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弄臣-第4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讶。毕竟如果这种情况下都有压力了,那恐怕如果接下来提高税赋,那百姓的压力不就是更大了吗?

    “老乡,你等一下好吗?”景文叫住了他们。

    “大人,你叫我们有何事?”张老三问道。

    景文马上说:“老乡,刚才听你们议论,你们认为朝廷现在的税赋很高吗?现在朝廷一直可是在修生养息,怎么你们还会觉得有很大压力呢?”

    张老三和另一个农民对视了一眼,马上说:“大人,不高不高,朝廷与民修生养息,一点都不高。”

    张老三和另外一个农民明显以为景文是下来暗访的官员了,所以他们都不敢说高。毕竟,古代农民从来都是被官府欺压惯了,所以也都一时不敢向官府说什么税赋高。可是,景文却一直在好奇,这里面到底有什么问题呢?

    景文马上严肃的说:“说实话!”

    而张老三看见了景文看起来是真的想要问,也就说:“朝廷的税赋,其实并不高,可是都是那些奸商造成的。因为朝廷每年要收的税赋是每丁两石粮食,这个是租。再加上绢两丈,绵三两。或者是布两丈四尺,麻三斤。这个就是调。并且,我们还要服徭役。每人每年都要给官府服徭役二十日,为正常役。当然,如果不服役,也可以通过缴纳三尺绢或者是三尺六的布来抵消一日的徭役,这个就是庸。当然,如果官府增加徭役,那可以相应的减免租调。这个是前几天,税吏来给我们做普及的。”

    而听到了张老三的话,马周马上说:“节帅,这是前几天秉承节帅你的想法,让税吏去给普通百姓讲解关于租庸调的内容,给百姓讲解应该还算是比较清楚的。所以,他们才能回答出来。这个也就是我们大唐目前秉承前隋的规矩,收取的租庸调的税赋。这个也是就我们目前的税赋制度,而我们一直都是这么执行的,能够有什么问题?如果有问题,之前我们为什么没有发现呢?”

    可是景文却思考的不是这些,而是更深层次的原因。

    “这个按理说应该不高,可是你们为什么感觉有压力呢?”马周主动问。

    而那张老三和另外一个农民想了一下,然后还是咬牙说:“大人,事情是这样的。我们每年年底秋收的时候,都要交税。而因为官府收取的是两种东西,分别是粮食还有绢布。而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用粮食来换取绢布,才能够交税。可是这个时候,所有人都一起拿着粮食换取绢布,粮食太多,所以也就变得低贱了。而那些绢布也因为一时之间需要太多人需要,所以造成了上涨。可是那些无良的奸商,往往趁着这个时候压低粮食价格,然后抬高绢布的价格,所以我们损失也不小。可是平常的时候,官府催着很急,我们也就没有办法了,只能够割肉便宜卖了粮食,然后换取昂贵的绢布用来交税。所以,我们恐怕实际上付出的东西,比起朝廷规定要缴纳的要多上五成到一倍。”

    “这个……”马周也不知道应该怎么说了,毕竟他好像也发现了这里面的问题。

    “难怪,原来如此啊!”景文说道。

    景文终于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问题了,其实那都是制度被人利用了。任何制度,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是有漏洞的。而现在这个制度也就被一些奸商了利用了,结果也就被造成了现在的这个倒霉的结果。

第765章 774、农业税也坑爹(下)() 
景文明白了为什么这些农民会抱怨负担太重,其实这个都是税收制度的问题。农民本身并不生产绢布,可是收税却要缴纳绢布,这个也就造成了他们必须要拿粮食来换取绢布。而大唐朝廷收税,也就是在秋收的时候一起收税,可是秋收的时候大家都忙着收获,也就是说在这个时间节点内,会造成一段时间的粮食价格低贱。这个其实也就是市场规律的问题,物以稀为贵,可是一旦供过于求,那不就是价格低贱了吗?

    而农民在秋收的时候,都要一起把这些粮食换成绢布,他们首先要找到粮商把粮食换成铜钱。可是这个时候,那些粮商肯定会趁机压价。这个无关于道德良心,商人肯定是要趁机赚钱的。假如景文是粮商,说不定也会趁着这个机会努力狠赚一把。只要过了这个秋收的时候,那粮食价格回升,那也就是赚了一大把钱了。而至于绢布的商人,也许他们也就会在秋收之前,马上囤积大量的绢布,然后等着这个时候提价过来大赚一笔。毕竟,一旦秋收,官府收税都是要绢布来收取,那他们不就趁机很赚一笔了吗?

    这样,在这种复合税收制度的情况下,也就会造成了百姓不但要承受官府收税,可是还要承担粮食商人和绢布商人的剥削。而这些农民为了交税,所要付出的东西,往往比朝廷的税收还要多一些。可是,这些多付出的东西国家并没有能够获得任何好处,这些东西都进入了粮商还有绢布商的口袋里面,他们赚的盆满钵满,可是却把压力扔给了百姓。

    可是百姓却在秋收的时候,也不得不这么做。毕竟官府也催逼得很急,如果不交税那恐怕就要去坐牢。所以百姓根本没有选择,在官府政策的压力下,只能够任由这些商人剥削,然后付出不小的代价来换取这些绢布。最后,亏的是百姓和国家,可是受益者确是这些粮商和绢布商。这个也就是目前的复合税收制度带来的隐患,因为缴纳的税收根本不是同一种东西,这个也就造成了代价很大。

    “马周,我们大唐目前的基层也就是官府不下乡。也就是我们大唐的官府只是到了县这一级而已,县以下的乡,那都是由下面的各种族老组成。而这种人,你说他们会不利用自己的权利来多收税吗?你上面规定一文钱,他们就敢给你加到三文钱。你说,这个何尝不是百姓的负担吗?”景文问道。

    而马周说:“我大唐以四户为邻,五邻为保,五保为里,五里为乡,而每里设置里正一人,而每个乡设立乡长一人。而下面的人都是互相轮流为保长,他们也有负责监督收税的职责,他们都是从地方的贤德人家选出来的,应该不会出太大问题吧?”

