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弄臣-第5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景文接着看了一下周围的书籍,他决定把这些书籍都给传承下来,让那些工具书籍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百姓。毕竟这些书籍的重要性非常大,如果断了传承那可是非常可惜的。后世景文也就知道其实很多中国古代的技术,后来西方研究出来的时候,其实早就被中国研究出来了。只不过是因为某些原因断了传承,这才让大家无法能够保存下来。景文虽然不敢说多么高尚,可是保存一下那些古代技术书籍还是应该可以做到的。

    “夫君,既然这样,我有一件事想要请你看看。”程琳说道。

    “什么事情?”景文问道。

    程琳拿过了一本书,然后递给了景文,说:“这个是一个西域胡商交给我们的,他希望我们能够出版这些书籍。他们说这个是西方一个叫做希腊国家的书籍,而这个作者叫做亚什么的人写的。我们本来不打算进行出版,不过既然夫君你来了,那就请你看看好了!”

    “为什么西域的书也就不出版了呢?”景文问道。

    “胡人能够有什么好书呢?都是一群蛮夷!”程琳不屑的说道。

    可是景文马上严肃的说:“西方人不一定是蛮夷,我们华夏文明不过是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所以我们不应该歧视他们。”

    “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程琳显然没有听说过这个说法。

    “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其实也就是东西方各有两个。西方的是古巴比伦,还有古希腊。而东方的也就是我们华夏,还有另外印度天竺。如果要说成立统一政权的时间,古希腊还有古巴比伦都要比我们早。古希腊还有古巴比伦的统一王朝的时间,其实比我们夏朝还要更早。也就是说我们早在炎黄二帝更早的时候,他们已经有了同一代王朝了。你说,谁更早一些有自己的文化衣冠?”景文反而问道。

    这个不是一个可以随便抹杀的问题,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其实形成文明排在第三位。古巴比伦还有古希腊早在公元前四千年就已经形成了文明,而中国是在公元前三千年,所以晚了足足一千年。这个不是什么景文看不起本国,可是事实上也就是如此。

    “所以,你说他们能够是绝对的蛮夷吗?”景文问道。

    “嗯,这个!”程琳也无法说了。

    毕竟如果按照这个说法,自己炎黄二帝时期,他们也就已经有了自己的统一的国家,这个显然是走在了中国的前面,程琳当然不能够反驳了。

    “那他们怎么样了?”程琳问道。

    “古希腊和古巴比伦早就已经灭种了,而那个天竺,现在已经分裂,从来没有再次统一过。至于我们中国,一直都没有灭种。”景文说道。

    “灭种?是什么意思?”程琳问道。

    景文接着说:“亡国和灭种是两个不同的说法,亡国顶多也就是改朝换代,也就是说从当年的隋朝变成了现在我们大唐,也就是隋朝亡国。可是灭种也就是文明都被毁灭,文字语言还有各种书籍都消亡,而最后彻底消失,没有一个人自称是他们那个民族的人了,也就是灭种。所以,灭种比亡国更可怕。”

    程琳也承认了这一点,毕竟断了文明传承其实比亡国更可怕。大家能够很容易的接受了隋朝变成了唐朝,甚至能够接受以后唐朝也跟着灭亡,变成了另一个朝代。可是大家几乎很难接受文明被断绝,除非是全部杀死华夏,不然华夏根本不可能断绝。

    华夏文明也经历过几次彻底亡国,距离最近的也就是五胡乱华的时代。不过那个时候还是挺过来了,反而胡人被同化了不少,甚至连北魏也都被整体汉化了。而那个时候胡人虽然号称是实力强大,可是最终还是背后汉化了。可是这个代价却是汉人的血泪造成的,不值得提倡。而后来蒙古人来的时候,和满清统治的时候,其实蒙古人有一部分也被汉化了,而他们也都是按照汉族文明的方法来统治的。而满清干脆连满族人自己的语言都忘记了,绝大多数的时候是说汉语。所以满清其实也都是被汉化了,不过代价也是汉人的血泪。

    不过,虽然亡国了,可是至少保存了文化传承。按照西方人的标准,只要文化没有断绝,那也就是还有复国的希望。所以当时在后世景文看到过一篇文章,也就是小学课本里面的最后一课。那里面提到过尽可能的保存自己的语言,这样才算是保存住国家的希望。这个也就是所谓的文明,哪怕亡国了,只要文明没有失去,那还算可以复国的。就好比后来的明朝,还有民国时期汉人再次复国了。

    “希腊还有巴比伦虽然灭亡了,可是他们还是有很多典籍存留了下来,这些都是他们文明的瑰宝。既然他们文明形成比我们还要早一千年,我们都能够产生出那么灿烂的文明,你凭什么认为他们是一群蛮夷呢?”景文问道。

    “那如果他们厉害,还不是被灭亡了?”程琳问道。

    “国家灭亡其实是有很多原因的,并不一定是文明的落后。而且就算他们是蛮夷,你们为什么认为他们没有我们可以学习的东西?当年孔夫子也都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何况他们也都是不亚于我们的文明,我们学习一下能够有什么不好。如果我们一直在这里闭门造车,那我们文明怎么能够发展呢?”景文反问。

    “你去让那些编辑把那些外国的书籍弄出来,如果能够翻译也就尽量翻译,如果自己无法翻译,那也就去请胡人来翻译。总之这些外国书籍,我们也可以采取公费出版的方法。我们自己掏钱出版,然后拿去销售。我们华夏文明也都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地方,如果顽固的认为自己发展能够很好,那最终只能够固步自封,然后逐步消亡。”

