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逐鼎江山-第2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由校问道:“方才,魏公公告诉朕,说你已经筹备到了八十万石粮食,送往山西了,此事是否属实呀?”

    看来,朱由检这个家伙是典型的一根筋,啥事都直来直去的问。

    这样问,叶绍袁他就算没有粮食运过去,可是当着朱由校和魏忠贤的面,他也不敢说没有呀!

    叶绍袁自然回应:“是的!”

    朱由校点点头,信了。

    这倒不是他天真,因为他是皇上,他向别人问话,别人不管怎么回答,那是别人的事情。

    将来,若是没有这么多粮食送到山西去,袁可立再写奏折来,那今日叶绍袁说的话,就是欺君之罪。

    这个罪名,别说是叶绍袁,就是魏忠贤也承受不起!

    后果这么严重,朱由校不相信他的臣子,敢欺骗他!

    其实不止是朱由校,古往今来,困足于深宫之中的皇帝,想朱由校这样对臣子们说的话深信不疑的,也有不少。

    这也是,为什么古往今来,有那么多小人能够得志的原因。

    皇帝一天到晚待在宫里头,对外面的事情又怎么能知道呢?毕竟皇帝也只是皇帝,也是人,不是神仙,不能掐,也不能算!

    他们想要知道宫外发生了什么,还得靠身边的人告诉他才能知道。

    这样,就给了那些小人机会。

    更何况像魏忠贤这样的小人,整个朝廷都成了他的一言堂,想要欺瞒天启皇帝,自然更加容易了。

    叶绍袁见着了皇上,他的心里也非常激动。

    这可是皇帝呀!

    自皇帝登基之后,便效仿他的父亲不上朝,不面见自己的臣子,以致一班老臣被迫害的遭受迫害,被放逐的放逐。因为皇帝不问朝政,放任阉党壮大势力,与东林党朝争,写就了一部血泪史,多少东林党的先辈,苦苦哀求要见皇帝一面而求天不应,求地不灵?

    现在,他叶绍袁居然有机会,站在皇帝的面前。

    叶绍袁的心情激动,同时也复杂。

    他多么想,就趁着这个机会,当着皇帝的面揭露魏忠贤的种种恶行,可是……话到嘴边,叶绍袁又不禁想起自己的夫人和孩子……

    一家人,若是因为他一时冲动,而得罪了魏忠贤,恐怕全部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再者,从之前皇帝与魏忠贤的谈话来看,魏忠贤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还是难以撼动的!

    所以,叶绍袁思考一番,只得忍住!

    可是,他欲言又止的神情,却被朱由校看在了眼里,于是朱由校问道:“你似乎,还有话要和朕说?”

    “是!”

    叶绍袁反应极快,连忙改口说道:“臣叶绍袁启奏皇上,这一次袁大人上疏,其意不止是为山西筹粮,而是忧患民生……秦川一带,百姓民不聊生久矣,以致贼寇势大,还请皇上与魏公公早坐定夺才是!至于微臣,既然居户部侍郎之位,也不能在一边旁观。微臣想尽办法,已经联络了我大明水师买办兼厦门水师提督郑芝龙,务必在年内再运送一批粮食北上,以解西凉百姓燃眉之急!”

    “哦?”朱由校闻言大喜,甚至有些震惊,他看了看魏忠贤。

    这个时候,魏忠贤就有些尴尬了,他不禁地叶绍袁提醒道:“叶大人,这可是皇宫,当着皇上的面,你可别胡乱说话。若是到时候,没有粮食运过来,便要追究你了!”

    叶绍袁连忙说道:“魏公公请放心,此事乃是下官的小婿苏景写信承诺于下官的,所以下官敢在皇上的面前打包票!”

