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杀破狼-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全靠侯爷您栽培,就他那点微末的本事,这个老施我还不清楚。”

    “这个不用谦虚,我看好的人不会错的。你们父子好好干,如今大明的局面很乱,将来几年估计还会更乱。我估计这大明的乱局早晚还是得靠咱们武人去收拾的,生逢乱世,这可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努力搏一把,争取为自己博个世袭的爵位出来。”

    施大暄听完也是心中忍不住一动:“这个自然,这个自然,到时还请侯爷栽培!”

    张振岳很是满意的拍了拍施大暄的肩膀,不再多言其他。

    过了一会,李定国和李来亨跑过来道:“侯爷,车队都准备好了,咱们几时出发去京城啊?”

    张振岳看了一下已经升到正中央的太阳道:“今天已经是十月二十三了,说起来我这接旨已经是差不多四个多月了,咱们还是别拖延了,等下等锦衣卫的人一到就出发。。。”

第030章平台召对(二)() 
第030章平台召对(二)

    京师,禁中,尚宝监。

    “公公,夜深了,您该歇息了!”一个尖细的声音轻轻响起。

    一个面容枯瘦,年纪五十多岁的太监放下自己手中的书信回过头来:“小顺子,今个你先去歇息吧,咱家有些事情还要好生想想才能睡。”

    “是,公公,若是有事还请传唤小的。”

    这个五十多岁的太监不是别人,正是尚宝监掌印太监刘若愚。

    历史上这位爷一直是天启帝的亲信之一,和魏忠贤也很是不对付,但是魏忠贤死后他的运气也不怎么好。,查实高攀龙等七人被诬致死一案,乃系李永贞索取苏杭制造李实空白印纸架词虚构,李永贞被斩决,刘若愚被处斩监候。若愚因受诬告而蒙冤狱中,有苦难申,而真正的魏党司礼太监王体乾、涂文辅等则黄金买命而逍遥法外。在幽囚的悲愤不平中,刘若愚乃效太史公司马迁之榜样,发愤著书,呕心沥血,详细记述了自己在宫中数十年的见闻,并进行说理申冤以自明,终于由崇祯二年至崇祯十四年陆续写成这部颇具特色的明代杂史——《酌中志》。之后,刘若愚果然被开释,从此重见天日。

    这里头要有多曲折就有多曲折,不过这是原来的历史,现在已经不好使了。

    因为刘若愚遇到了张振岳这个大蝴蝶,张振岳在天启年间得宠,却苦于没有根基,而且和魏忠贤也不对付。结果为了自保,张振岳拜在了刘若愚的名下,当时刘若愚在天启帝跟前可是很风光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兼内直太监,和王体乾二人轮流在天启帝跟前当值。

    偏生这个张振岳很是会做人做事,放到江南就做了一系列让天启帝高兴的事情。后来虽然因为远征南洋的事情引起了天启帝的不满,但是靠着刘若愚的周旋,居然就此躲过了崇祯一朝的大半岁月。

    这一晃就是十二年,当初那个大红大紫的刘若愚早就不是司礼监的太监了。一朝天子一朝臣,靠着张振岳的活动,已经崇祯帝安抚张振岳的考虑,刘若愚成功逃脱一劫,被调到了十二监中最为清闲的直殿监任主事太监,主要工作是负责清洁卫生,额勒个去!

    这个明代是有完整的太监机构的,内设十二监,四司,八局,统称二十四衙门。

    其中十二监为司礼监,御马监,内官监,司设监,御用监,神宫监,尚膳监,尚宝监,印绶监,直殿监,尚衣监,都知监;

    而四司为惜薪司,钟鼓司,宝钞司,混堂司;

    八局为兵仗局,银作局,浣衣局,巾帽局,针工局,内织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

    别看十二监名字风光,而且是在皇帝跟前效力,但是实际上有面子的就只有司礼监和御马监,其他的全部都是有名无实,诸事庸繁的清水衙门,能捞银子的还是外头的四司八局。

    虽然贬去了直殿监,刘若愚却并不缺银子。张振岳并没有因为刘若愚的失势就停了孝敬,每年的例银不降反升,提了十倍往刘若愚这里送。于是在宫里头,张振岳的口碑也就传开了,太监们都觉得张振岳这人会做人。刘若愚的日子好过了,这《酌中志》自然也就毛了,也不知道算不算是对历史学的间接破坏!

