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升职记-第6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昨天有人这么劝说刘兴祚,刘兴祚肯定会勃然大怒,但是从这位少年将军的口中说出来这番话,而且这位少年将军与他背后的大首领颜思齐已经赠送了刘兴祚一批钱粮,甚至愿意赠送一批海外的火器,这就让刘兴祚看到了千载难逢的天赐良机。

    他当即毫不犹豫地问道:“为什么我在徐州招兵买马还要请示柳小贼,那样的话这支徐淮兵恐怕不姓刘,要姓柳了!”

    只是这位少年将军当即说道:“只是表面上姓柳罢了,实际还是刘家军,我得说大实话,没有海北镇的支持,刘家军在徐淮很难发展起来。”

    刘兴祚是个聪明人,可以说是一点就透,他马上就明白过来了:“足下的意思借用柳小贼的名义发展我的刘家军?”

    而这位少年将军当即答道:“只要刘家军发展起来了,我们就可以提供全方面的支援,到时候海北镇想扼制你们的发展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而刘爱塔对于另一件事情更为关心:“足下是哪一位?为什么对刘某如此鼎力支持!”

    这位少年将军当即自告家门:“在下郑芝龙。”

第876章 宣战() 
郑芝龙?

    刘兴祚对于这个名字仍然没有任何印象,但是他也知道郑芝龙既然来找自己合作,那么就是柳鹏的敌人,双方在这件事上拥有互信基础,因此他没有仔细追究细节问题:“多谢颜将军与郑将军鼎力支持,不知道颜将军与郑将军接下去准备让在下怎么做才合适。”

    郑芝龙当即说道:“刘将军虽然想大有作为,但实力太弱,还是多招一些兵马为好,只要刘将军有上万雄兵,天下何处去不得?有谁敢小视刘将军。”

    上万雄兵?刘兴祚可以说是小小地吃了一惊,他当即告诉郑芝龙:“上万雄兵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啊!”

    郑芝龙当即回复刘兴祚:“有志事竟成,我也知道上万甲兵不是一个小数字,但是没有上万雄兵,怎么与柳鹏与海北镇相提并论,要知道闻香教二十万莲妖在兖州城下被海北军一日所破!”

    只是刘兴祚却是很不为然地说道:“那是莲妖的乌合之众,我手上若是有两千精兵的话,就足以跟海北镇相抗衡!”

    虽然刘兴祚的辽东兵始终没有融入海北军这个团体,但既然与海北军同处一地,所以刘兴祚对海北镇有着比较直观深刻的认识,他不认为自己的辽东兵会比海北军弱上多少,他甚至觉得自己有一整套对付海北军的战法。

    但所有这一切前提是刘兴祚必须有自己的几千甲兵才行,而郑芝龙很满意刘兴祚的回复:“刘将军请放心便是,只要刘将军登高一呼举起义旗,我们会全力支持刘将军!”

    这是颜思齐与诸位大首领定下来的章程。

    从表面来看,颜思齐这一支海上势力与柳鹏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双方是井水不犯河水,郑芝龙现在跑到徐淮之间活动挖柳鹏的墙脚可以说是自寻死路自找苦死,但这只是表面现象而已,海北军与颜思齐这支海上势力的冲突已经是越来越剧烈了。

    颜思齐虽然在全力经营台湾,但是他们这支海上势力的命根子就是海上贸易特别是对日本的海上贸易,生丝贸易更是他们命根子的命根子,而现在的形势却是海北军在海上独领风骚,甚至连江南的生丝都要运到龙口转口向对马宗家输出。

    现在在海上颜思齐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海北镇,海北镇越是春风得意他们受到的损失就越大,因此颜思齐与郑芝龙明明知道自己在台湾立足未稳,但还是决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来挖柳鹏的墙脚,在柳鹏的后院尽可能给柳鹏找麻烦。

    而刘兴祚则是这一方针最大的受益者,颜思齐与郑芝龙都决定大力扶植刘兴祚,让他在徐淮地区牵制柳鹏,让柳鹏根本分不出来手来对付颜思齐。

    刘兴祚在几番言语之后也确定了郑芝龙这位大海商为了扶植自己确实将要运来大量资源,他十分高兴地说道:“郑将军,你既然把我当朋友,那我也给你几句金玉良言!”

