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小侯爷-第4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正赵谌早就知道,再装下去,反过来便就成了笑话,再者说了,赵谌严格说起来,还是李二的女婿,那就更无所谓了。

    此时的李二,就坐在御案后面,上身的衣袍,已经全部解除,露出黑黝黝的皮肤,而老太监就站在李二的身后,手上涂抹了药酒,正在李二的肩膀上使劲揉捏。

    赵谌即便坐在御案十多步的距离,可还是能够清晰的看到,李二裸露的上半身上那些伤口,很多,几乎遍布了李二的胸口。

    只不过,或许是已经时间长了,那些伤疤,此时已经化为了一个个白色的印记,但看在赵谌的眼里,脑海里想象着,当初李二受伤的样子,头皮还是禁不住一阵发麻。

    赵谌知道的史书上,记载的李二受伤,只有那么一次,还是在记载尉迟恭时,顺带记录的,因为是尉迟恭救得,所以,赵谌就记住了。

    可此刻,看看李二胸口的伤痕,赵谌的目光里,出现一道惊讶至极的目光,望着李二时,就感觉第一次认识李二一样。

    “很惊讶?”坐在那里,闭着眼承受老太监,大力人揉捏的李二,似乎感觉到了赵谌惊讶的目光,不曾睁眼,便对着赵谌问道。

    “有点!”赵谌听到李二这话,几乎不假思索的说道:“没想到,陛下曾经也落下了这么多伤!”

    这话有点逾越,若是换做旁人,怕是再给十个胆子,都不敢去说的,敢当面评论皇帝的过往,当真是不想活了。

    而赵谌这话出口时,赵谌没意识到什么,倒是李二身后的老太监,却是惊讶的抬起头,目露惊恐的望了一眼赵谌,原本正在给李二揉捏的动作,都禁不住停滞了一下。

    而正在闭着眼的李二,果然就在赵谌话音落下时,猛地睁开眼,目光中闪过一道粲然之色。

    不过,下一刻看到赵谌惊讶的表情,李二忽然又微微吸了口气,重新闭上了双目,冲着赵谌没好气的道:“你当朕当年在天策府,是每天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吗?”

    “朕乃天策上将!”李二闭着眼,语气中忽然有些感慨的说道:“所以,为将者,若是缩于身后,贪生怕死,又怎能让手下将士,奋勇杀敌?”

    “江山不易!”不等赵谌开口,李二又接着道:“大唐的江山,都是用将士们的鲜血打下来的,若没有无数的将士,敢于抛头颅洒热血,又哪里来的这万里河山?”

    听到李二这感慨话,赵谌顿时默然,当初在太极殿里,老将们已经展露过身上的伤疤,几乎每一个老将身上,都是伤痕累累,那都是敌人留下的。

    而除了这些活着的老将们,还有那些死了的,没来得及,等到封侯拜相的那些人,以及那些连名字都叫不上的无名之卒们。

    一将功成万骨枯,有时候,真的不能太深究这句话背后,所表达的真正深层次意思!

    “打江山不容易,可惜,要守住这江山,更是不容易!”李二坐在那里,原本闭着双眸的人,忽然睁开眼,望着赵谌开口说道:“朕自坐上这个位置,几乎从没有真正的睡踏实过!”

    “朕乃天下之主!”说到这里时,李二忽然推开老太监的手,从御案后站起身,望着赵谌说道:“所以,朕的这肩上,担负着这天下万民的担子,朕就怕,稍稍出现一点纰漏,就会负了这天下万民,对朕的信任!”

    “陛下文韬武略,而今的大唐,在陛下的英明领导下,正在日新月异,微臣相信…”人家皇帝在发表忧国忧民的讲话,身为臣子,要懂得适时的送上恭维,要不然那就太不象话了。

    只可惜,李二似乎想听的不是恭维的话,没等赵谌说完,便对着赵谌摆了摆手,说道:“收起你的马屁,朕想听的不是这个!”

    说到这里时,李二的双目,忽然灼灼的望着赵谌,以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望着赵谌说道:“朕想听的,是你那步枪的事情,这个还有多少?”

    “大概每天能有五支!”从跟着李二来到甘露殿,赵谌就已经知道,李二会有这么一问的,所以,此时听到李二询问,赵谌几乎是不假思索般,望着李二说道。

    不过,在数量上,却还是隐瞒了五支,连赵谌都不知道,为何要对李二隐瞒!

    “还是要用黄金才能召唤?”李二听到赵谌说是五支,盯着赵谌的目光,禁不住虚眯了一下,看到赵谌丝毫不变的神情,只好又继续问道。

    “是!”赵谌点了点头,表情略微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望着李二有些难为情的道。

    “那成!”李二闻言,几乎不做任何考虑,便望着赵谌,十分霸道的说道:“从今日起,朕便每日给你定量五支,所需的黄金,朕会想办法,给你弄来的!”

    听到李二这话,赵谌顿时愕然的抬起头,表情古怪的望着李二,这话为什么听起来,就像是后世,某个电影里面,正在进行的军火商议呢!

    “有问题?”大概是看到赵谌愕然的表情,李二的双眸,禁不住虚眯了一下,望着下面的赵谌,忽然问道。

    “没!”听到李二这明显不善的语气,赵谌赶紧收起其它的情绪,望着李二认真的说道:“陛下既然说了,那微臣便谨遵陛下旨意便是,只要陛下提供黄金,微臣这里绝没有任何问题的!”

    步枪这玩意,说到底还是战争利器,他便是想拿出来,也是拿给大唐的军队,一开始他就没打算藏着掖着,刚好李二自己开了口,那就正好顺水推舟便是。

    “还有!”李二得到赵谌的肯定话,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忽然目光凌厉地望着赵谌说道:“朕不希望,步枪出现在其它任何人的手中,哪怕你的隐门也不成!”

