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唐-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位小郎君就是昨夜洛神诗会上些‘天下第一香’的神童了。”

    “是吗?不要随便拉过来一个孩子就称神童。估计连识字还没有学全了吧。”却是孙子才的声音。

    刚才玉娘进来跟杨玄珪说请到了“神童”,杨玄珪也是不大相信的,虽说今晚上的诗作就压在孙子才身上了,但是听孙子才的语气自己心中都没有谱,估计也写不出来什么好诗。正踌躇着要不要让李清试试。那孙子才倒是恼羞了起来。

    “杨兄就算不想孙某出手,没必要让个孩子来嘲弄于我。”孙子才心中虽然羞怒,但是终于有了由头。不是我不想给你写诗,是你看不起我另请了高人。

    “那里,那里,等下还要孙兄出头。”杨玄珪忙道。

    这说着,场上宣读的杨家的名字。杨玄珪忙吩咐了人把自己准备的牡丹抬了上去,然后小心的把蒙着的纸张揭开来。

    牡丹露出真容,是一株墨玉牡丹。

    牡丹花色越纯越好、颜色越深越好。杨家的这株墨玉牡丹几乎算是真正的黑色牡丹花了。墨玉色的花色在灯光下显得并不暗沉,而是泛着珠光,柔滑的花瓣犹如绸缎,看上去柔滑光润。花瓣大而多瓣,比起之前的牡丹都要大上不少。

    牡丹一出来就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几乎要挤着上前去观看了。上首坐了的评审们走了下来,围着杨家的这株墨玉牡丹看来看去,有些人还凑近闻了闻,啧啧赞叹。这应该是到现在为止最好的牡丹花了。

    上前的评审中有一人问道:

    “这株牡丹可有名字没有?”

    “冠世墨玉。”

    那人点点头:

    “在黑牡丹中算是冠绝了。如此特殊的牡丹也能称的上是绝色了。”

    场下倒是议论起来。一般这时候应该有人站出来表现一番,谦虚的说自己看到这株牡丹有了灵感,赋诗一首,与诸位分享。但是早杨家的队伍中没有人发出这样的声音。

    众人看过去,杨家人群中不过几人,倒是有两个女子,一个小孩,另外的还有几人。大约有人认出孙子才来,知道孙子才是请来当托的。但是看着孙子才在那里仰头四顾,根本没有作诗的意思,议论声变的更大了。

    玉娘看了看孙子才,气得跺脚。但是没有办法,总不能喊着让孙子才赶紧写一首出来。这时候评审们都回到了座位上,对着杨家的牡丹还在议论着。

    李清望着孙子才,心中笑着,自己做不出来不要拿别人做挡箭牌,真是够没有意思的。要不帮一把这未来的杨贵妃?

    李清对玉娘说道:

    “拿纸笔来。”

    玉娘正在跳脚,差点就哭了出来,突然听李清说要纸笔,愣在了那里,随后反应过来,连忙从旁边拿过纸笔。

    李清说着,玉娘忙把诗句记录下来。也不待把之上的墨迹吹干,忙高声道:

    “我这里有一首赞赏着牡丹的诗词。”

    周围议论的人都看向这里,看到一个小娘子手中拿着一张写满字的纸张说是诗词。议论声更大了:

    “这些太假了吧,把提前做好的诗拿出来,总的表现一下是现场写的诗吧。”

    倒是有人的注意力并不在这上面:

    “这小娘子是谁?”

    “杨家人参赛,如此国色天香,应该是杨玄珪的侄女儿杨玉环。”

    场上的评审们看着场下举着诗词的玉娘,有些惊诧,让人把诗词去了过来。

    刚才说话的评审拿过诗词,低头看了两眼,随即“嗯?”了一声,又仔细的轻声读了出来。随后抬头看了看玉娘,才把手中的诗词递给身旁的张九龄:

    “子寿兄看看这首诗。”

    张九龄接过纸张,看到上面的墨迹还没有干,说了声:

    “新写出来的?”