第1020章 1029、有容乃大() 
景文作为后世人,当然知道文化其实是要互相交流才能够进步。如果不能够互相交流,互相的取长补短,那最后只能够是闭门造车,然后固步自封的逐步越来越落后。后世中国其实也就是一个逐渐固步自封的过程,在汉唐时期的中国文化都是能够和外国互相交流,然后逐步走向强盛。而中国历史上凡事强大的朝代,都是能够和各种外国文明交流的时代,尤其是唐朝中期。

    唐朝之所以能够在后世都是被外国人记住,称呼中国人都是“唐人”,其实也就是唐朝给外国人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毕竟为什么不叫什么“汉人”,什么“宋人”,那是因为他们对于汉朝和宋朝都不了解,而且汉朝和宋朝对他们的帮助都不大。正因为唐朝能够让自己名声传遍世界,用他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风范来影响征服世界,所以直到后世都是称呼中国人为唐人。

    而交流里面最重要的反而不是商业交流,而是文化上的交流。而外国吸收唐朝的文化来完善自己,而唐朝也能吸收外族的文化来补充自己的缺憾,这样才能够相互促进。而后来到了明朝末期,甚至是清朝时期,那些所谓儒生已经不再能够接受外国的优点,哪怕一切证据都证明外国比中国好,比中国强大,他们还是顽固的认为他们是蛮夷,还是认为他们不如自己。他们就像是一个鸵鸟一样,不愿意接受自己已经落后的事实。

    而那些明朝末年还有清朝的所谓儒生,一直都是自我催眠,自我催眠认为自己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别的国家都不比自己强大。而直到侵略者一次次的把他们打败了,他们才真正的逐步醒悟,才能够意识到自己已经不是最强大的国家了。可是他们还是顽固的不想学习先进的文化来补充自己,结果最后只能够造成了自己彻底崩溃。

    而景文曾经对比过唐朝的所谓主流儒学理念,其实早就已经和当年孔子的儒学完全不一样了。孔子时候的儒学和汉朝董仲舒儒学,不是一回事。可是唐朝的儒学,和董仲舒的儒学也不是一回事。景文甚至敢肯定,后来宋朝明朝清朝的儒学,和唐朝的儒学也都绝对不是一回事。由此可见,其实儒学也一直都是在改变,吸收了别的学说特点来改变完善自己,而最后完全走样了。他不过是披着一层儒学的皮,然后号称是儒学而已。

    而至于为什么后来儒学越来越僵化,其实完全可以从当时国家的政策来看。宋朝以后,到了明朝时期,国家开始了禁海政策,从此不再继续和外国交流。而不和外国交流,也就是没有了吸收外来文化的渠道了。而唐朝宋朝之所以能够文化发达,其实从他们可以不禁海就可以看出来,而宋朝更是把海洋贸易当做了国家支柱产业之一,所以他们的儒学可以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完善自己,逐步进步。可是明朝清朝明显不能够如此,他们禁止海洋贸易,不和外国交流,最后儒学发展越来越封闭,最后逐步走向了偏激了。由此可见,闭关锁国可是害死人的,而最终的结果也就是盲目自大。

    “琳儿,如果我们不能够接受外来的文化,顽固的认为自己是天下第一,那我们和当年的夜郎有什么区别?当年夜郎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所以一直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现在我们大唐虽然在东方称雄,可是西方却也有很多国家。虽然就目前我们所知道的,他们并不比我们强大。可是他们有不少文明却比我们崛起更早,你说我们就一定比他们先进吗?文化是否先进,学说是否事宜,也要看地方的。他们那里自然适合他们的学说,而我们这里有适合我们的学说。我们能够做到的也就是取长补短,而不是排斥他们。如果我们排斥他们,那我们从哪里能够得到发展?当年儒道佛不也是互相交流,才能够一起留存在这个中原吗?”景文说道。

    而程琳再次问:“那夫君的意思是说当年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错的了?”

    “肯定是错的,因为独尊儒术不过是为了满足汉武帝的需要而已。不过却让整个中原陷入了文化发展速度变慢,因为儒家已经没有了竞争对手,所以自然也就无忧无虑的变慢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人的老话难道都忘了吗?所以只有百家争鸣,才能够让各种学说发展。并且会淘汰掉很多不适合时宜的学说,这样才能够让整个文明越来越好。”景文说道。

    景文当然非常看不上汉武帝,所谓汉武帝盛世,完全是一个吹捧出来的。如果从那里面的数据来看,天下户口减半,那足以说明情况了。不管是这一半的人口是去当了奴仆,还是彻底死了,那都足以说明汉武帝时期不但绝对不是一个盛世,反而是一个被汉武帝穷兵黩武造成的差不多乱世了。只不过汉武帝运气好,他爹和他爷爷给他留下的资本足够雄厚,并且土地兼并没有那么严重,自耕农的比例很大,所以才能够勉强度过那次危机。人口减半,如果换了别的朝代都是要倒台了,汉武帝时期也不过是勉强撑下来而已。而且史书里面也都记载了汉武帝执政末期,都已经爆发了不少农民起义了,还不能够说明问题吗?

    而汉武帝独尊儒术,不过是为了满足他中央君主集权的目的的手段而已。而董仲舒为了迎合统治者,不惜改变儒学,顺应统治者的的想法,只是为了儒家能够独霸中原的学术市场。所以说这两个家伙绝对是文化传承上面的罪人,如果不是他们,中国的文化将会在百家争鸣里面逐步发展,根本不会固步自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