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扩张之路-第3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指挥部里,萧永言和洛闻英还在谈着这件事。

    而在这个时候,南昌陷落和李烈钧身死的消息也已经被传了出去。

    自然,跟着一起传出去的还有赣军第二师,全体向安徽军政府投诚的消息。

    南昌陷落、李烈钧身死,再加上已经投诚的赣军二师,现在江西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彻底落入严绍手里了,整个江西也再无任何人能够反抗严绍。

    与此同时,在得知这一消息后袁世凯也彻底和严绍撕破了脸皮,先是任命了新的江西都督,紧接着又要求严绍立刻退出江西,不然的话,他就要行使中央政府应有的职责…(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本站)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三百一十五章 开始() 
4月15日,随着南昌战事的终结,以及赣军残部的投诚,整个江西基本上已经没有任何敢于反对国社党的力量。

    至此,这场维持了近半个月的战事彻底结束,江西也算是被纳入了国社党的统治之下。

    也不奇怪,从辛亥**江西光复至今也不过才一年多的时间而已,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李烈钧根本就没有能力控制住整个江西,地方上的官绅只是明面上尊其为江西都督,实际上做的则是阳奉阴违的事情。

    先如今国社党进来了,他们自然没必要为李烈钧拼命。

    自然,他们也没理由为严绍卖命,而且因为当初严绍在安徽清洗不良官绅的关系,江西地方上的官绅对国社党也有很大的抵触,只可惜他们手里的实力根本不足以抗衡严绍,所以就算见到有国社军进驻也只能默默忍受。

    不过现阶段,严绍首先要对付的就是北洋与广东的陈炯明,所以暂时也不愿意和他们发生冲突。

    而且也是托了这次的福,在占据了江西后,严绍身上的一个隐患也跟着被减除掉了,那就是他外省人的身份。

    ————————————————————

    虽然严绍给安徽带来的变化很大,但是在不少安徽人的心里一直都有着一个疙瘩,那就是严绍是个外省人——————在这个乡土情结严重,且严重排外的年代,这件事可不是开玩笑的。

    在这年月,能以外省人坐稳都督一职的人可没几个,剩下的要么就是如杨荩诚一样被撵走了,要么就是变成了傀儡,除了一个都督的位置外剩下什么也没有,而且随时都有可能会被人撵出去。

    严绍要不是在安徽多年,给安徽带来了极大的变化,怕也会变成这个样子。

    现在严绍虽然在安徽做的很稳当,但是在普通百姓或士绅,甚至是军政府内一些官员的心里,他这个外省人的身份依旧是个疙瘩。而这个时候占据了江西,对于这个情况就变成了一个很好的缓解。

    这是一种十分古怪的心理,如果只有自己这里是被外省人统治,而别的地方都是本省人做都督的话,那前者的心理肯定会觉得不舒服。

    但是,如果这个人同时又统治另一个省份,而且他同样也不是那个省的人的话,那么对前者来说他就会有种‘并不只是我这样,别人也和我一样’的感觉,心里也就变得舒服多了。

    很古怪,但也很实际。

    从某种角度上讲,这也算是稳定了严绍在安徽的统治。

    虽然,现在严绍根本就用不上这点,因为只要他能击败袁世凯,被他统治的地方将会变得要多少有多少。反过来,如果他失败了,那恐怕就连安徽都督的位置都保不住,谈的再多也没用。

    这个世界是很现实的…

    ————————————————————

    随着国社军占领江西,国社党统治的势力范围从安徽一省扩展到安徽和江西两个省差不多4000万人口,北洋政府对国社党的警告也变得越来越严厉。

    先是任命了一个江西都督出来,紧接着又是要求国社军必须在一个星期内撤出江西,不然北洋政府将会履行中央政府的职责。

    紧跟着这份电文一起出来的,还有北洋政府的动员令。

    或许是因为有了善后大借款,再加上英国政府在背后支持的关系,这次袁世凯的底气十分的足,动员了八个师外加一个武卫前军共十多万人的兵力。

    如此庞大的兵力,完全可以碾压除国社党在外国内任何一个势力。这也是为什么在二次**当中,国民党会显得那么不堪的一个原因。

    不止是在质上面,就算是在国民党最引以为傲的量上,二次**时的国民党和北洋相比也是远远不如的。

    另一方面,对国社党与北洋进行冲突这件事,其他军阀则是乐于成见的。

    就像杨士琦说的一样,虽然现在国社党正在痛殴国民党,但他们并不是很担心。因为国社党和国民党之间的恩怨他们很清楚,这次严绍会出兵江西也是因为先遭到了国民党的刺杀,如果不进行一番报复反而奇怪。

    不过这样并不代表他们对严绍就不警惕,确切的说,他们对任何能威胁到他们土皇帝地位的人都是警惕的。这个人既是严绍也是袁世凯,甚至还包括了远在东京的孙中山——————国民党的人遍布全国,可是架空了不少位都督。

    对各省的军阀们来说,国社党与北洋之间的战事怕已经不可避免。如果说国社党被击垮,那么在国内还能阻挡北洋的势力恐怕就再也没有了。所以他们还是希望严绍不要失败的,这样他们土皇帝的位置也就可以多坐几年。

    但是他们也不希望严绍获胜,对他们来说最好的结果怕就是严绍与袁世凯拼个两败俱伤,双方谁都没法对他们下手,那才是最好的。

    而从江西的战事来看,就算最后袁世凯能击败严绍,怕也是惨胜…

    “其实坐到我们这个位置也很不容易啊…”

