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当奶爸-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种以后,小学堂里头要开扫盲班,还要开专科班,听说到时候学成出来,狄先生会给他们安排前程,不比现在的王大郎、张有弟他们赚的少。

    吴叔有点心动,犹豫着要不要把儿子从金陵叫回来,送过去试试,万一成了呢,总比他在布行里头给人家当苦力强。

    这么想着,综合门市的大门开了,人流开始往里面涌动。吴叔也奋力的往里面挤着,可是人实在是太多了,他身板又单薄,被挤得几乎脚不能落地。

    好容易进来以后,这里的地方倒是很宽敞,收拾的也挺干净的,只是有点发懵,不知道兑换工分券该往哪个方向走。

    略微打量一下这里头的格局,发现这个综合门市,是用三间房打通的,中间那一间,成凹形摆着几张柜台,后头的货架上,满满当当的都是货品。

    什么类型的都有,倒有点像镇子上的杂货铺,有几柄造型怪异的农具,看起来很是显眼。

    不过眼下还是尽早把手里的这点工分券给换了再说,吴叔又看了看两边,这两间屋子造型都差不多,不知道到底哪一个才能换。

    吴叔不识字,正愁不知如何是好,听到有一个声音在喊:“要买东西的往前走,前面这几张柜台都是,都可以用咱们手里的工分券来买。”

    “外乡来的,大宗采购的,到西面这间来。”

    “想要把工分券,换成铜板,或者存起来的,到东面这间来。”

    我是换铜板的,得到东面,吴叔心里默念着,赶紧往东面走,生怕去得迟了,钱都给别人换完了。

    走了几步,发现这个声音十分的耳熟,抬头一看见是村头周婆家的闺女,二丫,她身上斜挎着一条布带子,吴叔不识字,也不知道上头写的啥。

    “二丫,你怎么到这里头来了。”

    二丫长得有些粗手粗脚的,并不算漂亮,但这个时代人娶媳妇,颜值从来不是需要最先考虑的,好生养,能干活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到了该嫁人年纪的二丫,在村子里也算是一朵抢手的村花了。

    见是吴叔,二丫笑道:“今天这里头第一天开张,人手不够用,我过来帮忙。”

    “那你这一天,能赚几个工分。”

    “我们是义务劳动,不要工分的。”

    “不要工分,那岂不是白忙活了?”吴叔嘟囔道,怎么这小学堂里头出来的,一个比一个邪乎,还有白干活不要钱的?

    那不成傻子了么?

    吴叔因此在心目中,把二丫当成未来儿媳妇的优先级,降低了两等,毕竟人再好,不会过日子可不行。

    吴叔摆摆手,想要叫上田壮一起去兑换工分券,扭头却看见那后生,早已经举着票子,挤到柜台前头,买东西去了。

    现在的这年轻人,真是太浮躁了,日子哪能这么过呢。

    吴叔决定独自前行,可兑换的柜台前头,人也不少,他眼瞅着那桌子上头的铜板,一点点变少,心中焦急不已,想要往前头凑,却被告之要排队。

    耐着性子等啊等,好容易轮到他了,吴叔连工作人员准备的水都没有喝一口,久急忙数出一叠票子,那是他小半年来的收入,放到桌子上,说道:“一百个工分,全换成铜板。”

    桌子那头坐着的,也是小学堂里头的学生,不过面生的很,应该是其他村子来的。那人熟练的点清了票券,很客气的说道:“一百个工分,正好是一吊钱,是现在取吗?”

    “现在取,现在取。”

    “好的,稍等。”

    吴叔兜着一袋子铜钱,回到柜台前,想要看看里头的锄头,叫卖货的取出来看看,仔细打量了一会,见打的确实不错,问道:“这个多少钱。”

    “二十个工分。”

    “一个工分是十个铜板,二十个工分就是两百个铜板,没算错吧。”

    里面的人笑道:“确实没算错,不过我们这里只收工分券。”

第67章 狄阳的野望() 
与热闹非凡的综合门市相比,旁边规制与之相同的,临鱼村居民委员会,就要冷清许多。

    夏元吉站在台阶上,笑着说道:“狄老弟,从要专营权到开酒楼,再到搞出这个工分券,老夫可是越来越看不懂你了。”

    “闲着无聊,随便搞搞。”狄阳打了个哈哈,又说道:“其实弄这个工分券,主要是为了方便给乡亲们发工钱,其实这里头我是一文钱都不赚的,”

    夏元吉一脸信你才有鬼的表情望着狄阳:“老夫我可是当了十多年的户部尚书,这里头的道道,还是能看得懂的。狄老弟,你若是想开钱庄,也没什么,老夫还能帮上点忙。”

    “确实不是开钱庄,咱这个完完全全是属于公益性质。”

    自打狄阳宣扬的那些经济作物,开始丰收,便开始向城里头供应。加上有夏大人这些的官府人站台宣传,租种经济作物很有前途的想法,在临鱼村达成了共识。

    夏收以后,纷纷和狄阳签订了契约,改种这些粮食。

    与此同时,临鱼村的一系列工程也开始上马,比如开垦沟渠、兴建水车、暖房、地窖、小学堂、校场等等。

    狄阳也渐渐的开始用工分来结算村民的酬劳,并且发给他们相应的工分券,声明这个工分券,完全可以用来当钱使,也可以随时兑换成铜钱。

    开始时虽然大伙还有些疑虑,但凭借着多年来狄阳在临鱼村积累的声望,还是最终实行了下来。

    之所以用工分和工分券来结算酬劳,也是狄阳一个深植于内心的野望,让华夏永不掉队。

    目前在临鱼村实行的,只能算是个小小的实验。

    狄阳在临鱼村制定的工分制度,和后世那个红火时代的工分略有不同。这个工分更像是寄存在综合门市储蓄所账户里的数字,而工分券更像是纸钞的雏形。

    所有人都可以根据工种不同,工作时间的不同,获得相应的工分券,而这个工分券是不记名的,完全由它的持有者自由支配,或者买东西,或者直接兑换,或者可以寄存到储蓄所里。

    而储蓄所的储备金,就是当日太子所赐的一千两白银。

    其实现在的大明朝,也是有纸币发行的,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大明宝钞”。但这个作为明朝政府发行的,唯一合法的货币,如今的地位可谓是十分的尴尬。

