪吕旺?若不快快将她们追回来,万一被歹人盯上。。。”话未说完,转身便要出去。
  潘金莲慢条斯理地道:“嫂嫂我已吩咐人去追她们了,你且放心,听我说几句。”
  周吕旺这才放心,潘金莲不过比自己大了五岁,正是青春洋溢,也难得她在武大死后恪守妇道,没有丝毫出轨之举,这与她在历史上广泛流传的不良名声有很大出入,尤其在现代,潘金莲一词就是与淫妇划上等号的,周吕旺尊敬她,这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初武大之死,自己也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的,一份尊敬,再加上一份愧疚,使得周吕旺不愿意,也不忍心违背她,情知她又要开始演讲了,又不好离开,只得恭敬道:“嫂嫂请说。”
第二百零二章 男风之好
   第二百零二章 男风之好
  “吕旺你今年有二十岁了吧!按理说早该成家立室了,前些时候忙碌,倒也不提,眼下梁山已定,不如趁早把这件大事办了,你看如何?”
  周吕旺尴尬一笑,若是自己还在现代,哪有二十岁就结婚的道理,这也太早了,心中不情愿,推搪道:“这个,梁山新定,百废待兴,况且操办这个婚事的话,所需开销太大,现在乃是非常时期,我看再等上几个月再说吧!”
  潘金莲皱起了眉头,这明显就是推脱了,自己拿他当亲弟弟一般,二十岁的人了,还不成家,她怎么不急?见他如此,不悦道:“吕旺,你说实话,是不是你看上了丁丁姑娘才不肯娶吴姑娘和静儿的?其实你大可不必这样,你把她们一块儿娶了便是!”
  周吕旺连连摆手,道:“非也非也,吕旺是很喜欢丁丁,但可不是那种男女之间的喜欢,吕旺将她当妹妹看待的,还有吴姑娘和袁姑娘,她们都是秀外慧中的好姑娘,可是我对她们没有那种感觉,而且,吕旺年纪尚小,婚姻大事还是将来再说吧!”
  潘金莲听得满头雾水,什么喜欢,什么感觉,这些可不懂了,这分明就是借口嘛!静儿温柔贤惠、相貌极美,身材娇小玲珑,如果这样的她不喜欢,那吴琴儿却是亭亭玉立、身材高挑,如花般容颜,连她也看不上?就算如此,他带回来的小姑娘丁丁,那可是倾国倾城,姿容无双的,她眼光再高,也不能跳出这三女啊?难道?潘金莲猛然一惊,难道他只好男风!吃这一惊,忽地想到王进伟和花荣,心下更是惊慌。
  只是这事可不好说出口,饶是她秉承着长兄如父、长嫂如母的态度,但毕竟一个女子和男子讨论这等事儿也是不妥的,犹豫了半晌,周吕旺和潘金莲都是无心再说下去,寒暄了几句便散去。
  周吕旺自去小黄山看那些百姓的施工去了,潘金莲却是平静不下来,茫然地在门口走了半天,不知如何,竟来到校场,这里聚集着不少新加入的梁山军士在练习箭术,而教导他们的正是花荣。
  人群中不时传来叫好之声,想来是花荣正在示范他那无双的箭术吧,潘金莲心中一动,走向人群,只见花荣气定神闲地弯弓射箭,姿态俊逸,衬上那张英俊的脸,简直就是连潘金莲也为之心动,更别提那些偷偷摸摸躲在边上窥探的大姑娘小丫头了,梁山军大多都来自嘉祥、东平和梁山三县百姓,这些士兵,就是这些百姓的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军民融洽,自然也不会禁止百姓观看兵士的训练了,相反,照周吕旺的意思,恨不得这里的每一个百姓都能文武兼备,个个能上得马背,拉得硬弩才好。
  国富民强,民强则国富,这是很有道理的,潘金莲望着兴奋的军士,心中却是想到周吕旺曾说过的这句话来。
  花荣演示完毕,开始一个个教导战士们正确的射箭姿势和要领。潘金莲这才走上前去,众军民见是主公的嫂嫂,都来亲切地打着招呼,潘金莲含笑还礼,径直走向花荣。
  花荣早瞧见她了,恭恭敬敬地行礼,道:“嫂嫂有何事吩咐?”
  潘金莲略一迟疑,道:“花将军,妾身打扰您练兵,实在抱歉,妾身想问将军几个问题,不知将军可有时间为妾身解惑?”
  “嫂嫂尽管问。”
  潘金莲四下一瞧,便道:“一会儿将军可有时间?”
  花荣微吃一惊,对这美艳四射的嫂嫂竟是手足无措,面红耳赤。支吾着道:“这个,属下,属下。。。”
  潘金莲见他窘迫,莞尔一笑,道:“将军怎么成了妾身的属下了?妾身实不敢当。”
  花荣更是羞惭,脸上好像新娘头上的红盖头,一红到底,偷眼瞅向众人,只见士兵们虽是不敢放肆而笑,但却也忍得颇为辛苦,花荣大窘。
  潘金莲也知自己身为一个女子,当众与男子说笑,确是不妥,面色一正,道:“将军请借一步说话,妾身只说几句便罢了。”
  花荣略一点头,跟着潘金莲走向一旁,此处人虽多,但距离最近的人也有十几步了,潘金莲站了住,向花荣道:“花将军,妾身冒昧,敢问将军青春几何?”
  花荣心头颤颤,其声亦颤颤,腼腆道:“花荣虚度二十七岁。”
  潘金莲略为讶异,见花荣白净脸膛,唇红齿白,眉飞入鬓,说不出的风流俊俏,怎么看都不超过二十岁,想不到竟比自己还大了两岁,也不知会羡煞多少女子呢!
