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风云录之兵锋残剑-第2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涯骑在马上笑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胡和鲁将军许我作了顺元的千户,今后自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总强过跟着你们爬山涉水鞍马劳顿。寄人篱下的日子我受够了。”

    王西元气的胡子乱翘,伸手虚指着吴涯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大奎厉声喝道:“若是胡和鲁将军专为张某而来,那么就请放过其余人等,我跟你们去见梁王便是。”

    “张大人。”

    “万万不能啊,张大人。”众兵士呼声一片。

    “贤弟何出此言,既是相识一场,自当生死与共。你到哪里,我孟歌便到哪里。”孟歌扬声说着,策马来到大奎身边站定。

    胡和鲁又是仰天大笑,笑罢喝道:“现在你们还有资格和本将军谈条件?”

    身旁的吴涯向着胡和鲁谄媚笑道:“幸亏小的识时务,不然岂不是自寻死路?”话音没落,只听‘呯呯’两声炸响,胡和鲁及吴涯身子一歪双双落马。

    只见王西元双手各举一只冒烟的火枪骂道:“去阴曹地府享受你的荣华富贵吧。”

    :

第一百一十八章 绝处逢生() 
大奎一见胡和鲁及吴涯双双落马,不禁一阵目瞪口呆。 哪里能想到一向弱不经风的王西元竟是有如此气势。大奎还没发话,王西元已是振臂高呼:“大明儿郎岂能屈从胡虏,就是战死也不投降,杀”

    一介文弱尚能忘却生死,久经沙场的大奎岂能甘为人后?当下大奎铁枪一摆厉喝道:“杀”当先策马向敌军阵营冲了过去。

    “贤弟,愚兄来也。”孟歌一边策马跟随,一边由马鞍囊中取出木匣,拿出了阴阳血刃。手上双刀早已卷刃,所性都扔了。

    王西元急急掰开火枪退了空弹壳,正自装弹。一旁的板凳见了不由有些着急,但仍是带着数十明军紧随大奎与孟歌身后杀向元兵。此刻的态势却是被元军围成一个大圈的。等到王西元装弹完毕,见身边竟然一个人都没有了,不由心中惧怕,连忙打马向前追赶大奎等人去了。

    元军主将一死,各军中不由得一阵大乱。是攻还是撤?正犹豫间,大奎与孟歌已双双杀进人群。大奎一条铁枪使得虎虎生风,数名元兵顷刻间被刺杀当场。孟歌双手各持一把短刀,刀刃皆是赤红如血,所过之处刀断枪折人头落,比之大奎更见凶猛。

    元军稍一阵骚乱,只见山口处的元军阵营竖起两杆大旗,交相挥舞之下,本是大乱的元军阵营顿时再次齐整,随后便见到四方元军已向中心合围。

    大奎众人再度陷入苦战厮杀,此次一战之后便会尘埃落定,尘归尘土归土啦。,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这是大奎心中所想,而明军数十人皆是如此想的。再看孟歌,双刀上下翻飞,身周随处可见元兵的残肢断臂,连同元兵尸体的兵器铠甲都没有完整的。阴阳血刃果然名不虚传。

    明军个个猛如虎,元兵一时间竟是奈何不得他们,但此刻的王西元却是弱处。‘呯呯’两声枪响,王西元抽冷子又放翻两名元军校尉,但随后数杆长枪随之刺来,王西元身中数枪颓然落马。

    “王大人”板凳一声悲嚎,手上长刀一式‘裹脑’挡开两杆刺来的长枪,翻身下马杀到王西元尸体前,只见王西元双目圆睁竟是死不瞑目。

    板凳几经拼杀,砍到数名元兵又回到明军中,数十名明军士卒脊背相靠面向元兵,只有如此才能坚持的长久些。这剩余的三十名明军,却个个是有些武艺的。在战场上厮杀,有一技防身的往往能活的更久,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元兵分成两圈,内圈数百人围住明军厮杀,外圈数千人观战。一旦内圈人数不足,外圈及时补充。明军副将阿拉坦仓带着亲军冷眼看着场内厮杀,心中却是得意万分。如今主将胡和鲁已死,那么自己便是这顺元城的主宰了。一旦歼灭这几十名明军兵将,或将他们生擒活捉,重兵押解至中庆城向梁王请功,梁王定会对自己加官进爵。前程远大,指日可待啊。