    毛一鹭也帮忙说道:“皇上、魏公公,此事确实属实。苏景此子,实乃是我大明的福星。皇上或许忘了,正是因为苏景,江淮大旱才能安然无恙地渡过。而且朝廷这一次招安郑芝龙,此人所立下的功劳也不小!这一次运送到山西的八十万石粮食,便是此人从南洋购买,再与荷兰人的舰队对峙,才运送到扬州转而北上的!苏景曾经断言,我大明只要有郑芝龙在,便可保海晏河清,甚至还能从南洋诸国,每年都运来不少的粮食。若果真如此,那我大明将来,便不惧天灾,百姓也不会饿死了!”

    “郑芝龙、苏景……”

    朱由校沉吟道:“这个苏景,莫不就是现在辅政朕的皇弟,在江淮总览军权的南京锦衣卫指挥使?”

    “不错,正是此人!”毛一鹭点头。

    其实,他和叶绍袁这一次进宫来,就是来皇上面前,故意提起苏景这个名字的。

    不管怎么说,也让皇帝先对苏景耳熟一番。

第528章 不好对付的魏忠贤() 
然而,毛一鹭和叶绍袁,都错误地估计了朱由校这个皇帝,因为朱由校在听说了苏景的名字,以及他在南京和郑芝龙所立下的功劳之后,朱由校也没有什么特殊的表示。

    他只是点了点头,说了一声:“什么福星不福星,只要他能辅佐朕的皇弟,管理好江淮,那便算他一个朕的肱骨之臣了!好了,既然此事是误会一场,那你便写信封给老师道个歉,然后告诉他粮食即将抵达山西之事,让他也好宽心。没有别的事情,都退下吧!”

    天启皇帝要做木工了,所以便下起了逐客令。

    叶绍袁和毛一鹭对视一眼,都发现了对方眼中有无奈以及一丝难以置信的感觉。

    这天下,难道不是他朱由校的天下?

    这江山,难道不是他朱由校的江山?

    可是,他为什么能做到这样洒脱的呢?

    两位大臣,加上一个魏忠贤来找他谈论政事,可是这才说几句话,他就不耐烦了!

    叶绍袁只能在心中暗暗叹息,同时也庆幸自己刚刚没有冲动,否则一个这样的皇帝,会听他的逆耳忠言才怪!

    离开了皇宫,毛一鹭给叶绍袁一个眼神,让他过府一叙,叶绍袁领会得了,可是魏忠贤却说道:“你们二人,随杂家来一下!”

    二人不解,但是不敢违背,跟着魏忠贤一起来到了东厂。

    一坐下,魏忠贤便闷哼一声,问道:“你们二人,方才在皇宫之中,究竟有什么意图,别以为杂家看不出来!那苏景,你们想让他进京是不是?否则,你们又何必在皇上面前,提起他的名字?”

    被魏忠贤识破了意图,叶绍袁暗暗心惊:这京城,果然是藏龙卧虎之地。而魏忠贤,也着实是个不好对付的人物,难怪周先生宁肯自残,让苏景取得他们的信任……

    叶绍袁心惊,却没有说话。

    因为他知道,在魏忠贤面前,他说话不管什么用,有毛一鹭在这里,他也不会害了自己的学生。

    毕竟,毛一鹭对苏景这个学生,还有着指望呢!

    毛一鹭笑道:“魏公公慧眼如炬呀!不错,之前下官二人,确实由此想法,但也是临时其意。”

    “哼!”

    魏忠贤不满地说道:“一个无名之辈,进入官场还没有一年,便位极人臣,成为一方封疆大吏,你们还要他怎样?须知揠苗助长,凡事太急便坏三分!”

    这话不假,苏景冒头得太快了。

    一年之前,除了吴江那些人,谁还认得苏景?

    而且苏景在吴江出名的方式,还非常的奇葩……

    可是现在,苏景成了整个江淮,第二有权势的人了,在他之上的就一个人,而且此人还是皇室成员,当今皇帝的亲弟弟。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莫过于此吧!

    魏忠贤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苏景现在有了这样的权势和地位,难道他还不满足么?

