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司马相如-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干杯!”杨得意提议道,“今晚高兴,我们三人不妨行个酒令喝个痛快?”

    “好,杨兄为京官,汝定规则并从汝这儿开始吧!”任都尉恭敬道。

    “那吾就不客气啦。”杨得意道,“我们且玩‘席上生风’的游戏。规则如下,借日常生活中常用物品的谐音,利用人物或故事加以发挥,凑成诗句。如何?”

    任都尉系武官出身,一时哑然,但杨得意既已提议,也只得道:“行,从杨兄这儿开始吧。”

    杨得意道:“这油不叫油,屈原水中投。转眼相隔人世间,那游才叫游。”

    相如应声道:“这油不叫油,孔子行九州。周游列国十四年,那游才叫游。”

    轮到任都尉了,杨得意催他:“快,不许磨蹭。”

    “这油不叫油,相如梁王游。赋得子虚,虚,虚……”

    杨得意问:“赋得子虚什么啦?”

    任都尉急道:“赋得子虚喝一杯,那游才叫游。”

    相如与杨得意二人大笑,任都尉也笑着举杯饮道:“罚一杯少了,我把下一轮该罚的也一并喝了。”

第142章 题字升仙桥() 
文翁登门造访,相如不敢怠慢。

    “相如贤弟,本郡有事相询,”文翁直接表明来意,“本郡欲请贤弟在蜀郡府衙任职,可愿?”

    相如急忙让座,并吩咐奉茶。

    一边啜着茶一边思虑,相如一时间还真拿不定主意。心道,吾自幼苦读,文慕相如武羡长卿,后又千里宦游,与天下名士砥砺,学得满腹经纶,亦曾名噪一时。若如今蛰居蜀郡,那心中抱负或永无实现之可能了。

    可是,那杨得意带去《子虚赋》已一月有余,居然还没有消息传来,难不成他忘了将《子虚赋》荐与皇上?亦或是《子虚赋》不中皇上意?

    相如忐忑,但又想到那枚皋、东方朔之辈既可得到皇上器重,想来皇上是真正好辞赋的。何况我还曾作过京官,再作京官亦非难于上青天吧,此机会怎可轻易放过?

    如此想得一番,相如放下茶杯,坚定道:“太守大人,相如恐有失大人所望。今武帝诏贤,吾决定去长安一试。吾走后,拙内等家人还望大人多多照看。”

    “哈哈哈,若不放心,何不与尊夫人一道进长安?”

    “带来

    “吾前途未料,不便带着家人。”相如摇头道,“何况偌大司马府才刚刚步入正轨,我与夫人都走了是不妥的!”

    “好,你就放心去吧。”文翁爽朗地笑道,“贤弟学富五车,知识渊博,今不愿做蜗居之蜩鸠,愿做振翅青云的鲲鹏!好!本郡高兴,也衷心预祝贤弟马到成功!”

    送走文翁后,文君款款走了出来。

    相如握住文君的手道:“我每每想到要和你离别,远赴长安,而你却在成都,山水遥隔,必会日思夜念,离愁之苦,必将梦萦魂绕,我心中便千个不舍万个不忍,所以一直下不了决心。”

    “我也不愿离别,一天也不愿意。”文君依偎在相如怀里,柔声道,“但是,你应该而且是必须去。如果儿女情长的话,你就不是文君所倾心的相如了。”

    相如捧着文君的脸颊:“唉,别离,应诏,这是多么矛盾的事情。”

    当相如深情地把文君揽进怀里的时候,文君止不住眼角湿润,闪出了泪花。是喜悦?还是忧愁?她心中有太多的不舍。

    “弹琴吧,相如。”文君亲自为相如焚香摆琴道,“今天你弹我听,我要好好享受你的琴声。”

    文君默默地坐在相如身边,让自己的思绪随着美妙悠扬的琴声飘浮。

    相如那富于变化而缠绵的琴声,时而象波光潋滟的溪流,让文君乘舟轻轻荡漾;时而象神奇的牧笛,引领着文君在绿草茵茵的草地上徜徉……

    往日生活的点点滴滴,随着琴声一幕一幕地在眼前呈现。

    琴声就象一条神奇的飘带,它可以跨越所有障碍,勾通两个人的心灵;它可以传递火一样的感情,海一样的恩爱;它是无声的诺言,可以使青山不老,流水不断。

    “相如,以后你不管走到哪里,都带着绿绮琴。你弹它时,我就能听到。”

    “真能听到?”

