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逐鼎江山-第2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478章 朱由检你混蛋() 
朱由检突然觉得,前段时间苏景不再,他所受的苦和累,都是值得的。

    因为这一刻,他换来了人间最宝贵的东西,万民敬仰,还有上千个孩子,诚挚的感谢所化成的上千道殷切目光……

    朱由检突然哽咽了,看着这些孩子和朴实的百姓,朱由检大呼一声:“大明万岁,苍天不死,大明不死,不管什么困难天灾,都阻挡不了!这天下,是汉人的天下!”

    一时间,受到朱由检这位皇族的感染,百姓们都高呼起来。

    整个南京,陷入一片欢腾的海洋……

    然后,柳眉代表吴门商会,带来了浩浩荡荡的商队,这些人将被子一一送入养济院……

    作为商人,这是第一次,得到人们由衷的尊敬。

    所以柳眉也很欢快,她特意打算在南京多逗留几天,因为她是一个出色的女商人,更明白这一次捐献被子对于吴门商会在百姓心中所带来的印象。

    所以,柳眉觉得这也是一个商机,趁机在南京购买了许多因为天灾而倒闭的店面,然后派人粉饰、打理,准备将吴门商会的名号,在南京彻底打响。

    但就在这个时候,一队车马从南而来,来到了南京城中。

    当时的南京城,正值万人空巷的时候,袁若思一家人都很奇怪,作为大明的开国之都,昔日繁华的南京为何会变成这样空落落的?

    他们直接,找到了叶家。

    然后,便是责难。

    叶纨纨作为袁家的儿媳,可是却擅自跑回娘家,这且不说,最后只留了一封决绝信,便不回来了,这是什么道理?

    所以袁若思一家,是前来责难的,为此袁若思还特意告假了半年,打算和叶家好好地争论,甚至都做好了扯皮到底的准备。

    叶家,沈宜修面对袁若思夫妇以及她的大女婿,脸色非常的痛苦。

    大女人的出走,本来就是刺入她心中的一把刀,而现在袁家的到来,无疑是将这把刀给抽动,给她造成了更多的伤害和痛感……

    “叶夫人,此事你们是不是应该给我袁家一个交待?”袁若思不怒自威。

    沈宜修理亏,不知如何应答。

    袁若思冷哼一声,说道:“仲韶不在吗?也对,他现在春风得意,已经成为魏忠贤身边的大红人了吧?不过,他好像也忘记了自己为什么叫做叶绍袁,他名字中的袁字又是从何而来……他也忘记了,他小时候是在我袁家长大的,对不对?是不是现在他春风得意了,就看不上我袁家,所以你们的女儿,就留下了这个东西?这算什么,女子休夫吗?”

    “袁老爷,不是这样的……”沈宜修连忙摇头,可是想要辩解,却是无力。

    因为在她看来,事情好像就是袁若思说的这样,只不过袁若思是把事情夸大了。

    “那是怎样?”袁若思很气愤,其实他和叶绍袁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小时候叶绍袁丧父得早,便是在袁家长大。

    所以,叶家和袁家才会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叶绍袁才会把女儿嫁到袁家,而且哪怕明知女儿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从来也没有一句怨言。

    可是现在,却闹成了这样子。

    ……

    养济院落成,满城欢庆。

    可是,随之而来却还有许多问题。

    比如说,养济院建好了,孩子们也开始住进去了,生祠的外围墙壁也一句砌成,接下来这一切,该谁来管理呢?

    这可是不能怠慢的事情,因为整个南京数万百姓都盯着在看呢!

    当时,苏景便和朱由检产生了分歧。

    这两个江淮地区权力最大的人之间,也产生了激烈的争吵。

    “凭什么不能用官府的人呢?养济院都已经被本王登记入册,成为南京官府机构,甚至本王还已经上奏皇兄,请求吏部成为南京养济监,派官员前来打理一应事务……苏景,如果不这样做,你要怎么办?”朱由检质问着。

    苏景冷笑道:“大明的官场,殿下你估计比谁都清楚,若是让朝廷来管这个养济院,恐怕将来养济院中的孩子,都不知道要遭受怎样的待遇!这养济院绝对不能交到朝廷手中,除非朝廷能承诺每年都给养济院补贴,并且未来养济监的官员还肯接受南京百姓的监视,否则面谈!”

    朱由检气坏了,说道:“好好好,你说的,那本王这就上奏皇兄,撤销之前的请求。可是苏景,养济院不交给朝廷,难道你去管理吗?哈哈,你去呀,你还不知道这里面到底有多少琐事需要打理吧?你去吧,苏景你去了,这辈子专门管这一个养济院就足够了,至于别的事情,你也就莫再操心,因为你也操心不起来!”

    “我不去,自然有人去!”苏景没好气地回应着。

    “谁?”

    “扬州城外松鹤观的云雪道长,她德高望重,而且菩萨心肠,我打算请她出世,前来管理养济院。正好生祠也属于道观,她可以负责打理!”

    “哼,一个太监的生祠,像云雪道长那样不问俗事的高人,怎么可能会答应你?苏景,你不要太想当然了!”

    “她会答应的,大不了我亲自去请,殿下你也一起去!”

    “要去你去,我才不去!”

    “你……”

    “怎么?”

    “朱由检你混蛋!”

    “苏景你敢骂本王?”

