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杀破狼-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将听到这个论断,也是面面相觑,不敢相信的样子。不过也有如眉头紧皱的孙传庭、面色淡然的李岩这样的,一听宋小鲁的分析就知道所言不虚的。

    张振岳咳嗽了一下道:“老二啊,这样说来,这真正能有机会问鼎天下的实际上就剩下我们和建奴了?”

    宋小鲁点点头道:“是的!”

第036章风云变幻(五)() 
第036章风云变幻(五)

    一听到自己将来最大的对手是满清的时候,下头的诸将再次开始了议论,听那话里话外的意思,似乎有些底气不足啊!

    毕竟西南军虽然成军虽然多年,但是这些年里除了出征过欧洲算是硬仗外,剩下的都是欺负南洋土著和西南土司的小战争。而对张献忠一战,张献忠的垃圾表现反而使得西南军上下所获信心有限。这一听说将来的对方是满万不可敌的满清,要说底气十足那是骗人的假话。

    张振岳显然看穿了大家的心思,不过他没兴趣在这个时候让手底下这些眼高于顶的将军们过度膨胀,让他们紧张一下总不是坏事。至于满清,他还真的不是很担心,原因很简单,自己手底下的军队战斗意志之类的先不谈,单单是装备,绝对是这个时代最强大的。到时候自己就拿这成千上万的火炮狠狠的轰击毁灭中华文明的满清八旗,还有那些为虎作伥的汉奸走狗,想想这个场面都让人兴奋的不行。

    “好了,好好练你们的兵,没有强大的军队,到时候我们就会变成和大顺军一样的笑话。”张振岳出言打断了所有人的议论:“今天的会就开到这里,算是统一一下大家的脑袋瓜子。本国公这边还要去见太子殿下,你们就先散了吧!”

    “恭送威国公爷!”诸将纷纷起身,这些平日眼高于顶的将领现在都规规矩矩的向张振岳行大礼,而不是什么军礼。

    今日的见驾,宋国公宋小鲁也是被指名要一起参加的,所以他陪着张振岳上了威国公的专业马车,这部马车是当初荷兰执政送给张振岳的礼物。虽然后来照着这个样式复制了不少西洋马车,但是张振岳始终坐这部,没有更换过。

    上了马车,宋小鲁双目一看四周,张振岳身边的警卫力量明显加强了,除了原有的八个贴身亲卫外。还增加了一百个从军中挑选出来的勇士担任护卫,这些士兵不仅仅带着常规的刀剑,八个贴身亲卫还配备了军器局最新生产的左轮枪,而担任护卫的一百个卫士也都配上了最新款的散弹枪。这种枪宋小鲁在军器局见过,装填其实比一般的线膛枪还慢,准确度比滑膛枪还低,但是这枪有个特点,杀伤力和杀伤面积很大,适合近战。

    “大哥,怎么身边的警卫一下子加强了那么多?”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张振岳笑着道:“前几天有几个江湖人士突然跑到我家里,说是要为朝廷除害,如果不是我身上带有手枪,老三你估计今天就一个事情可做了,替哥哥我披麻戴孝了。”

    宋小鲁闻言变色:“什么人干的?”

    “重要吗?不重要!实际上,不光是我,你们身边我都下令加派了人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没兴趣辛辛苦苦二十年,然后给别人做嫁衣。”

    宋小鲁闻言点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

    今天的召见与其说是召见,不如说是春游,太子殿下和他的兄弟姐妹一共五个孩子一起被张振岳接到专门为他们修建的“动物园”参观。

    这些孩子到了昆明之后,并没有随着环境的安全而变得开心快乐起来。毕竟经历了一场人间惨剧,这心态要是能那么快好起来才奇怪呢!

