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争重-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权虽然年轻,终究还是有人主之才。慢慢稳固了江东,逐渐掌控了局势。

第158章 袖手旁观的庞统() 
刘通开拔,晨后的阳光灿烂,蓝天白云之下,无边的原野,残破疮痍,农人已经壮着胆子开始修整土地,战争过去了,也许还会再来,但生活还得继续,土地还得侍奉。三千骑兵,旌旗如林,鼓号深沉。挥别庐州,送行的人影逐渐模糊,刘通打马快行起来。

    经寿春,随行的徐璆邀请刘通进城休整,刘通还是拒绝了,只是在城外安营扎寨,过夜后,继续前行。

    汝阴周边明显好于寿春,炊烟寥寥,城外一番乡村宁静。越往北行,越是繁华。战争的破坏是惊人的,但百姓自我疗伤或者说百姓的勤劳,对安宁生活的追求迸发出来的力量也是惊人的。

    就像一个残破躯体,只要有气息犹存,不管受到了这样还是那样的伤害,它总有着惊人的自我修复功能。

    而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个体,无论饱受着如何的痛苦,汇成一个整体,总是积极向上的,充满着生机,像冬日残败的草木,无论经历刀风霜剑,还是受到践踏甚至大火燎原,一个春夏,又会欣欣向荣,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刘通坚信这一点,只要为它们提供一片肥沃的土壤!

    因为有曹宪,也就有了马车的拖累,但刘通行军还是很快的,进入颍川之后,刘通放慢了进程。阳翟,对刘通来说还是记忆深刻的,五渡河的落水,对自己影响很大。

    一路疲乏,刘通决定在阳翟休息两天。部队还是安置在城外,刘宽的规矩不能破坏,路过军队是不可进城的。

    这三千骑兵是张辽安排护送刘通一行的,刘通见自己已经远离了战乱刚平的豫州南部,如今已经安全,便让护送的的将领休整一夜,明天一大早回返庐州。

    颍川新任太守还在从邺城过来的路上,阳翟守将王奋前来迎接。刘通带着两百护卫,骑着赤兔马进城,曹宪、夏侯涓、庞统的马车随行。

    阳翟因为夺城之战以守军弃城而告终,较之豫州南部的城市更显得繁荣些。

    街道繁华,商铺林立,人来人往,百姓见守将陪着一个青年公子,骑着高头大马,随行骑兵雄壮威武,兵戈旗帜鲜明,纷纷避让。百姓都知道,这是有大人物进城了!

    阳翟府衙前,军士维持着秩序,门前空旷,百姓被军卒拦挡在道路两侧,人头攒动。

    刘通刚刚下马,突然听到一阵骚乱,伍汲重新上马横握大刀,怒目圆瞪。护卫如临大敌,列队马车两旁,将刘通及几辆马车围在中央。

    “冤枉——”

    刘通听得骚乱处,有个年轻妇女嘶声裂肺地哭喊,声音被竭尽全力地拉长而颤抖。刘通推开身旁伍汲的马头,看见阳翟几个军卒正将她按在地上,妇女不知哪来的力气,手挠脚蹬,几个大汉被弄得手忙脚乱。

    妇女已经头发散乱,衣服布满尘土,还在大喊。

    “将她带来相见!”刘通对守将说道。

    王奋赶紧小跑过去,让那几个军卒放开妇女,让她跟了过来。

    妇女虽然皮肤不白,手足粗壮,蓬头垢服,却也能看出不到二十岁。也不是个毫无见识的人,她小步紧走,来到刘通面前,扑通跪了下去。

    “奴家杨莫氏状告兄嫂抢夺我儿,请大老爷做主!”说罢便伏地不起。

    刘通顿时明白,这是拦驾鸣冤,要自己当青天大老爷啊。不免有点兴奋也有点尴尬。兴奋的是,自己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新奇的事情,可以过过断案如神,百姓称颂的瘾,尴尬的是自己长大后一直从军,对审案一窍不通。

    “那个,你且起来,你的案子本候接了。”