    两个人,争得面红耳赤,最后都跳起来骂了。

    不过最后,朱由检还是败给了苏景。

    因为苏景非常坚持,就是不肯将养济院交给朝廷管理,朱由检虽然也坚持,不过两人之间的关系还是老样子,朱由检争不过苏景,到最后还是只能妥协。

    但是,去请云雪道长来管理养济院,朱由检却还是不抱任何希望,觉得苏景这是异想天开,因为云雪道长在扬州和南京一带小有名气,是一个出了名的不喜欢沾惹俗尘的修道之士,能把她请出来才怪!

    所以朱由检没有答应和苏景一起去请,不过朱由检也说了,在苏景请来云雪道长主持大局之前,养济院的事情他就暂时先接下来管理着。

    对于朱由检,苏景还是比较放心的,因为他不会像那些官员一样贪赃枉法,什么都敢胡来!

第477章 南京的奇迹() 
寻找叶纨纨的表面工作,自然还在继续。

    只不过,苏景已经私下里告诉高路虎了,不必刻意寻找,就算是找到了,也远远躲开,只要知道她平安就行。

    之所以还在扬州逗留了半个月,而且继续大张旗鼓地寻找叶纨纨,那不过是做样子给沈宜修看,给她们一个交待。

    然而,半个月过去了,这段时间大家在扬州都显得有些郁闷,但也离不开……倒不如说是一直没有找到叶纨纨,所以都不敢提回南京的事情。

    但沈宜修也终于看破,知道女儿找不到了。

    既然找不到,那就回去。

    沈宜修忧思,写道:扬州烟花催人泪,二十四桥何处寻?

    对大女人的思念和不舍,都跃然纸上。

    写罢,沈宜修喊来苏景,说道:“我们回去吧!”

    她不知道女儿突然离开的缘由,也不知道儿女们的感情纠葛,但却要一个人承受这钻心的痛。

    但沈宜修她却承受了下来!

    苏景点了点头,这段时间,他也变得沉默寡言,不如以前那样放得开。

    也确实该回去了,纵然再放不下,苏景也不能一直在扬州逗留。

    自半月前叶纨纨离开之后,期间苏景一直派人寻找,却也没有她的音讯,因此苏景觉得,或许她真的躲了起来,不想见人。

    只能祈祷,叶纨纨有朝一日能够想开,然后自己回来……

    就算她不好意思回来,只要能他见一面,他也不会再像那天那样茫然无措,肯定会担负起一个男人的责任!

    但是现在,苏景还有更重要的责任要负担!

    回到南京之后,苏景面对的,便是整个江淮数十万百姓,以及养济院那日益增多数目的孤儿……养济院从八月开始修建到九月下旬也有了近一个月的时间。

    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周围的民众极为热情,他们之中许多人都是受了旱灾的,孩子夭折了,老婆死了,所以更知道同情这些孩子……

    上天有好生之德!

    于是,合众人之力,养济院的中心建筑,一座四四方方的大房子立了起来,仅仅用时一个多月,这座完全由木材钉合的房子初期建造已经完成。

    随后,周围上千的百姓都涌入房中,他们一起整理、打扫,然后漆油、布置……

    在苏景回到南京的这一天,迎接他的,是光耀盛九州的阳光,还有热情冲天的南京百姓,大家都欢呼起来,庆祝着养济院的孩子们,终于有了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家!

    这个喜讯,将叶纨纨给大家带来的伤感,冲淡了不少。

    苏景也开始,由衷地笑了!

    “蕙绸、琼章,你们看到了吗?就是那座大房子,大不大?告诉你,里面可是有二十二间宽敞的大屋子,每间屋子里面可以放六张上下铺的床,这就可以住下十二个孩子……二十二间,那就是近三百个孩子都地方可以住了。不过,我让木匠们把床制宽一些,这样的话这一张上下铺的床就可以挤得下六个人,一个房间就可以住下三四十人了,目前南京的一千多个孤儿,都可以住进去……”

    苏景显得很兴奋,激动地和两位妻子叙说着。

    至于上下铺的床,自然是苏景提出来构造的,他还画了图,让大家看到这种床的样子,以及它的功能性。

    因为空间不足,所以苏景只好用这样的办法,制造出更多的床位,容纳这些孩子。

    南京城以及聚集了一千多个孤儿,再让他们挤在破庙或者府衙里面,显然不现实,所以当苏景回来之后,除了喜讯之外,接着便是一连串让他焦头烂额的问题!

    好在这个问题,苏景也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最近一段时间,如果人们走在南京大街上随便找个人询问当地最热闹最受关注的事情,那得到的回答肯定是那上千个孤儿以及养济院,所引出的一系列事件。

    在苏景离开南京的这段时间,焦头烂额的人是朱由检,他甚至还派人送信去扬州,把苏景骂了个狗血淋头!

    你把这么多孤儿招来的,可是你自己却跑到扬州去逍遥快活了,却让本王留下收拾这样一个又大又烂的摊子……

    这期间,还发生过孤儿死去的事情,让人痛心!

    而且这么多孤儿,钱粮花费也巨大。

    好在,因为修建养济院这样的善举,加上李逢节和钱谦益等人多次阻扰,反而唤醒了南京百姓们的热情和良心,大家众志成城,一起走到了这一步。

    当七日后,数千木匠日夜不停,将特制的双人床数量完成目标,并且放到养济院中,等待着孩子们入住的时候,南京的百姓们都自发的,聚集到了养济院之前。

    一位老者,蹒跚地走出人群,望着养济院犹如在看神迹一样……这也可以说是古代劳动人民用勤劳和智慧,造出来的一个奇迹了。

    半个月时间,一座容纳千人居住的房子,居然完成!

    因为养济院选址的地方,原本是一片废墟,所以地方很大,周边还有明确的划分,将来这里都会建成房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