    所以张振岳才决定把原本用来哄子侄辈开心的动物园贡献出来。。。

    这个已经被更名为皇家动物园的位于昆明城南定门外三里的地方,为了确保安全,今日当值的领侍卫内大臣巩永固亲自带着挑选出来的五百名日耳曼士兵负责动物园外围的警戒。

    动物园占地二百亩,全部用铁丝网和围墙隔开,里面饲养的动物除了本地特色动物外,还包括来自非洲大陆的斑马、羚羊、土狼、狮子、长颈鹿、野牛。

    最开心的肯定是昭仁公主了,几个孩子中数她最小,蹦蹦跳跳欢快的不行。太平公主、太子朱慈烺、永王朱慈炤相对年纪大些,心情重些,不过这个时候注意力也被动物吸引过去了。尤其是长颈鹿,这玩意其实在明初就到了中国,当时还被明成祖视为祥瑞,命名为麒麟鹿了。别的不说,光是那五米左右的高度就惹得孩子们兴奋得不行。可惜这些大家伙只能远观不可近赏,不然小家伙估计会更高兴。

    这个时候张振岳却把目光投向了五皇子朱慈焕,这孩子还没有封王,不过却是崇祯帝四个儿子中最受上天眷顾的。那个病死在海上的定王朱慈炯就不提了,在瘟疫中幸存下来的太子朱慈烺和永王朱慈炤则是运气背到极点,大病虽愈的他俩根据太医的诊断都被归于气血不足、身体赢弱的一方了。其中太子朱慈烺的阳寿还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长则五年,短则三年。永王到是命长,不过这子嗣怕是艰难了。这么算下来,秦浩他们费尽心力,千辛万苦从北京救出四个皇子,可实际上能起到延续大明皇室作用的就是眼前这个老五朱慈焕了。

    不过对朱慈焕的历史,张振岳是清楚的,这个孩子确实是“小强命”,城破之日,这个孩子居然在没有任何太监保护的情况下。仅仅靠着一名京营军官就从瘟疫和乱兵肆虐的北京成功逃了出来,此后十几年不仅活了下来,还子孙繁茂,如果不是因为作派被有心人窥出破绽然后借名造反,怕是就此安乐一生了。世上没有如果,朱慈焕最后的下场是被那个由无耻汉族文人吹捧的千古一帝康熙下令诛灭满门的。

    张振岳想到这里,自然不自然的突然怀着一种莫名的情绪抚摸了一下朱慈焕的头。惹得朱慈焕也是莫名其妙的回看他。不过朱慈焕可没有生气,而是微笑的叫了张振岳一声姑父。懿安皇太后可是明确的告诉了这些皇子公主,威国公是他们的姑父,是他们的保护人。。。

第037章风云变幻(六)() 
第037章风云变幻(六)

    日子转眼就到了年末,太子朱慈烺的身体入冬之后就变得愈发不好起来。储备的好参这些年差不多都用完了,而原本往关外的贸易线路随着祖大寿退出历史舞台和朝鲜被征服而早早的就断绝了。

    刚刚恢复设立的太医院也拿不出什么好办法,甚至连太子的病因他们都说不清,只是一味的强调太子体虚。可恨穿越而来的张振岳三兄弟换谁都不通医理,治个发烧脑热的或许还行,碰到朱慈烺这种情况还真的只能是束手无策了。

    懿安皇太后到是想册立太子妃为太子冲喜,定得还是张振岳家的闺女。不过都被张振岳以太子年纪尚小且需要为父守丧二十四个月为由给推掉了,为此还和懿安皇太后闹得有些不愉快。张振岳虽然已经在大明差不多三十年了,但是他依然不愿意为了所谓的君臣大义牺牲自己的宝贝女儿,如果非要嫁女给皇室,他也不会把女儿嫁给已经失去生育能力且随时可能离世的太子朱慈烺,那不是把女儿往火坑里推吗?懿安皇太后就是一个悲剧了,自己的女儿难道要当第二个悲剧不成。

