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杀破狼-第1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眨ㄕ渡卑脱爬钭教拦糯降鹊抢撑崖遥姨炱舻刍苟运辛傥M泄轮伲苯裉熳幽茏却笪唬芗舫说常耆且蛭写巳嗽诘脑倒省R舱且蛭飧鲈倒剩约汉貌蝗菀装阉男鼙玫簦沙珈醯廴闯俪俨蛔及才湃巳ソ犹妫庖彩沟孟粞嫌辛饲崴善鸶吹幕 !!

第002章西南风云(二)() 
第002章西南风云(二)

    如果只是这两个原因,那么还不至于让温体仁郁闷,因为萧严这个人是个直肠子,性格刚直的很。从温体仁的角度来说,要对付这样的人容易的很,出兵不给粮草什么的,反正他肯定会搞出事情来。这次出兵登莱,温体仁就试过了这招,而萧严也很配合,一路几乎是强行借粮过去的,惹得崇祯皇帝十分不悦,还明旨训斥。

    但奇怪的是,无论多少弹劾的奏折飞来,崇祯帝都没有治罪的意思。

    后来温体仁通过高起潜的关系搞清楚了是个怎么回事,这京中的勋贵们和着才是萧严最大的保护神。

    可别小看这些勋臣,铁打的朝廷流水的官,无论你是严嵩还是张居正,或者是刘瑾魏忠贤,无论你秉国的时候权势如何滔天,如何的肆无忌惮,但是在有些人面前你得瑟不起来。

    这个有些人指的就是勋臣,具体来说就是英国公、成国公他们。当初魏忠贤这么得意,在张维贤面前都是客客气气的。

    这个勋臣的由来就不细说了,但是数量不算多,权力不算大,不能直接过问朝政。可你挡不住人家是世袭啊,虽然不能直接干政,但是人家有两个优势是别人比不了的。第一是人家世世代代掌握着京营防卫,考虑到他们的家族跟皇家是休戚与共的关系,忠诚度还真的是不用担心,偶尔出一个精神不正常的也捣腾不出什么。而最重要的是,人家是可以随时面圣的,当然皇帝也有权不见。

    有了这些勋臣为萧严说话,难怪萧严搞出这么大动静皇帝也没有办他的意思。

    可为什么这些勋贵会帮着萧严说话呢?温体仁很快就知道原因了,根子原来在张振岳这里。

    换句话说,不是萧严多么会做人会来事,而是他这个镇守南洋地区的大哥太会做人太会来事了。江南地区各行会的税收纳入户部之后,皇帝的内帑就靠张振岳每年从南洋拨来的二百万两在维持了。而满北京的勋贵也都是欧亚联合公司的小股东,最多的如成国公等四家,每年能分到20万两白银的干股红利,少的也有5万多两,而且这收益是长期的,年年都有。你让他们这些勋贵如何不给张振岳这个面子,帮萧严说话,反正萧严是出了名的忠直,就是脾气不好容易得罪人,又不会去谋逆。

    查到这里,照理说温体仁也该放弃了,可这位并不气馁,他很快就跟亲信想出了对付萧严的办法。

    出主意的不是别人,是被革去兵部尚书正谋求复起的梁廷栋,这位比温体仁更怕萧严,更希望早日出去萧严这个噩梦。

    因为有一件事情他没敢告诉温体仁,就是那个当年出首告发袁崇焕的谢尚政在去福建上任总兵的路上给人杀死在河南了。虽然事后左良玉上报了一个为流寇所杀,但梁廷栋又不是白痴,堂堂一个朝廷的总兵,久经战阵,就算是轻车简从护卫不多,也断不至于为流寇所杀!