    百姓一听是个侯爷,顿时更加来了兴趣,一阵欢呼!而杨莫氏似乎找到靠山,不停地磕头。

    哎,哪朝哪代的百姓有颗八卦的心啊,刘通见百姓不停往前挤,维持秩序的军卒压力倍增,感叹到。

    这么多百姓,要是自己断不好这个案子,丢人就大发了。甩锅是最好的选择,可是郡守大人还没有到任呢,刘通看看守将,这五大三粗的莽汉,还不如自己呢。

    刘通正犯难的时候,看见曹宪、庞统等人下车,顿时眼前一亮。我怎么忘了,这还有个牛人!

    想当年在历史上,庞统被徐庶推荐给刘备,刘关张因为庞统长得很丑,以貌取人,派他去当个小小的县丞。庞统心中不满,故意不理政务,整日喝酒睡觉。当张飞去巡查的时候,他神速地处理了堆积如山的事务,且事事妥当,那断案也是准确无比,被人称颂的主!有他在,我有什么可怕的!

    “来人,升堂!”刘通底气十足地说道。

    护卫们很快进入府衙,列队在府衙前堂,刘通看了一下前厅,似乎不适合审案,就叫人将案几搬到门口,让护卫们在前院维持秩序,百姓们早已拥入,将前院和府衙门内门外挤得水泄不通。

    红鲤带着曹宪、夏侯涓往内堂走,庞统也准备跟过去,刘通一把抓住庞统的手,“士元兄,今日劳烦大驾,帮兄弟断断这个案子。”

    庞统小眼一斜,“那个,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在下学疏才浅,岂能越俎代庖。”说罢甩甩衣袖,欲挣脱刘通。

    刘通力大,岂能让他走了,拽着他便来到案几前,自己坐了下去,也拉着庞统坐在了自己身边。

    庞统无奈,只得坐下,不然刘通的手箍得自己生疼。庞统坐下后,不看刘通,也不看前面跪在的杨莫氏,歪头看向天空。

    刘通无奈,难道这货还真像历史上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徐庶?不为我出一谋?

    如今骑虎难下了,看着乌央乌央的人群,刘通只得继续。

    没有惊堂木,刘通伸手往案几一拍,人群顿时安静下来,刘通感觉到了一股威严,也感觉到了众人的期待,夹杂着各种各样的心态。

    “杨莫氏,有何冤情,给本侯爷道来!”

    “侯爷,奴家夫家有兄弟二人,尚未分家,家中倒也殷实,奴家妯娌二人均有身孕,三个月前,一雨夜,同时生产,长兄家当日生下男婴夭折,却将奴家所生的儿子抱走,说是自己所生。奴家苦求兄嫂无济于事,族中长辈、地方三老、县里官家也无法处理,特来状告!”

    刘通见妇女说话很是得体,原来是个富户。妯娌两人同日生产,都称孩子是自己的,各执一词,的确难以分辨。也难怪长辈和县里官员无法处理,刘通此时也一筹莫展。

    斜眼看向庞统,见他抚须还在望着蓝天,这家伙,就不怕太阳耀眼,亮瞎你啊!对,还得拖延,先说服庞统再说。

    “来人,将杨莫氏丈夫兄弟二人及妯娌、小孩带过来!”几个衙役一听,争先恐后奔了出去。刘通不管杨莫氏,拉着庞统进屋。

    走到内堂见曹宪、夏侯涓、红鲤已经收拾妥当,正坐在那里闲聊。

    “公子,处理好了?”在红鲤看来,几乎没有事情能难倒刘通的。

    刘通尴尬一笑,将庞统拉到一边,“士元兄,小弟我南征北战,却没有处理过民事,更加没有断过案子,您辛苦一下,审审此案如何?”

    “冠军侯,威名远扬,少能成诗,文武无双,小小民案,岂会为难?”

    “莫要抬举,着实为难,请士元兄代为处理!”刘通抱拳冲庞统作揖。

    庞统一理八字须,坐了下去,“士元才疏学浅,无能为力。”说罢又是扭头。一副我就这样,你能奈我何的神态。

    刘通气得不轻,又不好对他动粗,甩袖走了,不忘丢下一句,“没了张屠夫,我还吃全毛猪不成!”

