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弄臣-第1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景文哪里知道自己怎么能够生出这么可爱的女儿,其实已经有不少人来询问了,可是景文只能够说出运气而已。这个不是运气是什么,自己穿越了,不就是运气了吗?而能生出这么可爱的女儿,自然也就是运气了。而现在让公主也都嫉妒了,因为这个女儿太可爱了。而长乐公主说什么只是比他差一些,这个显然是鸭子嘴,肉烂嘴不烂的情况。

    “皇上,臣妾也想有一个这么可爱的女儿!”长孙皇后也说道。

    李世民半开玩笑的说:“可惜啊!朕没有这个运气,朕都非常嫉妒景文啊!”

    “皇上,臣妾不是这个意思。臣妾的意思是,能不能收这个小女孩做干女儿呢?”长孙皇后说道。

    而李世民拍了拍脑袋,也说:“对啊!朕收她做干女儿好了。景文爱卿,这是你的女儿,朕想要收他做干女儿,你同意吗?”

    景文不同意行吗?皇帝看得上你的女儿,要收做干女儿,这个可是别人想都不敢想的好事啊!如果是别人,绝对屁颠屁颠的答应了,说不定还能够顺杆子往上爬啊!

    “皇上,既然你看得上小女,那就让他认您做干爹好了。”景文马上顺杆子往上爬说道。

    李世民拍了拍景文,说:“孺子可教也!”

    景文不由得在心里面嘀咕:“你收了我女儿做干女儿,那我就和你平辈,也就是你们儿子女儿的长辈了啊!以后,你的儿子女儿见到了我,都要称呼一生长辈。”

    不得不说,辈分问题不管是哪个时代的人,都非常重视,毕竟谁都喜欢辈分大。本来景文和李世民的年龄也只是相差十一二岁,说他们是同辈,也可以。可是如果说景文是晚辈,那也可以。不过,景文作为臣子,又不是皇族,怎么可能和皇帝同一个辈分呢?所以,大家都认可景文是李世民的晚辈。可是现在既然皇帝认了景文的女儿景雯雯做干女儿,那自然也就是和景文同一个辈分了。至于皇帝收为干女儿,景文十分放心。因为唐朝的干女儿,性质可是十分单纯的,可不是说什么后世那种可以“干”的女儿。

    而景文的脑子自然又再次联想到了别的情况,因为朝堂上面,房玄龄杜如晦他们那一批人都是和皇帝平辈,即使房玄龄杜如晦比皇帝大了二十岁左右也不例外。而唯一能够做皇帝长辈的,也就是只有李靖一个人。现在自己女儿被皇帝收为了干女儿,那自己就射房玄龄杜如晦同辈了。以后,景文见到了房遗直和杜构,那可以名正言顺的让他们称呼自己一生“世叔”,这个想起来就是占别人便宜啊!

    而李世民拍了拍长乐公主的小脑袋,说:“长乐,以后他就是你的妹妹了,你可不要嫉妒哦!”

    长乐公主非常懂事的说:“好的,我不嫉妒了,我以后会好好照顾她的。”

    大家都认为长乐公主非常懂事了,而接下来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我长大以后,我也要生一个这么可爱的女儿!”长乐公主说道。

    李世民也就问:“生一个这么可爱的女儿有那么简单吗?那个是要看人,也要看运气的。”

    长乐公主不假思索的说:“既然这个小厨师能生出这么可爱的女儿,那我以后也要和这个小厨师生一个这么可爱的女儿。”

    “噗——”李世民一口热茶喷了出来。

    而周围的人都一副震惊的模样,显然对于长乐公主这个回答也太令人吃惊了。而长孙皇后也是一阵哭笑不得,不知道自己女儿怎么会说出这种话来。

第303章 311、兵棋推演(上)() 
时光匆匆,时间很快就到了贞观三年的秋季,距离景文的长女出生也有了一年了。这一年来,景文一直在逗弄女儿,而雪耻军那里也只是时不时的才去一次。而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管理军务的能人,所以他就把事情都交给那三位仁兄好了。反正那三位仁兄有两位是未来的宰相,自己只要把握好大方向就行了。而景文还给自己找了一个理由,那就是自己能够协调各部门的关系,让各部门自己正常运转,而不是过多的干涉,自己这个可是宰相之才啊!宰相不就是协理阴阳,统御百官吗?现在虽然景文没有能够做到统御百官,可是统御两百多个小吏还是可以的。

    而现在是秋季了,按照之前的计划,大唐马上就要对突厥发起战争。而如果不出意外,今天的冬天,可是万分的寒冷。而景文现在也难得逗弄那个十分卡哇伊萌萌哒的女儿,骑快马来到了雪耻军大营。因为有了水泥,火药,还有各种相对先进很多的建设工具,平虏县建设得非常快。这才不到一年,平虏县就已经把骨架搭建完成了,也按照规划来设计好了道路。

    不过,景文并没有理会这个平虏县,直接来到了雪耻军大营。

    “冯勇,现在军务部怎么样了?”景文问道。

    “节帅,目前我们军务处管理整个雪耻军,都非常的顺利。这个多亏了节帅你的制度,这才让我们能够如此好的训练。别的不说,如果是光看外表,我们都是一支一等一的强军。”冯勇说道。