    想到这里阿拉坦仓不禁脸上带着些许微笑,他现在不得不感谢自己的父亲,因为父亲给自己取了个好名字,阿拉坦仓在蒙古语中是金库的意思。有这个好名字,便是意喻着自己必将高官厚禄金银满仓啊。

    场中的混战已近尾声,尚在舍命搏杀的只有那个张大奎和使双刀的护卫了。

    阿拉坦仓此刻倒是有了闲情逸致,好似鲜血的赤红颜色更能激发内心对功名利禄的向往。身旁一名千夫长悄声问道:“将军,只要一轮弓弩便可将这二人格杀,为何还要损兵折将?”

    阿拉坦仓轻轻一笑道:“若是生擒此二人,必将得到梁王青睐。想那张大奎竟以数百兵士战败刊布的两千兵马,更是将主将刊布斩首。刊布乃是梁王爱将,在我大元军中也是数一数二的猛将,这张大奎的武艺才能岂能小觑?”

    身旁的千夫长连连称是,心中却是暗骂:“为了你的功劳,却要众兵士舍命相拼,你为何不上前厮杀?”

    大奎骑在马上厮杀已是状若疯虎,孟歌早已下马步战。因为双刀短小不及远,故此被元兵钩镰枪手寻机放翻了战马。哪成想孟歌双脚一落地,更是如鱼得水,几名近身的元兵转眼死伤殆尽。

    正当大奎与孟歌陷入苦战之际,耳畔传来蹄声隆隆,转瞬间元军阵脚大乱。

    只见正南方远处的山梁上竟是突然杀出数千兵马,遥遥望去其声势直如大河决堤之滔滔怒流一般。阿拉坦仓不禁目瞪口呆,哪里来的兵马?难道是神兵天降?

    还不等阿拉坦仓回过神来,一片箭雨便打乱了阿拉坦仓的思绪。天色本还有一丝微光,箭雨一到徒然间便全黑了,一时间元兵哀嚎遍野死伤无数。大奎正在搏命厮杀,哪里会顾忌外围的动静。但徒然间耳畔隐隐约约听到一阵叫喊:“义父莫慌,盘步来也。”

    来者正是盘步,他所率领的兵马乃是瑶,彝,苗,布衣等五族十六寨的精壮寨兵。这些寨兵多是各族中的猎户及青壮,骑射之术皆是颇为精湛。

    一轮箭雨下去,元兵南侧的阵营便已形同虚设死伤过半。本是四面围堵的阵势竟生生的被撕开一道口子。各族数千兵马呼啸着杀进战团,元兵未及反应,便又是一大片竹矛凌空而至。若说飞箭如雨,那么飞矛便是冰雹了。元兵中的刀盾手有盾牌护身死伤倒在其次,那些骑在马上的骑兵及长枪手一时间成了靶子,有的竟被连人带马钉在了地上。

    一开战,元兵即已失去先手战机,阿拉坦仓在亲兵护卫下率先向北奔逃,元兵一见主将都逃了,也不等人吩咐纷纷丢下兵器旗帜,跟在阿拉坦仓亲兵身后向北溃败而去。

    “陇赞阿期,带兵追杀元兵”盘步策马奔到大奎身边,回身大喝了一声。

    乱军中只见一名壮硕汉子答应一声,策马提刀向着败逃的元兵追杀过去。此人一去,自有一彪人马紧跟其后,看样子是一个寨子的寨民。

    直到此刻,大奎才松了一口气,本就是肋伤未愈,此刻又添新伤。腿上及手臂上竟有几处刀枪伤,犹自血流不止。孟歌也是一身伤痕,此时压力全无,二人一先一后摔倒在地,跟同大奎倒地的还有红云。红云已是浑身伤痕累累,四腿上几处刀伤,有一处竟深可及骨。

