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升职记-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张艺赫又补充了一句:“刚才江老板是不是给我脸上贴金,说我一年春秋两季都能出上千担山茧,那是过去的事情了,这些年衡王府与郑家介入以后,咱们养蚕人家就没过过好日,过去十年,我亏了五年,赚了三年,还有两年勉强保本,所以山场也只能收起来了,春蚕肯定没有一千担。”

    山蚕行情不好,象登州很多山场就处于关闭状况,甚至连黄县王家这么一个大家族的蚕场都被迫关闭了,而诸城这边技术水平和生产水平都处于整个山东的最顶峰,因此还能维持着生产,但也被迫压缩规模。

    说到这,柳鹏就说出了自己的目地:“这次到青州来,一方面是想来走一走,另一方面是想引种几株柞树!不知道张大兄能不能割爱。”

    “没问题,没问题!”张艺赫当即说道:“前两个月是那个陈别雪过来引种吧,我让他移走了七十株,但是我觉得肯定不够,柳少肯定会再来,现在柳少果然来了。”

    说到这,张艺赫很直爽地说道:“柳少既然开口了,一百株,两百株那都没问题!”

    只是对于山蚕养殖业来说,不管是一百株还是两百株还是有点杯水车薪的样子,但是张艺赫这般给面子,柳鹏当然不能说太多,他只能准备在这个树群的基础上再次引种。

    只是张艺赫却是突然话锋一转:“柳少,您在登州说话管用吗?”

    柳鹏笑了起来:“我在登州未必管用,但是在黄县这一圈,我说话了,别人不敢不听,若是在龙口到黄山馆这三四十里,有人敢不听我的话,自然知道下场。”

    柳鹏这么一说,张艺赫突然来了兴趣,他笑道:“柳少,那我如果到登州去包山,柳少支持不?如果柳少支持的话,咱们可以合伙去包几座荒山。”

    登州府可以说是整个山东省最落后最贫穷的地区,正因为如此登州的开发程度也最低,甚至相比宋元时期都要大大退步,境内有太多没有得到开发的荒山野地了。

    而现在张艺赫提的建议正是柳鹏想要作的:“怎么一个合伙法?”

    张艺赫回答道:“柳少,我可以给你提供三千株柞树苗,我派人过去帮你管养,保证五年成材五年出茧,如果没成材没出茧,我负责给你补全了!”

    三千株柞树苗,这就有点意思了!

    只是柳鹏却是当即问道:“那张老板准备在登州包多少山场?”

    “我是买!”张艺赫倒是大气得很:“能买多少山场,我就买多少山场,柳少我与你不同,山场是多多益善!”

    这才是柳鹏心目中的山东汉子,柳鹏当即答道:“三千株太少,两年五千株,后续再移植多少株,我可以慢慢谈,你放心,只要我在龙口一日,就保你平平安安。”

    “多谢柳少了!”张艺赫笑了起来:“我倒是还有些想法!”

    柳鹏越发好奇起来:“什么想法?”

    张艺赫当即问道:“听说王道一在柳少那边放了几张织机?”

    “确实有这么一回事!”柳鹏答道:“怎么,张老板也想在龙口这边放几张织机,那我是不胜欢迎啊!跟王老知府一样的条件,三年内我不收一文钱。”

    张艺赫笑了起来:“我不仅要放织机,而且还准备在龙口那缧丝,柳少,我还准备在龙口弄一个山茧集市,柳少,我知道你是个言出如山的硬汉子,就问你一句,能不能在龙口搞一搞?”