    “哼,这帮基层乡绅,你不要把他们的品质想得太好了。现在刚刚开国的时候,也许问题不大。可是一旦到了接下来数十年,他们不会层层加码我就和你姓了。”景文哼道。

    景文绝对不想相信这帮基层乡绅的节操,而且自古以来一旦增加税赋,那上头一文钱,下面也就层层加码,有时候一文钱也就变成了十文钱。而那些乡绅是直接的征税者之一,他们难免就不会趁机多收税,而这些多收的税赋也就进入了自己的腰包里面。现在刚刚开国,也许官吏还算是普遍比较清廉。可是这些乡绅不同,他们借助自己的权利多占一些便宜,这个可是正常的。如果乡绅这么盘剥,那他们完全可以把自己应该缴纳的税赋,平摊到自己手下的百姓身上。甚至,当了乡绅还能够大赚一笔,这样可就悲剧了。

    马周看到了景文的样子,主动问:“节帅,也许问题还没有那么严重啊!”

    “不严重?等严重的时候,就晚了!”景文说道。

    景文也算是看明白了,这种租庸调的税收制度,其实根源是均田制。按照百姓每一个人丁来授予田产,之后每年按照人口为本位来交税。这种纳税制度,其实是以人口来计算的,而不是以田产。也就是说全国大多数人,不管是贫富,那缴纳的税赋都是差不多一样的。这种情况来看,其实是非常不合理的。而现在刚刚经历乱世,土地众多,所以百姓都能够有田产俩进行生产经营,可以用来交税。

    可是一旦日后土地兼并,那更多的土地也就逐渐集中在少数人手里面。可是唐朝的农业税收的制度,却是建立在人丁上的。也就是说到时候即使百姓没有了土地,也要缴纳税赋,这样能够不让百姓逃避税收吗?所以,这里面也是有很大问题,不能够小看。

    “节帅,那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呢?”马周问道。

    “这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哪里是现在能够随便解决的呢?不过,我们可以一步步来,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百姓被商人盘剥的问题。我们只要把所有税赋都统一成为一种东西来收取,那不就是可以降低百姓负担吗?我们为什么要分开不同的东西收,我们统一收粮食不就行了吗?这样百姓就不会被奸商盘剥了啊!”景文说道。

    “不行不行,我们的税赋可都是要送去朝廷的,如果我们到时候交上去的东西都是粮食,那我们怎么和朝廷交代啊!朝廷规定的税赋,我们可不能够少啊!如果少了,那到时候我就要被问责。”马周说道。

    “啪!”景文拍了一下额头,然后整个手掌顺着脸蛋滑了下来,显然对于马周这个说法非常无奈。

    “马周啊马周,你好歹也是一个县官了。你们这种地方官,怎么如此死脑筋呢?古人云,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不能够想办法应付过去吗?你害怕被上面追责?只要你是为了百姓好,那皇上还能够怪你吗?当今皇上是明君,只要你为了百姓,难道他还会追究你的责任不成?”景文问道。

第766章 775、解决方案() 
景文对于马周的思维,简直是有些无语了。这个家伙,居然就是如此的死脑筋,如此教条的认为朝廷规定怎么收税,那底下也就怎么收税。可是,景文一向是知道这帮地方官,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可是马周居然如此教条,这个让景文差点吐血了。这个马周,原先历史上是怎么当宰相的啊!景文可真的是服了他,居然如此蠢笨,连换一个方法都不行。

    “好了,还是我来告诉你好了。解决方法很简单,听我的。”

    “首先,我们必须要绕过那些下面的乡长里正之类的乡绅,然后直接由官府的衙役下去征收税赋。这样我们可以避免乡绅的盘剥,这个也就是杜绝了百姓被乡绅欺压,这样也可以保证我们的收税源头不会出问题。这个叫做官收官解,一切都是官府的人来做,乡绅也就无法通过他们自己的监督收税的权利,欺压百姓。你可应该知道,有不少乡绅可是趁机收取大量好处,然后把那些送好处给他的人家的税收,加压到别的百姓身上,这样恐怕很多作弊的。所以,这个必须要杜绝。”

    马周点点头,算是认可了这个方法。毕竟这个方法很简单,只要多让衙役跑跑腿就行了,不会耗费太多事情,可是却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至于那些乡绅反弹,这个马周根本不怕。你以为那些乡绅是七宗五姓之类的大士族啊!这些乡绅,根本不入流,无法和官府作对,所以他们的意见根本不用考虑了。本来官府是省事才让他们负责收税的,可是现在既然反而出了问题,那恐怕就要官府亲自来收税,这样不但给百姓减轻负担,还保证了收税源头不出问题。

    “第二步,那就是所有租庸调,统一按照粮食为本位,也就是说过去收绢布的,现在按照绢布的价格统统折算成为粮食,然后统一收粮食。这样可以避免百姓被粮商和绢布商的盘剥。而且,徭役方面,我们统统免除百姓的徭役,不过作为交换,百姓也要按照相应的标准,缴纳绢布。不过,这些绢布可以按照粮食来换取。”

    景文可是知道的,古代百姓最痛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