    低头看着纸上的诗句,这次张九龄看的时间要长一些,一只手还在空中轻微的点击着。过了一会儿,点点头,把手中的诗句传给周边的评审们观看。

    诗词在评审中间传了一遍,就连边上站着的郑远明也看到了。大约想到什么,抬头望杨家这面看了几眼,发现了李清,略微点了下头。众评审大都没有说什么,放下诗词,然后宣布接下来一家的牡丹花上场。

第28章 白玉谁家郎(十一)() 
最后出场的两家是宋家和魏家,今天两家的牡丹依旧冠绝这次花会。

    宋家的是新栽培出来的一种白牡丹,远观近看都犹如胭脂白玉,晶莹剔透,是完全的白色,中间没有一丝杂色,叫做翠玉夜光。魏家的是一种紫牡丹,但是已经接近于墨紫色,紫到极致,显得雍容贵气,却是叫做紫冠耀辉。

    两家的牡丹出场获得了最为热烈的讨论,上首的众位评审们也都走下来围着牡丹花细细点评了一番。这其中有人也作出了不错的诗句来颂赞这些牡丹花。倒是前来替宋家助阵的郑远明没有出手。另外魏家请来的主力高子玉也没有诗作出来。这倒是让在场的人颇有些诧异不已的。

    算起来像郑、高两人这种才华的才子在之前都有了万全的准备,写出一首好诗是完全有可能的,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两人没有出手。

    其实在前面出场的牡丹中间也有紫色和白色的牡丹,但是宋、魏两家的牡丹一出场,先前的那些牡丹显得庸俗了很多。在之前,几家的牡丹中也只有杨家的冠世墨玉依旧傲立其间,能够与宋家的翠玉夜光和魏家的紫冠耀辉相媲美了。

    几乎没有什么争议,这次牡丹花魁赛的前三名就角逐了出来。场下的人也围着三家的牡丹啧啧称奇。

    接下来的评比应该是最难的了,总体来说三家的牡丹无论是谁家的花魁都应该算是实至名归,三种牡丹在蓬莱阁的夜光照耀下闪闪生辉,黑、白、紫三色辉映,无声的诉说着这洛阳牡丹的冠绝天下。

    按照以往的惯例,这时候的评审们都会有一段很长时间的讨论,应该算是争论了,毕竟最后的三家牡丹高下难判,全凭评审们的喜好的。因此很多时候倒是在之前的牡丹展示时,现场有人做出来的诗作就成了重要的评判标准。

    场下人等着最后的结果,这时候都在猜测花魁的归属:

    “应该是宋家,最近这些年几乎每年都是宋家夺魁的。”

    “那到不见的,去年魏家的一株‘青龙卧墨池’冠绝全场,宋家也稍输一筹。今年的‘紫冠耀辉’去年了。”

    “也有可能是杨家,那株黑牡丹可是不太容易培育出来。”

    “杨家没戏,你没看刚才连称赞杨家牡丹的诗都没有,随后最后好像有一首给了评审看,但是可能是写的太差了,连评审都没有好意思读出来。”

    “今晚上不知道郑远明、高子玉两人为什么没有出手,难道是才情枯竭?”

    “如果两人才情枯竭,那在场的诸位又有谁敢说自己有才华了。”

    争论的焦点还是放在了宋、魏两家,作为黑马姿态出现的杨家没有什么人看好。这让一旁的玉娘心中气愤并且有些失望的。小胸脯起的一鼓一鼓的,撇着嘴看着众人“哼”了一声,气愤的模样倒是有着另外的一种风情。

    今年杨家的牡丹玉娘倒是费了不小的心思在里面,能进入花魁赛十强一开始让她很是意外,但是自家牡丹出场后一比较才发现竟然有着夺魁的希望,又让玉娘的期望高了起来。但周围的人却没有人看好,主要算是孙子才临阵退缩的缘故了,玉娘气呼呼的把眼睛瞪向孙子才。

