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风云录之兵锋残剑-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奎有些不放心,第二日便独自来到帐房。 账房管家叫冯三奇,四十许人,因小时家里遭过火灾父母双亡,而他自己也被烧成重伤,后被邻里所救逃过一劫。因此面相奇丑,至今没有女人愿意嫁他。

    冯三奇人如其名身具奇能。双眼看着账本一手打着算盘,其速飞快且无错漏此为一奇。只要他看过的账目,事无巨细过目不忘此为二奇。双手各持一笔,分写各家字体此为三奇。

    冯三奇原是汤和府上的管家,这宅子被吴王定为张府后,汤和便将冯三奇及丫鬟仆役等几十号人遣进张府,可以说是对大奎百般照顾了。

    此时账房只有冯三奇在。大奎走进账房时脚步甚轻,冯三奇恰在柜台后低头理着账目,对大奎的来到并未知觉。大奎轻轻一咳,冯三奇抬起头来见是老爷来了,连忙绕出柜台过来见礼。大奎轻轻一笑道:“冯管家不必多礼,我来是要问冯管家几件事情。”

    冯三奇拱手回道:“老爷有事尽管问,在下知无不言。”

    大奎问道:“府上现在有多少银子?年关时本官同僚前来送礼的事。”

    冯三奇微笑道:“回老爷的话,府库现有黄金五百余两,白银四千八百两,绢帛二千匹,玉器珍玩三百余件。总计约合白银一万七千两。”

    大奎闻言大惊失色,冯三奇察言观色道:“年关时前来送礼的官员约百余位,所送多是金银珍玩。”冯三奇一顿又道:“官员间馈赠礼皆属正常,小的已经细细查点造册以备大人垂问。”

    大奎从来没想到自己能有这么多钱,况且光自己知道的。在隆平宅邸还有万余两白银,如此算来不是将近三万两银子?大奎想到这里不禁皱眉,如此一来自己岂不是与贪官污吏一般无二?

    冯三奇笑道:“官场有句俗语说得好:三年州府县,十万雪花银。换句话说,州府县官衔皆是四以下况且一年三万两,而大人的银子有一半是吴王赏赐与俸禄,所以说大人心中勿要自责。”

    大奎看着冯三奇的脸,不由心里发毛。冯三奇脸上皮皱纠结,甚是可怖。而他说的话更有些危言耸听。百姓一年的生活所需不过三五两银子甚至更少,而官员一年竟有十万两白花花的银子作为收入,而官宅动则数千两甚至几万两。这不是贪官是什么?

    “速拟一份名单来,将送礼的官员一一记录在册。”大奎要发飙了,不整顿吏治百姓何以安生?自己身为江南通政使,怎么能任由这样的事情发生?冯三奇闻言不敢怠慢,转身进了柜台开始埋头整理名单。大奎在室内踱步,细细想了一下道:“你且在此细细写来,本官有事过会差人来拿。”大奎说完这句话转身出了账房。

    大奎随即招齐冯师爷与四名侍卫及杨小虎,通知大家打点行装准备南下隆平府。杨小虎不禁问道:“义父,我们为何走的这么急啊?”

    大奎望着众人道:“本官愧对吴王愧对江南百姓,身为江南通政使却是毫无作为。今番即将与众位游历江南,还江南百姓一片青天。都去准备吧”望着众人离去,大奎不禁感叹。吴王已经有所暗示,叫自己尽快离京,并说四以下官员尽可先斩后奏,如此说来自己再耽搁恐怕有负王命。

    等到大家收拾齐备,大奎在前厅中让冯师爷写了一封奏折。大概内容既是奏请吴王恩准,在临安府设立江南通政使衙门,为方便办案请朝廷允许自行招募衙差二百名。另外大奎奏请吴王收回大奎在应天的府邸及府库中的金银,以此表明自己以身作则绝不贪恋富贵。

