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马行空四部曲-第4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支持长期战争的物资消耗,史禄决定派遣士兵,开凿连接湘江与漓江之间的运河,后世称为灵渠,使中原和五岭以北地区之兵员和粮草,能通过水运进入百越地区。

    由於开凿灵渠属於庞大工程,按当时技术条件,至少也得三至五年时间才能完成,故此战事陷入僵持。

    [灵渠]的建成只是为战争提供较好的后勤保障,并不能保证最后的胜利。秦征南越统帅尉屠睢战死后,继任统帅尉任嚣,起初亦无良策对付越人之丛林战,最后才想出了军队屯垦和[以谪徙民,与越杂处]之持久战和移民同化的策略。

    屯垦和移民战术是控制百越地区最有效的方法,但见效慢,至少须五六年时间才能初见成效。由於当时秦始皇已消灭六国,故有充分条件迁移关东六国的[新黔首](即所谓[中县之民])往百越地区[移民戍边]。

    对於这些[新黔首],秦始皇及秦国官吏根本不把他们当人看,把他们留在百越地区,与[越人杂居],对秦始皇说有双重好处:一是消灭了六国[乱民]或[惰民];二是稳定了百越地区。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自下诏徵发尝逋亡人、赘婿及贾人等往百越地区后,秦始皇认为岭南[粗定],故在当地设置桂林、南海及象郡三郡。次年始皇又下令贬谪执法不公的狱吏戌守百越地区。

    自秦王政20年令屠睢攻百越,至秦始皇33年岭南[粗定],对百越地区的战事共进行了十三年。

    尽管百越地区粗定,令岭南地区自此纳入中国版图,但秦国却为此付出极其沉重代价,长期的征越战事导致百姓靡敝,民不聊生,而时任南海尉的任嚣得悉朝廷因对越战事的缘故,中原疲敝已极,就留居南越,称王不归,并派人上书,要求朝廷徵集无婆家的妇女三万人,来替士兵缝补衣裳。秦始皇只同意给他一万五千人。於是百姓人心离散、土崩瓦解,密谋造反的十家有七。

    另一方面,移民[戍越]的黔首,多数出身自六国故地,他们为了逃避[戍越],纷纷逃入深山密林,沦为盗贼,从而成为始皇薨后,六国故地相继叛乱的导火线。

    为寻求长生不老之药,派方士徐福率童男女数千人渡东海求神仙,耗资巨大。(《楚义六帖》指徐福和童男女们在到达目的地(即现时的日本)之后一去不返,日本重臣秦氏为其后代。不过参考《史记》与《三国志》可知,此一说法在东汉之前并未出现。至於徐福即为神武天皇说,则除了年代不合之外,更是毫无文献可考。)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pdan.ca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qndan.cam阅读。

第四十三章 巡游之旅() 
后世多认为秦始皇好大喜功,性格暴虐,在他统治下民不生。客观地说,他是中国第一位皇帝,也是皇帝尊号的创立者,同时也是中国皇帝制度创立者,使中国进入了中央集权帝制时代的人。但自古以来,人民对秦始皇的评价就褒贬不一。

    秦始皇自消灭六国后,引起无数六国贵族的仇视,故遭到暗杀并不罕见,除了荆轲刺秦较为人所熟悉外,《史记》还记载三宗针对秦始皇的暗杀事件。

    战国末燕国人高渐离,擅长击筑(代的一种击弦乐器,颈细肩圆,中空,十三弦),是荆轲好友。

    荆轲死后,秦始皇下令通辑太子丹和荆轲的门客,门客们都潜逃了。高渐离遂改名换姓给人家当酒保,隐藏在宋子这个地方作工。过了不久,高渐离考虑到长久隐姓埋名,担惊受怕地躲藏下去恐怕没有尽头,就不再隐藏自己的身份,应邀往宋子城里人家轮流作客,表演击筑,听众都赞不绝口,并向高渐离赐酒以示赞赏。

    后来因高渐离击筑技艺高超,被秦始皇传进宫中表演。但被秦始皇的某位臣子告发,秦始皇虽然特赦他的死罪。但让人先弄瞎他的双眼以防行刺。

    不想高渐离双目虽瞎,却灌铅於筑中,在始皇听其击筑着迷不留意时,奋起用灌铅的筑击打始皇。高渐离暗杀秦始皇最终失败,并以身殉,自此秦始皇再也不敢接近以前曾为东方六国的百姓。

    博浪沙暗杀事件主谋,家族五世仕韩的张良,后成为汉初三杰。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二十九年),秦始皇在第3次巡游途中途经博浪沙(今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随行车队突然遭到一个120斤(约30公斤)重的大铁椎撞击,但大铁椎砸在了另一辆车上,行刺失败,秦始皇没有受伤。

    张良是此事的主谋他的家族五代仕韩,出於灭韩之恨,几乎散尽家财寻求勇士谋划刺杀秦始皇,后来找到一个大力士以大铁椎撞击秦始皇的车驾,惜误中副车,秦始皇为此大索十日,追捕甚急。张良惟有改名换姓,逃到下邳躲藏起来。

    公元前216年(秦始皇三十一年)一个晚上,秦始皇与四名武士一起,在咸阳一带微服出行但在兰池宫附近遇上一众强盗袭击,情势危急,幸而最终击毙企图袭击秦始皇的强盗。由於怀疑事件另有主谋,故在关中地区大索二十天。