    这时候的孙子才倒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看到玉娘投过来的“杀人”的眼光,说道:

    “刚才这孩子不是写了一首嘛,更何况今晚上那郑远明、高子玉也没有作诗,孙某不出手也算情理之中。”倒是把自己和郑、高两人放在一起了。

    “哼,还好意思跟郑远明、高子玉比,你比得过吗。临阵逃脱就是叛徒。”玉娘道。

    “是吗?你带来的这位倒是没有临阵逃脱,但是不知道他做出来的诗能否入了众位评审的眼光。”孙子才瞧了李清一眼说道,语气中倒是有点幸灾乐祸。在孙子才的眼中,虽然没有看到李清做的诗,但是应该只是小孩子的涂鸦之作,登不得大雅之堂。

    李清倒是没有说什么,只是用眼光瞟了一眼孙子才。

    “再怎么也比你好。”玉娘说道。

    其实,在玉娘的心中感觉这次的花魁也没有什么机会了。

    “小郎君写的诗到底怎样?”花解语在边上小心的问。

    李清笑了笑:

    “放心。”

    李清倒是不怎么担心的,自己知道刚才的那首诗放在整个历史的长河中都能算的上绝顶的好诗。

    玉娘看李清的眼光也有些不确定,心中稍稍埋怨自己刚才是不是太冲动了,把一首小孩子作的诗直接拿了上去。

    没有等上太长时间,上首的评审当中,张九龄站了起来,想是要宣布花魁的归属了。

    看到张九龄站出来,场中刚才的议论声骤然停了下来,全场一片安静,有人心里还在想着,这次的“花魁”角逐,评审们商议的时间短了很多。

    “今日适逢盛世,蒙圣上恩赐,今年的牡丹花魁赛得以在这蓬莱阁中举行。

    “今年的牡丹花会的确是给了裴相公和我以及众位评审不小的惊喜。难得的是杨、宋、魏三家的牡丹更是新奇惊艳。说起来花魁最终****都是实至名归。单论牡丹三家都应该拿到这花魁的称号。但是既然是比赛,总归是有赢家的,经过众位评审的商议和评定。今晚上的花魁是……

    “杨家的冠世墨玉。”

    张九龄的话音刚落,刚才场中的寂静陡然间乱了起来,场下的人议论开来:

    “怎么可能?”

    “就是,我觉得宋、魏两家的更好些。”

    “即便是三家的牡丹高下难分,不是说最后以诗来决定胜负么。”

    “是啊。那杨家又有了什么好诗能压住在场的其他人写的诗的?”

    “刚才确实有一首的,但是众位评审们没有宣读。”

    “念出来让大家看看,杨家刚才的诗有哪里好了,竟然压倒在场的诸多才子。”

    “对,公布出来吧。”

    确实有很多人心里有着不小的疑问,但是没有说什么“暗箱操作”的话。场下的人无论身份、地位与上首的人都有着很大的差别,更何况中间还有两位相公。于是只好从刚才的诗上面说话。

    这时候也有人高声问道:

    “郑兄,刚才你是见到了那首诗的,给大家说出来听听。”

    站在旁边的郑远明苦涩的笑道:

    “刚才称赞杨家牡丹的诗的确是好诗,以郑某的诗才来说是写不出这样的诗的。”

    场下问话的人安静了下来,能够让郑远明认输的人在这洛阳城中怕是不多,就连韩知贤、高子玉之流也不能让郑远明如此认输。众人倒是更加期待刚才的诗作了。

    裴耀卿站起来,把手中的诗作让人传了下去。

    孙子才在旁边冷眼旁观、暗自冷笑着,这时候从别人手中拿过写着诗词的笺纸,随口读了出来: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孙子才读完这首诗,刚才冷笑的表情僵在了脸上,刚才李清看他的一眼犹如一记耳光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