    莫非,他还要到京城来,也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那一个?

    这怎么行?

    这个位子,可是他魏忠贤的!

    当然,魏忠贤倒是不怕这一点,事实上他压根就没有把苏景当成过对手,因为没有这个必要。

    而且魏忠贤他也不担心,只要圣眷还在,那么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威胁到他的地位。

    魏忠贤这番话的意思,主要是还是觉得这个人窜升得太快了,一年之内已经连升好几级,这样的人若是升得太快现在就调他来京城,怕会不好掌控。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魏忠贤自然希望他的属下,都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而且还要经过必要的打磨,这样的人用起来他才会放心。

    所以,魏忠贤表现得有些不太满意,觉得毛一鹭太着急了。

    毛一鹭闻言答道:“公公教训的是,不过下官也是在为公公着急。眼下,公公身边正是需要苏景这样的人才之时,特别是西北民乱,已经刻不容缓了!所以,下官才想着,让苏景来京城帮助魏公公,因为苏景这小子主意多,要是有他在,肯定会帮魏公公解决许多麻烦的!”

    “他要是真这么有能耐,就去西北,把那伙反贼给杂家平定了!”魏忠贤没好气地回应。

    “啊?”毛一鹭连忙说道:“魏公公,苏景他可不是武将呀!”

    “堂堂的南京锦衣卫指挥使,不是武将?”魏忠贤笑了:“那么,这样说来,他还是个文官咯?什么时候,我大明朝的锦衣卫,成文官了,而不是武将?”

    “这……”毛一鹭百口莫辩。

    他有一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

    因为开始的时候,是他让苏景进入锦衣卫的。

    那个时候,毛一鹭虽然有诸多借口,但其实让苏景进入锦衣卫,主要还是因为这样做比较简洁简单,若是培养苏景参加科举,那起码还得等好几年,而且他毛一鹭也要付出更多的心血。

    进入锦衣卫,就不需要他毛一鹭手把手的培养,还去到处找关系照顾苏景的科举了,毛一鹭省了许多麻烦,可是当初省事,现在却让他在魏忠贤的面前,百口莫辩。

    魏忠贤怒道:“那就这样定了!你们不是想让他快点为杂家分忧吗?行,杂家就给他这个机会,看他能不能把握得住!来人……”

    喊了属下进来,魏忠贤一看是李实,才想起他现在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因为规定司礼监掌印太监,不可兼任东厂总督,所以魏忠贤只能把东厂,交给他信得过的人掌管。

    李实很幸运,一回来就被擢升为秉笔太监,同时也管着东厂,不过李实也很悲哀,因为他发现整个东厂,虽然他是厂督,但大家却依旧只听魏忠贤的命令。

    魏忠贤喊人,李实自然第一个进来,问道:“魏公公可是与什么吩咐?”

    “李公公,你赶紧下旨,调南京锦衣卫指挥使苏景赶赴秦川,担任宁夏都指挥使,接到令旨便立即赶赴宁夏上任!”魏忠贤还真下命令了,而且他还对李实补充道:“另外告诉苏景,想要为皇上分忧,就把西北的贼寇平定了再说。杂家只给他三年的时间,若是三年他还不能平定这三十六营贼寇,那可就别怪杂家无情了!”

第529章 内讧() 
想不到最后,会是这样的结果。

    毛一鹭和叶绍袁,似乎表现得有些着急了,急于向朝廷推荐苏景,结果弄巧成拙,使效果适得其反,不但没有成功推荐苏景进京,反而落到一个被打发到战乱之地,去剿灭反贼的下场。

    宁夏,乃是明朝九边军事重镇,明朝军制设有九卫,分守京畿九边,一同拱卫着大明王朝。宁夏卫,便是其中之一。

    因为灾荒加上战乱,宁夏一带的百姓都流离失所,备受灾害迫害,所以宁夏卫实际上已经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