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杀破狼-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朕一直以来,认为只要能把控好朝廷的局面,这江山就还能传下去。可前些日子听你这么一说,朕才知道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特别是想到这次王恭厂那场莫名其妙的大爆炸,朕这些日子都梦见这北京城已经是被攻破了,而我朱明的气数就此尽了。你不要说什么慎言,这里只有你我二人,法不传六耳。朕今日召你来,就是有这么一问,你觉得咱们大明是否还有救,如何救?亡我大明者会系何人?建奴还是蒙人?”天启帝这口气那里是在求解啊,根本是把张振岳当算命先生了。

    张振岳可没有当算命先生的打算,不然真被皇帝当半仙的结局肯定不好,据说康熙请人给自己的皇孙弘历看八字之后就把算命的给送西天了。

    有了这个前科之鉴,张振岳斟酌了一下后道:“皇上,臣可不是算命的半仙啊!您让臣如何知道?”

    天启帝不好意思的摸摸自己的脑袋:“也是,也是,是朕急了,这个问题确实是不好回答!”

    张振岳松了口气拱手道:“臣虽然不知道未来之事几许!但是有个道理臣还是懂得,咱们大明疆土东起朝鲜西据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千里长沙,万里石溏。百姓众多,这样的一个帝国在当今世上绝对是庞然大物。如果把咱们比作狮子,那建奴也好,蒙人也罢,不过是蚂蚁跳蚤、苍蝇老鼠之流。根本就是疥癣之疾,今日此辈能够入得圣听,不过是狮子的爪牙不够锋利所致。”

    “我大明之祸患,不在于外,而在于内。陛下,攘外必先安内。”张振岳一不留神,居然说了一句在后世受到了广泛批判的话,哎呀,太不小心了,直接把据说是卖国的言论给用上了,罪过,罪过。

    “好一个攘外必先安内,继续说,继续说”听得正心急的天启帝见张振岳突然停顿,开口催促道。

    张振岳只能硬着头皮解说道:“这狮子若是身体健壮,这些疥癣之疾并不致命,很多时候甚至不治自愈。比如说建奴,若是任由此辈在关外倒腾,待到贼酋毙命,其后继者大多要争夺权势自相残杀,到时不待朝廷出兵其亦自败。纵然其上下一心,只要时日一久,从我大明无所进益,最终结局必然是两极分化,上下离心,不战自败。”

    历史上确实是如此,号称“满万不可敌”的八旗入关之后,不出一代人就迅速糜烂了,导致后来雍正、乾隆二朝对西蒙古人的战争不得不大量使用汉兵汉将前去作战。

    天启帝安心的点点头:“既然外患不足惧,那这败亡之祸就来自于内了?”

    “陛下圣明,这民间大户人家有句话其实说得很有道理,这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大家子外人打是打不进来的,可要是自己里头折腾那可就垮得快了。皇上,如今咱们大明最大的问题就是财富分配不公。一方面是偌大的朝廷国库却是空空,另一方面则是地方士绅、商人富得流油,偏生百姓并没有从朝廷不与民争利的仁政中得到半分好处。没好处不说,他们还要承担整个帝国的赋税以及徭役和兵役。若是没有天灾人祸,尚且可以勉力支撑,一旦天变人灾,那就不好说了。。。皇上,咱们大明的江山是如何从元人手中夺回的想必皇上是清楚的。”

    “那,那真的是个死结,真的是无药可治了吗?”天启帝那年轻白俊的面庞露出了深深的焦急,他相信张振岳说的是真的,这个国家是个什么情况他比张振岳这个穿越者了解的更多,而且更无奈,特别是在张振岳无意中揭破他自我欺骗的伪装后。

    张振岳见天启帝如此焦急,意思到自己最好还是缓和一下自己说话的口气。看来后世有个观点是没错的,无论是帝王专制还是民主制度都是等级社会最好的制度,起码眼前这位皇帝对这个国家还是一种负责的态度。最怕哪些四不像的制度,个个喊着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负责,实际上是谁都不会去负责。

    “皇上,办法不是没有,只是太难,太难。。。”张振岳最终还是如个老中医一样给出了答案。

第004章天启新贵(四)() 
第004章天启新贵(四)

    刘时敏有些焦急的看着坐在亭中“聊天”的天启帝和张振岳,到不是他有什么急事要禀报。事实上随着魏忠贤的崛起,需要皇上处理的政务本身不多。至于安全问题,张振岳在面圣之前,其背景就已经被锦衣卫调查的一清二楚。包括在觉华岛有一个叫布木布泰的蒙古科尔沁部落的贵女怀上了张振岳的孩子这等隐秘之事都被锦衣卫直呈御前了。加上张振岳随行的萧严等人都在会馆为锦衣卫严密监视,所以张振岳弑君的可能性也是不存在的。真正让刘时敏有些担心的是天启帝那本不康健的身体。

    “咳咳”天启帝终于觉得累了,张振岳已经把他挽救大明的想法说完了。天启帝却不知道该如何作答,他想了想摆摆手道:“今日就到这里了,你下去吧!”

