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唐-第1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月底,整理成稿的《数学要义》正式刊印发行,相对于报纸一开始的出现,《数学要义》的出版在长安城并没有引起广泛的轰动。但是在算学这个圈子中间,《数学要义》的出现却是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毕竟《算经十书》里面一直被认为是正确的东西被李清给否定和纠正,在这时候精通算学的人眼中是石破天惊的大事件。

    李隆基就《数学要义》的出版专门召见了李清,同时就书中涉及到的数学理论也召集了国子监和太学中教授算学的大学士跟李清进行辩论,最后发现李清《数学要义》里面的知识才是正确的。

    随后朝廷专门讨论了《数学要义》一书的可行性,李隆基在数月之后,下令国子监和太学等官方学院把分册的《数学要义》作为算学的教材。

    李清因此名声大震,在长安城的学子中间,都知道这位年轻的小侯爷不仅仅是才华出众的才子,更是算学方面的宗师。

    这是后话,此时刚空闲下来的李清并没有任何的清闲之意。李清在知道三月长安官场上的变动之后,不胜唏嘘,自己终究没能改变什么。

第254章 穿越者的卦象() 
“你是说韦坚和皇甫惟明两人密谋欲共立太子?”

    李清看着眼前的吉温,缓缓问道。

    “是。”吉温低声说道。

    “可有什么证据?”

    “这……当时审讯的时候虽然两人没有招供,但是其朋党俱已认罪,并且杨御史曾亲见韦坚和皇甫惟明暗中相谋。”

    吉温脸色微窘,轻声说道。

    上元节过后,李林甫指使杨慎矜参奏韦坚,韦坚为了避嫌闭门谢客,而皇甫惟明为韦坚说情触怒了李隆基,被免去河西、陇右节度使之职,闲赋在家。虽然挂着一个鸿胪寺卿的名头,皇甫惟明也懒得去管,索性做起了闲散的富家翁,游山玩水、会客宴友。

    皇甫惟明跟朝廷中的不少官员关系不错,偶尔也会来往,在一次跟韦坚见面的时候被杨慎矜给碰个正着。翌日,杨慎矜上书弹劾韦坚和皇甫惟明共谋。

    历史在这里又重新回到了原来的轨道上,李清上元夜那一闷棍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韦坚和皇甫惟明被下狱,杨慎矜、王鉷、吉温负责案件的审理和查办。这三人都是李林甫的亲信,韦坚和皇甫惟明的下场可想而知,不数日,同被抓去京兆府大牢的两人亲朋即招供,随后韦坚被贬为缙云太守;惟明贬为播州太守。

    左相李适之在朝堂上为两人求情,被李隆基大加斥责了一番,杨慎矜随即弹劾李适之为韦坚、皇甫惟明两人做庇护,有共谋之嫌,幸亏李隆基没有理会,不然李适之也要被一同下狱。

    此事过后,李适之对李林甫心生恐惧。

    韦坚和皇甫惟明是不是共谋预立太子,李清不清楚,不过吉温的刑讯逼供手段李清却是知道的。韦坚和皇甫惟明及其亲朋落入吉温之手,无罪也会变成有罪了。

    李清看向吉温的眼神颇多猜疑,吉温知道李清是了解自己的,因此神色也有些不太自然。

    李清摇摇头,轻声说道:

    “倒是可惜了。”

    “嗯?”

    吉温有些疑惑地问。

    李清反应过来,笑着说道:

    “没什么?韦坚和皇甫惟明为朝廷重臣,却不思报效圣上,而行不臣之事,倒是可惜了两人的执政才能。”

    吉温走前一步,低声说道:

    “李侯倒有惜才之心。吉某倒是不觉得有可惜之处,韦坚和皇甫惟明两人看不清当今朝堂形势,朝堂上李林甫李相国势大,又得圣上宠信,跟李相作对能有什么好处,朝廷百官行事还需暂避李相锋芒。”

    吉温话中多有提醒之意。虽然吉温算是李林甫一党,但是对李清的感官很好,不然,也不会出言提醒。

    李清笑着说道:

    “不说这些没有关系的事情了,我这次找吉法曹过来是有事相求……”

    韦坚和皇甫惟明的事情对李清的影响很小,虽然一开始李清想着看能不能改变两人的命运,然而依旧是低估了李林甫的决心,李林甫一心想要扳倒韦坚和皇甫惟明,一次不成,自然还有下一次,这个权势遮天的权相现在做的就是排除异己,巩固自己的地位。

    朝堂上的这些争斗,李清没有多加理会,只是站在一旁静静观望,并没有引起李林甫和太子一党的重视,当然现在的李清还达不到被太子和李林甫重视的地步。

    李清知道,仅凭自己现在的侯爵和背后长公主府的势力,如果李林甫和太子一党想着对付自己的话,自己大约也没有太好的应对。这时候要做的除了明哲保身之外,更重要的还是要加强自己的影响力。

    而加强影响力,自然不能在朝堂之上进行公开的权力之争,方法却是在别处。更何况,李清还有了解历史的大致发展趋势在,提前一步步的布局,以后才能力揽狂澜。

    而眼前李清忙碌的还是印书坊的事情。

    《数学要义》的最终样稿已经确定了下来,文渊斋那里已经开始付印。说实话,对于《数学要义》这样的书籍,即便是惊世巨著,销量也不会太好。然而既然是自己的印书坊,李清也算假公济私一回,随后还会有《长安时报》的宣传配合,李清不求盈利,重要的是算学的发展带来的社会发展的动力,而这些是短时间内看不出来的。

