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争重-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宽知道后世地瓜、土豆都是几千斤的亩产量,尤其是土豆,五千、八千斤的产量都有,30石才是后世的900斤,于是保守地说了三十石,毕竟现在的农耕技术太落后了。

    众人听后倒吸一口凉气,顿时沸腾起来,叽叽喳喳一片。

    一会儿,张五起身,说道:“侯爷,俺不相信,俺种地20多年,未曾见过亩产30石!”

    刘宽哈哈大笑起来:“这位兄台,可敢与我约赌?”

    “怎么个赌法”张五应道。

    刘宽离桌子来到几个桌子外围,对大伙抱拳说道:“今本候与在座的约赌,我今天免费提供种子给诸位,另送大伙每人土豆、玉米、地瓜各10石,作为种植的补偿,大家回去后在我刘家堡人的指导下每人种土豆、地瓜、玉米各一亩,若是玉米亩产超过10石、土豆、地瓜每亩超过30石,就算本候赢了,本候如果赢了,你们每人保证,明年所在的村子全部种上此三种作物!如果产量不到达约定数量,算本候输,每人补偿60石粮食。”

    大伙一听,自己种植一季,就是输了,也能得道远远高出种植黍米的粮食,顿时热闹起来,纷纷应允,“我们赌了!”

    “我也赌了!”

    “赌了!”

    ……

第73章 民族政策() 
饭后大家都纷纷跟着刘安去领取粮食和种子,都兴高采烈的离开了。

    不久蓟城周边的官吏、农民和商户等都知道了年轻侯爷与人的赌约,街头巷尾、村庄农户都传遍了。

    不少人在打听,玉米是什么?土豆、地瓜是啥神物?不少农民还跑到张家堡等地来看稀奇,有的有亲戚参与约赌的,就纷纷去借点种子自己回家试着种起来了,好多农民都抱怨,自己怎么就没有这么好的命,参与约赌呢?

    刘宽得知情况后,一不做二不休,找到丘力居,让人安排人带着种子回乌桓去种了,刘宽又安排刘安大开刘家堡之门,只要有人愿意参加约赌的,都可以登记领取粮食和种子,不出十天刘家堡的存储的土豆、地瓜等粮食就被领光了。

    刘虞这段时间一直沉浸在汉灵帝刘宏驾崩的悲痛之中,近几日稍微心情好了点,听说刘宽的赌约后,知道他是在以千金买马骨形式推广高产作物,很是高兴。

    自从上次刘宽提及荧惑守心,刘宏死讯再一次验证了刘宽的预言,刘虞对这个小儿子越来越刮目相看。关键是刘宽重视生产、怀柔边塞、与民生养休息的做法深得己心。

    这日刘虞聚集众人议事,鲜于辅、田豫已经上任去了,大厅里坐着刘宽、齐周、阎柔、毋丘俭、丘力居、柯比能和近日从草原远道而来的步度根及十几个部落使者。

    刘宽看着三位少数民族首领和十几个使者,思绪起伏。

    从汉武帝以来,几百年汉朝不断对北方的匈奴、西边的羌进行无情的打击。如今匈奴分裂,北匈奴已经远走中西亚,最后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与幽州交接的东部、北部地域的少数民族基本上都处于幼小的部落散居状态,历史上这些部落乘着中原三国分裂及之后几百年的乱世,先后发展壮大,五胡乱华,走马灯似的建立政权。汉民族进入了几百年的黑暗时期,几近灭亡。

    这里不得不提及秦汉时期最大的敌人——匈奴。历史上,汉匈战争持续130余年,这期间汉朝与匈奴的关系是以和亲政策和战争政策互相存在。公元48年,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两部,呼韩邪单于之孙日逐王比率4万多人南下附汉称为南匈奴,被汉朝安置在河套地区。留居漠北的称为北匈奴。89年到91年南匈奴与汉联合夹击北匈奴,先后败之于漠北和阿尔泰山,迫使其西迁,从此北匈奴就从中国古书中消失。