    站在福建都督府里,看着手底下的人刚刚送过来的报纸,孙道仁常常的叹了口气。

    上面大多都是舆论上希望双方保持克制,还有就是希望国社军能从江西退出去的言论。大致上都是这一类,当然,也有一些是谴责严绍随意动武的。

    作为福建都督,孙道仁自然也掺和了一下。

    不过至多也就是随大流,让大家保持克制,仅此而已。

    也就是在孙道仁还在那里叹气的时候,外面突然走进来了一个下人。“都督,许师长来了…”低下头,那个下人有些无奈的苦笑了一下。

    “又来了?”听到是许崇智来了,孙道仁微微皱了皱眉。

    自从江西的战事发生后,这个许崇智就一直都往他这里跑,希望能够得到他的支持——————没办法,部队的确是掌握在他手里,可谁叫他没财政呢。

    就算他能直接指挥部队,没有财政的支持,也是连动弹一下都没可能。

    所以最近这些日子许崇智几乎天天都要来打扰孙道仁一番,弄得孙道仁也有些头疼。

    “就说我出去了,不见…”在原地转了两下,孙道仁抬头道。

    忍了这么长时间,他也觉得忍的够久了。

    “是…”轻点了下头,下人没有再说些什么,而是转身从房间里离开。

    几分钟后,已经在客厅等候的许崇智等人从下人口中得知了这个情况,虽说下人脸上一脸歉意,但跟着许崇智那些人的脸上依旧充满了怒色。

    “师长…”手扶在腰上,其中一个军官怒气冲冲的道。

    只要许崇智点头,怕他今天就要血洗这个都督府了。

    不止是他,就连其他的军官也大多如此。

    然而在低头想了想后,许崇智却缓缓的摇了摇头。

    虽然他很想把许崇智给收拾了,但是他不能,现在国民党已经因为前些日子刺杀的事情处在风口浪尖之上,弄得国民党在这件事上变得很被动。

    现在舆论会谴责安徽,也是因为安徽借口这件事对江西动手,实际上上对国民党动不动就用暗杀这种手段其实是很反感的。

    如果他真的动手把孙道仁收拾掉了,舆论上恐怕对福建就更不利了。

    “师长!”见许崇智似乎是想要忍气吞声,身旁的那些军官顿时激动起来。

    然而许崇智却只是摇着头对他们道。“走吧。”说完又对那个下人道。“既然孙都督不在家,那我们改日再来…”

    说着就领着部下离开了都督府,而在得知许崇智已经离开的消息后孙道仁也是松了口气。刚才他也只是因为被烦的太厉害,所以才会那么说,实际上等到下人离开后他就已经开始担心起来。

    好在事情和他所料的差不多,不过…

    “怕是要先做些准备才行了…”

    ——————————————————————

    虽然北洋已经发出了警告,但实际上严绍等人对这种警告根本就是不屑一顾。所以在接到警告后安徽军政府也只是回了一个‘江西混乱,身为临省有责任协助江西局势稳定’的话,至于究竟要协助多久,这个却没说。

    从某种角度上讲,这也算是对北洋最后通牒的一个回应。

    在接到回应的那一刻,在袁世凯的命令下北洋的八个师,再加上张勋的辫子军开始在河南和山东两个方向集结,而在安徽北部的宿州,除了原本驻守在宿州的国社军外,严绍又从后方抽调了两个师,使得国社军在宿州的部队达到了五个师近八万人。

    虽然舆论上对这种态势一片哀叹,但实际上地方上的实力派们却都是一副围观的态势,这里面自然也包括了朱瑞、黎元洪等人。

    如果不是没人组织的话,怕是都有人要为这场战事的胜负开个赌局了。

    没错,北洋的确厉害,但国社军也不是吃素的,九个步兵师加起来也有十多万人。何况从江西的战事就可以看的出来,国社军的战斗力未必会比北洋弱上几分。

    “你们说说吧,这场仗究竟该怎么打…”

    在山东、河南与安徽的交界处,用望远镜看着对面的国社军,这次领兵的冯国璋回头看了眼自己的部下们问道。

    北洋三杰里面,冯国璋无疑是最会领兵的一个,这次的战事又事关北洋的命运,会让他出马也就不奇怪了。

    这次北洋共动用了八个师,外加一个张勋的辫子军。

    其中最能打的,同时也是最让冯国璋重视的自然就是出身北洋老底子的第二师、第五师和第六师。

    第二师的师长是王占元,五师的师长是靳云鹏,还有一个第六师,师长是李纯。

    此时听到冯国璋问话,王占元第一个站出来道。

    “司令,安徽那些国社军都是些新军,虽然据说是由法国人训练出来的,但是时间不过才1年,在战斗力上肯定不如咱们的北洋老底子,不过…”想了想后,王占元继续道。“从慈湖河还有九江、南昌的战事可以看的出来,国社军本事还是有一些的,尤其是机枪,这个更是我们必须要重视的,从陆建章那里得到的消息,国社军几乎每个师都装备了几百挺机枪,这次国社军集结了五个师,怕是有三千多挺,打汉阳、汉口的时候机枪的威力咱们也是知道了,如果真的正面发起冲锋的话,暂且不提咱们能不能冲散那些国社军,自身的伤亡恐怕也不会少了…”

    暂且不提王占元为人的秉性如何,当初的阳夏保卫战他也是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