    对于自己亲自参加编纂的《数学要义》,刘晏十分上心,整日待在文渊斋,连印刷所用的纸墨都是最为上乘的货色。

    《数学要义》的事情已经交给刘晏负责,李清去了李含光那里。

    到了长乐坊李含光住处,李清发现道门之中宗圣观等几派的宗师都在,显示道门是在商议什么重要的事情。

    李清上前给李含光和几位道门宗师见礼。这些宗师李清是认识的,不过坐在玄静道长旁边的一位四十余岁的中年人还是第一次见到。

    “师弟,过来这里,师兄给你介绍一位我的好友——钱知微钱道长。”

    李含光笑着招呼李清,

    “钱道长精通周易八卦,卦象极准,且对算学一道钻研至深。平时钱道长云游四海,难得一见,今日能够在长安相遇,也是机缘,师弟可要跟钱兄好好亲近亲近。”

    李清上前跟钱知微见礼,钱知微回礼,仔细地看了李清片刻,笑着对李含光说:

    “司马宗师识人极准,能够与十余年前慧眼识珠,钱某佩服。玄静道兄有一个好师弟啊。”

    李含光微笑不语。

    钱知微虽然是道士,但是身着却是常服,并不是道士打扮,下巴下面一缕胡须,脸型消瘦,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大儒。李清在脑海中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到历史上有个叫做钱知微的道士,正疑惑间,钱知微笑着说道:

    “贫道平时在世间云游,尝人间百态,时间长了,这身装扮倒习惯了,玄清道长不要笑话贫道才好。”

    钱知微还以为李清是疑惑他的一身装扮为什么不是道袍。

    李清忙拱手说道:

    “哪里哪里,玄清不敢。”

    在座的都是宗师级的人物,钱知微也是玄静道长的好友,身份地位与宗师无疑,李清虽然年轻,但是道门辈分在那里,跟几位宗师说话也没有什么拘束。

    李清笑着对钱知微说道:

    “我最近正好整理了一步《数学要义》,钱道长既然精通《易经》,届时还请多多指正。”

    钱知微手扶髭须,微笑着说道:

    “玄清道长作《数学要义》,我已经从玄静道兄这里得知,没想到玄清道长对算学一道如此精通,钱某愧不敢言啊。”

    “知微兄太过谦虚了,这样岂不捧杀玄清了。”

    一旁的李含光笑着说道,随后看着李清又道:

    “钱道长最拿手的还是卦象,就连当年圣上也邀请过钱兄给公主的王子、公主卜卦。玄清师弟今日正好在,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啊。”

    李清也笑着拱手对钱知微说:

    “玄清也正有此意。”

    钱知微看着李清,摇了摇头,轻声说道:

    “钱某对《易经》却有几分自信,刚才玄清道长进来的时候我已经暗中卜了一卦,怎知今日一卦,我竟有些详解不来。”

    旁边的李含光和其余宗师听了,诧异不已。李清微微偏了下头,微睁了一下眼睛,心中暗道:

    “难道这就是穿越众的缘故?”

第255章 道藏佛经、道门佛门() 
钱知微的卦术,即便是在座的诸位道门宗师都是佩服的。没想到李含光略带玩笑的一句话竟然让钱知微说出如此严肃的话来。

    李清站在那里微微怔了怔,旁边的李含光和诸位宗师却大为不解,李含光奇怪地问道:

    “钱道兄卦术通神,这么多年没有道兄算不出来的卦象,今日见我玄清师弟,难道有什么怪异之处不成?”

    钱知微拱手对李含光说道:

    “玄静道长不用疑虑,我观玄清道长骨格清奇、神宇清粹,自然是有极好的运势。正所谓‘自幼持守定,功在众人先,别有非常喜,随龙到九天’,若是一般人有此卦象,钱某自然能够推算出其前程往事、未来吉凶。不过观玄清道长之相,钱某却是解不出来这卦象到底是什么含义,未来前程尽皆看上去虚幻缥缈,或有大凶,亦或是大吉之兆。”

    李含光听了,脸上神色稍定,笑着说道:

    “玄清小时候倒是出过一次事故,后来追随吾师修道王屋山,这些年也算是奔波劳碌惯了的。当年吾师曾对玄静说过,小师弟是有宿慧的,这两年在长安城中小师弟弄出来的活字、报纸等倒是令人称奇。依小师弟的品性,这日后自然是大吉之兆。”

    钱知微听了李含光的话,脸上露出恍然地神情,笑着问李清道:

    “玄清道长幼时有何磨难?”

    “倒也没有什么,那时候小记不太清楚,应该是被人牙子给拐卖了去,幸好无大事,平安回来。”

    李清轻描淡写地说道。

    李清在听到钱知微说“自幼持守定”的时候,心中微感诧异,其实卦象并不难懂,说的是命运小时候发生过一次根本性的转折。李清不知道钱知微是怎么看出来的,不过自己穿越到一个五岁孩童的身上这种事情确实无法解释,从那一刻起,当年的那个“李清”的命运就已经开始转变。

    “司马宗师道行高深,既然能看出来玄清道长是有宿慧的,那定然是准的。不知道玄清道长可还曾记得前世之事?”

    钱知微认真地问道。

    李清摇了摇头,笑着说道:

    “我与师父结缘,蒙师父青睐而收入门下,倒是辜负了恩师的期望,从来不曾想起过什么前尘往事。”

    钱知微顿了片刻,接着说道:

    “有些人有宿慧,自己并不知道,也许某一天忽然之间就醒悟过来。不过我观玄清道长这两年在长安城中的动静,即便他人前世觉醒,亦不过如此。玄清道长发明的活字印刷之术,在座的诸位宗师都是佩服的,刚才我们正在讨论这件事情呢。”

    李清看着钱知微笑着点了点头,随后问李含光道:

    “师兄把我叫来何事吩咐?”

    “下个月,佛门天竺僧不空就要来到长安了。”

    李含光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