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升职记-第7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

    要知道郑家连同附属的人口加起来至少是好几百人,如果算起来一些对海北镇怀有新仇旧恨的死敌也在郑家附近找饭吃,想干成这么一起灭门案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那边这胖子已经答了一句:“谁说不是,所以临清州多少年没有这样的大案,上百条人命啊,而且更惨的是一听说郑家遭了难,那些过去与郑齐生称兄道弟的老朋友现在纷纷跳出来把人与财物扣下来,不还钱就别想走了,听说郑家的家眷都正在妓院里发卖!”

    周杜达现在是真吸了一口冷气,这一回肯定是海北镇下手,不然怎么可能做下这样的惊天大案。

    而且债主们的行动也太过古怪,一般情况下怎么也是要缓一缓才有还清债务的希望,也只有海北镇支持的缘故,他们才会毫无顾忌地把郑家的一切都分得干干净净,甚至把郑家的家眷都强行拿出去发卖。

    如果平时出现这种情况,州县长官肯定会直接介入,但是既然对手可能是海北镇,而且还是这样的强硬手段,州县长官哪敢介入太深,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含糊过去再说。

    恐怕海北镇后继还有斩草除根的行动,郑家在这场洗劫之中即使有少数幸存,最终的结局也会是十分悲惨,一想到这一点周杜达就立即说道:“我们得回去,赶紧回去,不能再往回走了!”

    现在到临清去,那绝对是往火坑里跳,到时候不但救不了郑家的幸存者,反而可能把自己栽进去。

    一想到这一点,周杜达已经下定了决心:“我们往回走,我们得先把这起灭门的情况弄清楚再说!”

    这件灭门案已经成了整个运河上的一件传奇,周杜达没花多久时间就弄清这件事的大致细节。

    海北镇与柳鹏向来是咬人的狗一声不叫,这些年他总是不动声色,然后在对方在最得意的时候突然给以致命一击,这一次也不例外。

    柳鹏这些年一直在纵容临清郑家收容那些与海北镇斗争受挫的失败者与失意者,甚至在郑家与临清周围形成了一个实力不弱的小集团。

    而这些人也抱有一种错觉,觉得只要躲在临清有临清郑家在保护他们,加上临清州还不是海北镇的地盘,海北镇永远不会出手对付他们,结果全山东的“忠义之士”倒在大半藏在临清,在郑府随便逮出十个人出来至少就有三四个对海北镇怀恨在心的“忠贞之士”。

    所以临清郑家这一回调子才会这么高,总深得自己登高一呼就能号召起起几千战兵,结果没想到周杜达还没临清,现在海北镇的致命报复已经降临在郑家头上,并把整个郑家彻底彻底毁灭。

    这一次可以说是一场真正的浩劫,虽然不知道海北镇究竟出动了多少兵力,但是周杜达听到的说法是“上千人”,当然这上千名或是数百名海北军的正规军是打着江洋大盗的名义在临清杀人放火,这其中不但有大股马队,甚至还有战船架着大炮在策应这支所谓“江洋大盗”,所以州县武力根本做不到任何反应,就由这支江洋大盗在临清州内大开杀戒。

    而且更可怕的是柳鹏看起来对临清州的忠义之士不屑一顾,过去数年一直纵容郑家收容他们,可私下却派了很多细作过来,而这一回率先发难的就是一些由郑家收容下来的“忠贞之士”。

    他们不但把海北贼引了进来,而且到处杀人放火,加上海北军既有马队又有盔甲甚至还动员了海量枪炮,不管是郑家还是这些所谓“忠义之士”完全不堪一击,在官府反应过来之前海北贼已经从容撤走,只留下了数百具尸体而已。

    没错,不是上百具尸体,而是至少六七百具尸体,伤者也有好几百人,光是临清郑家就有上百人被杀,而且临清郑家的男丁几乎是血洗一空,据说这些江洋大盗凶残至极,甚至连孩子都没放过。

    但是跟着郑家一起反对海北镇的所谓忠义之士死伤更众,这一次海北贼的目标可不仅仅是一个郑家,他们不但血腥杀戮,而且动手还是这些事先潜伏进来的叛徒,结果就是州县现在都不知道该如何善后。

    反正最后的结果就是州县称为“盗贼内讧”,给临清郑家安了一个“通贼”的罪名,不想深挖下去,甚至连郑家通的是那一路盗贼都没说清楚,不然的话案子肯定会牵扯到海北军的身上,可是谁敢把这案子牵连到海北镇与柳鹏的身上。

    毕竟海北军是给临清州留了十足面子,以海北军这次动员起来的力量甚至可以直接攻破临清州城并截断运河,到时候临清州与济南府的一群大老爷们就没法善后,济南与临清官场上的大人物都认为这是柳鹏的特意警告,警告他们做得不要太过份。

    什么是“太过份”,就是象郑家这次组织武力企图对抗海北镇,因此周杜达手上都是汗迹,他连声说道:“幸亏走得快,不然这一回是要把命丢在临清州了!”

    他已经打听清楚了,虽然临清郑家已经被海北贼灭门,但是海北贼斩草除根的报复行动却没有停下来,反而变得更加激烈起来,现在至少有几十条人命交代了。

    而且这次柳鹏还是用的老办法,虽然是斩草除根,但是用的那些“忠贞之士”中的叛徒,把自己打扮成了临清之变的幸存者然后过去投靠,趁人不备的时候再给以致命一击。

    结果就是山东、两直隶的忠义之士都是人心惊惶不定,实在搞不清上门投靠的这些生还者到底是真正的忠义之士还是海北镇的内奸。

    事实上,这只是海北镇沿着内河两岸发动的一系列报复行动之下,前段时间敢欺凌海北商人的那些地方头面人物现在死得死伤得伤,大家都明白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海北镇或许是好欺负的,但不是你们这些阿猫阿狗可以欺负的,至少也得是知府、道台出面才行。

    只是周杜达却突然想到了什么:“看来咱们的机会来了……”

    几个帮闲实在想不通了,他们十分不解地问道:“这一次临清建军的事情不是黄了吗?没有郑家,咱们哪来机会!”