    刘若愚也不是傻子,这银子拿多了烫手的道理他也是知道的,所以这里头许多银子被送到了曹化淳以及今年刚刚接替曹化淳的王承恩处。

    虽然刘若愚不是信王府出身,但是人家懂规矩啊,加上后来几次涉及南洋的差事都委派的是刘若愚,而刘若愚每次回来不但是带足了孝敬,而且还把差事也办得妥妥当当的。

    所以司礼秉笔太监、东厂提督,总提督京营戎政曹化淳做了回主,把刘若愚升了尚宝监掌印太监。这个部门比不得司礼监和御马监,但是有一样,朝廷的许多机要都会从这个衙门过。

    这次崇祯帝召张振岳入京,已经是五十六岁,准备过几年就退养的刘若愚再次紧张起来,深怕这一次是有去无回。但是细细想来,这些年张振岳虽然一直没有入京,但是也从来没有违背过崇祯帝的意思。数年前崇祯帝调张振岳入滇,张振岳也是奉旨前往。

    而且为崇祯帝信任的南洋巡抚范景文给皇帝的奏折刘若愚也打听了,这位镇守南洋十二个春秋的大忠臣的奏折中也并无不妥之处。

    还没等刘若愚想明白,张振岳已经是来信说自己上京了。

    刘若愚叹了口气,这大明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天启帝大行之后差不多可以用每况愈下来形容了。能用的不能用都让现下的这位主子爷杀了个干净,如果是天启帝他就不会这么干,人家起码还讲一个功过相抵。而在崇祯帝这里就全然不是那么回事,功是你做臣子应该的,过那就是百死难赎了。

    张振岳的密信走得不是驿站,而是秦浩的秘密网络,这点刘若愚知道而且也不多问。信看了三遍,刘若愚就把信烧掉了,烧完之后,刘若愚仰天叹了口气道:“罢了,我就把这把老骨头丢出去算了。”

    身为臣子,一些基本的规矩张振岳还是懂得,这入京第一件事情是先去五军都督府挂个号,皇上得空就见你,不得空那就得等着。面君之前不得见其他人更不能回家,否则就是对皇上不敬。

    好在张振岳在北京的宅子早就空了,回去也没什么搞头,所以人家现在的计划是挂号之后,老老实实在礼馆中等待召见。

    不成想,上午刚跑去挂号,那五军都督府的官员就鼓着大大的眼睛惊讶的道:“我说侯爷啊,您还挂什么号子啊,皇上昨个才派人传了话,别人不管,若是侯爷您来了,即刻送您入宫见架,不得有误啊!得,等我禀明了都督,您就一块入宫见架得了!”

    啊!张振岳心里一惊,自己跟这位万岁爷可是从未谋面,这么急得见自己是个什么情况啊?

第031章平台召对(三)() 
第031章平台召对三

    平台,建极殿居中向后,高居三躔白玉石栏杆之上与乾清门相对者,云台门也,两旁向后者,东曰后左门,西曰后右门,即云台左右门,亦名“平台”者也。凡召对阁臣等官,或于平台,即后左门也。

    所谓平台召对其实更多的是指一种制度,明朝万历中期以后,不理朝政,就没有平台召对了,崇祯上台之后,因为坚信恢复祖制就能治理好国家,所以在群臣建议下,重新开始平台召对。