    187年,东汉末年黄巾起义、董卓专权之际,南匈奴发生内讧。195年,南匈奴参与了中原混战,东汉蔡邕之女蔡文姬被掳掠去匈奴。202年,南匈奴首领归附汉丞相曹操,蔡文姬归汉。曹操将南匈奴分成五部。

    刘宽对这段历史是比较了解的。

    对,趁你们幼小,愿意接受统治,得抓紧民族融合,汉族千百年的致胜法宝就是,打得过融合你,打不过也融合你。东北三省可是粮仓啊,若能移民开垦,将比益州更为富足。

    刘虞看见刘宽脸上变幻很是丰富,就咳嗽几声,敲敲桌子,提醒刘宽集中注意力。说道:“各位,步度根将军远道而来,本候欣慰,我已经上奏,表步度根将军为归义候。派往各部落的使者已经返回,那公孙瓒胆大妄为,竟敢劫走朝廷给各部落的赏赐,更有甚者,公孙瓒竟敢阻止各部落使者来蓟城与我会面。”

    步度根的归顺,加上之前已经来到蓟城的轲比能,鲜卑基本上已经接受了刘虞的统治,刘虞毫不吝啬地表奏其为归义候。

    “大司马,那公孙瓒最是歹毒,他不希望看见我幽州各族和睦繁荣,其野心不小,不得不防。”丘力居与公孙瓒交战多年,仇怨颇深。

    刘宽说道:“送往各部的赏赐是以先帝名义送往的,他劫取,各部落使者是代表各部来面见朝廷,他阻拦,公孙瓒反心昭然若揭,若不除之,后患无穷,于我幽州民族和睦繁荣不利。”

    步度根起身说道:“大司马,步度根愿率领本部骑兵歼灭公孙瓒。”步度根刚来,看见刘虞对自己和柯比能、丘力居一样,一视同仁,马上表态。柯比能、丘力居听后纷纷请战。

    刘虞说道:“诸位,此事稍后再议。鲜卑东部大人、高句丽、扶余、乌桓诸部的使者虽然被公孙瓒阻拦,但有不少使者绕道北方草原,前来蓟城,诸位及诸部落的愿望,我已经得知。子华在辽西时候曾经对乌桓候盟誓,有我父子在幽州,各族平等,共同繁荣。此盟誓我今天重申。最近我与几位侯爷及部分部落使者协商良久,已经制定了我幽州之民族政策。现已上奏朝廷,不日后将对外公布。子华你来解读相关政策。”

    这些民族政策的主体思想都是刘宽提出来的,由刘宽来解读当然合适。

    刘宽向各位首领和使者行礼,说道:“幽州民族政策的核心是民族平等,天下一家。鲜卑、乌桓、扶余、高句丽各部本就是华夏苗裔,只是居住区域、发展水平不同罢了。

    为使各族共同发展、和睦相处,今确定如下政策:一是各民族平等,各族今后在从政、经商、农耕、放牧等诸方面权利、义务与汉族同等。

    二是居住和从业选择自由,今后各民族可以自由选择在哪里居住入籍,可以自由选择从商、放牧、耕种或从事工匠等行业,牧民愿意耕种的,官府将免费分配每人十亩土地。

    三鼓励各民族间通婚,少数民族与汉族人通婚的,移居耕种获得土地之外,通婚双方各奖励土地十亩。

    四是通商自由,盐铁、战马等官营物资按配额买卖,对各族开放,其他物资自由贸易。

    五是在条件成熟的地方筑城,设置郡县。各部族可以根据地理位置、人口等条件筑城,幽州将派人员协助,并予以钱粮支持,幽州政府将协调各部划分好各自的管理区域,任命部族首领出任郡守、县令。

    六是军事力量合法化,军政分离。今后幽州及边塞各族,不可穷兵黩武,私自发展军队,相互征伐。各郡县太守、县令不再领兵,各少数民族首领如要领兵,就不得担任郡县长。军队设置情况有待进一步与各位侯爷及使者们商榷。