    只是周杜达却是笑了起来:“你们好好想一想,柳小魔搞了这么一手,孙元化孙大人会怎么想!”

    一说到孙元化大家就明白了,孙元化是专门来督办山东军务的,而柳鹏在临清州搞了这么一手,这岂不是在打孙元化的脸,因此周杜达十分兴奋地说道:“咱们这就去投奔孙元化孙大人,想必肯定会大有收获!”

    而柳鹏现在跟姚玉兰也说着孙元化的事情:“孙元化确实是气急败坏,他已经向邓玉函发了三封信过来向我兴师问罪,可是他不想想,我们能容忍郑家胡闹这么多年,已经是很尊重朝廷与济南府了!”

    而姚玉兰也笑着说道:“确实是这么一回事,但是孙大人心中恐怕没有朝廷的位置,只有他自己吧!我觉得还是请邓玉函先生跟孙大人交代一句,提督山东军务是个天大的火坑,还是请他再换个位置吧!”

第1042章 反射炉() 
孙元化与邓玉函都是天主教徒,因此姚玉兰觉得怎么也有一点香火情,只是柳鹏却是摇了摇头道:“我看这位孙大人即使是明白这个道理,也会来济南府冒死上任!”

    现在邓玉函与海北镇是越靠越近,但是从整个中国天主教的角度来说,伴随着徐光启与一批天主教官员的起复,他们反而跟大明靠得越来越近,孙元化作为中国天主教的一名核心骨干,自然是不会背离中国天主教的总体立场。

    而姚玉兰只能摇了摇头说道:“那这样的话,只能对不起孙大人了,临清这样的好事再来几遍,我看他怎么办!”

    姚玉兰说起临清这件死伤上千人的大案子就跟出门买了件小首饰差不多,不过这些年来她坐镇莱州,也确确实实是越来越威风了,别说是死伤上千人,就是再大的案子跟接下去断然起事相比那也只是一件小事而已。

    柳鹏却是笑了起来:“那还是要给他一点面子,临清这样的案子做上一笔就可以收手了,想必孙元化也分得清是非!”

    姚玉兰却是笑了起来:“我觉得夫君是认为不足为患吧,他孙元化哪怕有再大的本领,到济南府来又能有怎么样的作为!”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指孙元化眼下面临的局面,虽然朝廷已经决定让孙元化提督山东军务,专门在山东操练新军对付海北军。

    但是现在临清这件滔天大案之后,地方上的缙绅豪强对于编练新军能躲多远就要躲多远了,哪怕是孙元化亲自出面也会想办法用尽一切办法拒绝帮助孙元化编练新军。

    象新城王家这样的名门望族都亲自派人过来表示朝廷在这件事虽然给他们施加很大压力,但是他知道谁才是真正的朋友,谁又是真正的敌人,因此决不会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实际他们没有替朝廷编练一支反对海北军的武力出来。

    他们甚至向海北镇这边表示,如果他们顶不住朝廷的压力,那么请海北镇派一批军官、士兵过去帮助他们编练新军,一心就是准备把这支新军交给海北镇,因此柳鹏也笑了起来:“谁都知道孙元化这一次只有练兵之权,却没有用兵之权啊!”

    这就是孙元化眼下面临的办境,虽然朝廷对他寄以厚望甚至允许他独断专行先斩后奏,允许他在山东方面有着足够的自由行动权,但问题在于他只有“练兵”之权,而没有“用兵”的权限。

    朝廷虽然希望孙元化能对抗海北镇,但是又唯恐孙元化与海北镇之间真大打出手,到时候海北军截断运河整个朝廷就处于极度被动的局面,地方上的世家大族也是清楚孙元化这种窘迫局面才跟柳鹏之间眉来眼去。

    反正北有建奴虎视耽耽,西有陕西民变兵变此起彼伏,朝廷是不可能在东南主动再兴战事,因此姚玉兰就说道:“所以我们应当再添一把火才行,听说裁并驿递的事情已经快要办下来了!”

    柳鹏也没想到这件事进行得如此顺利,似乎比自己想象中还要顺利一些,他当即答道:“是啊……谁叫我们海北上下这么齐心一致!”

    驿递系统自然也有一个既得利益集团,这件事原来没有这么容易就轻易敲定,但是谁叫海北镇的最高层人物都明白了柳鹏的政治安排,在这件事自然会采取推波助澜的态度。

    海北镇看起来局限于山东半省之地,在朝堂之上缺乏足够的影响力,但是包括钟羽正、亓诗教、杨观光在内一批的海北高层在朝中都有着同乡、同年、同僚的关系。

    因此他们动员起来推动一件事的时候能量实在大得惊人,特别是海北镇在这件事还投入了海量真金白银,那些反对裁撤驿递的既得利益者自然是溃不成军。

    因此姚玉兰也知道只要这件事一敲定,肯定会引发一系列一发不可收拾的连锁反应,到时候就是自己重上战场的时候,因此她向柳鹏提出了一个要求:“这一次姚姐姐有一个一定要满足的要求,柳鹏弟弟你一定要答应!”

    也有姚玉兰敢于这么霸气十足地向柳鹏提出要求,而柳鹏还真吃这一套:“姚姐姐是不是想说田立义有关的事情?”

    姚玉兰笑了笑:“我已经跟老田报了这血海深仇,也算是对得起老田,而且老田到底是怎么遇难的,我也弄清楚了!”

    事情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