    郑芝龙当即问道:“不知道刘将军有什么金玉良言。”

    刘兴祚回答道:“在山东地面上,海北镇有的是敌人,而且最近正好有人联络我,郑将军可以见一见!”

    只是刘兴祚说到已经压低了声音,郑芝龙敏锐地明白过来:“建奴?”

    刘兴祚只是回答道:“是柳小魔的死敌!”

    郑芝龙当即笑了起来:“不管是谁,只要是柳小魔的死敌,见一见都无妨!”

    对于徐淮地区发生的这一切柳鹏暂时一无所知,虽然徐淮地区也是萧夜与侦缉系统的工作重点之一,但是这一场黄河洪水却让海北军在徐淮地区的情报机构几乎处于停摆状况,情报人员首先得保证自己的家园不被洪水冲垮才能继续考虑向龙口传递情报的问题。

    事实上,海右会内部还在为刘兴祚终于向海北镇服软而欢欣鼓舞,就在郑芝龙与刘兴祚的接触不久之后,刘兴祚就以个人名义向柳鹏发出了一封请援信。

    在这封书信他对柳鹏表示极大的尊敬并以下属自居,除此之外他还一并提及了黄河决口的善后问题,希望柳鹏能向徐淮地区支援三千石粮食。

    而柳鹏也没想到郑芝龙会在这个时候冒出来,他拿过书信就对钟羽正说道:“三千石粮食给他没问题,但是不能现在一次性全给他,先从运河上调八百石过去救援徐淮饥民,然后再看看刘兴祚的表现如何!”

    八百石粮食对于徐淮地区的百万饥民来说,只是沧海一粟罢了,但是钟羽正却知道这是一个姿态,也是海北镇介入徐淮地区的最好借口:“我们可不能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刘兴祚一个人身上!”

    柳鹏点了点头:“对,刘兴祚终究不是咱们自己人,虽然到了徐州之后就开始向咱们靠拢,但始终还是外人,不是咱们自己人,还得派个自己人去徐州镇场子!”

    而亓诗教在旁边补充道:“这一次东三府的事情就是前车之鉴,咱们得尽量用自己人中遇到大事才不至于乱了阵脚啊!”

    事实上,柳鹏与钟羽正之所以忽略了徐州发生的这件大事,就是眼下一件有重要得多的事情需要处理,而这件大事就是东三府的人事问题。

    东三府可以说是海北镇的基本地盘,即使是对青州府的控制力相对有限,但是青州府的地方官虽然敬畏柳鹏甚于朝廷,更不要登莱两府,所以在东三府各州县的地方官员在某种意义上几乎都是“亲柳派”,区别只是在亲近海北镇的程度不同而已。

    而现在的朝局却是阉党大获全胜,不但一路追杀东林党,准备将东林党用过的手段都用在东林身上,将东林斩尽杀绝,另一方面也把屠刀对准了过去的合作对象海北镇。

    这一次朝廷就突然在东三府开始了一轮官员调动,甚至可以说是地方官员几乎为一空,光是知府、知州、知县这样的地方主官就换了十七人之多,知州、知县之下的县丞、主簿更是不计其数,现在送到柳鹏手上的初步统计是朝廷突然空降了将近一百名官员下来。

    过去虽有“三年一考、六年考满”的规矩,而且地方官员的人事任命权多多少少在于吏部,但是在地方人事问题上,山东巡抚、巡按多多少少要跟柳鹏通过气再奏请吏部,而吏部也要多多少少给柳鹏一点面子,哪象现在连声招呼都不打,就把东三府的官员几乎都换了一遍。

