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扩张之路-第2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在袁世凯的命令下,李国筠作为柏文蔚的内应,在上海通电谴责严绍,并且邀请柏文蔚入皖。

    当时的南京到处都是饿着肚子的民军士兵,对他们来说有饭吃比什么都重要,这个时候有人愿意带着他们入皖吃肉,他们自然没有反对的可能,于是在柏文蔚的号召下,很快就有**万的民军向当涂的方向开进。

    而与柏文蔚的**万民军相比,严绍的那边兵力显得就有些可怜了。

    在当时的所有人看来,严绍的失败都是可以预见的,就连那些在舆论上支持严绍的人也是如此,毕竟双方的兵力对比相差实在是太大了,而且严绍的那些士兵也都是一些刚刚入伍的新兵,不像袁世凯的北洋军那样,都是究竟训练的精锐…

    只是慈湖河一战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

    先是柳光远的一个旅击溃了柏文蔚的一个师,接着就是在慈湖河大破柏文蔚的讨严军。

    讨严军的人大部分都是想要跟着吃肉的,现在肉没吃到,牙却被弄掉了好几颗,而且一个并不是很宽的慈湖河,似乎也没想象中的那么容易通过。

    在怀疑是否能够击败安徽**军的情况下,讨严军的军心开始动摇起来。

    而趁着这个机会,特事局的人却是趁机收买了讨严军内的许多高级军官,并在最后的决战当中使得他们对柏文蔚倒戈相向。

    最终柏文蔚死于乱军之中,徐宝山也是带着仅存的兵马仓皇逃回了扬州,并且为求自保与上海的李燮和联合起来,而南京方面,为了平息舆论上的压力,也推出了蒋作宾等几个替罪羊出来…

    至于李国筠…

    本来按照他与袁世凯的约定,他将会成为安徽的都督,按照他与柏文蔚的约定,他也会继续做自己副都督的位置,并且补一个肥缺部长,而不是像过去一样只是有一个虚名。

    谁想到就在李国筠打算从上海出发,到当涂替柏文蔚庆功,顺便领取他的封赏时,柏文蔚却失败了。

    柏文蔚失败了,他原本许诺给李国筠的东西自然也就没了。

    至于同盟会,这次同盟会损失了这么多,他们没找李国筠算账已经算不错了,能给他什么报酬?反正彼此双方都只是互相利用,他们可不觉得需要对柏文蔚负什么责…

    而袁世凯那边,也觉得李国筠没了什么用处,于是将他弃之不顾——————当然,袁世凯还是稍稍有些人情味的,至少在上海替他买下了一套别院,并且赠送了他一些银钱,让他至少可以在上海‘安度晚年’。

    然而对李国筠来说,作为原本的安徽副都督,如今却变成了这个样子,精神上的打击可想而知。

    何况对同盟会和袁世凯来说,他只是个没用的道具,但是对严绍和国社党的其他人来说,他却是叛徒…

    在被安徽军政府通缉后,他在安徽的产业也都被没收的一干二净,唯一让他庆幸的是,他在安徽的亲族并没有被骚扰,不过除了他的几个至亲外,为了能够在安徽更好的生活,那些亲族们还是与他划清了界限…

    又一次打击…

    这时从安徽又传出了特事局打算把他抓回安徽进行审判,甚至干脆直接暗杀掉的消息,李国筠不得不在租界里面小心翼翼的躲藏起来。到了如今,不要说租界了,就连这个宅院都已经很少踏出去一步了…

    而在这种环境下,李国筠可说是度日如年,本来还算是意气风发的一个人,现在也被折磨的憔悴不堪。

    在这么下去的话,就算严绍不派人收拾他,恐怕他也要自己先崩溃了。

    也因此,在见到那两个人的时候,李国筠的虽然有些警惕,但是心里却放松了下来,有种‘终于来了’的解脱感。

    只是看着李国筠的这个颓废样子,那两个人却是不停的叹气,因为他们不晓得眼前的这个人,是否还能如他们所想的那样发挥作用。

    如果不能的话…

    那他们这次可就算是白跑了一趟了…

    不过不敢怎么说,他们总是要亲自谈一谈的,毕竟有些事情只有在谈过以后才能有所结果。

    所以在低头沉吟了一下后,为首的那个人笑着问道。“怎么,斐君先生,不请我们先进去坐一坐?”

    见到两个人的样子,心里有些解脱的李国筠点了点头,人也有了些还在安徽时的样子。“也对,这的确不是待客之道,既然如此,两位请跟我进来吧…”说着等两个人进来后,又对那个青年道。“小安,记得把门关好…”

    “是,先生…”(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本站)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百八十四章 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 
“是,先生…”

    听到李国筠的话,在那两个人走进院落后,小安连忙把大门关上。

    或许是因为就连李国筠这个主人都不怎么在意的关系,大门已经十分破旧,就连上面的漆也是掉了一块又一块,在把门关上后,更是传来了嘎吱嘎吱的声音,让人不由自主的皱起眉来。

    另一边,朝两个人抬了抬手,李国筠也把他们迎进了客厅里。

    自从柏文蔚失败后,为了免遭严绍的‘毒手’李国筠一直过的是深居简出的生活,而且因为失去了大部分经济来源的关系,所以客厅里面的装饰什么的难免有些残破,和他还在安徽时相比,不要说是做都督的那段时间了,就算是往日里也是天壤之别。

    不过或许是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李国筠到是没怎么在意,只是示意他们坐下,然后才开口问道。

    “请问,你们是?”

