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唐-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鬟收拾东西。

    忙乱了一天,其实也没有什么值得记忆的,倒是刚才的昆仑奴在李清的脑子里翻转了几次。

    第二天依旧跟以前一样的日子,早早的花解语就把东西收拾好。李清起床后,梳洗完毕,跟着花解语去了老太太房中请安、吃饭。花解语把前一天回家的事情跟老太太仔细的回禀了。老太太道:

    “好些了就好,免得让人操心。这几日你再回去一趟,记得请大夫诊治。”

    又问了当时带去的药是不是能用,家里面的幼弟情况如何,颇为关心花解语。

    待李清收拾完毕出门的时候,跟着的两个仆人李安、李全已经在那里等着了,自有奴仆驾了马车,载着李清几人去往学堂。

    学堂之上,并无乐趣。李清除了一开始对这时候小孩子的教育有着兴趣之外,并无太大兴趣,毕竟现在教授的东西学不到什么,于是很快便觉得乏味,倒是课堂上一帮子儿童吵吵闹闹的很是有趣。自己是不会去跟着玩闹的,但是看着这些精力旺盛的小孩子还是想起自己以前小的时候。

    课堂上学习的东西对李清来说很简单,但是不想显的太过妖孽,平时的时候尽量低调些,希望不要太引人注意。

    教《太公家教》的先生依旧没有来,所以课堂被教授《千字文》的一位老夫子占了去,在前面摇头晃脑的领着大家读了一遍《千字文》,然后吩咐大家朗诵,而本人确实去了隔壁的房间,大约是睡觉去了。

    没有多少孩子有耐心一直读下去,没有多久一帮人开始打打闹闹,把课堂搅的乱哄哄的。李清叹口气,起身想出去走走,跪坐着的两个腿已经快要麻木了。

    李全、李安看到李清起身,忙站了起来要跟着出去。李清摆摆手,示意他们不要跟着,独自走了出来。

    李清所在的学堂在修文坊的西面,靠近定鼎门大街。修文坊和观德坊之间有一条比较窄的河流,算是洛水的支流。透过修文坊不高的坊墙就可以看到河水。这时候的气候在回暖,河水两岸是种植着的树木,有的已经有些年头的,有绿意从树枝上泛出,远望一片绿色盎然。

    李清想看看街上的情况,可是坊墙对于现在六岁的李清来说还是太高了。李清四处走走,想找些东西垫脚以便爬到坊墙的高度。在一个拐角的地方突然发现了一个人。

    “救我。”声音很是微弱。李清仔细看时,发现说话的是一个十来岁的孩子,皮肤黑黑的,是那种略微带棕色的那种,头发微卷,但是并不太明显,山上穿着一件单薄的麻布衣服,嘴唇动了发紫。

    “昆仑奴?”李清脑海中想到的第一印象,不会是昨天晚上的逃跑的那个人吧,怎么是个孩子?李清上前看了一眼,那人已经虚弱的快不能动了,眼神中有着渴望的神情。

    也许是下意识作祟,李清看了看四周,没有人。回过头再看,发现那人身上穿着的衣服还是湿的。在这冷的初春的天气里,穿一身湿的衣服怕是很快就要了人命。

    “你是……?”李清迟疑的问。

    “我……拐卖……”声音不是很连贯了。

    报官?但是好奇还是压过其他的念头,李清搀起几乎冻僵的那人,偷偷的上了自家的停靠在外面的马车,驾车的人不知道那里去了。李清在边上的耳房间找到那位仆人,吩咐着驾车回去。

    仆人慌忙的出来,只看到李清一人,疑惑道:

    “小郎君,李全他们……?”

    “不用管他们,我先回去有事。”

    仆人忙拉过车,让李清上车后回了李家。

    车辆直接停在了李清住了院子外面,让仆人下去后待回头看时,那人已经晕了过去。李清到了自己房中,看到只有花解语一个人在,灵儿和其他的丫鬟不知道那里去了。

    花解语看到李清,问道:

    “小郎君怎么这么早回来了?”

    “先不要问,帮我抬个人。”

    花解语看到马车中的那人,吓了一跳,看着李清问:

    “这是……?”

    “先抬进去,捡来的。”李清道。

    两人把那人抬到了边上的一间房间里面,房间平时不用,一直空着。待一切妥当,李清才把事情告诉了花解语。

    私藏逃奴的罪名是很重的,李清大胆的把这人拉回来让花解语也束手无策,一个人急着禀告老太太去了。其实李清也想过私藏逃奴的事情,但是,从那人口中大致得知是被拐卖了来,从人口贩子手中逃脱的。

    老太太很快就过来了,身边只跟着花解语一个人。也许是老太太知道事情的严重,没有让其他人知道。

    到房间里看过之后,回头对李清道:

    “我的小奴儿,你可真大胆,把这偷逃的奴人给整了回来。”一面问李清有没有其他人知道。李清答了,应该是没有,驾车的仆人应该没有发觉。

    “不行,还是报官,就说早上在我们这里发现的。”老太太说道。虽然老太太对家里的仆人很是仁慈,但是还是没有必要为了一个逃奴承担这么大的风险。

    “要不,我们买下来吧。”李清道。

第14章 昆仑奴(下)() 
最终还是报了官,洛阳县衙差人把昆仑奴带了去。

    在被带走之前那昆仑奴已经在李家进行了简单的治疗,其实没有什么大的病症,主要是天冷,大约是在水里待的时间比较长,为了躲避抓捕,甚至于后来连衣服都没有来得及换,穿着一身湿衣服待了整整一个晚上,扛不住寒冷晕了过去。幸好那人看起来身体还不错,不然估计早就死掉了。

    虽说在李家李清最得老太太的喜爱,平日里什么事情都依这个几岁的孙儿,但是今天的事情,依旧没有按照李清的想法办,毕竟不是什么小事,弄不好还会吃了官司。李家这些年经商,多多少少跟官府的人有些来往,但是为了一个不相干的奴婢完全没有必要。

    李清无奈,颇为感叹了一番。不知道那人带走之后会是什么样子,会不会被送回去,会不会被打死?