    景文点点头,自己这个节帅十分的不合格,都是多亏了这些人一起在这里帮忙,一个好汉三个帮啊!而现在既然准备出征了,那自然更是离不开他们。

    “好了,我也不瞒你了,如果不出意外,我们这个冬天就要出征。”景文说道。

    “嗯!”冯勇回答道。

    冯勇已经知道了,而他们等待了这么久,不就是为了今天吗?现在日子就在眼前,所以他们自然要做好准备了。而接下来,就是要做好作战计划,为将来的作战做准备。

    “冯勇,你还记得我教你的那个兵棋推演吗?”景文问道。

    “记得,我们已经完善了很多兵棋推演的规矩了。”冯勇说道。

    早在一年前,景文就拿出了后世一些兵棋推演的理论出来,让冯勇和属下的参谋来研究完成。冯勇对于这些兵棋推演,也是一知半解的。可是冯勇和刘仁轨拿到了之后,如获至宝,马上投入进去了。而经过了军务处和庶务处很多参谋的一起合力研究,终于研究出来了很多兵棋推演的规矩。而最后也逐步完善了兵棋推演的各种模式,最后能够完善的演化出古代战场的斗争。而这一年里面,军务处的参谋逐步的吧古代的战争都给推演了一遍,那些著名战斗都在他们的推演之下逐步的呈现在大家的面前。而这些军务参谋的业务水平,也越来越提高,从原来的一个半桶子水的参谋,变成了现在的合格的参谋。

    “冯勇,你试过推演没有发生过的战役吗?”景文问道。

    冯勇回答:“推演过!”

    “那好,你现在试着推演一下,我们这次北伐突厥,争取制定出一个作战方案出来!”景文说道。

    “节帅,这个不是朝廷上的大佬决定的吗?”冯勇问道。

    景文摇摇头说:“古人都说,不谋全局,不足谋一域。我们虽然只是大军里面的一部分,可是我们也要想着谋略全局。如果我们只是能够看到眼前,我们永远不会成为一个名将。我们必须要把目光看远一些,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成就一番大业!”

    “多谢节帅教诲!”冯勇说道。

    景文拍了拍冯勇的肩膀,说:“你们这几天加个班,把计划推演出来,然后我拿去给皇上看看!如果我们不展现出一些能耐,我们恐怕根本无法获得皇上的重视。”

    “是!”冯勇说道。

    接下来三天,冯勇和军务处的各位参谋都没有休息,都在推演这些作战计划。而现在景文也在雪耻军里面休息,而看着这些挑灯夜战的参谋,景文心里面不由得开心了起来。因为这些可是自己培养起来的人才,以后作战恐怕离不开了。而景文知道,如果自己可能说起军事战略头头是道,可是那也只是纸上谈兵而已。可是景文理念先进,能够弄出一些优秀的制度来把自己的想法转化为军队的战斗力,这个就是别的将领无法做到的。别的将领再聪明,也只是一个人,能力也有限。可是自己有一个特别大的团队来辅佐,各方面的人才虽然都不是顶尖,可是他们胜在能力全面,不会出现大的纰漏。战场之上,往往比拼的不是谁的计谋好,谁的军队强,往往比拼的反而是谁不出纰漏。一旦出了纰漏,那恐怕就危险了。那些名将虽然也许个人能力很强,可是他们总是有短处的。一个人不可能在所有科目里面都能够成为人中之龙,总会有短处,这个就是所谓的天道至公的道理。而这个参谋团队其实也是维持了各方面的平衡,虽然不会有很大的突出,可是却也不会有太大的短处,对于一个古代将领来说,几乎是无懈可击。而如果再加上这个有效的兵棋推演,可以实现战略战术的推演,能够非常快速的推演出一套作战计划。而这个可是数百人一起推演,比起那些几个名将一起推演的效率快了很多,这个就是人数多,制度好的优点了。

    到了第三天晚上,冯勇拿出了一张纸出来。

    “节帅,我们制定出了计划,我们可以六路大军一起进攻,这样保证可以让突厥无路可逃!”冯勇说道。

    景文接过了那薄薄的两张纸,为了这两张纸,冯勇他们可是忙活了三天三夜了。这两张纸,价值千金啊!

第304章 312、兵棋推演(中)() 
长安皇宫里面,李世民和李靖,还有几位武将谋臣拿起了一份文件,然后郑重的放进了盒子里面。之后,他们用精致的黄铜大锁锁上了,确保不会被轻易的拿出来。而大家准备离开的时候,景文进宫了。

    “皇上,臣斗胆制定了关于我大唐军队北伐突厥的计划,请皇上审阅。”景文说道。

    李世民问道:“你制定了什么计划?难道你一个人,制定了我大唐十余万大军北伐突厥的作战计划了吗?这个计划哪里是你能够制定出来的呢?”

    “皇上,臣一个人自然制定不出来,不过臣有帮手啊!臣不是有了一个叫做军务处的幕僚组织吗?臣就是让军务处的人制定的作战计划,这样可以用来给皇上参考!”景文说道。

    “呵呵,一群年轻的文人,纸上谈兵而已。哪个作战计划不是需要沙场老将来制定的,你们居然想着制定作战计划了吗?”李世民有些不屑的说道。

    李世民说得也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按照古代的经验,将领是越老越好,因为越老的将领越是有经验。年轻的将领上了战场,难免就会出现纰漏,这个都是经验问题造成的。所以,李世民不太相信景文属下这些参谋能够制定出多么精确的计划,他所以有些不屑。

    可是景文却说:“皇上,你不妨看看好了,就当是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好吧!你说说吧!”李世民说道。

    景文拿起了那份作战计划,然后主动念出来了:“我们的作战计划,是分为六路进军。首先一路为皇上可以派一员老将,作战中央,带领中军杀向突厥。而第二路,可以由东路率领主力杀向突厥腹地。第三路,可以由一员将领带着士兵从西路前进,然后顺着黄河和东路的那路大军遥相呼应。第四路,可以让人带领大军从灵州向西北挺进,阻止颉利往西北逃窜。而第五路,负责镇守燕云地区,防止突厥颉利可汗东逃。至于最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