    它是在洪武年间发行的,但由于明朝财政制度上的缺陷,民间一直对这个能当钱用的纸,十分的不信任。

    而且由于这个时代没有准备金制度,宝钞被随意的增发,基本是皇帝想印多少就印多少。

    皇帝需要赏赐了,印宝钞来发。需要营建工程了,印宝钞来发。需要采买物料了,印宝钞来发。某地遭灾了,还是印宝钞来发。

    只要是皇帝或者朝廷缺钱,那就发发发。

    如此随意的增发,导致宝钞不断的贬值,最终完全的崩溃。到了狄阳所处的永乐二十一年,一贯大明宝钞只能换十文钱,也就是一个工分,已经几乎和废纸差不多了。

    而宝钞制度的崩溃,在往后的两百多年的时间里,给大明的财政带来极大的隐患,虽然历代多次有人试图挽救宝钞的地位,但最终还是无力回天。

    而这种不健全的财政制度,一直制约着这个汉人最后一个王朝的发展,缺钱,几乎成了大明各个时期的主要现象。

    在强盛如永乐朝的时代,朝廷缺钱,还深深的制约着皇帝的许多军事和民生措施。

    到了后面,因为缺钱,大明这个庞大的巨人,被完全的束缚住了手脚,朝廷的主基调以修养民生为主,以守成为主,再也迈不开前进的步伐。

    所以以劳民伤财为借口,安南被放弃了,一直到几百年后,他依然游离在中华大家庭之外。

    所以以劳民伤财为借口,轰轰烈烈的下西洋被放弃了,当时的兵部尚书刘大夏,为了阻止皇帝重下西洋,甚至不惜烧毁郑和几十年来,积累的海图资料。

    如此自以为是,不思进取的举动,居然赢得当时朝野的一片喝彩。

    于是一直屹立在世界民族顶峰的中华,错过了地理大发现,错过了几千年来最重要的地缘政治的变革,渐渐的被追赶,被超越,在不久的岁月里,陷入了无尽的屈辱之中。

    由于缺钱,朝廷的一切扩张,或者进取的行为,都会被视为劳民伤财,所以漠北也被放弃了,西域也被放弃了,辽东得不到有效经营,周围全是不征之国。

    中华民族错过了扩大领先优势的最好的时机,试想如果朝廷不缺钱,如果下西洋没有被中止,如果是中国人发现新大陆,如果是大明领导了殖民时代。

    那么我们早几百年就可以,甩得欧美连尾灯都看不到。

    夏元吉在此时算是有为之臣,也是很有见识的,但他和刘大夏一样,都有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所以他觉得狄阳搞出这个工分券出来,就是为了开钱庄的。

    他愿意这么想,狄阳自然十分乐见。

    沏上了上好的雨花茶,回到屋里坐下,夏元吉捋着花白的胡子说道:“这传旨的天使的,不日应该就能到了,估计到时候,少不了老弟的封赏,说不得你和郡主很快就能重逢了。”

    夏元吉如今自然也知道了狄阳的真实身份了,也不算太意外,毕竟他怎么看狄阳都不像个普通的庄稼汉。

    不过永乐知道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后,还不知是什么反应呢,封赏什么的就不指望了,能拿到专营权就行。

    至于自己和郡主的问题,狄阳不对永乐抱有任何幻想,自己的婆娘,还得靠自己追回来才是。

    两人聊了一会,狄阳掏出一张金卡,不动声色的递过去:“听闻令郎前日在国子监肄业考核中,夺得头筹,实在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随着逸仙楼的日益火爆,餐桌持续的紧张,那张可以享受各种特权的金卡,逐渐成了金陵上流人士身份的象征。

    之前规定消费千两才能发放的金卡,因此也被限量,黑市上一度被炒高到两三千两一张,而且行情还继续看涨。

    夏元吉瞥了一眼,笑道:“你这干什么,用你们小学堂的话来说,这不是腐蚀人民公仆么?”

    “欸,哪里哪里,在下这明明是在替朝廷分忧啊。”狄阳开了句玩笑。

    接着端起茶盏,轻轻吹了口气,正色道:“夏公到南都一趟,带着不少幕僚为国事来回奔走,虽然夏公廉洁自守,从不取民分毫,但人性如此,不能让他们空手而回啊。”

第68章 万里长城() 
“小少爷,这里好热啊,我们快点回去吧。”穆小婉坐在大槐树下的石凳上,手扶着额头说道。

    那边,小牛牛穿着爹爹请裁缝,给他特制的短衣短裤,上面绣着十分抽象的舒克贝塔,让牛牛十分的喜欢。

    他此时正蹲在不远处的土堆上面,一旁是一桶清水,另一边用小木铲挖出一个大坑,里头全是稀泥。

    牛牛伸出白嫩的小手,在里头不住的搅合着。

    本来按照穆小婉的意见,是不愿意小少爷玩泥巴的,这么脏,弄的到处都是的,一点也不符合小少爷的身份啊。不过公子很郑重的和自己说过,小孩子最重要的就是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个是绝对不能扼杀的。

    一个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只会因循守旧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