    梁廷栋当时大胆断定,凶手不是左良玉,而幕后指使很可能就是那个肯跟袁崇焕一起下狱坐牢的萧严。可惜随后不久梁廷栋就因故被崇祯帝免职赋闲,这个案子也跟着不了了之了。事实上梁廷栋还是小看了萧严,如果他知道谢尚政是萧严亲自动手处决的,估计这个时候他就不会是在这里谋求什么起复了,而是赶紧找个地方隐姓埋名了却余生了。

    “阁老,何须为此辈烦忧啊!就算他背后关系复杂,就算他有个好兄弟撑他,要对付一个武人,咱们的办法多得是啊!”梁廷栋在听完温体仁的想法后,轻声说了一句在久思无果的温体仁听来如天籁之音的话。

    “廷栋有何良策,速速道来啊,老夫为此事烦恼久矣!”温体仁急忙道。

    梁廷栋有求于温体仁,自然是不敢卖关子,稍微停顿即徐徐道来:“文官死谏,武官死战。阁老若是要对付这兄弟二人,只需要把他们送去最易战死之地不就可以了?二兄弟只要死掉一个,事情就算是办完了。若是萧严死了,阁老自然省事不提。若是张振岳死了,人走帐消,阁老要对付失去了依靠的萧严那还不是易如反掌?”

    温体仁恍然大悟道:“廷栋的意思,咱们把他们统统调去辽东打建奴?”

    梁廷栋算是服了,这位温阁老还真的是一点兵事都不懂:“自然不能是去辽东,他们兄弟本来就是从那里出来的,在那里关系深厚不说。但是目前辽东的局势,建奴就算再凶悍,能耐这二人何?若阁老把他们送去辽东,能否置二人于死地尚未可知,反怕是会建功立业啊!”

    “啊!”温体仁一想也是,而且他还估计了一下,把张振岳从南洋调动到辽东,估计害怕南洋民变的崇祯皇帝是不会答应的“那廷栋,这二人当调往何处啊,咱们大明何处还有比建奴更凶的敌人啊?”

    梁廷栋笑道:“阁老日理万机,自然是不需要晓得这地方何在的,可廷栋执掌过兵部,对此自然是一清二楚的。”

    话说到这里就停了,那意思自然是不言自明了,温体仁心中暗笑一下道:“廷栋放心,如今这兵部正值多事之秋,正需要廷栋你这样的能臣去打理,老夫明日便向皇上保举于你。”

    “那廷栋自然是先谢过阁老了”梁廷栋松了口气继续道:“云贵,该地和辽东不同,瘴气滋生,土司众多,自奢安乱起,叛乱不断,朝廷在此折损的兵马将官不计其数。而且此地山路崎岖,后勤补给不上也是应有之意。在这样的地方作战,打胜仗难,吃败仗易。当年平定奢安之乱都是依靠当地土兵才成功,朝廷大军在该地根本吃不开。若是阁老能说服万岁,将萧严和张振岳调往此处,可保无虞了。”

    温体仁听完抚掌大笑道:“廷栋大才,廷栋大才啊!”

第003章西南风云(三)() 
第003章西南风云(三)

    虽然帮着温体仁陷害了袁崇焕,可那只是为了上位,梁廷栋虽然私德大亏,但就明末兵部尚书一职而言,他算得上是有才干的了。

    西南四省之地,确实是复杂的不得了,甚至比辽东还要复杂数倍不止。秦汉时期,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族群林立,在大约相当于今天一个省范围的方国内,大小族群就达几十个之多。生产力水平的差异,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比较突出。在这种情况下,王朝统治者只有采取特殊的方式,形式上将这些地区纳入自己的统治版图。但要实现这种形式上的统治,就不得不利用当地土著民族首领,让他们保持原来在本民族中的政治经济地位,保持国名、领地封号等;另一方面,王朝又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置郡县,派驻郡县首领,并通过地方土著民族首领,以加强对这些地区的统治。这种特殊的政治制度,称之为“羁縻”制度。“羁縻”制度的实质是“以夷治夷”,即利用土官治理土民。“羁縻”的含义,按照《史记•司马相如传•索引》解释,“羁”为马络头,“縻”为牛牵绳。土司制度的源头便是两汉时期的羁縻制度。羁縻郡县制到了唐代改为羁縻州府县制。此时,王朝开始利用地方土著中的贵族分子担任羁縻州府县的首领,给予各种官职名号。