    不过这个事情到是给张振岳提了个醒,他脑子里可没有男女大防这一说,所以他总是想办法让十三岁的长女张雨婷去和十二岁的朱慈焕接触。几乎每次见驾,他都会安排女儿单独和朱慈焕去一边玩,父亲做到这个份上,张振岳也算是头一份了。

    懿安皇太后张嫣对此很是不明白,她很想搞清楚威国公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就把威国公的四个夫人都请到到五华宫。

    可惜张振岳的夫人永安公主唐秀云虽然是藩王家庭出身,却和蒙古贵女出身的布木布泰一样,根本就没有男女大防的讲究。反到是出身秦淮河的两个如夫人寇白门她们懂这个规矩,可这张雨婷乃是永安公主所出,她们这如夫人怎么有资格开口管这事呢!

    最近几个月的昆明还发生了一些事情,首先是六大辅政中的桂王朱由榔和唐王朱聿键的标准七进院制王府落成了。这两位王爷可不是过去的藩王了,他们严格来说参与军国大事的辅政王。和满清这边的济尔哈朗不同,这两位并非挂名,而是实实在在的和张振岳一起听政。只不过这两位也很识趣,基本上他们和黔国公一样,不会也不敢跟张振岳对着干。听着有些傀儡和摆设的意思,但不管怎样,下面的官员是不敢怠慢这两位王爷的。

    而且照着这个意思,将来或许就没有什么藩王了,这些宗室王爷都会是参议军机这样的角色。

    其次就是已经被打发去外任的黄宗羲依然利用自己的威望,和顾炎武一起,在昆明组织了一个“忠君”社。对此张振岳很是反感,光是这个名字取得就很恶心了,仿佛不加入就是对大明不忠一样。所以围绕这个组织的故事才刚刚开了个头。。。

    九月,萧严发动了对汉中的攻击,不过并没有发生想象中的激战。李自成派到汉中的大将贺珍不仅仅是个善战的名将,还是个识时务的妙人。他也不傻,也是瞧出李自成大势已去了。再加上听到了萧严萧士毅的威名,等到萧严用大炮轰击关门的时候,原本还有一丝犹豫的贺珍立刻做出决定,带着自己麾下的三万军队向萧严投降了。

    这到是省了不少功夫,萧严轻轻松松拿下汉中这个险要所在之后也没有再继续北上,而是屯军固守,自己则回昆明交差去了。

    张振岳这边的军制改革废除了原有的五军都督府,而是设立了一个抓总得都督府,萧严这个铁杆兄弟自然是都督府的大都督了,孙传庭任左都督、曹文诏任右都督,施大暄任水军都督,乌恩其任骑兵都督。

    六军的编制也从现在开始进行新一轮的调整,三龙三虎大旗不变,但是下面的建制发生了巨大变化。一军下设为六师,骑兵单独编成一师。师下面则不设千户百户了,而是设立团营这两个级别。具体来说,师的编制为前后左右中骑。其中骑兵师编制小点,是五千人。其他五个师编制则额定在一万二千人,每师配上三千辎重后勤兵,实际一军的人数也就是八万人。

    一师下设三团,每团下设五营,八百人一营(加后勤实际为九百人),营下七队,队下三哨,哨下四伍,每伍十人。

    这样一来军的编制就缩小了百分之二十,算是减负了,最终六军成军是在十二月初完成的,原定三万人的武师军也因此扩大到了五万,六军总人数四十五万人。别的不说,军器局的压力减少了不小。

    为了让军队更专业,张振岳特地还和萧严他们定了军队的军衔和军职、官级三套制度,这可比后世的军队军衔、军职还多了一套东西,似乎有点复杂。

    没办法,总要尊重这个时代人的思维习惯。

    官级相对容易,和军职配套就行了,以长官为准,军的老大就叫军长,军一级设二个主官,军长、参谋长,很有现代感吧,对应的官级就是总兵和副总兵。师的老大是师长,对应的官级是指挥使,团则是团长,对应的官级是参将,营长对应的是游击,以下军官不存在对应。

    至于军衔,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