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当奶爸-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茫然了半晌的陶成道,才忽然离席起身,对着朱瞻基深深作揖,一脸恳切的说道:“殿下,微臣想向殿下请辞一切职务,留在临鱼村小学堂,安心研究那蒸汽之血。”

    朱瞻基正听狄阳侃大山听的兴起,闻言错愕不已:“陶先生何出此言?”

    “殿下,微臣今年已六十有五,年老体衰,已不堪再供殿下驱使,本想回京之后再向殿下辞职,然后回到家乡去,再做最后一次实验,了却毕生夙愿。但今天有幸闻得狄先生之言,微臣有如醍醐灌顶,思虑再三,觉得这水蒸之气,确实妙用无穷,他日若真能用之于器械之上,那将是我大明万世不易之福。“

    朱瞻基愣了半晌,扭头望着狄阳:“姐夫,这水蒸气,真有那么好吗?”

    狄阳心想,那岂止是好,简直是好的没边了。三百多年后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深刻的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格局,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得人类进入了能源时代,更使得大不列颠上的那个小小的岛国,一跃成为了全球霸主,成了当之无愧的日不落帝国。

    不过自己只是做了一个小小的试验,并做了简单的讲解,居然就能启发这位六百年的古人,深刻的意识到了水蒸气的巨大威力,此人也可谓是天纵之才了。

    “水蒸气若真的用之器械之中,将可产生巨大的动力,足以驱使几十节车厢,上百吨船只行使,仅以此来说,陶先生所言确实没有夸大,不过要想实现这一点,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可能几十年,可能一百年,都未必能够成功。”

    朱瞻基听的目瞪口呆,小小的水汽,居然能驱动几十节车厢,几百吨船只,若不是眼前这个是自己再信任不过的姐夫,换做其他任何一个人,在自己面前谈论这些,他恐怕都要当成妖言惑众,乱棍打出去了。

    子不语怪力乱神,这是圣人之道,也是一个合格的帝王,应当具备的品格。

    “可是陶先生,皇爷爷让你随我南下,是让你帮着江南各地的卫所,改良兵械、防具、车船,以抗击袭扰之倭寇的。”

第72章 由来已久的倭患() 
和大多人印象里,明朝中后期,也就是戚继光那个年代才有倭寇肆虐的情况不同。

    倭寇袭扰我国沿海地区,可谓是由来已久。

    此时的日本列岛上,正处于所谓的“南北朝”时期,长年的战乱,使得那些失败的封建领主、武士,纠结了大批海盗、浪人、游民跑到天朝来劫掠。

    实际上从太祖高皇帝,建立大明朝的第二年,官方就有了倭寇侵犯的记载。

    往后断断续续的延绵不绝。

    雄才大略的洪武大帝哪里忍得了,蕞尔小国一而再再三的骚扰,于是几次派使者到日本去严词斥责。

    是的,那个时候的外交纠纷,也是先从打嘴炮抗议开始。

    双方一个说“你瞅啥?”,另一个说“再瞅一个试试?”,你来我往的打了十几年的嘴炮。最终由于隔得太远,而且又有元朝征日本,全军覆没的前车之鉴,最终也没能打起来。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足利义满将军统一日本,他统一日本以后,惊讶的发现,周围这些小国,像朝鲜、琉球、暹罗、满剌加等等,跟着大明混得是十分有滋有味,进贡一根萝卜,能还回来一根人参。

    这当然让一穷二白的足利义满十分眼馋,于是派来使者,表示愿意称臣,愿意奉天朝当宗主国,只要能让自己来朝贡就行。

    为了表示诚意,足利义满发军清缴了国内的倭寇,并且把其中二十多个头目,送到京师来。永乐皇帝很高兴,表示心意领了,人还是要你们自己带回去。

    结果足利义满的使节也很懂事,回去的时候刚到海上,就把这二十多个头目,放到热锅里,活活的炖了,然后切成肉片,丢到海里喂鱼。

    为了讨老大欢心,对自己人下手这么狠,日本人骨子的这个基因,也算是一脉相承了。

    有了足利义满这个忠实的看门人,主动替大明搜剿围捕倭寇,大明的沿海很是太平了一段时间。

    不过好景不长,不久足利义满死了。他的儿子足利义持继位,这位仁兄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有朝一日权在手了,那自我感觉是相当良好,对父亲当年给大明当狗的行为很不耻,表示我大日本自有国情在此,岂能向他国称臣。