    李清没有再去学堂,在家一直在想那个昆仑奴的事情,一想到那人送回去有可能被打死,自己心中就有一种罪恶感。随后不久李全、李安因为没有见到李清,急忙的回了李家,发现李清已经回来了,心中的担忧才算放了下来。两人看到李清烦躁,没有说什么,退下去了。

    李清知道这件事在老太太那里是没有什么进展了,李仁济和李瑞又不在家里,自己六岁的孩子还真做不了什么,更何况自己现在对外面的情况一无所知。最后询问了花解语看有没有可行的办法能救得那昆仑奴一命。

    也许是花解语自身是丫鬟的原因,想到自己的处境,心中也颇同情那人。花解语答应了李清先去想办法,了解一些情况,随后出去了。

    白天一天李清也没有再去学堂,老太太过来看过李清一次,大约是知道李清的想法,规劝了几句。李清也装作事情已经过去,自己根本一点想法都没有的样子骗过了老太太。在老太太问道花解语那里去了的时候,李清说道:

    “我让她去帮我买了平时学习的书去了,之前的在学堂里不小心泼了墨,不能用了。”

    “让其他人去就好,买些书何必让她亲自去,自己身边就少人照顾了。”老太太怨道。

    “本来是派了别人去了,不过解语姐不放心,怕其他人不仔细买了不好的回来,于是亲自挑书去了。”李清解释道。

    到了将近酉时花解语才回来。

    其实一个府内的丫鬟,花解语同样不清楚应该找谁去了解情况,最后想起隔壁的南霁云来,南霁云在金吾卫当差,平日里跟洛阳县府的人还是有些来往,于是去王家找了南霁云帮忙,中间周转几次,最终算是探到些那昆仑奴的情况。

    “被带回去以后就直接关在牢里了,也没有人去救治,人什么情况现在还不知道。只是听南八哥说,好像没有人报有奴婢逃跑的案子,所以只是关了起来,具体怎么处理要洛阳县令回来以后审问过再能做决定。”花解语说起打听到的消息。

    “能不能给送个饭什么的?”李清问。

    “小郎君,这事咱们还是不要管了,老太太也不希望咱们家牵连进去。”花解语劝道。

    李清无奈,事实就是这样,在这时候的大唐,一个奴婢的地位很是低下,没有人愿意为此惹上一身麻烦。不行明天自己去找下南霁云,看能不能帮上一把,李清心里道。

    第二天去学堂,花解语跟着去了,随身伺候了,大约是得了老太太的吩咐,怕李清不听劝。从学堂回来,还没有到李清住的地方,就被老太太房里的巧儿拦住,说是老太太请小郎君过去一趟。

    李清并花解语来到老太太房间,上前给老太太道了安,心中还在疑惑有什么事情。老太太放下手中的茶,说道:

    “昨日的事情,我已经让仁济打探过了。那孩子在审问的时候只说自己是被人从岭南掳了来,受刑不过,在到了洛阳城的时候,找机会跑掉的,最后躲在我们家。可能是念你的好,没有说出跟你有牵连的话,倒算是个忠义的人。”

    李清听了大喜,忙谢道:

    “谢过奶奶。”随后又问,

    “那人没有说是谁掳了他来吗?”

    “审问的时候,说是不认识掳他的人。最近县衙也没有接到有人报官说有逃奴的事情。估计过些天还是没有人来报官,大概是会作为官奴被卖掉的。到时候如果你还想要的话,我让人给你买回来,跟着伺候你好了。”老太太看着李清说道。

    “是。不知道那个人身体……?”李清还惦记着昆仑奴的身体状况。

    “仁济托人送了些东西进去,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了。”老太太说道。

    李清的担心总算放下了少许。于是说了很多的谢的话哄老太太开心。

    老太太看着李清的神情,笑道:

    “跟自己人有什么好谢的。我的孙儿现在学的嘴越来越甜了。”

    没过多久,就是晚饭,李清和花解语在老太太这里用过晚饭,说了会儿话,起身告退。这时候老太太说道:

    “我的奴儿,很久没有跟奶奶一起睡过了,今天就留在奶奶这里吧。跟奶奶好好说说话。”

    李清本想拒绝,但是看到老太太好像有什么话要说,答应了下来。花解语本来也要留下来,被老太太打发了回去,说明天清儿还要上学,东西要一早准备,到明早准备好再过去,这里就由老太太照顾好了。

    老太太让下人们都退了下去,才对李清说道:

    “以后做事情要多想一些,如果那人说出是你救了他还想藏起来,我们家那里能脱得了干系,难免会有一大推有的没的。以后你会慢慢长大,我呢,到时候就老了。只能靠你自己了。”语气中略带严肃。

    李清听过老太太的话,心里才肃然警觉,到底是老太太想到周全些,估计一开始就让人与官衙里通了气,怕是牵连到李家,幸好那昆仑奴仁义些,小小年纪倒是难得,李清心里想。其实又完全疏忽了自己更小的事实。

    过了些日子,李清的日子依旧,每日里去学堂,休息的时候就让花解语陪着出去转转,看看这洛阳的繁华昌盛。这时候的洛阳城大概是洛阳历史上最繁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