    当然,从表面上看,这只是完全正常的人事调动,所有的人事任免都只是出自吏部,魏忠贤也亲自派人给柳鹏传了口信过来,表示这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而已。

    但是连三岁小儿都知道现在的吏部早就是魏忠贤的提线木偶,魏忠贤这么突然发动就是准备彻底架空海北镇在地方上的基础,那边沈滨就不由发了一通牢骚:“是啊,我们一心想着报效朝廷,怎么帮朝廷收复辽南失土,结果朝廷倒是先抄了我们的后路挖了我们的墙脚。”

    只是柳鹏却是十分谦逊地表示:“沈叔,朝廷是朝廷,魏阉是魏阉,这两者不可以一概而论。”

    不过柳鹏很快就说出了自己的真正想法:“只是魏阉既然要对我们海北镇宣战,那么我们海北镇就不能坐以待毙,任由阉党凌虐海右,一定得展开反击才行!”

    东三府既然是海北军最核心的地盘,所以海北镇一直视东三府为禁脔,甚至可以说是经营成了针插不进的独立王国,是海北镇最基本的核心利益所在,根本不容外人插手。

    不管这一回是什么给阉党足够的勇心让他们来了这么一轮突然袭击,海北镇上上下下都认为这就是对海北镇直接宣战。

    既然是对海北镇直接宣战,那么来而不往非礼也,海北镇肯定也要发起全面反攻,那么亓诗教已经抢先说道:“柳少,我觉得既然阉党不给咱们面子,那么咱们也不必给阉党什么面子,凡是阉党派过来的人,该杀的就杀,该打断腿的就打断腿,咱们山东这朗朗乾坤,容不下阉党!”

    只是柳鹏却不赞同打击面太大:“水至清则无鱼,和光同尘才是正理,再说了这次吏部派下来一口气下来了一百人,这一百人谁是阉党,又谁不是阉党,我们不好判断!”

    这次空降下来差不多一百名正式有勘合的官员,而每一个官员往往都代表着一个利益集团,把他们都解决掉自然不是什么正理,反而是树敌无数,而那边钟羽正已经说过了:“不如让他们都先到金州来,见过了柳少之后再拿着柳少的书信再慢慢上任……”

    钟羽正这么一说,大家已经明白过来,那边沈滨当即答道:“不如让他们到复州走一趟?”

    柳鹏却是摇了摇头说道:“走一趟金州就够了!”

    虽然这些空降下来的官员可能是阉党成员,也有可能不是阉党成员只是被殃及的池鱼而已,但是现在在海北镇与阉党全面冲突的形势之下,他们必须要明确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

第877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所以是直接上任还是去金州拜见柳鹏就成了海北镇对他们态度的分水岭,若是不肯去金州拜见柳鹏,拿不到柳鹏的亲笔书信,结果自然就是亓诗教所说的“该杀就杀,该打断腿就打断腿”,反正就别想活着上任。

    如果愿意到金州拜见柳鹏并拿到柳鹏的亲笔书信,那么在海北镇的眼中还是属于“值得拯救的同志”,海北镇会让他们平安上任。

    但问题柳鹏现在选择的地点不是龙口,而是远在辽东的金州,而且肯定要严格审核重重把关认为政治可靠才会允许他们拿到柳鹏的亲笔书信,在拿到柳鹏的亲笔书信之前他们还得继续呆在金州才行。

    这样一来,这批官员虽然是吏部与阉党空降下来的人物却要为柳鹏所为,而那边钟羽正突然想到了什么:“柳少不如让他们在金州多呆一段时间,就是留上三五个月也没问题,我们直接派人过去署职就行了!”

    官员开缺而派人过去临时署职,本来这是知府甚至巡抚的权力,但是现在阉党既然敢对海北镇宣战,那么海北镇同样要给朝廷一点颜色看看,到时候柳鹏把人强行留在金州几个月甚至是一整年不给上任,再派人过去直接署职代任便是。

    那么魏忠贤这次宣战行动反而是帮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