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唐-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刘兄以后不但要为这报纸的内容谋划,还要为《长安时报》的钱粮谋了。”

    李少阳笑着说道。

    王和之、裴元俊也摇头笑了下,虽然表面上看不出什么,不过心中却有一丝忧虑在。

    大堂之中,仅有的几个客人边喝酒边聊天,聊的好像是《长安时报》第一期上面刊载的崔莺莺的故事。这几位客人并不是朝元客舍的书生,而是住在附近的通善坊中的长安普通居民。

    王和之、刘晏四人看了一眼闲聊的几人,见说的不过是一些虚幻的故事,皆摇了摇头,心中想着人们谈论《长安时报》还是说的前几期的事情,过些日估计就没有人再谈这些了。

    而四人并不知道的是,李清办报纸的初衷正是为了传播些什么,而过了这么长时间,还有人在谈论上面刊载的崔莺莺的故事,也正是李清希望的所在。

    而同一时间,长安东市文渊斋,紧闭的店铺里面,推掉一切应酬的李清正跟贞焕还有数名伙计在优化活字印刷最后的工序。

第222章 有人欣喜有人忧() 
店铺外面的街道上,纷扰的声音传进来,到了后堂变得飘渺无闻,李清放下手中的报纸样张,揉了下有些发胀的额头,缓缓说道:

    “付印吧。”

    等在旁边的贞焕脸上浮现出欣喜的神色,略显疲惫的眼睛透露出一丝惊喜,招呼早就等候在一旁的伙计们开始忙碌。经过新年几天的休假,今早被召唤回文渊斋的伙计们立即就开始了排版印刷的工作,一时之间,店铺后院忙碌的声音像是盖过了外面大街上的喧嚣。

    看着布满整个房间的活字和房间两个硕大的轮盘,李清说道:

    “这些活字估计印刷出两千份就需要拆开清洗,为了加快进度,可以边印刷边排版,争取多排几个版面出来。”

    “是。为了这一期的印刷,店中加派了几个人手,虽然多加了两个版面的内容,但是按照最快的进度,一天的时间也能够印刷一万两千份出来。”

    贞焕在旁边说道。

    李清点了点头,说道:

    “嗯,请大家都辛苦一下,上元节前的这三天我们要连出三期《长安时报》,这不仅关系到我们报纸是否能够发展起来,更重要的是《长安时报》以后的盈利就在这上面了。”

    贞焕有些茫然,接下来三期的内容已经敲定,但是在贞焕看来多出来的两个版面却并没有太大的价值,两版内容都是长安城中一些店家商铺的消息。在贞焕的眼中这些完全没有刊登的必要。

    “不过……虽然我们用了活字印刷,但要执行最新定价的话,这三期也还是亏钱。”

    贞焕迟疑地说道,看着李清,有些不理解李清为什么要降低最新一期的报纸定价。

    李清笑了笑,说道:

    “薄利多销嘛。”

    贞焕没有再问,不过心中依然感觉有些不妥,虽然降低价格确实能够增加《长安时报》的销量,然而现今文渊斋的付印能力最多也就是一万份有余,又如何能够提高起来销量。

    今天是天宝五载的正月十一,晴,每年这时候都是商家最为忙碌的日子。

    进京赶考的学子从大唐各地纷至沓来,有钱的找长安城最豪华的客舍下榻,没钱的去城南的普通邸舍暂居,除了这些学子,来自四海的人们也涌进长安城,一睹上元佳节的繁华昌盛。

    京城最大最豪华的客舍——悦来客栈的童老板站在自己客栈前面,晒着暖暖的太阳,看着对面客舍人来人往,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就在新年前一个月,对面原本生意并不好的“同福客栈”突然之间关门大修,在新年过后的第一天又重新开业。新开张的“同福客栈”换了一个新的名字“龙门客栈”。

    听说是换了东家,不过童年瑶并没有打听出背后的主人是谁,只不过重新开张的龙门客栈里面的装饰大变,就连店中的伙计也换成了统一的装束。

    新开张的龙门客栈虽然有了不少稀奇古怪的招数,但是在童年瑶不断地“运作”之下,这家新开张的客栈跟悦来客栈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过来这里的客人都是冲着“悦来客栈”数十年的声誉来的。

    再怎么推陈出新,新开张不到半月的龙门客栈还是没有办法跟自家的悦来客栈比啊,童年瑶心中暗笑。

    不过龙门客栈依然夺去了不少的生意,每年这时候应该爆满的客栈现在竟然还有几间客房剩余。童年瑶心中暗道,待过了上元,看我怎么把你们给弄倒掉。

    童年瑶扭身就要回客栈里面,在对面招待客人的龙门客栈掌柜白鹤亭看到,远远地拱手笑道:

    “童掌柜早,怎么有时间出来晒太阳?”

    童年瑶停住脚步,回过头来,看着满脸堆笑的白鹤亭,拱了下手:

    “童某出来看看这日头,看适不适合新开一家店铺。不过我观这日头,好像这个月开张不利啊。”

    童年瑶意有所指。白鹤亭自然听出童年瑶话中的意思,也不生气,笑着说道:

    “是吗?那倒是恭喜童掌柜了。不过我可是让宗圣观的道长看过的,说这个月开张,黄历上讲是‘日出东方,紫霞东升’,乃大吉大利之兆啊。”

    童年瑶冷哼一声,甩袖回到了自家客栈,身后白鹤亭高喊道:

    “童掌柜,有时间过来这里给白某指点一二,这经营客舍之道也得向您学习啊。”

    长安城中,跟童年瑶一样不顺心的还有平康里拙园的柳三娘。隔着一条街道,本来在平康里东南角的群芳园突然之间在拙园的对面开了一个分楼,虽然规模比拙园小上很多,然而装饰更为精致奢华,并且群芳园的当家花魁叶小玉亲自过来坐镇,大有跟李十二娘打擂台的架势。