    “嗯,能听到的,哪怕隔着千山万水。”

    “文君,我一定弹。当我想你的时候就弹琴,用琴声倾诉对你无穷无尽的思念。”

    “离别的时候,我们都不准哭。”相如和文君深情地久久相拥,同时说道,“应诏是好事,不哭。”

    黎明。鸡啼。

    文君只是将身体紧紧地挤进相如的怀抱,他们谁也没说话,就这样紧紧地拥着,就象一对难分难舍的热恋中的情人。

    在他们以前的日子里,从来没想到过离别,而当离别一旦真正来到眼前时,他们才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恩爱的珍贵。

    相如去长安宦游,一切都还是未知数,是否能得到皇上重用?什么时候才能得到重用?重用之前的生活如何解决?文君都担心着。

    他们这一别,也许少则一年两年,多则三年五载也不一定。

    旭日早已跃出,离别的时候终于来到了。

    相如告别乡邻,带着葛云,踏上了宦游长安的征途。

    虽是低调出行,但仍有不少热情的乡亲们来送行。

    文君恋恋不舍,也一直送到了城北十里长亭。

    长亭又名送客观,历来送客都是到此为止。过了此观,北去数步,有一座宽大的石桥,桥头石柱上题曰:“升仙桥”。

    琴心揭开提篮上的蜀红巾,斟上一杯酒递与文君。

    文君双手捧着,深情地递与相如:“相如,我敬你三杯酒。这第一杯,文君不求富贵,只求你能早日归来,夫妻团聚。”

    相如一饮而尽:“文君,我会的。你,务必多多保重。”

    文君点点头:“这第二杯酒,祝夫君行程顺风,一路平安。”

    相如郑重地接过,再次一饮而尽。

    “这第三杯酒,祝夫君早日得到天子重用!”

    接过这杯酒,相如感到胸中发热,血液中仿佛有团火被点燃,越烧越旺,燃遍全身。

    生活的曲折,并没有磨掉相如的豪气!过去是生不逢时,有才难售,而今是天子雄才大略,爱惜贤才。相如坚信,此次去长安,凭着自己的才识,一定能实现抱负和愿望的!

    相如仰面饮下这第三杯酒,吩咐葛云取出笔墨,提笔在手,饱醮浓墨,大步走近升仙桥石柱前,在石柱上挥笔写下了十一个遒劲潇洒的大字:

    “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也!”

    见相如所题之字,送行之人无不大声喝彩。

    当然,相如不知道,他的题字,随后很快便传遍了全城,好些日子,竟有无数人前来观看,无不为相如的自信与豪情而激动万分。

    葛云亦受此感染,对琴心豪言道:“我葛云此番随少爷进京,亦要有所作为,再回来风风光光地娶你!”

    琴心脸儿羞得通红,再没了调皮的情致,也不反对,只是依依不舍地道:“不管怎么样,照顾好少爷和自己是最重要的。”

    相如翻身跨上青骢马,葛云背了绿绮琴,鞍上驮着包裹,紧随相如身后。

    “驾!”马过升仙桥,二人望北策骑而去。

第143章 闭门羹() 
长乐宫内,跪在下面的韩不识大气不敢出,因为窦太后没有说话。

    韩不识是武帝任命的公车令,此时,他直感气氛压抑得心中发慌。

    “韩不识,听说皇上还在大肆招揽乌合之众?”窦太后终于打破了沉默,不喜不愠地问道。

    韩不识这才得到机会稍欠了欠身,忙回道:“来应诏的人虽然还是络绎不绝,但能被皇上选中的并不多。”

    “无为而治才是大治!祖先的规矩谁也动不了!”窦太后马脸拉得驴面一般,一双瞎眼眨巴几下,“把公车处的车辆撤回一半,接待来应诏的人减少十之七八!谁敢违抗,以乱朝纲者论罪!”

