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扩张之路-第5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况这笔钱,还是他早就准备好了的。

    当初雨石政府向国社政府提供了大笔的贷款,规模之大达到了一亿英镑,既然是一亿英镑的贷款,那么每年国社政府要还的本息当然也不会少,而这次严绍拿来办义务教育的钱,就是从今年国社政府归还给严绍的本息中抽出来的。

    其实严绍最开始的时候还打算把所有的钱都拿来办教育呢,只可惜以中国目前的情况,就算他拿再多的钱也没用,因为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老师,所以只能一步一步的来,比如说先把城市的弄好,然后是乡镇,最后是农村…

    这么一步一步来,虽然花的钱也不少,但是和一次到位相比就少的可怜了。

    至于所谓的六年义务教育,其实严绍也曾经想过来个九年义务教育,只可惜还是教师的问题。单是小学教师的人选,就已经足够让教育部的那帮家伙头疼的了,如果再来一个初中部的话,估计他们连自杀的心都有了,所以也只能一步一步的来,先把六年义务教育办好再说,至于九年义务教育…

    估计等这六年义务教育的第一批成果出来的时候,也就可以上马九年义务教育了。

    ————————————————————

    拿出这么多的钱来办教育,当然要告诉给所有人知道才行,因为这也是一种提高严绍声望的办法,再加上所有人都清楚严绍的钱来的干净,所以也不必担心会有人嫉妒。

    至于伊莱诺她们,对严绍的这种举措也很支持,毕竟如今的中国对她们来说就是她们的第二祖国,虽然没有第一个祖国那么亲近,但除此之外,却已经是最亲的一个了…

    于是很快,雨石集团掏出三千万来办教育的事情,便传遍了全国,甚至是全世界…

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谈() 
日本东京,许多行人正走到干净的街道上,一些孩童欢快的跑着,玩着他们怎么也玩不厌的追逐游戏,而他们的大人则是在后面看着,或是一脸笑容的看着,或是略微带些忧虑,生怕孩子跑的太快会摔在地上——————这种只有七八岁或者是更大一些的孩子,正处于一个怎么跑也跑不累的年纪,然而也正因为这样,所以这些孩子的平衡能力通常都不怎么样,稍有不慎,恐怕就会摔在地上,也难怪他们的家长会显得有些担心。

    不过担心的也只是他们而已,至少那些穿着和服撒丫子跑的孩子们,并不是很担心,一旁路过的成年人见到这一幕,脸上也露出了会心的笑容,就好象见到了自己年少时的模样似的…

    一些成年人即便是被小孩子撞到了身体也没怎么在意,反而是面带笑容的扶住他们的身子,然后笑着看着他们远远跑开。

    “年轻真好啊…”

    看着越跑越远的孩子,其中一人笑着道,露出了隐藏着的雪白牙齿。

    “是啊…”听到同伴的话,另一个人也笑了起来,显然是怀念起自己小时候的样子。那个时候虽然每天都有课要上,更有写不完的作业要做,但的确是一个让人愉快的时光。

    不只是他们,其他的一些成年人也在那里感慨着。

    如果单看这些的话,恐怕任谁也想不到就在不久之前,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波及了小半个日本的巨大骚乱。

    在山东战役失败的消息传回日本后,包括东京在内的许多城市都发生了骚乱,其中尤以东京的骚乱规模最大。对那些缩衣节食供养军队,希望军队能给他们带来荣耀与利益的普通日本人来说。这种失败几乎是不可饶恕的。

    一些激进分子宣扬着报复甚至是扩大战争规模,还有许多人则是将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大隈内阁身上。认为是他们软弱的听从了列强的要求,将战争限制在山东境内,所以才会让‘皇军’遭遇失败…

    认真地讲,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毕竟如果不是大隈重信听从了列强的要求,把战争限制在山东境内的话,宫让那帮潜艇军官也不可能在龙口湾偷袭成功。

    而以当时中国海军的实力。显然也绝对不是龙口湾一役前日本海军的对手。

    如果海军的损失没有那么大,即便陆上打的再怎么惨,日本也不算是输的太彻底。而有庞大海军作为靠山,陆上的那几万陆军也可以安然的撤回本土。

    但事情也不能全怪在大隈重信身上,毕竟任谁也想不到潜艇的袭击能力居然这么强。只是一天的功夫,就可以将一支实力位居世界前五位的海军重创…

    如果大隈重信知道会有这么一个后果的话,就算列强再怎么言辞要求,他也不可能限制海军的作战范围。

    骚乱足足持续了半个多月的时间,而这场骚乱的最终结果就是原首相大隈重信及其内阁的下台。为了自身的安全问题。大隈重信和他的亲信们甚至躲到了深山里去,也难怪他们会这样,因为战败的关系,可是有不少的激进分子扬言要取他们的脑袋。

    虽说大隈重信这些政治家几乎都属于老谋深算的那一类,但对自己的性命还是比较爱惜的。所以在交位之后,就跑到了深山里面打算暂时躲避一下风头。

    而取代大隈重信的。就是山县有朋的高足,近代日本最有名的政治家之一,桂太郎。

    作为长州藩出身。同时也是陆军第一长老山县有朋的掌门弟子,在山县有朋隐退后的代言人,许多人都以为他会和他的老师一样,属于激进派,可实际上…

    自从桂太郎上台后,虽然颁布了多项措施,帮助陆军和海军恢复实力,但是对军部要求的扩军,桂太郎却迟迟没有同意,这也引起了不少人的不满。

    不过桂太郎有山县有朋这么一个陆军第一人的支持。所以到也不必担心这种事情…

    反倒是在置后,桂太郎宣布了许多措施,强制性的平息了骚乱。使得那些原本混乱不堪的城市得以重新恢复原有的平静。

    到了现在,恐怕也只有被埋在积雪下面,残破不堪的街道,还有一些尚未修复的店铺、路灯、墙壁能够证实,在不久之前曾经发生过些什么。

    然而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可是这些行走在街道上的行人却并没有忘记曾经发生过的事情,还有,这件事情究竟是因为什么而发生的…