    柳鹏没想到张艺赫的野心竟是大到这种程度,他当即问道:“张大兄是诸城土着,何必把产业都迁到龙口去。”

    王道一的野心倒跟张艺赫差不多,也准备往上下游发展,只是王道一一心想着收茧的巨额回报,对于上下游的发展只是三心二思,并不准备投太多金钱与精力在这上面,因此他放在龙口的几张织机只能算是小打小闹,一会开工一会停工。

    而柳鹏已经听出来,张艺赫是准备在登州搞柞蚕的全产业链,到山蚕养殖到最后的纺造,甚至极有风险的山蚕、生丝贸易,他不但准备插手进来,甚至还准备做领头羊。

    只是柳鹏并不明白,诸城对于山蚕业来说是人地两宜,本时空的人又是故土难离,怎么张艺赫还会一条心在登州发展。

    而张艺赫自然也有自己的一番理由:“柳少,在咱们诸城养养山蚕自然是没问题,但是想要办织场办山蚕集市,那就完全不可能,衡王府不把我的织机给烧了,郑家那边也马上会对我下狠手,有衡王府在,诸城这地方真只能是养养山蚕,就是山蚕都难养啊!”

    柳鹏顿时明白过来了,他又问了一句:“可是张老板不是说过去十年,您亏了五年,保本两年,只有三年赚钱,您到登州去又要包山又要办织场还要开集市,有这么多银钱吗?”

    柳鹏不得不怀疑张艺赫的经济实力,而张艺赫也给出了一个很明确的答复:“我们家养山蚕已经是整整五代人,整个诸城如果说谁真正在养山蚕上赚到了钱,那也只有我们家了,柳少明白我的意思不?”

    柳鹏顿时明白过来明白,这也是很多明代商人的选择,有了钱怎么办,不是就是买田造宅子,就是把银钱藏在地底下,而不是用来扩大再生产。

    不是这些商人没有足够的商业意识,不想扩大再生产,而是这些商人根本没有扩大再生产的途径,若是把赚来的利益投入到扩大再生产上,不是被王府敲闷棍就是被勋贵内官看上,或者是府里省里的大老爷来谋夺你的产业。

    张家既然五代人都以养蚕为业,也不知道在地底下藏了多少银钱,而现在张艺赫终于看到成为真正山蚕业霸主的一线希望,不但把柳鹏的巡防队请到诸城去走一圈,甚至还准备要带大笔银钱到登州发展山蚕业。

    柳鹏笑了起来:“那是不胜欢迎!张老板,您有什么麻烦,随时可以来找我,我负责帮你摆平了,还有,张老板,您如果需要银子周转的话,随时可以找我家梦雨姐姐,保证利息是折上再打折。”

第255章 姚姐姐的召唤() 
张艺赫没想到柳鹏居然还推销起了自家的业务,不过张家虽然在青州府养了五代柞蚕,也攒下了大笔大笔的金银,但是到青州去大搞特搞山蚕业,至少是三五年内只见银钱砸出去不见银钱进来,这攒下来的银钱到底能不能支持到云破天空的那一刻,就连张艺赫自己心里都没底。

    他虽然身在青州府,却也知道龙口那边确实提供一种格外方便快捷的借款服务,到时候真需要用钱周转的时候,确确实实可以考虑考虑:“那就多谢柳少了!”

    大家既然达成了合作共识,柳鹏就很随意地询问道:“张老板,您是去青州了,你弟弟是有什么想法没有?”

    “我去了登州,青州这一摊子恐怕就要交给我弟弟处理了,柳少放心,我弟弟叫张艺铭,青州府都叫我们兄弟赫赫有名,赫赫就是张某;那个有名就是指我弟弟,没有我弟弟支持,我还去不了青州府。”

    对于很多家族来说,这是两头下注,不管发生了什么,诸城张家都会长盛不衰,只是柳鹏现在心底也是万分欢喜。

    张艺赫这么有实力的大商人大老板到登州到黄县到龙口来落户,在另一个时空那是可以在市委常委会上大讲特讲了,甚至可以这么说,张艺赫过来了,柳鹏的谋划就能成功一半了。

    不过张艺赫很快就说起了他们的安排来:“柳少,我跟你好好说一说,咱们该怎么配合?你放心,只管在青州府这边武装巡逻就是,衡王府好些人都跟我打过招呼了,柳少你放心带巡防队沿着官道就是了!”