    听到李国筠这么问,为首的一个人笑了笑道。“我们是国民党的人…”

    “什么?”听到两人的身份,李国筠的脸色顿时一变。

    不只是他,就连旁边正打算给几个人端茶的小安也是如此。

    只是这个时候他的脸上已经没有什么警惕了,有的仅仅只是恼怒而已。

    对于跟随李国筠多年的小安来说,他到是不懂得当初究竟是袁世凯还是别的什么,他只知道他的先生是和同盟会合作的。结果柏文蔚失败后,同盟会的人不断没有伸出一点援手,把李国筠弃之不顾,甚至还曾经说要追究李国筠的责任,这叫小安如何不愤怒。

    另一边,李国筠的脸色也难看起来。

    虽说那次的事情不能全怪同盟会,但是作为损失最惨重的人,让他完全忘怀也是不可能的。事实上他过去的淡然,也只不过是一种麻醉自己的做法而已。

    如果他真的能把什么都放下的话,他也就不会这么憔悴了…

    “国民党,你们来找我能有什么事?!”

    这么说的时候,李国筠的声音里充满了愤怒。

    见到李国筠气成这个样子,那两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一丝无奈。

    虽说李国筠的样子变得精神了许多,在他们看来的确是一件好事,但是现在看李国筠的这个样子,似乎也不太像是会和他们合作。

    不过在来之前,两人已经多多少少预想到了这种情况,所以到也没有放弃,只是示意李国筠先稍微平息下怒火,然后为首那个面貌普通的人才开口道。“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卫,卫昭,是国民党东京总部的人…”

    有了卫昭开口,另一个人也自我介绍道。“我也介绍一下,我姓洪,洪固,和卫昭一样也是东京总部的人…”

    “我们这次来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够得到斐君先生您的协助…”

    “协助?”听到两个人的话,李国筠稍稍愣了下。“协助什么?”

    “当然是…”卫昭的脸上露出诡秘的笑容。“解决掉那个严绍了…”

    ————————————————————

    慈湖河一战,国民党可说是惨败,不但损失惨重,在声望上也是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反观安徽那边,严绍抓捕官绅的行动固然受到了一定的质疑,但更多的人却只会鼓掌叫好,因为那些官绅的恶行并不只是安徽的特例,确切的说在南方光复的各省都有这种情况发生,就只有局势较为稳固的北方才算比较安定。

    再加上国民党内虽然有不少都是有钱人家,但也有不少是**青年,所以其实在国民党内对严绍的行为也是分为两派,一派是赞同的,另一派自然就是反对…

    然而不管怎么说,既然都已经失败了,废话说的再多也没用。

    而且在损失了大量兵马和声望后,国民党也开始考虑其该如何恢复失去的名声——————国民党之所以能够在国内与北洋抗争,除了手中的实力外,还有一点就是他们过去积累下来的声望。

    只是因为陶成章被杀的事情,国民党的声望已经是严重受损,再加上柏文蔚的事情,国民党的声望已经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谷。

    反观严绍这边,严绍的名声本来就极好,这次柏文蔚的事情,他也算是站在受害者的位置上——————尽管事后他可说是大获全胜。

    本来如果这样也就算了,偏巧又发生了一个外蒙的事情。

    最初的时候,见安徽方面以为严绍是想要为难一下北洋,所以才会发个电报要求北洋做出中央政府应该做的事,也就是出兵外蒙平叛。

    一方面是想让袁世凯这个老对头难堪一下,另一方面也想让严绍与袁世凯对立,所以在舆论上,国民党站在了严绍这边,要求袁世凯出兵解决外蒙问题——————到也不都是为了让袁世凯难堪,毕竟不管怎么说国民党的组成都是中国人,国家有难他们怎么可能坐视不管,再加上和他们关系友好的日本人…

    只是国民党怎么也没想到,本来他们以为严绍是想让袁世凯难堪一下,所以才会发的那封电报,结果在国民党附和没多久后,严绍居然又发了一份电报,声称安徽军政府愿意解决北洋平叛期间的全部费用。

    也是因为这件事,国社党不但与北洋进入了蜜月期,而且也因为这次的联合在舆论上获得了极大的支持。

    换句话说…

    在过去的一系列事情当中,国民党可以说是输的一塌糊涂,好处基本上都是被严绍与袁世凯捞走了,这叫国民党如何能忍受。

    只是形势比人强,以国民党的能力,别说南下北上了,就连南京那十多万民军都应对不了。最终无奈之下,国民党的人也只能是让严绍和袁世凯做了主角,自己则只退居幕后,看着这两个人在那里表演…

    当然,如果只是这样的话,那么事情最后的发展估计就如严绍所预料的样子,只要等到他想要的契机,那么剩下的事情也就简单易懂了。

    直接一路往北推,就是这么简单…

    北洋虽然精锐,但是在机枪大炮面前也一样是无用的——————当然,也要有足够的训练才行,不然一群新兵什么的,只能做运输大队长,这也是为什么严绍让他们进行了大半年的训练。

    按照那些从发过来的教官的说法,在经过了大半年近乎于折磨的训练后,国社军的质量已经接近欧洲二流部队的水准了,所欠缺的只是实战经验,而近卫团与原本就实力最强的第一师,则是已经达到了二流水准的地步…

    九个师的兵力,再加上省内已经普及的预备役制度,接下来真的如严绍所想的那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