    于是他断绝了朝贡关系,而且还有意的纵容倭寇前往大陆劫掠。

    大明的海疆又起波澜,从南到北,处处都有倭寇的身影。

    不过此时正值永乐盛世,大明官军还是很有战斗力的,远非嘉靖时的卫所兵能相比的。

    三四年前,也就是狄阳随皇帝出征蒙古的时候。辽东总兵刘江,在望海埚全歼了来犯的两千多个倭寇,创下了抗倭第一大捷。

    这一战也打破了日本人的胆,从此北方的辽东、山东是不敢再去,于是纷纷跑到更为富庶,防范也更为松懈的南直隶、浙江一带。

    有了望海涡的战例在前,这些倭寇不敢和大军正面硬刚,化整为零,全是小股行动,抢完就跑,从来不多待。所以虽然此时国力强盛,但若是派大军征剿,如若狮子拍苍蝇,根本无从下手。

    前不久,又一股倭寇,劫掠了松江府,也就是今天上海一带。

    一直以来烦不胜烦的永乐皇帝,终于决心要好好整治一番,正好皇太孙朱瞻基编练的幼军也有些时日,可以借此机会实战检验一下。

    顺道还可以接替皇太子朱高炽的工作,让他赶紧回到父皇的温暖怀抱之中。

    最后才是安抚废仪宾狄阳的事,他进献土豆立下不世之功,究竟意欲何为?若真是安心想要做个富家翁最好,若是不那么安心

    朱棣在朱瞻基临走前,曾淡淡的说了句让他不寒而栗的话:“孙儿可以便宜行事。”

    朱瞻基到了临鱼村后发现,这里一片忙碌的景象,到处在开垦土地,兴修水渠,盖地窖、暖房,开设学堂。

    各处规划虽然看似随意安排,但细细观察下来,却觉得果然恰到好处,每一个建筑、设施,仿佛就该当放在那里,哪怕往别的地方移上几步,都会让人觉得不够尽善尽美。

    朱瞻基不是那种生在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普通皇子、皇孙,他是很了解民间疾苦,对于各种各种庶务,也是了然于胸。自认为就算不是皇孙,放到地方上当一个知府之类的,也能够把当地治理的井井有条。

    可是纵观姐夫为临鱼村制定的种种制度,他才是发现,自已实在差得远了,这不仅够格当个知府,这是一位有宰辅才能的人啊。

    可这样一个允文允武,又是自己最为的亲近的姐夫,却被皇爷爷列入“永不录用”的名单。

    当他略微有些忐忑的向狄阳,宣读了皇帝陛下的旨意后,狄阳却出乎意料的平静的接受了。

    连朱瞻基都觉得有些委屈,不说其他的,就是那可以永久的解决边军吃粮难的土豆,就绝对是一个可以册封为公爵、侯爵的不世之功,却只换了不痛不痒的赏赐些田土、财宝、奴仆之类的。

    不过,那在狄阳看来抵得过一切封赏的专营权,朱瞻基和朱棣一样,并没有意识到其中如许的威力。他甚至还十分腹黑的想过,那玩意就是再赚钱,朝廷以后想要收回,还不是一句话的事么。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当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将会是十分可怕的力量。即便是不夺取权利,也足以驱使着非常的庞大资源,向它想要的地方扩张。

    狄阳的万字商行,虽然不会像后世的东印度公司那般血腥与无耻,但是替华人扩大在全球的影响力,也是他奋斗的目标之一。

    宣读完了旨意,朱瞻基歉然的对狄阳表示。虽然陶成道想要留在临鱼村,虽然他留下的话,确实能极大的推动的那个水蒸气的研究。

    但是抗倭的大事要紧,那帮倭寇全都是装备精良的武士,靠着此时大明官军的武器,一对一的情况是很难造成有效杀伤的,迫切的需要大宗师陶成道前去改良装备。

    因此陶成道,自己还是要带走的。

    狄阳则表示,若是将来前方战事不利的话,自己则有几个对付日本人的小方法,应该能够奏效。

    朱瞻基笑了笑,没有当真。

    等到傍晚告辞的时候,另一件让朱瞻基哭笑不得事发生了,原来不想走的不止陶成道一个人,朵朵也和牛牛玩的特别好,也不想走了。

    朱瞻基好说歹说,直到同样研究护卫队阵型入了迷的冯信,自告奋勇的要过几天再带朵朵过来玩,小姑娘才依依不舍的走了。临行前还不忘嘱咐,要牛牛一定要把自己那罐没吃完的草莓酱收好。
148669 。
148669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