    正式的土司制度始于元代,元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开始建立土司制度,当时只在四川、湖广、云南等行省设置土司机构。据《元史•地理志》记载,四川、云南、湖广等行省共设有大小土司行政机构296处。

    到了明代,土司制度完备,以夷制夷到达顶峰,大明王朝在昆明设置了黔国公府,管辖云南土司,在贵州则设置了布政使司和宣慰使府管辖贵州土司。

    这些土司实质上就是土皇帝,在其管辖范围内可以无法无天,不但拥有自己的军队、政府,而且还可以设卡收税。

    大明帝国强大的时候,这些土司还不敢妄动,遇到朝廷抽调兵马作战,这些土司也都是积极派兵参战,比如万历三大征,明军中就不乏土司的军队。

    但是随着万历末年大明帝国在辽东地区的接连失利,以及西南地区明军的不断被抽调,土司们的野心也就变得越来越大。套用后世一句通俗的话说,那就是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谁会放着好好的老大不做,任凭自己脑袋上还有一个老大呢?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电视剧《奢香夫人》,就是宁静主演的,反正张振岳是看过的。估计当时的观众都恨透了那个不断逼反水西奢家的马晔吧,无数人为奢香夫人落泪。实际上即使是朱元璋本人在听闻奢香夫人之事后也很同情奢香,把马晔召回治罪了。

    可就是这个水西奢家,在大明王朝已经陷入风云飘摇的天启二年起兵造反了。

    奢香夫人是个很精明的女人,她知道大明的厉害,所以被扒光了衣服她也不肯造反。这才保证了水西奢家的延续,实际上在朱元璋那会,要灭掉这些土司根本就是易如反掌,结果当灭之时没灭就变成遗祸子孙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马晔是忠是奸还真不好说。

    四川永宁(今叙永)宣抚司奢崇明及贵州水西(今大方一带)宣慰司安位叔父安邦彦的叛乱,在贵州又称安酋之乱。奢崇明于天启元年(1621年)九月于重庆起事,围成都达一百多天。安邦彦于天启二年二月起兵,进围贵阳两百多天。

    这其实就是土司制度的恶果,大明帝国本来就是一个帝王专制制度,这样的制度最缺乏的就是上下级有效沟通和互相妥协的平台,属于典型的不流很多血就没办法收场的制度。而土司制度又让下级有了不服从和反抗的力量,于是最诡异的一幕出现了。土司们对朝廷不满除了造反居然就没有别的选择了,而朝廷也只剩下镇压这一条路了。

    专制制度最大的弊端在明末就体现出来了,除了流血,大家找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了。

    这场叛乱不是喜剧,而是闹剧,首先是朝廷的军事力量集中去辽东了,大家在野外和这些土司的军队打打不过。其次是土司的军队依仗着山地打打野战还行,真要围攻坚城还真的是要命,几乎是攻无能克,无论是贵阳还是重庆,都没能拿下。照理说,这叛乱进行到这个程度,大家也该坐下来谈谈了吧,不,土司们觉得没得谈,朝廷也因为损兵折将丢了面子也不愿意谈,那就继续打吧!

    这一打就是九年,一直到明崇祯二年1629年八月,官军在四川永宁(今四川叙永)一带与叛军进行的主力决战。此战,朱燮元利用安邦彦恃勇好胜的弱点,设计将其从易守难攻的水西地区诱至永宁一带进行决战,一举消灭叛军主力,斩杀了奢崇明和安邦彦这两大叛乱头子,才结束了奢安之乱,时称“西南奇捷”。

    但是不要以为战争就此结束了,西南地区离安定那还远着了。在平定奢安之乱中,由于兵力不足,朝廷从云南大量抽调土司军队参战。这些土司在参战的过程中力量得到了迅速的壮大,而且也算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