    柳鹏还是有些担心,事实证明柳鹏是过于担心了,他沿着官道与驿站一路前进,这一路行来都是太太平平,事实上很少有人象赵宁那样吃了豹子胆,敢在大路上聚焦几十人公然袭击有公门色彩的队伍。

    现在的赵宁已经是无影无踪了,他与他的匪帮都遭到了整个登州府黑白两道的全力剿杀,石山之战过后的一个多月里,登州府的公人使足了吃奶的力气追杀赵宁,他们把福山银案中受到的一切委屈与挫折都发泄在赵宁身上,甚至把福山银案的罪名都栽在赵宁的身上了。

    凭心而论,大家都觉得福山银案跟赵宁根本没有任何关系,但谁叫福山银案久悬不决,不管是黄知府还是陶知府,或是其它人,脸上都不好看,升官发财都没了指望,而赵宁既然胆大包天敢袭击公门的队伍,那福山银案就只能是他干的,虽然没抓到首犯赵宁,但案子破了,大家即使不能升官发财,也能勉强过关了。

    因此现在赵宁的悬赏一口气加到了五十两,而柳鹏得到的消息也是赵宁的流贼团队已经崩溃了,赵宁本人也在登州立足不住,只身逃往西三府。

    只是一想起赵宁来,柳鹏变变得格外警惕起来,谁会想到居然有那么胆大包天的流贼,特别是现在已经在张氏兄弟的配合之下巡视了一番诸城,队伍随时准备撤回莱州府的情况下,大家更要全神贯注,千万不可马虎!

    要知道衡王府有一位阉人周杜达可是柳鹏的绝对死敌!

    柳鹏刚想到这,前面突然来了一骑骡马,来得颇快,柳鹏当即命令道:“小心些,大家小心些!”

    虽然这只是误会而已,但是柳鹏并不希望最终会变一场意外,虽然对方只骑了一匹骡子,但是柳鹏仍然是不敢大意。

    只是走得近了,大家才松了一口气,这个人看起来不怎么起眼,而且手上还没带什么兵器,骑着的骡子更是十分温驯,只是大家刚松了一口气,那边骡上的人却是尖声细气地叫道:“柳少,柳少!”

    看到对方嚷着自己的名字,柳鹏多瞧了一眼,突然想起这人是谁,他大声笑道:“中贵人这是从内书堂学成回来了?”

    他已经想起来了,这人不是别人,就是那天姚卓带着的一个小宦官,柳鹏当时恭维了他几句,让这小宦官都找不着北,而小宦官显然是非常爱听恭维话,听到柳鹏这么说,他停下骡来说道:“哪有什么福份去内书堂读书,我这辈子只求跟我们田太监田贵人一样,混一个都知监太监出来就心满意足了!”

    柳鹏笑了起来:“实职吗?”

    都知监虽然在宫中是下下衙门,号称“极难升转”,但终究是内府二十四衙门之一,柳鹏这么一说,这个小太监当即说道:“柳少您说得太过了,我不想什么实职太监,不管是带衔太监还是挂衔太监就够了,即使京师不行,让我去南京去作一个带衔太监也够了。”

    虽然到了晚明,太监这个头衔已经不大值钱,而且乾清宫管事、打卯牌子之类,明明没有太监的头衔,权位却远远高过普通太监,但是在小宦官眼里,太监仍然是无比高大上的存在,哪怕是一个闲职太监,日子都比他现在爽快一百倍。

    柳鹏笑了笑起来:“以中贵人的英伟不凡,怎么能委屈作个带衔太监,肯定是实职的太监,而且还得是内府最好的实职缺,即便不在司礼,也得在柴薪司。”

    司礼监是权力大得惊人,柴薪司是油水多得惊人,在内府这都是顶尖的缺,而这小宦官笑了起来:“既不指望司礼监也不指望柴薪司,在都知监作个太监也好,至不济还可以去钟鼓司做个太监。”

    他倒是把柳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