    七是加强教育、医学、工匠制作、耕种等各行业的发展。政府将派出人员赴各部落考察,教授各行业知识和技术。各部族也可以派人到各郡县就学。

    八是加强垦荒和移民。诸位,大家团结起来要有大眼光,不要只瞪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我辽西、辽东以北有大量的肥沃的土地,各族可以移居、垦荒,将这些肥沃的地方开发出来,经过我们的发展,今后这些地方不会亚于中原的富庶,鲜卑各部所在的草原以北也是辽阔无比,各族规划好区域,适当建筑城池,合理布局。也将是前途无量的。”

    刘宽说着停下来,喝茶润润嗓子。

    步度根说道:“我们建筑城池,可以遮挡风雨,交易物资,储存粮食,遇到灾害也不用到处觅食了。”

    这时齐周点点头,“将军说的有理,各位首领可以居住城池,可以拥有广大的耕种土地,也可以拥有自己的牧场,各位可以选择从政做官,也可以选择带兵,也可以选择做个富家翁。”

    刘虞见大家听得纷纷点头,摆摆手,吸引个人的眼光看向自己,说道:“各位,我刘氏皇家,真诚和睦各族,历史表明,两族相争,百害而无一利,先祖与匈奴相争,几百年来,多少人口消亡、国资靡费,殷鉴不远。我刘氏父子起誓,绝不兼并、欺凌各部,我们追求的是共同发展、同享富足!愿与诸君同享富贵!”

    众人听得热血沸腾,纷纷起身向刘虞父子行礼。“共同发展,同享富足!”“同享富贵!”

第74章 刘虞公孙瓒之争() 
刘宽知道解决北方少数民族问题是个千年难题,如今也是解决这个问题千年机遇期,南匈奴远离幽州,留待日后解决,但如果能解决幽州附近的少数民族问题,不但能减少幽州的消耗,而且能让幽州在日后的大争中如虎添翼。

    散会后,刘宽留下了阎柔、毋丘俭、步度根、柯比能、丘力居。

    “各位将军,今少帝即位,朝中宦官、外戚争权,政局不稳,各州郡盗贼横行,我等应该居安思危,加强内政发展,抓紧整备军队。一旦有变,我等也好建立功勋,报效国家。今公孙瓒离间各族、鱼肉边民,公然反叛,诸位以阎柔为主,抓紧整编军队,统一军制、号令,几支部队捏合成体,待到体制理顺后,我将为各位将军扩军。

    我的初步打算是设幽州军十部,阎柔、毋丘俭、步度根、柯比能诸位将军都将任校尉,各领军一部一万人,乌桓候不日将主政东北新郡,蹋顿将军也为一部,任校尉,公孙度、鲜于辅、田豫、韩当及本候各领一部,共十部。我将带领诸位将军肃清幽州,扫平中原诸叛逆,还我大汉朗朗乾坤!”

    诸位听后一惊,而后一喜。惊的是,从刘宽的话里,听出了刘宽想对中原用兵,其志不小。喜的是,自己备受刘宽信赖,用兵中原,说不定将来王侯将相也未可知。

    刘宽看着众人,突然觉得,自己身边人才太少了,鲜于辅、田豫地方任职,如果抽身带兵,又没有可用的人员接替他们。随着大量中原流民的进入,东北的开发迫在眉睫,草原筑城也将展开,到处缺乏治理郡县的人才,就是自己和刘虞身边也没有像样的人才,前世自己毫无印象的齐周,现在在幽州成了顶梁柱,哎……

    就在众人要散去的时候,齐周来请刘宽,刘虞刚离去,就来叫自己,有什么变故?

    刘宽到刘虞书房的时候,见另有一个五十来岁的儒风长者,坐在那里,脸色蜡黄。

    “魏攸见过奋武将军,蓟候!”儒风长者见刘宽进门,便起身见礼。

    “魏攸?”刘宽似乎有点耳熟,齐周进门后见刘宽有点迟疑,介绍道:“将军,这位是东曹橼魏攸大人,前些日子抱恙在家。”

    “子华,乌桓峭王的信使受了重伤,跑到魏大人府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