    “诺!”韩不识忙应声而出。

    韩不识刚出去,韩焉在宫女的引领下来到太后面前。

    “太后,微臣已将东方朔带到。”韩焉拜道。

    “传。”

    “微臣东方朔参见太后!”东方朔匍匐在地,知道太后眼瞎,就偷偷地抬眼望着太后。

    “东方朔,你好大的胆子!谁叫你抬的头?”太后声音不高,却极为威严。

    东方朔一惊,没料到自己轻轻一抬头也瞒不过太后,忙道:“太后,请恕微臣不恭之罪!但微臣抬头也是情非得已,请太后恕罪。”

    “说。”

    “微臣甚觉殿内异常祥和,故想证实一下,一抬头,果见太后头上有祥瑞之气萦绕。据微臣所知,此乃长寿之兆。恭喜太后,贺喜太后!”

    “这小子,说得倒是中听。”太后给了东方朔一个下马威,又板下脸道,“这个不恭之罪暂且搁在一边,若你回话有半点不实,一并论罪!”

    “谢太后。小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所言绝无半句谎言。”东方朔磕头谢恩,再不敢在这个瞎老太婆面前放肆了。

    “好。哀家允你站着说话。”太后呷了一口宫女递过来的茶道,“听说你们与皇上多次半夜外出?”

    “是,”东方朔不敢有丝毫迟疑,忙应道,“前后已有十次左右。”

    “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还得深更半夜出城相议?”

    “回太后,不是议事!”

    “大胆,不得诳骗哀家!”太后怒道。

    “臣的项上人头都担保在太后手里了,吾在全力保命,绝不敢有半句虚言。”东方朔怯怯地道。

    “好,平身吧。”窦太后一挥手,“哀家且听你说个大概。”

    “皇上才十六七岁,可谓是玩心未泯。何况身强体壮勇力过人,特别爱好狩猎,甚至单枪匹马找熊、野猪较劲,至于这个,太后是最清楚不过的了。”

    “汝是说皇上半夜出城狩猎?”

    “太后一猜即中,皇上已经一年未狩猎了,快憋不住了。”

    “何以不白天狩猎?”

    “回太后,情况是这样的。皇上提议出城狩猎时,朝中一帮大臣立即苦苦劝谏,引经据典说贪图狩猎之乐会荒废政务,说到痛切之处甚至声泪俱下。”

    “荒废政务?又是赵绾王藏这群欲以儒术妖言惑众的家伙吧。”太后咬牙切齿,又似乎对皇上半夜狩猎很感兴趣,“汝且说说狩猎之事。”

    “诺。皇上不忍拂了众臣的劝谏,就带着我们在夜间出发,碰到宫廷守卫时,自称为平阳候,行迹北到池阳县,西至黄山宫,南猎长杨宫,东游宜春观……”

    “哼,去的地方还不少!”

    “是的。为了追赶野兽,往往会践踏百姓农田,有一次踏坏了大片庄稼,惹得民众愤恨,呼喊叫骂,片刻就聚集了手持铁锄棍棒的数百农民追了过来,幸好我们的马快。还遭遇过鄠县和杜县的官吏派人拘捕,我出示了皇家证物才免于问官。”

    “还有此事?这皇上连狩猎都不成,这些臣子成何体统?”

    “是啊!”东方朔故意叹息道,“皇上如此三更半夜奔走,也着实令臣子们担心。还有一次夜行柏谷,投宿当地旅店,问主人要喝的,店主人回答:这喝的没有,尿倒是正好有!这店主人误以为我们是强盗,便召集了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