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旗舰-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7章 大战前的硝烟味() 
岛上没有乐队奏乐,余天佑又没来得及编军歌,阅兵时士兵们行进时的节奏怎么把握,余天佑和吴英雄一起想了不少办法,最后终于决定用鼓声来代替音乐,士兵们踩着鼓点前进,没想到效果还不错。

    眼看那队士兵走了过来,台上科学家又坐不住了,纷纷站起来,指着台下议论了起来:“快看,那队士兵过来了,走得好整齐。”

    “是呀,威武之师呀。”

    “这个步子和鼓点完全一致,是谁想出来的,真是别出心心裁呀。”

    “我还从来没听说过那国的军队这样检阅呢。”

    “他们这是要干什么?”

    走在前面的方阵还是第一团的一营,当他们走到观礼台左下方时,营长大喊道:“向右看!”

    “一!二!”

    全体士兵齐声高声了两声,然后全体士兵突然转头,肃穆的看着台上,同时改齐步走为正步走,前面两个排头兵举起右手边走边敬礼。

    余天佑及台上一众军官纷纷站起来回礼,坐在嘉宾席上一群科学家全都看得热血沸腾的,向边上的人频频点头连说这趟来的不冤。

    “哇,威武,真威武呀!”

    “这是什么步法,很有气势呀。”

    “听说这是余旅长从美洲带过来的,叫正步。”

    “要是我大明军队皆有如此军威,何愁鞑子不灭呀。”

    “这次来得真是不冤呀,真是大开眼界了。”

    “是呀,早知道这样,当初他们去请我时,我就爽快得多了。”

    “要早知这样,怕就不是你爽快了,而是直接求着来吧。”

    “哈哈哈哈。”

    第一个方队刚走过观礼台,第二方队紧跟着就来了,同样的一阵口号声响起,方队全体士兵转头看着台上的人,改齐步为正步,雄赳赳气昂昂的从观礼台前走过。

    走在前面的一团一营,听到营长“向前看”的口令后,由正步改为齐步,同时高声唱起了“团结就是力量”,后面的2营紧跟而来,毫不示弱的唱起了“军中绿花”,随着后面的方队一个一个走过礼台,歌声也一浪高过一浪,台上的一众嘉宾像在戏院看戏一样,纷纷叫起好来。

    “这个歌曲不错,回头我一定要收录进我的书里,我要带回欧洲去。”

    “听说这些歌曲全是余旅长亲自填的词,亲自谱的曲。”

    “没想到余旅长还是个全才,能认识他也是种荣幸呀。”

    “那可不,余旅长不但是个全才,还是个有正义感之人呢,听说他还要剿匪,还海峡以太平。”

    “听说他这次把我们这些人请来,就是为了帮助他们剿匪的。”

    “是呀,能跟着这样的人做事,真是大快人心呀,我们可一定要好好的协助他,成就这不世之功呀。”

    “……”

    这是一场只有9个步兵方队的简单阅兵式,是为了给新来的科学家们展示军威的一次阅兵,同时也是这支军队建军以来的第一次阅兵。

    这在余天佑四个从后世穿越而来的人看来,就跟小孩过家家似的,但在其它人看来,尤其在那群新来的科学家们看来,那就只能用震撼来形容他们的心情了。

    本来还有很多人是想着找个机会开溜的,这里就是一个海盗窝嘛,就是死也不能和海盗为伍,但经过这次军演之后,全都改变了主意,心服口服的留了下来,并且发誓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以报答余天佑的知遇之恩,跟着这样的人不亏。

    军演结束以后,就是全军这三个月来的训练成果大展示了,大家称为大比武,所有的人都憋了三个月了,就等着今天能够兄弟部队一争高下,这是全旅5000人共同的狂欢节。

    所有的比试都是在这个临时军演场地上进行的,比试由参谋长张一鸣主持,余天佑带着一众军官和几十个科学家担当评委,这次,几十个科学家再次被深深的震撼了。

    比试分为文试和武试两项,文试有背诵军规军纪、各部门职能、手语、旗语、拉歌等,武试有队列队形、军礼、五公里负重越野、百米障碍、军体拳、擒拿格斗、拼刺、摔跤、内务整理、野外扎营、伪装、野外急救、包扎止血等。

    余天佑带着一大群评委,一项一项的打分,一项一项的点评,看得那一群科学家一愣一愣的,特别是看到野外急救、包扎止血的方法后,傅青主和陈明德等一众名医被彻底征服了,这些方法他们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呀,他们本自诩神医,却连这些方法说都没说过,顿时全都没了脾气。

    经过大比武,各单位分别获得一项或多项第一,全都士气高涨,皆大欢喜,余天佑又趁机做了一番热血沸腾的演讲,并亲自给获奖单位颁发锦旗,使整个活动达到了最高潮。

    颁奖结束后,余天佑为全体将士进行授衔,军衔等级参照后世军队,军官分为将官、校官和尉官三级,将官预设有大将、上将、中将和少将,校官有大校、上校、中校和少校,尉官有上尉、中尉和少尉。

    将官分别用一颗金星、两颗金星、三颗金星和四颗金星标示,校官用两根杠,中间为一颗星、二颗星、三颗星和四颗星,尉官用一根杠,杠上添一颗星、二颗星和三颗星。

    军官以下为士官,分别为一级士官、二级士官和三级士官,接下来为士兵,分别为列兵、二等兵和三等兵,所有将士军衔低者无条件服从军衔高者指挥,这也杜绝了下面有人拥兵自重,因为士兵必须服从军衔最高者的指挥,如遇叛乱,只要有更高级军衔的高官及时到场,叛乱就能及时平息。