    张振岳躬身口呼万岁后,背身走路退了十步之遥才转身,刘时敏看到这里才连忙推了推王体乾:“陛见完了,王公公。”

    这接下来自然是王体乾带着一干太监护着皇上回宫休息,而刘时敏依旧负责送张振岳出宫。

    “张将军前途无限啊,咱家在这大内当值这么多年,还是头一回见着皇上在御花园召见大臣。”见识了皇上和张振岳的谈话场面。刘时敏对张振岳的语气自然是客气了许多。

    而张振岳现在却是一头雾水,虽然来自后世,而且自认是见多识广。可是刚才自己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把自认可以挽救大明的想法向天启帝和盘托出后,天启帝却是良久不语。

    唯一让张振岳安心的就是天启帝开口让自己退下前还交代了一句,方才所言不得入他人耳。这个意思就很明确了,张振岳起码不用担心被灭口了。

    刘时敏是个人精,虽然他不知道皇上跟眼前这个年轻的将军说了什么,但是在他看来,这个将军将来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的。

    千万别以为太监因为集体缺少了一个玩意就同病相怜,抱成一团。在唐代或许还有可能,在明代绝无可能。是人,无论是男是女,或是不男不女,都有拼命向上爬的欲望。踩在别人的头上,一览众山小才是快意的人生。所以刘时敏有刘时敏的想法,这也是为什么魏忠贤百般拉拢,他都不肯上船的原因。

    知道汪直、刘谨这些昔日著名大太监典故的刘时敏心里跟明镜似得,这年头上船容易下船难,所以他不但不会上魏忠贤的船,相反,他还盼着有朝一日,自己能取魏忠贤而代之了。

    可要取代魏忠贤可不光是靠皇上的宠信就能做到的,不然为什么在朝中风光的是魏忠贤而不是王体乾呢?关键还得在外朝有人!别的不说,魏忠贤就有顾秉谦之流撑着,不然他如何能和东林党斗,光是一个百官集体申请辞职,皇帝就得杀魏忠贤以平百官。

    刘时敏想来想去,自己缺得就是外朝没人。可这人也不能随便找一个就顶数啊,这朝中的大臣哪个是没有背景的?哪个又是好拉拢的?

    天可怜见,张振岳的案卷刘时敏是看过的。这小子是个典型的三有加三无啊,所谓三有,自然是有功绩有能力且有实力。所谓三无则是刘时敏一直期待的,无根基无靠山无派系。

    可要让此人为己所用,该如何施展手段呢?

    你把一件事情反复做之后,你就变成了专家。那么如果一件事情第一次做,你是什么呢?答案显而易见,菜鸟!

    刘时敏就是一只菜鸟,一直想收拢心腹,却一直没行动过的他突然发现现在的情况居然有些棘手了。眼前这个张振岳毕竟是朝廷的正三品参将,不是皇宫里负责打扫卫生的小宦官,该怎么说了?

    正愁着了,张振岳就把枕头给刘时敏送过来了。其实入京以来,张振岳是步步小心。自家事自家知,自己表面上看起来,是朝廷的正三品参将,功勋赫赫,又和四大公侯世家在觉华岛的买卖上有了合作关系。可这些全是假象,从文官角度来说,张振岳没有座师,没有乡党,更没有结社势力帮衬。从武官的角度来说,张振岳没有将门世系出身,没有国公府的家将背景,也是个没有半点资历的人。也就是张振岳了,翻遍明代史书,如张振岳这般居然能爬到参将的,屈指可数。所以张振岳也很清楚,目前阶段的自己看似风光,实际上却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是难以长久的。

    在张振岳看来,自己最需要的严格来说还不是什么大人物,熟悉后世政治的他很清楚,大人物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在事情危急的时刻,毫不犹豫的抛弃小人物。而是一个能在皇上跟前替自己说话,时能给自己提供准确信息的人。也就是说这个人既要位置关键,比如说皇帝身边的太监。还不能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大人物,毕竟自己堂堂七尺男儿做一个宦官的附庸就不美了。别人怎么看没关系,实质不是这样就够了。

    想到这里张振岳主动朝刘时敏道:“刘公公,这京里张某实在没什么熟人朋友的,若是刘公公看得起张某,愿意提点张某失措之处,张某定然感激不尽。”

    同这话正合了刘时敏的心意,他暗喜道:“那里的话儿,张将军年轻有为,咱家却是个刑余之人,到是真真的怕将军嫌弃咱家是真。”

    张振岳微微笑道:“刘公公是皇上跟前得用之人,何来此言啊!张某交朋友贵在交心,以后在京里还盼着刘公公搭把手了。”

    刘时敏还是谦虚了几句,然后表示:“既然如此,我们就结个忘年交吧,咱家今年四十有六,虚长明德二十来岁,就添居义兄的位置了。”

    张振岳自然没有这个时代清流的傲气,对于和太监交往也没什么太多的抵触情绪,立刻拱手道:“这个自然,不知道刘公公今日何时落值?咱们寻个地方吃顿饭!”

第005章天启新贵(五)() 
第005章天启新贵(五)

    和刘时敏的这顿饭吃得十分愉快,接下来连续三天,张振岳都获得了天启帝的连续召见。其中后两天,萧严也被允许一同觐见,并且萧严还在皇宫内操习武场上当着天启帝的面秀了一下身手。结果第一次见识到力大如牛,策马如飞技艺的天启帝一高兴,居然当场奖励萧严白银五十两,并亲赞为“赤勇”之人。

    被皇上召见或许还没什么,但是如果在不到十天的时间里,连续被皇上召见,那这个人必然会成为京师上下官员关注的焦点所在了。

    在京的大小官员对于张振岳等人的来历没什么可疑问的,但是对其背景却是猜测颇多。

    有人分析认为张振岳是东林党的人,因为这小子在辽东升迁就起于东林党的孙承宗,连他的字明德都是孙承宗所取,进而大家得出一个十分可怕的结论,天启帝不会是对魏忠贤失去了信任,准备重新起用东林党吧?

    也有人认定张振岳是魏忠贤的人,很简单,如果不是魏忠贤的关系,皇帝怎么可能知道这么一个边军的参将?没有魏忠贤的首肯,皇帝怎么可能见到张振岳,张振岳又怎么可能见到皇帝。。。至于是不是魏忠贤的人,魏忠贤自己到是很糊涂的,他最近这一年收的党羽太多,多到他自己都搞不清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