    曹宪、夏侯涓也奇怪地看着庞统,庞统正坐过来,脸露喜色,端起下人送上的茶杯,慢慢品了起来。

第159章 断案() 
刘通来到前堂,伍汲放下大刀,赶紧端起茶杯递给刘通,刘通一路到来,没有进门就遇到了这事,连口水也没有捞到喝,接过茶杯一饮而尽。

    刘通坐下,想着庞统那嘴脸,气不打一处来,守将王奋见刘通脸色,忐忑不安,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自己原本就是袁绍部下,投降过来后,好不容易没有被区别对待,混到了今日的低位,可不能让这位爷不满意,毁了前程。

    “侯爷,这些刁民,可不好相与,来了之后,末将一顿棍棒下去,看他不招!”

    “也是个呆子!”刘通看看伍汲,又斜了一眼王奋。

    人权,你们这些憨货,怎么懂得人权!

    想想我刘通也是耳濡目染十来年的,家里有两位法官,每人审理过的案子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这个庞统,算个球!要不是我把你弄过来,说不定你回到益州,死在落凤坡也不一定,真是恩将仇报啊。

    哎,要是老爸在就好了,这可是他的专业啊。前些年自己读了刘宽写的书,关于刑法方面的基本原则自己也是知道的,可是自己毕竟没有任何实务经验啊,那些什么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等等,有个毛用啊。

    倒也有些用,起码我是反对刑讯逼供、指供诱供的。

    这交通靠走,什么时候才能将人带到啊,不过也好,慢点,让自己好好想想对策才行!刘通眯着眼睛还是无法静下心来思考,反倒觉得天气闷热,让人烦躁。

    旁边两个粗人,只得安静地站在一旁候着。

    这时,听见大门口又起了喧闹声,刘通心想,不妙,这边还毫无头绪,怎么这么快就到了?

    刘通硬着头皮出门,见前院太阳底下乌央乌央的人群不但没有减少,好像还增加。这个时代的百姓都这么闲吗?怎么,没有事情做吗?这看景的意愿也太强了吧!

    “何人喧哗!”伍汲早已拎着大刀出门,往主审案几旁一站,喝道。

    只见门口百姓顿时挤开一条道来,两个男子推推搡搡,扯着一个钱囊进了门来,双双跪在杨莫氏身旁。

    “你们是杨氏兄弟?”刘通见两人模样,有点纳闷,两人都很粗壮,相貌却没有丝毫相似之处。一人脚穿草鞋,头系汗巾,腰别柴刀,应该是个樵夫,一人满脸油光,肥头大耳,倒像个后世的厨子。

    “小的不是。”厨子模样的人说道,“刚才在门外,小的正在看侯爷审案,不曾想腰间钱囊掉在了地上,被这厮捡了,却不肯还我!在门外牵扯不清,就请侯爷来为我做主!”

    “你这泼汉,怎么胡说,这明明是我在人群中看侯爷审案,你偷了我的钱囊,反而说是你的。来来来,趁着侯爷在此,为我们断断!”樵夫理直气壮,顺势一推一扯将钱囊夺了过来。

    厨子模样的人着急,伸手去抢。

    “侯爷面前,不得无礼。”伍汲将大刀刀柄往地上一顿,厨子模样的人,才不甘地收手。

    刘通直指钱囊,樵夫迟疑一下,举着钱囊膝行上前,伍汲上前几步,接过钱囊,往眼前一凑,又嫌弃地拿开,将它放在刘通面前案几上。

    刘通拿起一看,是个布制钱囊,多年未洗,应该是长年累月沾染灰尘汗渍,甚至有股汗馊味。用手一掂量,里面应该有几百五铢钱。刘通将钱囊往案几上一扔,看着两人,这钱囊倒也符合两人的身份,显然不是什么富贵人家的东西。

    “说说你俩做的是什么营生?”刘通对他们的身份好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