    再就是在战时,如遇建制被打乱的情况下,不同单位的士兵临时聚结在一起,不会为了谁来当指挥官而犯愁,只要跟着军衔高的人就行,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部队因建制被打乱而发生全线崩溃的情况,当年我国对越自卫还击战中,就是因为我军取消了军衔,导致了在战场上将不识兵,兵不识将,吃了不小的亏。

    余天佑自领少将军衔,张一鸣为大校,李卫国、杰克、吴英雄、肯尼迪、邓大志、王五、陈晓蓉、王大才、海伦授予上校军衔,新来的傅青主、陈明德、毕懋康、汤若望及一众副团长授予中校军衔,傅青主的儿子傅眉及一众营级军官授予少校军衔,其余将士及新来的科学家按级别和能力依次授予相应的军衔。

    接下来就是如何安排新请来的这些科学家及医生的工作岗位了,经过再三考虑,余天佑最后决定,任命傅青主为军医院院长,陈明德为副院长,任命毕懋康为兵工厂厂长,汤惹望为副厂长,其余人等按能力和专长按排相应岗位。

    正式任命擅长特种作战的吴英雄为特战队队长,在全军选拔优秀士兵组建第一支特种部队,任命会多种语言并擅长交际的杰克为外交部长,负责和各方势力斡旋,实行远交近攻。

    部队三个月的基本训练已完成,接下来是让他们发挥各自的优势,组建不同的兵种,从三个团上报的部队编制显示,分别成立了骑兵、炮兵、火枪兵、弩兵、车兵、弓箭兵、长矛兵等,余天佑看了之后很是不满意,这些都是老式的常规兵种,他是想成立一些新的兵种,但目前受新器所限,也是无可奈何,只有等新的武器研制出来了再组建新的兵种吧。

    部队的训练正在热火朝天的进行着,李卫国把情报部的人全都撒了出去,每天各种情报源源不断的汇集到余天佑的手上;杰克带着人游走于荷兰东印度公司和各海盗之间,煽风点火,挑拨离间,唯恐天下不乱;吴英雄的特战队正在进行着魔鬼训练。

    海盗亨利和荷兰东印度公司纷纷派人来找余天佑,希望把他拉到自己一边,余天佑两边周旋,又相互挑拨,以出兵相助为由,怂恿两边出兵攻打,还趁乱抢了荷兰人一船补给。

    军医院在傅青主的领导下,很快上了正轨,余天佑的教材被院长傅青主视为神书,组织大家大力学习,并结合中医,又琢磨出很多新的疗法。

    王大才的税务总局,已经基本成型,各种制度已制定完成,护航队在副官的带领下,在海上紧张的训练着,而王大才带着一众文官盯着地图,进行最后的查漏补缺。

    新及岛上尽是忙碌的身影,全都在为即将发生的大战紧张的准备着,火药味十足,而此时,余天佑最关心的还是武器是生产。

    这段时间以来,余天佑几乎天天都泡在兵工厂里,由于他对后世的各种武器熟悉得不能太熟悉了,他就现在的主流武器火绳枪和红夷大炮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并组织一众当前最顶尖的武器专家上课,讲解最新的武器知识和设计原理,听得这些本来自认为了不得的专家们一愣一愣的,听完之后,个个是激动万分,把余天佑奉若神明。

    在当前的条件下,快速生产武器的最好办法是仿制现成的火绳枪和红夷大炮,不过余天佑把这一群人请来可不是让他们造这些现在世面的武器的,既然现在世面已经有了,那就去买得了,或者干脆去从敌人手里抢。

    余天佑的兵工厂,最主要的职能还是按照余天佑提供的资料研制新式武器,余在佑甚至把自己心爱的手枪,冲锋锋和狙击步枪拆散后交给大家研究。

    而对于这些新武器的研究制造,最简单的应该算是子弹了,余天佑和李卫国等四人各自带了几杆后世的枪,但子弹却是很有限,不到万不得已,他们都不舍得开一枪,现在余天佑给兵工厂下达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尽快找到生产这些子弹的方法。

    为了让兵工厂尽快运作起来,余天佑派人到荷兰和法国等地,把几个现成的兵工厂连同技术人员全都弄了过来,兵工厂很快就投入了生产之中。

第28章 偷袭独眼龙() 
1640年,农历庚辰年,龙年,明崇帧十三年,清崇德五年,这一年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特殊年份,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召开新的议会,新贵族阶级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起了英国资本主义制度,世界近代史从此开始。

    这一年也是大明抗清名将袁崇焕被崇帧皇帝自断臂膀凌迟处死后的第十年,这一年,大明连年干旱,官逼民反,烽烟四起,这一年,北方国土被满清蚕食鲸吞,大明朝廷内忧外患,已处于崩溃的边缘。

    大明南疆,荷兰人正在和西班牙争夺台湾,澳门被葡萄牙人强占,南海诸岛几乎全部被荷兰、西班牙和葡萄牙人侵占。

    再看马六甲海峡,这个地方本就属于大明的属地,当年郑和七下西洋,与马六甲就形成了战略同盟关系,马六甲王国在明王朝的支持下成为区域强国,而明王朝则通过在马六甲设立航海中转站,建立了以马六甲为中心的朝贡圈,进而控制太平洋到印度洋的航线,成为那个时代亚洲海洋帝国。

    马六甲王国对明帝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此后的一个世纪中,马六甲与明王朝维持着密切的关系,在郑和七次下西洋的经历中,他六访马六甲。

    马六甲航运中转站的建立,意味着明代中国建立了以东南亚为基地的战略缓冲区,那时的南中国海真正成为了中国的内海。而对于马六甲王国来说,它借由宗主国明帝国的支持,基本摆脱了暹罗(古泰国)的统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