    盘步一声惊呼,急忙唤来寨中巫医为大奎及孟歌上药止血。大奎伸手虚指着红云颤声道:“马…马……。”说着头一歪就此昏厥。将近两个时辰的血战,大奎已是精疲力竭,不是因为气力不及,而是因为失血过多。而孟歌能活着,则全仗一对宝刀,出手时全无所阻游刃有余。

    夜色已深,大奎与孟歌被带回了彝族大寨。瑶家大寨已经付之一炬,此刻瑶彝两族只能混居一处。大奎与孟歌昏睡一夜,第二日才悠悠醒转。

    盘步正在床前坐着,见到大奎醒了不禁惊喜交加。

    大奎急忙开口问道:“你师父伤势如何?”

    盘步劝慰道:“义父放心,师父的伤不碍事,只是失血过多,怕是要将养些时日。”

    大奎又问:“红云怎样?”红云虽只是一匹马,但跟从大奎已有十余春秋,无异于同生共死的伙伴,

    盘步眼圈一红,这才缓缓道:“红云没了,我把它葬在了黔灵山下。”

    在贵州顺元城西北角,有一座古木参天,湖清洞幽,的名山,这就是有着“黔南第一山”之称的黔灵山。直到此刻大奎才知道,自己与明军将士浴血拼杀之地便是黔灵山脚下。

    大奎听到盘步说红云没了,心中不由得一阵撕心裂肺的疼,余下的话他没问。他心中想问明军将士都安葬了吗,但他怕一旦说出口会忍不住哭出来。

    写到这里,丰郎不禁想起一句名言:丈夫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后来才知道这是出自昆剧《林冲夜奔》中的一句戏词,原文是:欲送登高千里目,愁云低锁衡阳路,鱼不至雁无凭,今番欲作悲秋赋,回首西山又日斜,天涯孤客真难度,丈夫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又过了一月,大奎及孟歌身上的伤也都好的七七八八了。这都得益于瑶彝两族的祖传医术,更是归功于盘步的细心照料。外伤虽好但内心的伤何人能治?

    秋高气爽,夜色如画。孟歌独自走出竹楼,却见到大奎一人站在院中。

    大奎手中提着一个酒坛,正在独自饮酒,眼望清风明月。大奎出口轻声吟道:“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孟歌走到大奎身边接了一句,更是伸手接过了酒坛,以口就之一通畅饮。

    此刻已无需多言,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二人所饮不是杜康,而是顺元特产枸酱酒。

    一坛酒二人轮番痛饮,俱是虎咽鲸吞一气喝下,似乎这烈酒喝的慢了便会尝尽人世间的苦辣心酸一般……。

    :

第一百一十九章 五族连心() 
次日清晨,盘步前来问安。

    卧房中,大奎独自一人坐在床榻上,背靠着墙。手上犹自提着一个空酒坛,此刻正双目呆滞望着不远处的窗棱,衣衫未解竟是一夜不曾合眼。

    “孩儿盘步给义父请安。”盘步说着深施一礼。

    大奎没言语,仍是望着窗子,仿若要把那木窗看出花来一般。

    盘步走上前来,俯身轻声道:“义父,您一夜未曾合眼了,歇息吧。”

    大奎闻言笑着摇了摇头道:“好孩子,义父睡不着。你去吧。”

    盘步见大奎如此,也不好再劝,只得道:“过会我叫人送些汤过来,义父多日不曾好好吃饭了。”

    大奎望着盘步,心中感动。当下笑道:“不要费事了,再过几日为父便启程回京复命,临走时有一件大事要做,不知道你能否帮我?”

    盘步抱拳躬身道:“义父但有所命,盘步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大奎点了点头,盘步续道:“义父既是要做大事,需先养好身体,若不吃饭如何做事?”

    大奎闻言呵呵笑道:“好,我们吃饭……。”

    大奎叫盘步唤来了孟歌,盘步吩咐人备了一桌好菜,蒸了馒头。盘步跟随大奎这么久倒也习惯了汉人的饮食。孟歌坐在桌旁,依然是神情沮丧。大奎明白他的心意,当下笑道:“逝者已逝,生者同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