    秦始皇崇尚法家治国理念,他以秦国原有的法律令为基础,吸收六国法律的某些条文,制定和颁行全国统一的法律。

    秦朝对於官吏的管理是很严格的,制定了很多处罚官吏的法令。官吏犯法不是像西周那样享有特权,即[刑不上大夫],而是加重处罚。

    秦始皇的严酷法律引起了士人的不满各种指责纷纷而来,不同於秦始皇法家的种种学说不绝於耳。由於当时社会上百家争鸣,严重的阻碍了秦始皇对征服的原六国民众思想的统一。

    丞相李斯认为这威胁到了秦朝的统治,主张严厉镇压这些士人,秦始皇支持李斯的看法,并发动了焚书坑儒事件:

    所谓[焚书],就是秦始皇为了统一原六国人民的思想和巩固秦朝的统治,开始销毁除《秦记》之外的其他六国的史书,保留关於农业、技术、卜筮和医药的书籍。

    除了博士官所职,天下敢私藏诗、书、百家语的人都命令守、尉将其藏书烧掉。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如果官吏知情隐瞒不报,也和藏书的人同等治罪(《史记.秦始皇本纪》)。这一政策从前213年一直执行到前206年秦朝灭亡。

    但某些人认为,秦始皇曾下令将一些禁书保存於皇家图书馆,直到西楚霸王项羽攻破咸阳后纵火,这些书籍才彻底消失。

    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徐福入海求仙,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始皇心里已感到受骗,於是命令御史案问诸生,互相揭发牵连四百六十余人,始皇下令把他们都在咸阳活埋。这就是着名的[坑儒]。

    某些人认为秦始皇坑杀的乃是[术士],并不是儒生,但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坑杀的人[皆诵法孔子]。

    而且《史记儒林列传》中也说秦始皇坑杀诸生之后,六艺从此缺失。

    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11年(秦始皇三十六年)的一年之内,连续发生三件怪事。

    首先是当年出现[荧惑守心]的天文现象,古人把[火星]称作[荧惑],二十八宿中的[心宿]简称为[心],[心宿]就是现代天文学的[天蝎座],而荧惑守心的出现则被称为大凶之兆,轻者天子要失位,严重的情况就是皇帝驾崩。

    同年有一块陨石在东郡地区(今河南省濮阳市)坠落,其间有人在陨石上刻上[始皇帝死而地分]七字,传入秦始皇耳中。秦始皇大怒,下令御史前去挨家查问,但没有人认罪,於是把居住在那块石头周围的人全部抓来杀了,并焚毁了那块陨石。

    这次事件让秦始皇心情不快,故此他让博士作了一首《仙真人诗》,等到巡行天下时,走到一处就传令乐师弹奏唱歌。

    同年秋天,有一位使者从关东走夜路经过华阴平舒道,其间有人手持玉璧拦住使者,要求使者将王璧送至池君,并称[今年祖龙死]。

    使者问他缘由,那人随即失去踪影,并留下玉璧,使者惟有捧回玉璧向秦始皇述自己的奇遇。

    秦始皇沉默了好一会,称山里鬼怪最多只能预知一年的事,并轻描淡写地指现时已是秋季,这话未必能应验。他在遣退使者前称[租龙]的意思是人的祖先,意指[祖龙死]与他无关。

    其后,秦始皇让御府察看那块玉璧,竟发现该玉璧是始皇二十八年出外巡视渡江时,沉入水中的那块,故为此求占问卜,占卜的结果是迁徙才吉利(史记记载的卜辞称[游徙吉]),因而下令迁移三万户人家到北河、榆中地区,每户授给爵位一级,而秦始皇则在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进行第五次巡游,亦是他有生之年最后一次巡游。

    公元前211年年尾(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踏上第四次全国巡游之旅,随行的包括他的幼子胡亥,左丞相李斯及执掌中车府令的赵高,右丞相冯去疾则负责留守京师,其具体巡行路线如下:

    咸阳→云梦(今湖北省云梦县)—→海渚(今安徽省桐城市)→丹阳(今江苏省南京市)→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吴(今江苏省苏州市)→琅琊→荣成山(今山东省荣成市)→之罘(今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平原津(今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沙丘(今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

    《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始皇一行在该年十一月到达云梦,在九疑山遥祭虞舜,然后乘船沿长江而下,观览籍柯,渡过海渚,经丹阳到达钱塘。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ian.ca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qndan.cam阅读。

第四十四章 大治濯俗;天下承风;蒙被休经() 
到浙江边上的时候,水波凶险,就向西走了一百二十里,从江面狭窄的地方渡过,最后登上会稽山祭祀大禹,遥望南海,在那里刻石立碑。

    碑文除了颂扬秦朝的功德外,还有整顿吴越之地风俗的用意。据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的着作《日知录》载,春秋时越王勾践为反击吴国,鼓励生育以增加人口,因此养成吴越地区百姓不重贞节的风气,故命人在碑文刻下饰省宣义,有子而嫁,倍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淫泆,男女絜诚。夫为寄豭,杀之无罪,男秉义程。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一段。碑文全篇如下:

    皇帝休烈,平一宇内,德惠修长。三十有七年,亲巡天下,周览远方。遂登会稽,宣省习俗,黔首斋庄。

    群臣诵功,本原事迹,追首高明。秦圣临国,始定刑名,显陈旧章。初平法式,审别职任,以立恒常。

    六王专倍,贪戾傲猛,率众自强。暴虐恣行,负力而骄,数动甲兵。阴通闲使,以事合从,行为辟方。

    内饰诈谋,外来侵边,遂起祸殃。义威诛之,殄熄暴悖,乱贼灭亡。圣德广密,**之中,被泽无疆。

    皇帝并宇,兼听万事,远近毕清。运理群物,考验事实,各载其名。贵贱并通,善否陈前,靡有隐情。

    饰省宣义,有子而嫁,倍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淫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