    张振岳被召见的地方就是这里了,至于在交泰殿召见官员这种事情,那也就是嘉靖和天启帝会做了。

    这个地界萧严许多年前到是来过一次,不过那一次来这里的记忆并不愉快,和他一起进来召对的袁崇焕、满桂如今都已经不在人世了。。。

    “臣张振岳给皇上请安,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崇祯帝和张振岳绝对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见面,对于历史上这位名人,张振岳还是仔细偷瞄了一眼的。

    就是这闪电般的一眼,留给张振岳的是深深的震惊。因为崇祯帝的眼神太让人震撼了,那是何等孤独和无助啊!张振岳明明记得崇祯帝的年纪比自己还要小上几岁,但是嘴上留着厚厚胡须的他居然已经是早生华发了。少年白头老来不愁,这话放在崇祯皇帝或许是真的,因为他的人生可能没机会老了。

    张振岳不敢多看,立刻俯首行大礼。明代不同于后来的清代,皇帝没有资格称呼大臣为奴才,自然也不存在跪着回话一说,不过面君行大礼等待皇帝说平身还是必须要有的。

    崇祯帝看着眼前的张振岳时也是感慨万千,很多往事都浮现在了自己的眼前。

    十二年前,自己从驾崩的皇兄手里接过大明江山的时候是何等的意气风发。转眼十二年过去了,自己现在又是如何的心力憔悴?

    崇祯帝依稀记得,皇兄大行前曾对自己说过,张振岳的才干是可以依为柱石的。

    看着皮肤黝黑的张振岳,这也是一个已经三十三岁的老臣了,自己似乎还记得,当年年方二十一岁的张振岳被皇兄授官东南总督的时候是何等的名噪一时,连身为信王的自己都为此羡慕不已。转眼十二个春秋,此人一直都在外奔波,每年都不忘给朝廷弄银子,这次更是亲自押送二百万两银子入京,对于本朝他也算得上是尽心尽力了。他远避南洋的行为,崇祯帝也相信皇兄的判断,认定那是为了能在皇兄死后避祸;多年不入朝而埋下的怒气,也因为他奉旨去了西南并且劳苦数年而被遗忘了。

    “起来吧!这些年辛苦爱卿了”崇祯帝亲自动手扶起了张振岳,看到这一幕,奉命参加召对的文武百官才真正的松了口气,皇上不打算拿下张振岳那是最好不过的了,这可是大家的财神爷啊!

    所谓平台召对在这一次的觐见中就真的是走个形式,首先是崇祯帝当着百官的面询问西南的战事。这个张振岳好回答,自然是大乱已平,余波不断,这个事情崇祯帝也不是太关心,毕竟花的不是朝廷的银子。其次就是当众夸赞张振岳办事得力,这次给内帑凑措了二百万两银子,以后再接再厉,再无其他。

    这下张振岳是真心有点失望了,都是崇祯皇帝抠门,今个算是见到了。想想也是,如果崇祯舍得给左良玉这些带兵的将领封个世袭国公什么的,保管他们就不会养贼自重二世奋力杀贼了。这些鸟毛的心思和张振岳实在是差不多,别的不怕,就怕兔死狗亨、卸磨杀驴。

    可自己不一样啊,自己是真金白银,前前后后十几年,给皇帝的内帑供奉了差不多一千万两白银了,更为重要的是江南各行会的税赋,如果细细算来也有二千多万了。这么多钱,尼玛一个世袭国公不过分吧?

    好在最后,崇祯皇帝还不忘张振岳是有功之臣,宣布赐宴。具体来说,就是崇祯皇帝单独请张振岳吃午饭。张振岳更是无奈的叹了口气,这都是什么情况,难道崇祯皇帝觉得自己是股神巴菲特还是首富比尔盖茨啊?

    午饭摆在建极殿中,张振岳一看到菜品眼泪都差不多要掉下里了,这崇祯帝也算是抠门的可以,除了一小碟肉菜,其他都是青菜。而且这菜品也太少了点,四菜一汤,这是吃工作餐的节奏呢?张振岳原本还想装坦然的,在皇帝面前大吃大喝,现在看来最好还是不要了。不然自己一顿山吃海吃,皇帝就得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