  “妾身有件事要与将军商量。”潘金莲紧盯着花荣,“你那主公,已是二十有余了,年纪也不小了,但他总是不肯成家,妾身已说过他多次,袁姑娘和吴姑娘都是百里挑一的好姑娘,妾身想将他们撮合并对,只是他却说梁山百废待兴,不能为他耗费钱财,推辞了妾身,妾身见将军与吕旺交好,心想,或许将军能劝得了他吧?”
  花荣见潘金莲找他所为是此事,心头一宽,道:“主公爱民如子,连自己的亲事也要耽误,实是难得,嫂夫人请放心!花荣一定会好好劝主公的。”
  潘金莲见这花荣面上毫无异常神色,知道是自己多心了,什么男风,原来并非如此啊,潘金莲放下心来,向花荣道谢后离去。
  此时的周吕旺正在小黄山的路上,这沿途来来往往的人极多,很是热闹,因为聚集了大量的人,原先这里的飞禽走兽都被赶到凤凰山了,凤凰山也是梁山上唯一一处不准备迁移人口的地区,那里风景秀丽,可谓梁山诸峰最优美的地方,原本就是树木极多,后来周吕旺更是让丁丁直接在那里施放了一个大型自然系魔法,也不知是何缘故,凡是丁丁用自然系魔法召唤出来的植物,那些野兽更加愿意亲近,原本人们还要赶那些动物去凤凰山,后来,根本就不用赶了,那些野兽自己便寻了去,飞禽更是不用说了,凤凰山现下已成为梁山最具原始生态的自然风景区了。
  梁山扩建得很快,一路上到处都有着辛勤而忙碌的身影,修路、挖凿山体、运送木料、搬运石块。。。周吕旺一边不断地和人打着招呼,一边想起了曾经玩过的一个游戏——“城堡”。。。
第二百零三章 微服私游
   第二百零三章 微服私游
  是的,这就是我周吕旺的家园么?我周吕旺一手创建出来的乐土!不过没有这些淳朴的百姓们,这一切又怎么可能成为现实呢?
  这是周吕旺头一次来小黄山,原本以为自己不过是昏睡了十天而已,这里应该还是到处的地基吧,其实能有地基已经算是神速了,刚刚进入到小黄山,周吕旺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壮观的一片帐篷区,不过这里的人不多,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小孩,他们在忙碌地准备食物,煮开水,见了周吕旺,没人搭理他,这也不怪他们,周吕旺并不是所有人都认识的。
  周吕旺好奇地在帐篷区参观着,这些人虽然目前住的地方非常简陋,但看上去,人人都是一脸的兴奋与憧憬,这是一种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假若这时候有外人来到这里,那么他可以很清楚也很惊讶地发现,梁山的百姓脸上再没有过去的那种畏缩、麻木以及对现实社会的绝望。充斥在他们脸上的,是一种淡淡的不经意间洋溢出来的幸福,尽管他们的身上依然还是过去的那身衣裳。
  周吕旺很满意自己所看到的,和谐、宁静,如果有可能,他希望大宋所有的百姓都能象他们这样,生活在没有压迫的环境中,虽然他也知道这种理想的社会只是一个空想,但没有试过,又怎能知道!
  脚下的地面被修整过,很平整,不远处,飘来米粥的诱人香气,好一派温馨的农家景象。
  “喂!那个娃娃!”一个苍老的声音冲着周吕旺叫嚷了起来,周吕旺向声音的源头望去,是个粗衫老人,一脸愤愤然地指着自己。
  “你是谁家的娃娃?你没见大伙儿都去干活了么?你怎么还躲在家里偷懒!”
  周吕旺愕然,就算这老头儿不认识自己,那至少也该看看自己身上的衣裳吧,俗话说,看人必先看打扮,这老头儿白活这么一大把年纪了,不过他这话也是为了督促游手好闲的年轻人,不应该怪他,反应该高兴才是。
  又走近了些,老眼昏花的老头儿才发现眼前这人可不是什么普通的混混儿,一身青色儒衫映衬得堂堂仪表,老头儿知道这人或许是个大人物,忙道:“这位官人是?”
  周吕旺不愿报出名号惊了老人家,便含混道:“在下只是梁山军的一个小将,过来看看,老人家在这里住得还习惯么?”
  老头儿一听,居然是梁山的头领,惊慌之下,忙向周吕旺告罪,周吕旺笑道:“老人家何罪之有?是在下打扰了才是。”两人客套了一番,老头儿见他和气,也不害怕了,周吕旺问什么,他便答什么。
  原来,这老头儿叫做王阿枣,是第一批来梁山的,他是梁山县老王庄人,原来家中有半亩薄田,老王一家人便是靠着那点田艰辛度日,来到梁山后,便在小黄山安家落户了,虽然现在还不能住到正在修建的房舍,但是老王喜欢这里,到了梁山后,他再也不用担心有税吏来自己家中抢掠了,来的时候,正好家中也断炊了,老王一咬牙,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和儿媳,四个孙子往梁山来了,说来也是他们命大,在半路上,一家老小吃完了最后一点口粮,饿了半日,碰到同去梁山的人分了粮食给他们吃,才没有饿死。
  到了梁山泊岸边,老王一家身上已是身无分文,又误以为渡船要收钱财,为了不让家里人再挨饿,老头儿硬起头皮乞讨,被一队梁山军士发现,这些军士见他居然为了渡船乞讨,都是哈哈大笑,给了他们一大包吃食,告诉他们渡船都是梁山的,去梁山不收一文钱。老王一家这才来到梁山上安了家。
  周吕旺向在一旁玩耍的四个小童看去,这几个孩子,大的不到七八岁,小的才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