    冯师爷将奏折一挥而就,大奎看过以后盖了官印,由许元持了奏折骑快马送往吴王宫。

    奏折起源于清代,但却是沿袭明代题本与奏本的路数。以下统称为奏折

    大奎吩咐众人准备车马,明日启程南下,众人齐齐拱手领命。

    回到后宅房中,见到黄莺却在抚琴,大奎将自己的想法与黄莺说了一遍。

    黄莺起身来到大奎身边微微一笑道:“无论夫君去哪里,莺儿都跟在身边”虽是短短一句话,但言语间满含款款深情。

    大奎将黄莺轻轻地拥在怀里,温言道:“为夫身为江南通政使,自该有所作为。为夫身负重任却有劳夫人随我奔波,为夫心里着实愧对夫人。”

    黄莺笑道:“莺儿从前是江湖儿女,这点路还谈不上什么奔波。只是希望夫君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平平安安,那奴家心里也就知足了。”

    大奎欣慰道:“为夫打算将府内金银细软还给朝廷,以求洁身自爱。咱们在隆平有宅邸,这所宅邸也不要了,一并还给朝廷。”

    黄莺闻言一惊,抬起头看着大奎不禁问道:“你将钱财都还了,那我们怎么办?”

    大奎笑道:“府中现有金银细软总计一万七千两,我们留下三百两就好,其余的一概不要,免得落下贪官的口实。”

    黄莺闻言心中不禁一阵肉疼,那可都是银子啊。

    两人相拥在一起再不说话,大奎心意已决,黄莺虽是心中不舍但却言听计从。

    过了许久黄莺幽幽道:“夫君之命,奴家不敢不从,但有一事奴家不敢隐瞒。仙音阁已将奴家看中的琵琶送到府上了。”

    “啊?”大奎顿时松了抱着黄莺的手,满脸惊骇的望着黄莺。

    黄莺嫣然一笑道:“夫君不用如此看我,仙音阁的店家不会来讨银钱的。”

    大奎闻言疑惑的问道:“这是为何?你拿什么会的帐?

    黄莺笑道:“我把你的腰牌押给店家了”大奎再次晕倒……。

    :

第九十七章:杨小虎的铁枪() 
再望太湖风光,湖中峰峦掩映水云间。 虽是阳春白雪,满目苍茫,却可见枝头绿色,一派生机景象。

    大奎回到隆平多日了,每每晨起看到窗外景色,都会满心的欢喜。大奎此刻已命侦骑四出,二百名所谓的衙差已经赶赴江南各行省州府,相信一个月以后总会有消息。要止官场贪污之风,靠的唯有铁腕手段。这些江南官员哪一个不是知达理?他们会不知道贪污对百姓的害处?既是明知故犯,既是利欲熏心,那么就要承受贪污带来的后果。佛曰:今日受的是,昨日做的事。

    黄莺走到大奎身后,拦腰轻轻抱住大奎,粉面贴在大奎宽厚的背上,感受着此刻的温馨与宁静。

    大奎微笑着问道:“莺儿?”

    “嗯”黄莺只轻轻哼了一声,算作回答。

    大奎极目远望着窗外的湖光山色,悠悠道:“再过些日子,我与你泛舟湖上,去看看太湖七十二峰,你说好不好?”

    黄莺幽怨的道:“人家别的江南官员很多人在这太湖和临安的西湖都有自家的游船画舫,你不知道吗?”

    大奎一脸的自信道:“不妨事,我与你租个渔船,我划船你坐着。我们一样可以游山玩水,既是游玩当要亲近自然方是好的。”

    黄莺不禁笑道:“那你何不脱了衣服畅游西湖,岂不更亲近自然?”说罢呵呵笑着又道:“哪有你这样的土老帽啊,自己划船?亏你想得到。”

    大奎做恍然大悟状赞道:“夫人说的极是,我与夫人一同畅游西湖,岂不是鸳鸯戏水?恩,有情趣有意境”大奎说着哈哈笑道:“事不宜迟,夫人随我现在就去。”说着转身拦腰抱起黄莺便走,引得黄莺惊叫连连……。

    就在吴县,区大锤又开了间铁匠铺,并新招了四个徒弟。这四个徒弟可不是屁事不懂的毛头小伙子,却都是冯师爷按着大奎的意思特地从几十名应征者里选出来的。一个个身强体壮,更难得的是都很憨厚实在。