    “…明白!”这东西太过恐怖,李二身为大唐的帝王,能有这样的考虑,也是情理之中,也就是这东西,需要赵谌召唤才能出来,要不然,赵谌估计,李二恨不得让他都远离的想法都有。

    说完了这句话,李二便又回到了御案后面,接受着老太监继续的揉捏,微微虚眯着眼,望着下面的赵谌问道:“说说你的想法,假如朕想用这步枪,组建一支军队,要怎么做?”

    “从头到尾大换血!”赵谌想听的就是李二这话,拿出步枪,他想做的就是亲眼看到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出现在大唐了,要是被李二收起来,当做库存,那就完全失去了意义。

    “哦!”李二听到这话,顿时微微皱起眉头,不解的望着赵谌问道:“要如何个大换血?”

    组建一支现代化军队,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光从装备上、训练上,还要从思想上,也要大换血。

    毕竟,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作战方式,也是一种全新的作战理念,所以,不光是士卒,还要从上面的将领,都要彻头彻尾的转变。

    “若是,这个由你来做,大概需要多久,才能真正建成这样一支军队?”听到赵谌的解释,坐在御案后的李二,顿时微微皱起眉头,望着下面的赵谌问道。

    “少则一年时间,多则三年时间!”赵谌闻言,也如同李二一般,微微皱起眉头,望着李二认真说道:“就看陛下需要怎样的一支军队了!”

    “朕需要的是,一支建成后,立刻就能派到战场上的军队!”听到赵谌的话,李二几乎不加思索的说道。

    “一年半吧!”赵谌闻言,微微皱起眉头,微做思考,便望着李二说道。

    “那成,朕就等你一年半!”听到赵谌这话,李二坐在御案后的人,立刻便爽快的说道:“一年半后,朕希望你能给朕一支,上的了战场的军队!”

    不明白李二为何这么急着要这支军队,不过,既然是答应了李二,赵谌便只好对李二躬身道:“微臣明白!”(未完待续。)

第三十一章 苛刻的征兵() 
军院在招兵,招兵的告示,贴的几乎满大街都是,而且,还有很多的一部分告示,被快马加鞭的送往了各州府,动静搞的相当的大。

    这次招兵是面向全大唐的,只要是大唐人,只要是无不良嗜好,身体健康的,都可以到军院的报名处报名,等待审核通过,就能正式参加入伍考核。

    皇帝要建一支新的军队,这次建立的军队,不同于大唐目前的府兵,只要背上府兵的名头,就会父父子子的延续下去。

    这次建立的新军队,说起来,便是皇帝的亲军,也是大唐目前为止,最特殊的一支军队,脱离于军府之外,直接由皇帝跟军院负责。

    而且,不同于府兵的是,一旦考核通过,进入新军编制之后,那么,自此之后,便可以每月拿到响应的军饷。

    说起来,目前大唐的府兵制度,是有点坑人的,府兵里面的兵员,基本上都是从兵户那里抽调,父传子,子传孙,直到兵户家里,彻底没了男丁为止。

    而且,府兵还有一点,比较诟病的就是,没有军饷,府兵的所有补贴,都是由最初分到的均田承担,即便上战场了,所需的战袍跟武器,也有府兵自己承担。

    除非你能成为,十六卫中的精锐军,才有可能,这些东西由军府来提供,否则,如同士卒就是靠着均田的那点收入,来给自己提供所需。

    战时为兵,闲时为农,这普普通通的八个字,其实,很能说明府兵的窘状。

    然而,这次所新建立的军队,却是完全不一样,一旦被录用成为新军,那就相当于,成为了一名职业的军人。所在的户籍,也会同时被调入军院这里。

    然而,与府兵不同的是,虽说户籍会成为兵户。但军院会提供的所有的开销,每月有军饷可拿,武器、铠甲以及生活用度,都由军院承担。

    而为期五年的军旅生涯结束,军院这边。就会负责将士卒的户籍,由兵户转为农户,士卒仍然可以回到原籍处,继续务农。

    当然,如果在军期间,若是表现优异,或者有突出贡献者,将有可能,会升任为士官,即便将来退伍了。也可以由军院推荐成为当地的团练使,或者当地的武官。

    待遇好、前景好,最重要的是,没有严格的户籍约束,告示上写的明明白白的,上面有军院的盖章,绝对是权威的。

    所以,这份告示甫一贴出,立刻就在长安,引起一阵不小的轰动。同时引起轰动的,还有各军府以及十六卫当中。

    十六卫当中的士卒,说到底,都是从各军府。征调过来的府兵,都是兵户出身的人。

    过去没办法,脱了身上的兵户,而今,既然有了这样的机会,于是。这些兵户出身的士卒,都想着能够搏一次。

    而归根结底,这一切都是大唐现有的户籍制度搞的,都是一样的大唐人,却非要搞出个三六九等出来,将各行各业的人,都严格的划分为,户籍制度。

    医匠便是医户,士卒便是兵户,泥瓦匠、木匠都是匠户,农民便是农户,商人便是商户…就像是一个立体的柜子,将所有人,都严格的按照高低不同,安放在一个个的柜橱里面,最高者便是勋贵,最下面者,便是连户籍都没有的贱民。

    皇权至上,在这样一层层的压制下,这看似,随时随地都会崩溃的社会矛盾体,却硬是被平均的分担了出去。

    所以,可想而知了,当这样的一份告示,张贴到大街小巷里的时候,由此引发的轰动,到底有多大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