    兼之群芳园的老鸨卢氏长袖善舞,过年的这些天,请了长安城中不少有头有脸的人物过去捧场,倒是显得比拙园还要热闹些。

    “对面的卢氏越发不知道收敛了,感觉老娘是怕了她似的。”

    柳三娘站在旁边碎碎念。

    “卢大娘经营群芳园数十年,在长城中的关系总还是有的。对面新近开张,肯定会热闹一番,过一段时间就好了,柳三娘又何必在意。”

    坐在铜镜年的女子卸下装束,将发髻散下来,自顾自的梳理着如丝绢般的青丝。

    柳三娘有些不忿:

    “哼,这时候把楼子开到拙园面前,还不是想跟我们竞争,凭一个叶小玉就以为能压了我们一头?也不想想年前的花魁是谁?”

    “柳三娘,那已经是去年的事情了。再说了,群芳院除了叶小玉,不是还有一个新出头的新人么,听说也是个跳舞高手,有时间我过去看看。”

    李十二娘放下长发,对着镜子照了照,说道。

    “这可使不得,十二娘,你是什么身份,过去对面,没得给她们长脸。”柳三娘惊呼道,又想起这已经过了新年,今天的牡丹花节近在眼前,于是又道:

    “十二娘的新舞蹈排练的怎么样了?如果已经完成,可以开始让楼里的娘子们先学起来了,到时候在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一下。如果进度太慢的话,今年的花魁赛就赶不及了。”

    李十二娘把头发轻轻梳拢在一起,挽个散髻,披在身后,双耳被长发半遮,更显慵懒妩媚:

    “三娘放心,都已经准备好了。已经让惜梦去安排了。今年花魁之事,三娘也不用太在意。你没有发现近几年从来没有连中花魁的么。长安城风月场上,大约轮流坐庄的规矩不大会变。”

    柳三娘叹息一声,又看了一眼对面热闹的群芳院,摇头出去了。

    长安城中,如童年瑶、柳三娘这般不顺心、不安心的人还有,他们不知道的是,更加让他们不顺心、担心的事情还是后面。

第223章 得胜回朝,广而告之() 
“卖报,卖报,最新一期的《长安时报》,一份只要两文钱,快来买啊,不买就抢不到了。”

    朝阳初升,晨曦刚刚洒落在长安城的每个角落,报童清脆的卖报声已经响彻京城的大街小巷。刚起床的人们打开家门,在清冷地天气中掏出两文钱,递到报童的手上,接过报纸问道:

    “不是五文钱一份么,怎么改两文钱了?”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报纸上的定价就是两文钱。”

    “是吗?”买报人翻到首页,看到上面标注的价钱,笑着说道:

    “呵,这才没几天,《长安时报》就便宜了,以后倒是可以多买几期了。”

    这时候有人凑过来想跟买报人同看,正要急切知道报纸上刊载什么内容的买报人不耐烦的挥挥手,说道:

    “去,去,自己买去,两文钱你又不是出不起。”

    那人讨了无趣,疾走两步追上报童,自己也买了一份。

    “看了没有,这一期的《长安时报》比之前的多了两个版面,好像是两版专门的板块,叫做‘广告’的。”

    “看了,不知道‘广告’是什么东西,也不关注。不过上面说群芳院又开了一家新楼,坐镇的是叶小玉,听说群芳院新捧出来了一个小娘子,不知道样貌舞姿如何?”

    “魏兄什么时候有时间,我们过去平康坊看看,听说这位新出来的小娘子舞技绝佳,不输拙园的李十二娘。”

    “好说好说。……”

    《长安时报》在十三日这一天正式刊印发行,而凑巧的是官方报纸《唐皇明报》也在这一天出了最新的一期。

    这些年,长安城的人们过惯了富足平安的日子,兼之生活大唐的中心京都,算得上见多识广,每日里除了悠闲地过日子,最喜的就是接受新事物和凑热闹,经常对长安城传闻的各种消息评头论足一番。像今日这种两家报纸同日发行的趣事总要插上几句,顺便了解一下两家报纸都刊载了什么内容。

    书生学子关注的是两家报纸都刊载了什么诗词文章,顺便评价一下哪家上面的诗作好。长安城的百姓关注的是平常的生活琐事,柴米油盐的价格升降、歌舞曲的推陈出新。

    而从报纸上获得这些消息慢慢的开始变成习惯。

    “这次的《明报》没有什么特点,所讲的还是长安城过年期间各里坊的庆祝活动,晋昌坊那里的佛门法会竟然也上了官报?”

    “慈恩寺的法会听说宁王等几为皇族也参加了,官报自然是要报道一下的。”

    光福坊中,靠近朱雀大街的一家酒肆楼上,几位书生正在议论最新一期的两份报纸。

    “这‘广告’是什么意思,《长安时报》又多了些新东西嘛。”

    有人翻看着,看到多出的两个版面,疑问道。

    “上面刊登的是些商家信息,你看,群芳院新楼开业,龙门客栈优惠酬宾。呵呵,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消息,比《明报》上面的佛门法会还要无趣些。这‘广告’估计是广而告之的意思吧。”

    旁边一个身着深色厚袍衫的年轻人摇头笑道。

    “这《长安时报》不刊登的话,我还真不知道这长安城新开了一家客栈,龙门客栈,龙门。哈哈,鱼跃龙门便化龙,吉利。”刚才的那人笑着说道,

    “韦兄,春闱在即,兄弟就搬去龙门客栈暂住几日,也沾沾这客栈名字的喜气。”

    深色袍衫的年轻人皱眉说道:

    “怎么,郑兄是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