    ————————————————————

    山县有朋的宅邸内,山县有朋正一边饮着茶,一边静静的聆听着桂太郎的叙述…

    “………目前中国政府已经拨款一千万,决定先在中国的各个主要城市及县城推广义务教育,严绍所拥有的雨石集团也捐款三千万,以示对此的支持,另外根据黑龙会从中国得到的情报,未来三到五年内,中国政府有可能会将义务教育的规模扩大到各个城市周围的乡镇,之

    后就是那些乡镇周围的村庄…”

    “这么说,中国人也开始推广义务教育了?”

    睁开眼睛,山县有朋将茶杯放在手心,然后看向桂太郎。

    “没错。”桂太郎点头道。“去年严绍所拥有的雨石银行曾经向国社政府贷款一亿英镑,今年因为欧战的关系,国社政府的财政收入要比预期的高出很多,所以十分顺利的就归还了雨石银行应该归还的本息,而严绍就是用这部分的支出,从其中拿出一部分来支持义务教育…”

    “六年义务教育…”山县有朋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看来那些中国人也清楚教育的重要性啊…”说到这里,山县有朋看向了桂太郎。“说起来,我国的教育情况现在如何了?”

    虽说被称作是幕后掌控日本的人物,但山县有朋毕竟也已经有好几十岁了,精力上无法和过去相比。自然不可能像年轻时那样面面俱到,对如今国内的情况,重要一些的还没什么,次要一些的就不是很清楚了,这也是精力不足的关系。

    “自从三十三年,皇国推行义务教育以来,小学入学率已经达到了95。按照文部的统计,再过三到五年,应该可以将入学率提高到99。。。”

    桂太郎并没有承诺什么100,因为这是根本不可能达到的数字。

    理论上讲,只有每个人都入学,才能称作是100。但是不要说在这个时代,即便是后世也不敢保证一个国家可以把每个学生都送入学校,所以桂太郎只敢说99个数字,至于100?糊弄下小朋友就好。糊弄眼前这个人?还是不必了吧…

    不过就算是这样,95和99,这依旧是一个很惊人的数字。

    这点只要想想在辛亥革命之前,中国的识字率甚至还不到二十分之一就可以想象。

    历史上的日本,就是在1920年达到的小学99的入学率。虽然理论上说这并不是很彻底,但从实际角度考虑的话。所谓的99其实已经算是100了,何况还要考虑一下许多因为特殊情况而无法入学的孩子,尽管谁也不清楚自啊这个时代。这部分人是否会被算进去…

    套用一句话来讲,那就是‘不是百分百,胜似百分百’…

    与之相比,中国虽然在许多方面已经有了超越,但是在教育方面和日本的差距却是巨大的。毕竟日本已经基本完成了义务教育,而中国呢?还在执行着所谓的三步走计划,而且就连第一步都没能完成。

    不过日本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其实也不是一日之功。

    早在1871年明治政府推行‘废藩置县’,并且包了中央政府对全国的统治后,便设立了文部省。负责管理全国的文化教育事业。

    文部省成立后,即着手改革学校制度。1872 年颁布 《学制》令,开始教育改革的试验。《学制》由学区、学校、教员、学生和考试、学费等五个部分组成。《学制》决定把全国分为8个大学区。 每个大学区设 1所大学和32个中学区,每个中学区分成210个小学区,计划在全国设立53760所小学。由此可以看的出来,日本政府对教育的重视。

    不过实际上初期的时候,这部分执行的并不顺利,因为当时日本的财政很紧张,执行的并不是义务教育,人民不满征收过重的教育税和学费,到处发生捣毁学校事件,《学制》的改革计划并未全部实现。

    话虽如此,但这一部分还是替未来奠定了基础,从 1873年到1878年小学校数和学生人数都增加了 2倍多,适龄儿童入学率由28。1上升到41。2,这算是一个比较了不起的成就。

    后来在1879年,日本政府又废除了《学制》,颁布《教育令》。《教育令》是第二次建立国民教育制度的尝试,其特点是中央政府放宽对地方教育事业的官僚式控制,把教育管理权下放给地方,由各地民众选出学务委员会来管理学校,儿童接受小学普通教育的时限缩短为 16 个月,与之前过于僵硬的模式相比,也算是一种进步。

    不过后来为了维护天皇制国家主义的国体;向日本人民灌输“忠君爱国”的国家主义思想。1890年用天皇诏敕的名义颁布了以儒家忠孝仁爱为教育的中心内容,又掺杂了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伦理道德的《教育敕语》。

    至于义务教育,则是在1900年才推行的。在1900年日本政府颁布了《小学校修改令》,确定实施 4年的义务教育制,进一步推动了普及小学教育。等到了1902年,日本的小学入学率达到了90的地步,到1907年时,日本政府又将这个时间延长到了6年,与严绍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