    杨小虎有事没事就向铁匠铺跑,他等着自己的铁枪造好,区大锤却一直说等着,杨小虎不由得更是着急。眼看要出正月了,再有半月这隆平府既要举行比武初试,如果能早日拿到铁枪,便可以早日习练以便尽快熟悉。练武的人,自己的兵器一定要熟悉,无论是重量还是长短,只有熟悉了才能得心应手。

    杨小虎又苦等了三日,终于拿到了自己的铁枪。当他扛了自己的铁枪回到张府,心中的高兴都写到了脸上。当盘步见到杨小虎的铁枪,眼神中露出羡慕,这更让杨小虎得意洋洋。

    杨小虎就在前院耍了几招,引得孟歌与盘步几乎呆了。杨小虎的枪速大大提高,出枪势若奔雷力道生猛非常。但杨小虎却总觉得那里不对,好半响才想起自己光顾高兴了,铁枪上没有枪樱,怪不得看着异常别扭。

    杨小虎暗暗想道:‘须得装上枪樱方才显得威风可是到哪里去找枪樱哪?’杨小虎不禁挠了挠头,突然灵光一现:‘哎,马厩红云的尾巴刚好合适杨小虎为自己的想法感到庆幸,红云的马尾没有一根杂毛,整条尾巴上的毛都是艳红色刚好拿来做枪樱。恩就这么定了。’

    府里的丫鬟和婆子终日除了干些府里的活计便是做女工,于是杨小虎便去找个相熟的丫鬟哪里寻了剪子去了马厩。

    来到红云的面前,小虎先是殷勤的给红云上了草料,里面还掺了些许豆子。看着红云欢快的吃料,杨小虎轻笑道:“红云啊,我来跟你要点毛,就一点啊你不说话我就当你答应了啊,嘿嘿。”杨小虎这才来到红云屁股后面,轻轻地捋了一绺马尾用剪子剪下来塞进怀里,左右看看无人便回到了自己房里。

    扎枪樱杨小虎还是蛮有经验的,等到枪樱扎好,看着枪樱杨小虎觉得有点长,便用剪子小心翼翼的修剪,谁料恰在这时门外一声咳嗽。杨小虎做贼心虚,一紧张之下,咔嚓一剪子拦腰将枪樱剪断了。

    而门外却是一个府里的仆役在门前走过,杨小虎望着秃尾巴鸡一般的铁枪,心中愤恨无比。想要找那个仆役算账,想想还是算了。

    没办法,杨小虎又去了马厩。

    第一次剪的时候,杨小虎就发现红云的尾巴上的毛不是很多,而且马尾的末梢有些发黑,所以杨小虎是在靠近中段的位置下的剪子。

    这次再剪可不敢剪多了,不然被人看出来就不好了。杨小虎小心翼翼的又剪了一截下来,做贼一般回到房中。再次扎起枪樱,杨小虎差点哭出来。怎么会这样?这次没敢多剪,却是剪得短了些。杨小虎懊恼异常,最后一咬牙:“我就不信了”

    杨小虎再次去了马厩……。

    枪樱终于扎好了,也修剪得整整齐齐长短合适了。但看到地上零碎的马尾,杨小虎不禁害怕起来。万一叫义父发觉,那自己少不了要挨骂,如果严重了还可能受罚。

    杨小虎连忙七手八脚的收拾了地上的马尾,寻了块布包了。将小布包塞到了怀里,这才走出房门。望望四下无人,杨小虎出了张府走了好长一段路这才将怀里的布包扔到草丛里。虽是这样,杨小虎心中还是害怕。

    红云的尾巴经过杨小虎三次剪刀,已是光剩个尾巴棍了。这可如何是好?杨小虎低头沉思着向张府走,远远就见一个青衣小童站到门前向宅邸里张望。杨小虎走到小童近前不禁问道:“你是干什么的?”

    小童回身见到杨小虎不由喜道:“我家老爷请张大人赴宴,这是请柬”说着从怀中掏出请柬双手递上。

    :

第九十八章:无常唤() 
杨小虎接过请柬看了看,不禁问道:“你是谁家的下人?”

    小童躬身回道:“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